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9693756_8ac8e5a5c5_b.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第六講 審查遍知智(三法印智)── 透過直接的體驗,了知無常、苦、無我

歡迎各位來上我們的禪修課,提早大約十分鐘來禪修是好事,可以讓浮躁不安的身心平靜下來。當心變得平靜、平和時,它變得更易於接受。更易於接受指他能接受更多,吸收更多。


當我年輕時,還在大學讀書時,在研讀任何艱深的課程之前,我會禪修十分鐘,然後再去讀那些書。禪修頗有助益,如果不禪修,當我讀書時,我可能讀了好幾頁,卻不知所云。因此,每當閱讀時,尤其是讀艱澀的書時,我會禪修大約五到十分鐘。當我必須參加考試時,我沒帶任何筆記或書,我只帶一支鋼筆、鉛筆、身分證和尺。 有些人想要讀到最後一分鐘,我沒這麼做,我只是讓我的心保持輕鬆和平靜。當鈴聲響時,我進入教室,坐在我的位置上,在發試卷後,我常常將考卷倒過來,我不會立刻閱讀考卷,我只是坐在我的位置禪修大約五分鐘,我沒有閉上眼睛,我不想任何事情,不想考試,只是吸氣和呼氣,讓心平靜下來。然後慢慢的將考卷翻過來,慢慢的閱讀,不著急,然後慢慢的回答所有問題。如果你慢慢的並且很專注的回答問題,你會花較少的時間去完成它。這是以輕鬆的方式做事的祕密,輕鬆自在,不著急,不但能迅速完成,而且花較少的時間。學習更有效率,不只在一件事情上,而是在任何事情上,有效率的最好方法是:平靜、平和的處理一切事物。如果你很急,浮躁不安,你將花更多的時間去處理事情。你可以在做每件事時禪修,這樣,做事的品質會更好。在我們一生中,如果品質太差,我們將無法滿足。


如果沒有品質,你如何能滿意?如果你只重量不重質,你不尊重你所做的事或你所使用的東西。當我做事時,我會把它做好,並且很恭敬的去做;當我使用某物時,我會很疼惜、小心的去使用,它的使用期限會持續很長的時間。「品質」用在人際關係亦然,要真的認識彼此,真的尊重、關心,彼此珍惜,而非偶然的關係。對於你所做的每一件事,要付出更多的關注。問你自己:「我如何以最好的態度做這件事,以最高的心的品質來做這件事?」以這種心態做事,你將對你所做的感到非常滿意。如果你的心的品質是高尚的,無論你做什麼,都會有良好的品質。現在我們來討論毗婆舍那,上星期我們已談論第二觀智:觀察身心互為彼此生起的條件。心為身體生滅現象的因,而身體的變化又是心的生滅過程的因。當禪修者深深的沉入內觀,觀察身心現象互為因果時,他的觀智有足夠的力量,並且非常清楚的看著自己的心念。禪修者開始觀察事物的生起,剛開始,他只能看到自然的特質,他無法看到當下生起的事物。每當他專心時,他可以看到所發生的事物,但是他無法知道是何時開始發生的,有時模糊不清,直到某些情況發生後,他才知道現在發生的事,而他無法觀察它真正的開端。


