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者小參引導》
班迪達大師 著 潘宗銘、大越法師、溫宗堃 譯
中譯者序
ciraṁ tiṭṭhatu saddhammo, dhamme hontu sagāravā sabbepi sattā
願妙法久住,願眾生以法為尊。
《禪修者小參引導》(Guidance for Yogi at Inverview by Sayādaw U Paṇdita) 這版本是根據如來禪修中心(Tathāgata Meditation Center,簡稱 TMC)整理的版本,可由網路下載。相較 1998 年馬來西亞出版的小冊子,TMC 版本整理的內容修飾一些口語上的重複並且排版較為工整。這份譯稿把 TMC 網路版的英文與巴利文打字的錯誤做了一些修正。
禪修者小參引導
儘管禪師已教導了禪修方法,有些禪修者仍然無法正確地練習,而且小參時無法向禪師報告他們的修習體驗。雖然有一些禪修者可以練習得很順利,但卻不能完 整地描述自身修習的歷程。因此,這段開示是為了幫助禪修者能有條不紊地向禪師報告:他們在禪修過程中如何進行練習,又觀察到什麼現象和體驗。
就禪修方法而言,馬哈希大師(Mahāsi Sayādaw, 1904-1982) 曾為初學禪修者,錄製一段簡要開示。一開始就是談正念禪修(Satipaṭṭhāna)的基本目標, 也就是腹部的上升與下降(起、伏)。
根據佛典的解釋,我們是由不斷生滅的名色法(身心現象)所組成。禪修者應該能透過正念,在六根門體驗生滅過程。例如,眼睛與視覺景象都是色法(物質現象),眼識則是名法(心理現象)。同樣地,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心理活動及手臂屈伸、轉身、彎腰或步行等身體動作,也都是名色現象。馬哈希大師教導禪修者,要在各種目標──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目標──變得明顯時,貼近去觀察它們。
即使馬哈希大師的教導已經非常明白易懂,然而禪修者實際操作時還是會遇到一 些困難。為了幫助禪修者克服這些困難,禪修中心的禪師們為初學者說明,該如何觀察基本目標──如腹部的上升與下降(起、伏),以及如何在其他目標如雜 念、感受、景象、聲音等出現時,加以觀察。然而,一些初學者仍無法恰當地練 習,也不能夠清楚地報告他們的修習歷程。為了克服這些困難,禪師們設計了下 列方便記憶、有助理解的箴言。
箴言一
「報告你如何觀察基本目標,又經驗到什麼感受。」
禪修者在坐禪練習時,應如實心繫的基本目標,即呼吸時的腹部上升與下降(起、 伏)。如果缺乏其他顯著的目標,禪修者應該持續地觀察基本目標。〔如果其他顯著的目標出現〕,應該觀察其他目標,直到其滅去後,再回到基本目標上。
禪修者必須能夠報告,他如何觀察腹部上升移動的整個過程。一吸氣時,腹部便上升,繼續吸氣時,腹部會持續上升。吸氣結束時,腹部上升移動結束。
觀察腹部的上升移動時,應該經歷、了知整個移動過程。經典說:sabba-kāya-paṭisaṁvedī〔了知一切身〕,這是指應該盡可能持續地(沒有中斷 地)觀察整個腹部上升移動過程中所包含的色法現象。
禪修者應該把注意觀察的心專注在腹部的上升移動過程,包含其開始到結束的所有步驟。初學者剛開始可能沒有辦法觀察到移動過程中所有的步驟,不過他應該想辦法努力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鼓勵禪修者如此努力練習,以確保心對目標有認 真充足的專注力。
禪修者應該要能夠報告: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專注力能夠觀察目標;能觀察的心是 否和目標同時生起;是否有能力觀察整個腹部移動的連續階段。如果他能夠觀察到目標,那麼他「觀見」什麼?也就是說,他體驗了什麼?他不應該報告其他(不 相關)的事,應該要能夠(準確地)描述,觀察到的目標及(實際)經驗到的腹部上升移動。
在此禪修練習方法中有兩個要素:一是所注意的目標;二是對目標的覺察。禪修者基於這兩個要素,才能夠描述他「觀見」或經歷什麼。
在此,就基本目標而言,禪修者必須要能報告,覺察力與目標(腹部的上升)的 移動是否同步。如果是,禪修者「觀見」(覺察到)什麼?是腹部本身?上升移 動的形態?或是腹部上升時的繃緊與移動?
