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最好是期望:「藉著布施的功德,願我有機會去修行和了解實相。」這是我們所應期望的。在許多故事裡,你會聽到某人布施少許,卻獲得很多,這是很好的投資。這種布施是基於貪婪和我執:「我想再獲得更多,這是很好的投資。」深入觀察你的動機,如果你期望獲得更多的回報,這是貪婪;你的布施是根植於貪婪和我執。由於這種錯誤的觀念,我們想要做好事,有時卻愚蠢的做了壞事。不善的行為像偷盜、殺生等,全部根植於這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如果我獲得回報,我們將會快樂。例如喝酒,相信酒會使我們快樂。無論善業或惡業,如果我們沒有深入了解佛法,通常我們是以「我將獲得一些果報」的觀念來造做善惡業。 當一個人深入禪修後,他會發現:無明緣「行」,行緣「識」,整個「緣起法」的過程持續著。為了能深入的解釋緣起法,應該有另一個課程。「了知因緣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是談論因與果,而緣起法也是因與果,他們是相關聯的,這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深奧的。《清淨道論》有如下的句子:Kammam n' atthi vipākamhi, pāko kamme na vijjati ,Aññamaññaṃ ubho suññā, Na ca kammaṃ vinā phalam. Kammañ ca kho upādāya tato nibbatttate phalam. Na h' ettha devo brahmā vā saṃsārass' atthi kārako, Suddhadhammā pavattanti hetusambhārapaccayā ti. ~ Vsm 603 Kammam n' atthi vipākamhi, pāko kamme na vijjati : 因不在果中,因中沒有果,因果不相同。如果你認為因中有果,或果中有因,你把因果視為相同;事實上,他們是不同的,他們是分開的。
Aññamaññaṃ ubho suññā : 此中無彼,彼中無此;因中無果,果中無因。Na ca kammaṃ vinā phalam : 但是,沒有因則沒有果。這是非常美的偈子,它看起來像智力測驗,非常深和有意義。Kammañ ca kho upādāya tato nibbatttate phalam : 因為有業,所以有果。Na h' ettha devo brahmā vā saṃsārass' atthi kārako:沒有創造輪迴的創造者。Suddhadhammā pavattanti hetusambhārapaccaya:由於適當的緣(條件),清淨的法因而生起。由於有許多的因,許多念頭在心中生生滅滅,在這個禪修階段,許多念頭會自然生起,因為你觀察到身心的變化是如此真實。許多相關的念頭會一再的生起,不要想太多,因為此時你已培養一些定力和正念,你可以清楚的觀察事物,而你的思考也變得更深刻。此時,你已獲得觀智,「噢!現在我可以非常清楚的觀察,它是如此的真實。」這種事一再重複,你想要思考它。一個已經獲得這兩種觀智的人稱為小須陀洹(minor Sotāpanna)。Sotāpanna 指預流者。真正的須陀洹是已經證得初果(預流果))的聖者。所謂的小須陀洹,其實沒有真正的道果(magga-phala),而是已經了解名法和色法,以及名法和色法的因的人,他已經根除了許多視「我、自我」為永恆實體的邪見。由於「見清淨」,此人非常類似真正的須陀洹,因此稱之為小須陀洹。
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清淨道論》中有敘述這種情況的句子︰「禪修者已有觀智,藉著這觀智他得以減輕負擔。」這意味著他以前有沉重的負擔,現在他的負擔已經減輕,他有深的觀智可以倚恃。已獲得這種觀智的人,是個niyatagatiko。Niyatagatiko指他不會再墮入惡趣。你的來世取決於你的心的品質、意識的品質。這種深的觀智有驚人的力量,能使你「見清淨」,因為見清淨,心的品質變得非常高尚,以致於不可能往生惡趣。你的來世取決於你的心的品質,兩者必須相稱。意識的品質低劣,如果轉世的話,只會生在惡趣(如地獄、畜牲)。一旦你已培養深的觀智,和具有見清淨、戒清淨、心清淨、智見清淨,具有如此高的品質,你不可能投生在惡趣。但是,如果你犯戒,失去定力,失去觀智,那麼結果將不必然。如果你能保持這種觀智,它會使你非常輕鬆,因為你不會往生惡趣。
我有一個朋友,他以前是個禪修者;我不知道他是否仍然禪修,因為他非常忙。我希望他仍然是個禪修者。有一次,當他沉入內觀時,他告訴我:「在我了解佛法之前,我認為:當我想要某物時,我必須得到它;如果得不到,我會不快樂,我必須得到它。」這「必須」是一大負擔。現在他說:「即使我仍然非常貪婪,(他是個非常貪婪的人),每當任何貪念在心中生起時,我知道這是貪念;以前,我會認為我真的需要他。」如果你視「我」與「需求」為一體,這會是一大問題。當你不認同它時,你把它視為一個過程,一個願望,一種強烈的需求。他說:「現在,我知道這是貪欲,我不必理它。」最初,他認為:如果沒有得到它,他會不快樂,「我想要這東西,如果我得到它,我會快樂;如果得不到,我會不快樂。」現在他說:他可以觀察它,而且非常輕鬆。如果你也能做到和他一樣,你能去除百分之九十的不快樂,你也能觀察貪念和慾望的生起。 沒有「我」這種錯誤的觀念的支持,煩惱變弱了;每當有「我」這邪見的支持時,煩惱變得非常強,例如:「我在生氣」、「我心煩」、「我想要更好」等等。每當這種念頭生起時,如果你能捨棄,不執著,不認同,觀察它為一種心理過程,它會失去力量。你可以維護你的尊嚴,你的輕安;如果你真的需要它,你會用一種好的方法去得到它。在我們需要的和想要的之間,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們想要的是無限的,而我們真的需要的是極少的。你不會相信:我們真的需要很少即可滿足快樂。我曾提到我師父,或許某些人還記得,他住在非常小的地方。他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僧侶,我非常幸運能遇見許多師父,他們實踐他們所教的佛法,他們教他們所實踐的佛法。他們所教的並非來自思考或書本,而是來自於他們的生命體驗。這位師父過著簡樸的生活,他的住處是一間空的房間。他睡在一塊木板上,上頭放著一條毛巾,他用這毛巾做為枕頭,沒有地毯,地板上什麼也沒有。他會鋪一塊布在地板上,並睡在那裡。在他的住處沒有家具,一無所有。有些人來看他,發現他一無所有。他們說:他們聽說這個和尚一無所有,當他們到了那裡,他們看了一下,發現他真的一無所有。他一天只吃一頓飯,他是素食者,泰半是一點飯、一點蕃茄沙拉、豆芽,非常少量的煮熟的豆子,和非常少量的其他蔬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