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生滅的無常」與「緣起的無常」有何不同?
A:
1、「生滅的無常」
例如看到某種東西、現象、經驗、所緣的生起又消失,因為看到它的變化、變異,所以認為看到「無常」了,這一般人大概都不難看到。
2、「緣起的無常」
看到了法法之間互為成就對方生起的因緣性,不只看到獨立個別法的變化不穩定性,還看到互相為因緣而所成就的所有的法,一整個無常的展現,這是所謂的「緣起的無常」。看到法法的集起與消失的因緣(集滅)。
所以佛陀教的無常、無我、四聖諦、緣起法是互相緊扣的。
舉例⋯⋯
1、看到色法的「生滅的無常」,容易落入有一個東西、有一個現象在生滅,這裡還是藏了「我」在。再者容易忽略了「能看」的心,易執「能看」邊有一實我,認為「我」在看某東西、「我」在看某種現象的生滅。
這也為什麼一般人都能知道人會經歷生跟死,活著但會消失、死亡,雖有這種「生滅的無常」的認知,但仍然持有「靈魂」、「我」的邪見在。
2、能成就「看到色法」的這個生命經驗裡,之所以能看到色法是因為有能看的心;之所以能生起看到色法的心,是因為有色法的出現(識與名色互為因緣)。
在修行人而言,除了上述之外,又多了自己正在「正念」覺知這一切的過程。
「生滅的無常」一般人都能看到,但「緣起的無常」唯有佛陀的教法裡有,這部份需要實修方能親證。
「緣起無常、無我的正見」屬於「慧」,而慧有三種層次(或來源)—聞慧、思慧、修慧。
「把智慧分為三種:聞慧、思慧和修慧。
第一種是信息,一般意義上的知識;第二種是運用你自己的理智、理性的思維、邏輯和推理;第三種是內觀的領悟。」
[德加尼亞]
「智慧有三個來源,即︰
一、來自聽聞他人教法的智慧。
二、來自個人對存在的真理的思考與反省,於反省期間,能夠暫時摧毀煩惱。
三、來自對無常、苦與無我三種特性親身體會的智慧,這種實際體驗就是內觀智慧,藉著這個工具,煩惱可以完全而永久摧毀。」
[阿姜念]
聞慧、思慧屬於概念(頭腦思惟),修慧是在自我身心中親見、親證的實際經驗。
[Hui-Yueh]
[德加尼亞]
[阿姜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