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001.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第八講 第五到第十觀智:壞智、怖畏智、過患智、厭離智、欲解脫智、審察智

在談論觀智(Vipassanā insight)之前,我想要釐清我前兩天一直想的事。三月27日晚上,我聽到一件非常可怕的消息,我為那些自殺的人感到悲哀,在南加州,有39人集體自殺。為什麼?我不知道新聞的細節,但是不管他們為什麼自殺,自殺不是一件好事,這顯示人們想要的不只是錢和感官之娛。他們需要指導和教誨,他們需要好的領導人,可惜他們沒有好的領導,他們被誤導。死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沒有好的理由去自殺。


我將告訴你們有關佛陀和他的一些弟子的故事,他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當佛陀的大弟子們證得阿羅漢果後,他們儘可能的活得長壽,對於身體來說,活著是自然的,他們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死,這意味著他們將要般涅槃(Parinibbāna)。對阿羅漢而言,死亡與凡人不同,凡夫死後還會再生、輪迴,而阿羅漢去世後,不受後有,輪迴的過程已結束。因此,這些大弟子來見佛陀,說到:「我將在某日某時般涅槃。」佛陀從未說可以或不可以,因為告訴他們:「不要涅槃」,是對生命的執著,佛陀從不鼓勵。如果佛陀告訴他們:「入般涅槃是一件好事。」,這是讚美死。你知道佛在那種狀況說了什麼嗎?佛陀說:「你知道你般涅槃的時間。」,了解佛陀為什麼這麼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從不說:「你去般涅槃」或說:「不要般涅槃」。死無法解決問題,我們無法透過死來解決任何問題。如果死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法,它會非常好。我年輕時認為:「如果不再有生命,這是好現象。」但是我們會再生,這是事實。你現在做什麼和你是怎樣死的,會影響你的來生。即使我們必須死,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善終,有正念的去世。死永不該做為解決之道,佛陀從不讚美死。我為那些自殺的人感到悲哀,他們真的想要某種東西,他們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他們放棄感官之娛和自己的生命,希望死後會更好。這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這也顯示社會令人非常不滿。許多人有錢並享有感官之娛,但是他們不快樂。我鼓勵人們參加社團,但是你必須仔細選擇,你必須知道社團的目標是什麼,和教些什麼。在這裡,我們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也知道我們的目的是什麼。


決不盲目的跟隨老師,包括我,佛陀不鼓勵人們盲目的跟隨他。 你們大多知道《Kālāma經》,佛陀談到不信,這非常重要,他的教導頗具革命性。正確的了解法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佛教徒有時也會誤解佛法,如果你了解佛陀的基本教導,你會發現它是否真實,有許多顯著點可以驗證。現在,將繼續討論毗婆舍那,有些人寫或談論毗婆舍那,我發現:他們所寫或所說的是錯誤的。他們談論毗婆舍那,然而他們說的並不正確,他們所理解的觀智或開悟是錯的,這是我想用簡單語言,清楚的解釋「觀智和開悟的意思」的原因,好讓你們了解。如果有人和你談論,你知道是否真實。這是為什麼我引用巴利文(這是佛說,是經證)的原因,你可以去驗證。今天我將談第五觀智,前四個觀智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慢慢的詳細的談論。一旦你到了第四觀智,其他的會很容易。第一觀智很難,第二和第三不難,第四觀智很難,如果你一直禪修,第五觀智將自然發展。在第四觀智,你非常清楚的看到生滅現象;在第五觀智,生滅現象變得更快速。過了一段時間,你看到滅去、滅去,如果你專注,你會看到生起,但是你不再專注於生起,你把注意力放在滅去而非生起;你很專注,只是不再專注於生起。


當你觀察時,你看到消失,你無法再清楚的觀察,你只是如驚鴻一瞥的觀察,這是第五觀智的特色。另一個重要的特色是:當你注意聲音時,你聽到聲音,然後消失;你注意身體的各種感受,在你觀察它時,他會消失。你也知道「觀察的心」消失,在相同的過程中沒有中斷,沒有任何念頭生起,你會觀察到兩者消失。有個巴利文Ñāta,Ñāta1是被知的意思,或被知道的東西,當你注意一個物體時,那個物體叫做Ñāta。禪修者看到這個物體的消失、滅去。Ñāṇa指有智慧的意識,這有智慧的意識觀察所緣境的滅去。能觀察事物的消失是智慧,是無常智(anicca-ñāṇā)。禪修者觀察所緣境的生滅,他清楚的觀察所緣境的滅去。此時,觀智(有智慧的意識) 也消失。所緣境消失,智(ñāṇa)也消失。在相同的過程中,每當禪修者專注於所緣境時,無須刻意觀察,他可以看見兩者的滅去。每次的觀察是一個接一個,其間沒有任何念頭,這是第五觀智(Bhanga-ñāṇa,壞智)非常重要和明顯的特徵。Bhanga指滅去、消失。


