【不能說我們不應有煩惱,我們只能認出、觀察(不去跟隨或抗拒煩惱)並學習】
We cannot say we shouldn’t have defilements;we can only recognize,watch (not to follow or resist the defilement)and learn
禪修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應有喜歡或不喜歡,因為它們是煩惱。
德師:這視乎你的理解-當有智慧時,心不會喜歡或不喜歡。如果有愚癡,喜歡及不喜歡會生起。
你並不能停止煩惱發生。
應該或不應該,不是有關停不停止煩惱。你不能說喜歡或不喜歡不應生起;應該不應該的意思是不去跟隨或抗拒煩惱。
當煩惱出現時,我們不應讓它繼續。如何不讓它繼續?
我們應該有覺知與智慧,以及嘗試去禪修;然後,心就不能主動去想(及養大)煩惱。
[德加尼亞]
【當煩惱平息下來後,就是觀察和學習的時間】(止而後觀)
When defilement subsides, that is the time to watch and learn
當一位新的禪修者禪修時,他們專注在一個所緣上:感受或一個中性的所緣,而過了一些時候心就平靜下來。禪修者沒有發現當心平靜了,當煩惱平息下來,就是這個時候智慧的思想自然會生起。如果你發現了這種正思維,那麼更多理解就會生起。
對於大部分禪修者來說,當情緒平息了,他們不去繼續觀察和從中學習。
在最初,當心平靜了的時候我們不繼續去練習,但是如果我們這樣做,心又學到了一些東西,下一次這個煩惱的所緣再次出現時,觀點會改變。
[德加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