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25.JPG

四、八大欲界果報心
講了八種欲界善心之後,接著講八種欲界果報心
(kàmàvacara-vipàkacittàni)。善心有八種,與善心相應的果報
心也有八種,它們是欲界善心的果報。這些心稱為「有因
心」,以區別後面將會講到的無因心。有因心裡可能有無貪、
無瞋兩種美因,也可能有無貪、無瞋、無癡三種美因。這八
種果報心與欲界善心一一對應,它們是:
1. 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2. 悅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3.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4.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5. 捨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6. 捨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7.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8.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這些心只是果報,並不會造業,它是過去所造的善業帶
來的果報,在體驗這些果報時,生起的就是果報心。
相信在座每一位的結生心(入胎那一剎那的心,即生命
的第一個心)和有分心一定是這八種心的其中一種。為什麼
這麼肯定呢?因為我們能夠投生為人,是由於過去生曾經造
了善業。人是善趣,想要投生到善趣需要善業,只有善業在
前生臨終時成熟,今生才可以投生為人,導致投生為人的心
即是善果報心。
有些人是無因結生的。為什麼說在座沒有無因者呢?因
為無因結生的人比較容易辨認出來,例如天生瞎眼、耳聾或
啞巴,天生小兒麻痹、缺手短腳,先天弱智(智障)、先天
性瘋狂,或是兩性人,這一類人都是無因結生者。
在一期生命當中,結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是同一類
心,不會改變。例如某人過去生曾經造了善業:拿著袈裟到
寺院供咖提那(kañhina),在造此善業時是歡喜、主動的,並
且相信業果法則,這種心叫做「悅俱智相應無行心」。他在
前一世臨終時,想起供咖提那衣這種善行,或者這種善業將
要成熟了,於是供咖提那衣的影像即浮現於意門,那時其心
即緣取供養袈裟時的影像為所緣,然後死去。因為供養咖提
那衣時生起的是「悅俱智相應無行善心」,所以臨死速行心
(生命的最後一個心路心)也是「悅俱智相應無行善心」,
緊接著今生投生為人的結生心即是「悅俱智相應無行果報
心」。所以,在今生只要沒有心路發生的時候,生起的有分
心都是這一類「悅俱智相應無行果報心」。也就是說:在沒
有看聽嗅嚐觸想,以及熟睡無夢時,生起的心就是這類「悅
俱智相應無行果報心」。
同理,如果造的是二因善業,例如在前一世所造的一種
智不相應善業成熟而投生為人的話,今生的結生心就是二
因,沒有「無癡」心所,稱為「二因結生」。
這一類影響一生的果報心,我們在後面講到業果法則、
死亡與投生之間的規律時會更詳細地討論。
五、八大欲界唯作心
唯作(kriyà)的意思是只是作,英文為function。我們在
經典裡可以看到,佛陀也要托缽,接受信徒的供養,以及為
弟子們說法等等,佛陀生起的這些心就是「唯作心」。
欲界唯作心(kriyàcittàni)一共有八種,它們與八種欲界
善心也是一一對應的,分別是:
1. 悅俱智相應無行心;
2. 悅俱智相應有行心;
3.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4.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 捨俱智相應無行心;
6. 捨俱智相應有行心;
7.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8.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這八種心唯有佛陀、獨覺佛與斷盡一切煩惱的聖弟子才