當觀智變得更強時,他開始觀察所緣境的生起,然後另一個所緣境接著出現,之後另一個所緣境又生起;過了一會兒,禪修者看到所緣境生起,停留一會兒後便消失。每件事物變得緩慢,念頭、感覺的生滅變得緩慢,這彷彿是在電影中所看到的慢動作。禪修者可以觀察所緣境的生起,停留一會兒,然後消失;有時所緣境稍微改變,然後消失,這種變化也是無常的一種相貌。禪修者開始觀察所緣境的生起,所緣境只持續很短的時間,然後滅去。你如何能在這種情況下找到滿足感,觀察所緣境是不會有滿足感的。在這階段,如果禪修者聽音樂,他將聽到一個音符出現又消失,另一個音符出現又消失,其間沒有連續性。他真的無法欣賞音樂,他會想:「我以前認為這音樂真的很好聽,但是現在它沒有意義。」如果沒有連續性,我們無法欣賞任何東西。在這階段,禪修者開始觀察:「我們怎麼可能喜歡這些事物,任何事物都不持久。」無論他們是樂是苦,禪修者開始觀察所緣境的生起,它持續非常短的時間,然後消失,因為他們生滅不已,所以他們是苦的。我引用Paṭisambhidāmagga(《無礙解道》,小部,12)中的句子來說明: Atītānāgatapacuppannānaṃ dhammānaṃ saṅkhipitvā vavatthāne paññā sammasane ñāṇaṃ. ~Pts i.54
Dhammānaṃ指名法和色法的現象;Atīta指過去;Anāgata指未來;Pacuppannānaṃ指現在。你會發現這句子沒有按照次序:過去、未來和現在。這意味著你不必按照順序來觀察這些事物。無論過去發生的,或未來將發生的,或現在發生的事,此人視為一體,並視之為無常、苦、無我,這種智慧叫做思惟智(Sammasana-ñāṇa):指能觀察名法和色法的現象,觀察它們的無常、苦、無我。我們在那裡開始?我們從現在開始觀察身心所發生的一切現象,並且知道它是自然現象。我們只能觀察它的特質,無法觀察概念;我們無法直接體驗概念,我們只能思考他們。因此,我們只能體驗身體的特質,像硬、軟、冷、熱、壓力、移動、重等等。我們可以直接體驗這些特質,而不去想他們。此外,心也有它的特質,貪有它的特質,如竭力想得到某物,渴望某些事物;如果得不到的話,你會感到挫折、厭惡,想要破壞等等。任何身心的特質,我們可以觀察它,沒有人的存在,只有生滅過程。我們觀察它們互為彼此生起的條件,所緣境的生起必有其因;過了一會兒,你觀察它的生起,短暫的停住,然後消失。在觀察現在所生起之所緣境後,我們可以了解過去也發生同樣的事;不管多久以前,所發生的都是同樣的事。


事物可以不同,如果你觀察它們的特質:硬、軟等等;或觀察心的特質:樂、苦、貪、厭惡、驕傲、嫉妒、妒忌、智慧、慈等,你觀察這些特質,你發現他們生起又消失。他們生起是因為有足夠的因讓他們生起。禪修者開始觀察,在內觀的這個階段,有許多念頭會生起,因為此時,禪修者開始全面的觀察,觀察三法印:無常、苦和無我,以及三世:過去、未來、現在,他全面的觀察並把它們簡化。無論以前發生什麼,它們全是身心的生滅過程,只是現象;無論發生什麼,無論好壞,它們生起又消失。之所以生起又消失,是因為它們有足夠的生起的因,而消失是自然的現象。事物的生起必有原因,而消失則沒有原因。例如,為了發出聲響,必須有原因,必須有人去撞鐘;所以有人撞鐘,才有聲音,你才能聽到鐘聲,這鐘聲變得越來越弱,然後消失。所以,消失不需要任何原因,是自然而然。我想:在物理學方面有類似的規則,在熱力學的第二定律提到:事物的崩潰瓦解是他們的本性,不需要任何理由。因此,禪修者開始觀察整個生死輪迴的過程,以簡短的方式,只是一瞥。無論何種身心現象的生起,是因為有充分的原因,然後消失。事物可能不同,它是一種概念(paññatti),而它的過程是勝義諦,哪個是真實的?當你解說它的過程時,它成為一個故事。在禪修中,我們不解說任何事物,我們不把事物弄在一起,我們在每一時刻觀察每一個現象。當你能分別觀察每一個現象時,你才能觀察到它的性質。如果你把事物弄在一起,它變成一種概念。


當禪修者培養「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時,他觀察身心現象的生起,他的觀智變得強大,而且自動的往前進。禪修者觀察生滅與苦,而且發現無人操控。這些自然現象不會跟著任何人的願望,你不能說:「希望我的身體如如不動。」身體總是在動,整個身體總有非常細微的振動和運動,當有聲音時,你不能說:「希望我沒聽到。」如果有聲音,有耳朵,當你注意時,你會聽到這聲音。如果有足夠的原因,它會生起,任何自然現象亦然,它們不會聽從我們的願望,有時我們會想:如果我們發展心力,我們將可完全控制自然現象。你可能聽過:在過去有某些人,他們花了許多時間去發展心力,他們似乎可以控制現象界,但是他們去世了,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與死。他們全都去世了,連佛陀也去世了,他們無法逃避死亡。當你觀察細微的身心的生滅現象時,你真的能控制身體的任何部位和你的心嗎?請告訴你的心停止想一分鐘。我們想了幾十年,請告訴你的心:現在停止想60秒。你做不到,但是如果你已經修行很久,你可以做到。不是因為你希望如此,而是因為某些條件(緣),修行也是一種條件(緣)。由於我們已經修行很久,我們可以使我們的心暫時保持平靜,這並非指我們能控制它,然而透過重複的修行(āsevana-paccayo,習行緣),你可以使某些事情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