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275F2-921F-478F-99E5-1150DE296469.jpeg

《毗婆捨那禪修二十八講》11/29

     [恰宓]

澳洲 堪培拉 28天密集禪修開示

 

 

第十講:七清淨

 

今天將繼續跟各位講解見清淨。

 

七清淨

 

我們講解了戒清淨,以及心清淨和見清淨的一部分。在修行內觀的過程當中,有七種清淨,七個階段。你必須一層一層漸漸提升你清淨的程度。

 

第一是戒清淨(sīla-visuddhi),

第二是心清淨(citta-visuddhi),

第三是見清淨(ditthi-visuddhi),

第四是除疑清淨(kaṅkhāvitaraṇa-visuddhi),

第五是見道與非道清淨(maggāmaggañāṇadassana-visuddhi),

第六是見證道智清淨(paṭipadāñāṇadassana-visuddhi),

第七是見智清淨(ñāṇadassana-visuddhi)。

 

在你修行內觀的過程,必須經歷這七種清淨,必須達到道智和果智,然後你能夠證到初果須陀洹。這也就是我之所以告訴各位,內觀的修行者不應該以得到相當的禪定,定力達到相當的深度而感覺到身心平靜安寧祥和快樂,得到這些就感覺滿足。因為這些平靜安寧,是當你定力保持相當深度的時候就會發生。但是當你的定力消失,你不在定中,這些平靜安寧的感覺也隨著消失掉。如果你不以這些平靜安寧的感覺就覺得滿足,你繼續很穩定精進的修行內觀,你必然能夠了悟到身心的真實本質,透視到身心的真實本質,你就可以達到一層又一層的內觀智慧。

 

兩種平靜的差別

 

當你在觀察身心現象的時候,你能夠如實了知身心現象,你的心就不再受任何身心現象的影響,心漸漸的變得非常的平靜安寧,非常的祥和快樂。這時候我們應該來比較經由單純修行禪定所得到的平靜安寧,和經由修行內觀所得到的平靜安寧,這兩種有什麼差別呢?

 

修行內觀所得到的平靜安寧,在你得到平靜安寧的同時,你也了悟到身心的真實本質。因此即使你不在修行的時候,譬如說你回到家或者你開始你的工作,你仍然能保持平靜安寧。因為你一回想到你在修行內觀的過程中所了悟的真理,你覺悟的那個境界立刻升現起來,好像在你當初了悟的那時候那麼樣的清晰。所以即使你在家裡或者在工作當中,只要你能夠回憶你在禪修當中的悟境,那種高品質的內觀心境,你就立刻感覺到很平靜安寧。這就是禪定修行法以及內觀修行法,這兩種所得到的不同結果。所以各位不應該以相當的定力所得到的平靜安寧為滿足,必須繼續精進修行內觀,才能得到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深的內觀智慧,一直到證悟道智與果智,這樣子大家就是真正的安全了。

昨天以及前天我解釋過心清淨,當修行者的心持續專注在目標到相當程度的定力,他的心就從煩惱和五蓋當中清淨出來,這時候他達到了心清淨。

 

心清淨之後開始開發內觀智慧

 

在《大念住經》裡面,佛陀將「法念處」分成好幾章。其中的一章講到五蓋,什麼是五蓋呢?相信大家都已經瞭解了,大家還記得嗎?第一個是貪欲蓋;第二個是瞋恨蓋或者瞋恚蓋;第三個是昏沈蓋,昏沈還有懶惰;第四個是掉悔蓋,掉舉不安還有後悔;第五個是疑蓋,懷疑。如果你的心中還有這五蓋當中的任何一項,你的心是被染污的,因此你不能專注觀察修行的目標,唯有你的心完全從這五蓋當中脫離出來,完全沒有這五蓋的染污,這時候心得到了清淨。只有在心清淨,定力到達相當深度的時候,內觀的能力才能夠透視到身心的真相而達到內觀的智慧。也就是說,內觀的智慧是從你得到心清淨之後才開始。如果你的心還不能專注在觀察目標,你就還不能夠透視到身心真相,不能達到內觀的智慧。如果你的定力能夠深到某種程度,達到了心清淨,這時與定力同時生起來的內觀力變得很銳利,就能夠洞察到身心的真實本質。

 

以名色分別智破壞「人、我、眾生」的邪見

 