身體目標的三個面向
當禪修者觀察腹部上升這個目標時,他可能看見或經驗到下列這三個面向中的一 個:
1. 形狀(saṇṭhāna/santhāna)
2. 移動的形態(ākāra)
3. 本質(sabhāva)禪修者觀察腹部的上升時,腹部的形狀也許會變得很明顯。 或者他可能會看到腹部的移動形態──腹部從扁平的狀態逐漸膨脹,然後膨脹停止,開始收縮。在「觀見」目標的本質之前,他可能會先觀察到這兩個面向。
事實上「觀見」腹部的形狀與移動形態,並不是毗婆舍那。禪修者必須超越目標的形狀與移動形態,「觀見」目標的本質,也就是,腹部上升時出現的繃緊和移動的感覺。禪修者如果專注地觀察目標,就會「觀見」這些本質。他要在小參時 描述這些本質。但是,他必須向禪師報告他自身真正的體驗,而不是他想像中所看見的。
禪修者也要能夠觀察、「觀見」腹部下降的過程,並且清楚描述他的體驗。行禪時也是要如此。當腳提起時,他是否可以同步地觀察到腳步逐漸提起──從開始 到結束的移動?如果他可以這麼做,他「觀見」什麼?他「觀見」到腳或腳提起 的形態?或感覺到腳變輕且往上升,或者腳變緊且有被推動的感覺?
他應該依自身體驗來報告三個面向中的任一個面向。當他(在跨步的過程中)把 腳推向前時,他的心是否同步在觀察腳的移動?在此同時他「觀見」到什麼?他 「觀見」到腳,或腳往前推的形態?或某些本質,例如感覺腳被從後方推移,或 由前方拉動。同樣地,放下腳時,他是否能夠觀察或注意到腳逐漸放下──從開始到碰觸地板的移動?他觀見到腳,或腳放下的形態?或是觀見到一些本質,例如腳變輕、變柔軟?
觀察其他禪修目標──例如手臂彎曲、伸直,轉身或彎腰,改採坐姿或站姿之時, 也是要如此報告三個面向。針對這些現象,禪修者是否能夠同步觀察這從開始到 結束的整個現象?對禪修者而言,很重要的是將自己的報告限定在禪修目標的這三個面向,不要報告雜亂的瑣事。
名色法的三種特質
禪修者應該了解名/色(精神/物質)現象的三種特質::
1.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
2.有為相(saṅkhata-lakkhaṇa)
3.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
1. 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 自性相是指名色(精神與物質)的個別性質。以 28 種色法而言,例如硬或軟屬於地界(paṭhavī dhātu),而不屬於其他的界。熱或冷是火界(tejo dhātu)的特性。黏或流動是水界(āpo dhātu)的特性。繃緊、壓力或移動是風界(vāyo dhātu)的特性。就名法而言,心的特質是識知目標。在 52 個心所之中,觸(phassa) 的特性是讓心接觸目標。受(vedanā)的特性是感受目標。
2. 有為相(saṅkhata-lakkhaṇa) 所有名色法的自性相,都會歷經三個階段:生(uppāda)、住(ṭhiti)、滅(bhaṅga)。 生(uppāda)表示現象的生起。住(ṭhiti)指持續一段期間。滅(bhaṅga)則是消滅。這三個階段稱作有為相(saṅkhata- lakkhaṇa)。
3. 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
名色法的第三個特質稱為共相(sāmañña- lakkhaṇa),亦即無常、苦、無我。 巴利文稱這三個共相為 anicca-lakkhaṇa、dukkhalakkhaṇa、anatta-lakkhaṇa。 這些特性是每個因條件生起的名色法所共同擁有,因此被稱作共相 (sāmañña-lakkhaṇa)。
禪修的練習,最終是為了體悟名色法三個特質中的共相。我們應該如何精進,才能體悟到現象的特性?我們應該在名色法出現時,立刻觀察它們,此外沒有其他別方法,只有在那樣,我們才能體悟它們的特性。
當禪修者吸氣時,腹部上升。在吸氣前,腹部並沒有任何的上升。禪修者的心應該繼續觀察腹部上升──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移動過程。只有在那時,禪修者才能「觀見」到腹部上升的真實本質。什麼是真實本質(特性)?隨著吸氣,風便往內。什麼是風呢?風界有繃緊、壓力或移動的特性。這就是禪修者所「觀見」 到的風界的真實本質。只有在它一出現、持續以及消失之前,加以觀察,禪修者 才有機會「觀見」它的真實本質。否則,甚至連形狀或形態都沒法看到,更別說是真正的特性。觀照心持續專注並保持一致在禪修目標,也就是腹部的上升與下降,禪修者的專注力將可以逐漸增強。