能夠生起,一般人是不可能體驗這些心的。
阿拉漢聖者所生起的世間速行心都是唯作心。佛陀與一
切阿拉漢聖者都不會再造任何的業。只要造了業,就會留下
稱為「業力」(kammasatti)的潛在影響力,一旦遇到因緣成
熟,業因就能帶來果報。同時,心還必須獲得煩惱直接或間
接的資助才能造業。阿拉漢聖者已經斷盡一切煩惱,即使他
們也像平常人一樣生活,也要托缽、吃飯、大小便,也會聽
法、說法,也會持戒、禪修,也會佈施,把所得到的必需品
供養僧團或其他比庫等,但是他們不會再造業。凡夫和有學
聖者在造作這些行為時是善業,因為還會留下業的痕跡。阿
拉漢聖者同樣會造作這些行為,但是不會留下業的種子。正
如《法句》93 偈和《長老偈》92 偈中這樣說:
ßYassàsavà parikkhãõà, àhàre ca anissito;
su¤¤ato animitto ca, vimokkho yassa gocaro;
àkàse va sakuntànaü padaü tassa durannayaü.û
「彼漏已盡,不依於食;
空與無相,彼解脫境;
如鳥飛空,蹤跡難知。」
猶如天空中飛過的鳥兒不留下任何的痕跡,同樣地,阿
拉漢聖者所做的這些行為純粹只是造作而已,不會留下任何
業的痕跡。
無論是凡夫、有學聖者還是阿拉漢聖者,都會造作以上
這些行為。不過,由於凡夫還沒有斷除煩惱,而有學聖者只
斷除了部份煩惱,特別是還沒有斷除無明(癡),因此,他
們所生起的速行心還有可能受到煩惱的污染。只要還有煩
惱,速行心裡的思心所就還會造業,並留下業的痕跡。正如
一個人走過沙地會留下腳印,又如髒腳走過白布會留下腳
印,有了煩惱就會留下業的影響力,即業力或業因。當業因
遇到適當的條件(緣)即會成熟,從而帶來相應的果報。
佛陀、獨覺佛和阿拉漢皆稱為漏盡者(khãõàsava),即已
經斷盡一切煩惱的人。漏盡者都會經過兩個階段的般涅槃:
有餘依般涅槃和無餘依般涅槃。這些聖者們雖然已經斷盡一
切煩惱,但是在還殘留有五蘊身期間,稱為有餘依般涅槃。
「餘依」(upàdisesa)是還殘留著這一堆五蘊,「般涅槃」
(parinibbàna)是完全滅盡,即煩惱的完全滅盡。當這些聖者
的生命走到終點,死後五蘊不會再重組,不用再受生了,此
時稱為「無餘依般涅槃」,即五蘊的完全滅盡。
例如,佛陀35 歲在菩提樹下證悟正自覺者時,即稱為
「有餘依般涅槃」。他那時雖然已經斷盡一切煩惱,但是還
有這一堆五蘊,因此,這個軀殼還要承受過去所造之業的果
報,還要遭受身體的痛苦。當佛陀80 歲在古西那拉城的沙
喇雙樹下般涅槃時,即稱為「無餘依般涅槃」。
阿拉漢聖者斷盡煩惱之後,並不等於說就不吃人間煙火
了,就連佛陀也還需要托缽進食以維持色身,還要說法教導
眾生。在表面行為上他們和普通人的生活沒有什麼兩樣,但
是他們都是出家人,時時保持正念,而且不會生起善和不善
心,也不會再造善和不善業。
因為一切不善心都稱為煩惱,既然沒有煩惱就沒有不善
心,所以阿拉漢聖者不會生起不善心。阿拉漢聖者也不會生
起善心,雖然他們生起的心與善心相像,但這種心不能稱為
善心,因為善心和造業有關連。阿拉漢聖者已經不會再造業
了,所以這些心是唯作心。
已經學習了欲界的善心、有因果報心和唯作心,這些心
都依樂受或者捨受、有沒有智及主動或被動而分為八種,
即:八種善心、八種果報心和八種唯作心,這二十四種心稱
為美心(sobhanacittàni)。sobhana 是好的、美的,莊嚴的、光
輝的、純淨的意思。因為這些心的本質是好的,所以稱為美
心。美心的涵義比善心要廣泛得多,既包括善心,也包括大
果報心、大唯作心,還包括色界心、無色界心和出世間心。

IMG_0121.PNG
我們也可以在這三組心前面加一個「大」字。例如,八
種欲界善心可以稱為「大善心」(mahàkusalacittàni)。為什麼
稱為「大」呢?因為這些心的名法數目比較多,另一個原因
是這些心有八種,所以稱為大。還有八種欲界有因果報心稱
為「大果報心」(mahàvipàkacittàni);八種欲界唯作心稱為「大
唯作心」(mahàkiriyacittàni)。這二十四種心統稱「欲界美
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