已經跟各位解釋過,在各位走路修行,在經行、行禪的時候,你觀察「舉起,提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當你的心非常專注,觀察得非常準確,心能夠持續專注五分鐘、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達到相當深度的定力,你開始了知到舉起的移動,還有觀察舉起的心。你能夠分辨出客觀的移動:「舉起,提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以及觀察每一個過程中的心——這是主觀的觀察的心。這時候你就具備了第一觀智,叫作名色分別別智(nāmarūpapariccheda ñāṇa)。

 

但是如果你的定力還不夠深:「我舉起腳」,「我正在觀察腳舉起的動作」,「我跨出腳」,「我正在觀察跨出的動作」,「我將腳落下」,「我正在觀察落下的動作」。在觀察的過程中,腳的每一個移動都有「我」的成份摻雜在裡面,觀察的心也有「我」的成份在裡面,你認為這些身心過程都是「我」。然而當你的定力越來越深,你開始分別出「客觀的腳的移動」以及「主觀的觀察心」之間的差別,你了知的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深入,乃至於你定力更深的時候,你完全沒有感覺到腳步的形狀,完全不見到腳的形狀,乃至進一步你完全感受不到自己身體的形狀,你所了知到的只有兩樣事情:只有移動這種身體過程,還有觀察的心這種心理過程。你了知身心這兩項過程非常清楚,非常深入,你親身體驗到這兩種自然現象。這時候你不再認為說移動的過程是「你自己」或者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眾生,也不再認為觀察的過程是你自己,是人,是眾生。這表示洞察身心真相的內觀智慧,已經破壞了「人、我、眾生」這種錯誤概念。這時候你的瞭解是正確的瞭解,是一種正見。因為你按照身心現象它們真實的面貌去瞭解它們。這種正確的見解,叫作正見,因為「人、我、眾生」的這種邪見已經被第一觀智——名色分別智暫時破壞掉了。

 

見清淨

 

同樣道理,當你在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動作,像說「伸出手,彎屈手,舉手,放手」,如果你只是用普通的速度將你的手伸出,你並沒有慢慢的伸出你的手,你就只能夠很普通的觀察,很膚淺的觀察伸出的動作。你的了知是很膚淺,並不深入,你很難了知伸手這個動作的真相。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動作放慢,你的心也就無法很專注,很深入,很準確的觀察伸出的每一個過程。所以你對手伸出的過程,你的了知都還有「我」的成分:「我在伸手」,「我在彎屈手」,「我站起來」,「我坐下」,「我在披袈裟」等等。如果你能夠把動作做得很慢很慢,觀察伸出的動作,你內心作意念觀說「伸出,伸出,伸出」,不是只有觀五六次而已,你必須觀察到十五次,乃至二十次以上。「伸出,伸出,伸出」,慢慢的觀,而且要越來越慢。當你動作做得越慢的時候,你的定力越深,因為你能夠很深入很密切的專注觀察手的每一個移動。當你的定力深到某一個程度,比如說五分鐘乃至十分鐘,深深的專注在觀察手伸出,這時候你感覺到有某一個東西在那裡移動,不是手,也不是你自己,是某一個東西,你無法將它認定是某一個物體,或者是某一個人。但是你感覺到某一個東西漸漸移出去,你不認為說那是你自己,或者說那是屬於你,或者與你有關,這就代表你見到了五蘊是與你絲毫無關的現象。你不再認為說那是你自己,或者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眾生。這時候表示你已了知身心現象它們三種共同性質當中之一,就是無我。借著觀察手伸出的動作,你就能夠去除「人、我、眾生」的邪見,這就是見清淨——你得到正確的見解。有時候你觀察手伸出去的時候,慢慢伸出,觀察的很慢很仔細的時候,你發覺到只有移動的現象,這裡面沒有任何物質存在。這時候你是照著動的樣子來觀察移動,這種移動不是人,不是我,不是眾生,所以你去除了「人、我、眾生」的這種邪見,你也是得到見清淨。

 

在日常生活中放慢動作

 

這就是為什麼你必須盡量把每一個動作放慢,這樣子你才能夠很清楚的觀察一個接一個的動作,乃至於你能夠觀察到一連串分開的小動作。要做到這樣子並不困難,如果你對修行能夠生起興趣,對覺悟能夠生起好樂心,你就能夠做得到。你要盡量嘗試精進的來觀察,將日常生活做得越慢,觀察得越仔細越好,然後你就會成功。如果你不將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盡量放慢,你認為這是不必要的,你認為不用做得那麼慢,這時候你就不能很努力精進的來觀照,不能夠很深入專注的來觀察,於是你就不能夠透視到身心的真相,不能夠達到見清淨。