在這個階段,每當禪修者禪修時,無論所緣境是什麼,(不再觀察形狀,而是觀察感受),禪修者觀察感受非常快速的消失,一個接著一個,非常清楚。所有的形狀和形體消失,這表示你不再注意形狀和形體,你只觀察感受和他們非常快速的消失。觀察所緣境非常快速的消失是第一個壞智1 Bata 是jaanaati (知)的過去被動分詞,有"被知"(動詞), "被知道的"(形容詞),"被知道的東西"(名詞)等意思。

(paṭhama-bhanga-ñāṇa);觀察「觀智」的消失是第二個壞智(dutiya-bhanga-ñāṇa.),兩個壞智合在一起成為完整的壞智。在任何觀智,有開始階段和成熟階段。剛開始,你觀察所緣境非常快速的滅去。當這個觀智更成熟、強大時,你觀察毗婆舍那意識(觀智)也一起消失。你觀察所緣境的消失,和觀察「覺知所緣境消失的意識」的消失。消失並非指變成另一種形式,這是我想要釐清的。無常並非指變成另一種形式,無常指消失,不再存在。「現象」生起又滅去,不再以任何形式存在。


在量子物理學,你可以知道有關次原子(sub-atomic)的粒子,他們沒有形式、形狀,只有能量。如果你問:「一個電子處在相同的位置嗎?」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答案是:「不會。」,「它會改變嗎?」答案是:「不會。」、「它會保持現狀嗎?」,答案是:「不會。」,「它會移動嗎?」,「不會。」,一個電子只是一種理論的模型(model), 某些東西消失,某些東西出現,他們之間有連接,但是他們並不相同。為了解釋壞智,會用到許多巴利文:Khaya指盡、滅盡;Vaya有類似的意思;Bheda是破壞;Nirodha是滅、滅盡,這些字的意思全部相同。在《清淨道論》提到:「khayato vayato disvā. Vsm 641」,觀察它不再存在,它存在非常短暫,然後不再存在。你可以在你的六根門(dvāra)裡觀察,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在這六根中,無論你觀察什麼,你觀察它時,它已經消失了。你可以觀察六根,而非其中一根。所緣境滅去,這覺知所緣境的意識也滅去,而另一個覺知「毗婆舍那」的意識也消失。因此,看到第一個所緣境消失,和觀察「成為下一個所緣境的意識」,這意識也消失,一個人可以觀察許多次。觀察那麼多次是不必要的,至少,你觀察所緣境的滅去,也看到觀智的滅去,這已經夠了,但是觀察可以繼續很多次。禪修者清楚的看到滅去,以致於他不再專注於所緣境的生起。在第四觀智,禪修者清楚的看到生滅現象;在第五觀智,禪修者只注意滅去,他不再注意生起。在剛開始禪修時,禪修者只看到生起而非滅去。在我們看到所緣境滅去之前,我們看到其他的所緣境又生起。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看到生起和滅去。之後,我們只看到滅去,這是觀智成熟發展的次序。Udayaṃ pahāya vaye santiṭṭhanā.- PtsA i.258《無礙解道.注釋》Pahāya指忽視;Udayaṃ指生起;Santiṭṭhanā指心停留在;Vaye指滅去。心只觀察滅去,這使禪修者對無常的了解非常深刻,這是了解無常的極至。


在觀察滅去的過程中,心不會因任何事而散亂,在這個階段,很少念頭會生起。在第一觀智,禪修者的念頭較少;在第二觀智,他們會有許多有關「生起的因」的念頭;在第三觀智,有許多有關無常、苦、無我的念頭;第四觀智的念頭較少;在第五觀智,幾乎沒有任何念頭,所緣境的滅去變得非常快,你沒有時間去想,這樣持續著直到第九觀智。在第八和第九觀智,一些念頭會生起,是有關法的念頭,而非世俗的事務。以下是有關壞智的譬喻︰(1) 在一個非常熱的鐵鍋裡,你放一些芝麻種子在裡頭,每粒種子會燒焦,並且發出聲音。(2) 雨滴落在湖中,你看到許多雨非常快的落下。這並不表示,當你禪修時,你看到這些景像,這只是譬喻。當雨落下時,撞擊水面,有時會出現一個水泡,又立刻消失。第五觀智沒有太多可以談論,以上是它的全部。你看到所緣境非常快的消失,你觀察到覺知意識也非常快的滅去,是連續發生,並非只有一個所緣境消失,然後你停下來想。你可以連續觀察滅去好幾個小時,因為一直看到滅去、滅去,你感到這個過程是危險的,它的滅去是如此快速,你不能信賴它,你無法視它為一體。你發現它是危險的,但是你不害怕,不害怕非常重要。如果你害怕,你會停止禪修,因為真正的恐懼來自於視為一體。如果不視為一體,你只觀察所緣境的滅去,它與你無關。你發現沒有人會倚賴它,無依靠之物,在這身心的生滅現象中,沒有什麼可以倚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