當禪修者的專注力變強時,他將不再「觀見」到腹部的形狀或上升/下降的形態。 他的觀察力將超越形狀與形態,直接觀見到目標的自性相,例如,腹部移動所包含的繃緊、壓力和移動。
呼氣時,他將感到腹部繃緊的減弱;且在呼氣結束時,腹部下降移動也跟著結束。 觀察行禪中的移動──腳步提起、推前、放下、落至地面──時,他也會有同樣的體驗。
禪師不會告訴禪修者他將會「觀見」什麼,只會引導他怎麼去做觀察。就好像我們做算數的加法練習一樣。老師不會給你答案,但他會教你如何把答案計算出來。 相同的指導原則,也應用在觀察身體的其他動作、感受和心念。所有這一切,應該在它們出現的瞬間就被觀察到,如此才保證能「觀見」它們的真實本質。我們已經說明了第一個箴言。現象一出現就被觀察到時,它們的真實特性便會顯現。 一旦與目標同步的專注覺察力捕捉住名色法的「自性相」,名色法的「有為相」 與「共相」自然就會顯現。
第二箴言
「只有『觀見』現象的自性(sabhāva)時,現象的有為性(saṅkhata)才會顯 現,也就是說,將會依序地『觀見』現象的生起、持續和消失。」
第三與第四箴言
因此第三箴言是
「只有當有為性(saṅkhata)出現時,共有性(sāmañña)才會被『觀見』。」
接著第四箴言是:
「『觀見』共有性(sāmañña)時,觀智(vipassanāñāṇa)才會生起。」
觀智生起後,觀智的洞察力會漸漸成熟,構成那被稱為pubbabhāga-magga-ñāna 的前分道智。之後才會出現聖道智(ariyamagga-ñāna )。禪修者藉由此聖道智,將能夠體悟名色法(苦)的止息,證得涅槃(Nibbāna)。
須重複再說一遍,在小參時,禪修者應該描述他實際「見到」的事物,而不是他認為自己「見到」的事物。只有自己「見到」的,才是自己的智慧;認為自己見到的,並不算數,這頂多是借來的(二手的)智慧,也與所觀察到的現象之本質、 特性不一致。
第五箴言
「所有觀察、了知到的念頭,都應該報告。」
當禪修者坐禪,觀察或注意基本目標時(腹部的起、伏活動),可能生起各種的念頭。這是不受控制的心所具有的自然特質。心傾向到處游移,離開基本目標, 並製造種種的念頭,有些念頭是善的(kusala),有些則不是。那麼禪修者應該怎麼做呢?只需要觀照任何出現在心裏的現象。你能不能這樣做呢?你應該能。 如果你這樣做,這些念頭是持續,或被制止,或完全消失?或者你的注意力又回到基本目標上?你要報告所有與這幾點有關的事情。
第六箴言
禪修初學者專注基本目標時,一開始〔苦〕受還沒有出現。但是,可能會有種種 念頭生起。此時,初學者沒有能力觀照所有出現的念頭。為了去減少這些(散亂 的)念頭,初學者應該讓注意力盡可能的貼近、專注在基本目標上。
不過當初學者坐禪經過了 5 分、10 分或 15 分鐘後,身體會有一些不舒服的感受, 這些也會影響到心。苦受生起時,應加以觀照。報告時最好是用日常慣用的語言描述,例如「癢」、「痛」、「麻或刺痛」等等。不要用佛典術語說成 vedanā (受)。這些自發出現的苦受,應該用之前提過的方法加以觀照,看它是在增強, 減弱,持續,或者消失。
所以,第六箴言是:
「所有的感受皆應觀察、了知,並在小參時報告。」
第七箴言
再者,還有什麼現象應該被觀照、了知?包括看到的景象,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嚐到的食物。還有種種的心理狀態,如喜歡、討厭、昏沉、懶惰、分心、 焦慮、懷疑、回想、正知、注意、滿足、高興、輕安、寧靜與禪修的舒適感等等。佛陀總稱上述這些為「法所緣」(dhammārammaṇa)。
假設喜歡之心生起,也觀察到了。接著發生什麼?可能喜歡之後跟隨有貪愛生起。這現象,禪修者應該要報告。再舉個例子,禪修者正處於昏沉、懶惰及無力的狀態。當他觀照了心的這些狀態後,又有掉舉出現。這些現象,依序地觀照後, 又生起了什麼其他現象。總之,不論任何法所緣在何時生起,都應該加以觀照。
總而言之,念處內觀禪修(satipaṭṭhāna vipassanā bhāvanā)有四種觀照的目標:
1. 身體的活動
2. 感受或感覺
3. 心識的活動
4. 其他心理狀態
在內觀禪修中,會持續不斷的進行三件事:
1. 現象出現
2. 觀照正發生的現象
3. 有所發現、了悟
第七個箴言要求禪修者了知發生的每一個現象,第二與第三項是禪修者應關注的事。對於(包含在上述四類觀照目標裡的)每一個禪修目標,很重要的是了解上述的三件事。禪修者〔特別〕要關心是其中第二件事,也就是觀察或觀照在自己身上發生的現象。第七個箴言這麼說:
「所有出現的,被觀察到的,被了知、『見到』的,都應該徹底了知,並且在小參時報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