 

修行者可以經由兩種方式來了知身心的現象,一種方式是透過了知「特殊性質」或者「個別性質」(sabhāva lakkhaṇa),另一種方式是了知「一般性質」或者「共同性質」(sāmañña lakkhaṇa),如果你能夠了知這兩種性質其中的一種,你就達到了見清淨。譬如說在日常生活觀照的時候,你觀察吃飯的時候的一切動作,觀察得很慢,很仔細,你就能夠了知到這兩種性質其中的一種,你能夠覺悟到身心的真相。

 

在佛陀第一次說法所開示的《初轉法輪經》當中,佛陀教導了四聖諦(catu ariyasacca)的道理,以及三種覺悟四諦的方法。佛陀開示說,苦諦就是五蘊;五蘊也就是色蘊(rūpa-kkhandha)、受蘊(vedanā-kkhandha)、想蘊(saññā-kkhandha)、行蘊(saṅkhāra-kkhandha)和識蘊(viññāṇa -kkhandha)。如果我們將這五蘊歸納起來,可以把它歸納成兩種,也就是身體和心理。

 

第一個色蘊就是身體,第二到第五:受、想、行、識這四蘊是屬於心理活動。所以苦諦其實就是身心這兩方面,一切的身體現象都是苦,一切的心理現象也都是苦。為什麼呢?因為它們都不能恆常不變,不能久住,一切身心現象都是剎那剎那在生滅,都是無常。但是因為我們不瞭解它們是無常,不瞭解它們是苦,所以我們認為它們是一種快樂的,是一種可以享受的,可愛的。我們認為它是一個人,是我,是眾生,於是我們就會受苦。所以佛陀說這些身心現象都是我們必須透徹了知的,必須了知身心現象是苦。這樣我們就不再認為說它們是快樂的境界,是可愛的境界;不再認為這裡面有一個「人」,有一個「我」。沒有「人、我、眾生」這種錯誤的執著,就不會生起貪瞋痴慢疑種種煩惱,我們就不會因此而受苦。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在一切身心現象發生的時候,照著它們發生時的樣子去了知它們。

 

需要至少十分鐘以上的定力

 

我們如果想要洞察覺悟到身心現象的本質,需要相當深度的定力,比如說至少十分鐘。我們如果要有相當深度的定力,必須要我們的正念能夠強而有力,相續不斷。如果你能夠保持你的正念一個小時以上,你的定力就能夠相當深,能夠到十分鐘;你能夠保持正念整天不斷,那是更好。但是正念要能夠持續不斷,它的條件是我們必須付出足夠的努力,精進,很專注,很準確地去觀照。如果我們的精進力不夠,內心懈怠,正念的力量越來越弱,定力也就削弱下去,我們就沒辦法覺悟身心現象的本質。我們沒辦法覺悟身心的真相,我們就會認為它們是人,是我,是你,是眾生。這個人,這個我,這個你,他就會貪愛他的家人,他的財產,貪欲就生起來。這個人,這個我,這個你,他有慾望,想要做總統,做總理,做國王,做王后,等等。所以一切貪欲,一切瞋忿,驕慢、嫉妒等等這些煩惱就生起來,那麼這個人他必然要受苦。這些煩惱之所以生起,就是因為不能了知身心的真相。因此為了要滅除一切的煩惱,我們必須很專注地觀察,了知身心的真實本質,就是要達到見清淨。

 

了悟緣起法(第二觀智)

 

當你繼續修行內觀,進一步你能夠了知到因緣的關係,這就是達到第二觀智:能夠了知緣起法則的內觀智慧: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當你能夠很輕鬆容易就能夠專注觀察身心現象,比如說你在觀察腹部起伏上下的時候,你觀察到有腹部的上升才有你觀察腹部上升的心,有腹部的下降所以才有你觀察腹部下降的心。腹部的上升是因,觀察的心是果;腹部的下降是原因,觀察的心是結果。有因才有果,沒有因就沒有果。如果腹部的上升漸漸模糊,乃至消失掉,就沒辦法產生觀察的心,下降也是一樣。這時候你了知到身心的因果關係:身體現象為因,產生觀察的心理現象為果。

 

今天時間到了,還沒有完成的部分,明天再繼續。最後祝各位都能夠透徹的覺悟到身心的真實本質,每個人都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