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7A588-9546-470F-A2C5-33588ED526F4.jpeg

關於佛法術語的問題- 5.擇法,覺支知識

 

[德加尼亞]

 

5.擇法,覺支知識

(dhamma-vicayabojjhangaand sampajanna)

 

禪修者:在那本藍皮書中,你沒有提到對現象的調查(dhamma-vicaya 擇法)。然而,你好像在《明智地去覺知》(BE AWARE INTELLIGENTLY)那本書中給出了關於它的一個解釋。是這樣的嗎?

 

師:是的。

 

禪修者:你能對擇法的意義和重要性更多地談談嗎?

 

師:內觀禪修是一種智力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擇法非常重要的原因。內觀的目標是智慧。如果你想得到智慧,你必須以智慧開始;你必須投資智慧去獲得更多的智慧。這就是我為什麼經常問禪修者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都是puthujjanas(俗人),puthujjana 的定義是一個充滿了煩惱的人——那麼你們怎樣才能遵照我的指導,並且不帶煩惱地去禪修呢?

 

因為我們充滿了煩惱,我們不可能完全不帶煩惱地去禪修,那麼我們從哪裡開始呢?一個puthujjana 必須從無痴的信息,從智慧開始禪修。儘管所有的puthujjana 都充滿了煩惱,他們也還是有一些智慧的。佛教把智慧分為三種:聞慧、思慧和修慧。

 

第一種是信息,一般意義上的知識;第二種是運用你自己的理智、理性的思維、邏輯和推理;第三種是內觀的領悟。擇法被歸入第二種智慧。

 

運用擇法的能力從哪裡來?從信息中來,我們必須有大量的正確的信息。一旦我們有了這種基礎的或者一般的知識,我們就知道怎樣思考。我自己曾經有一個非常好的老師,他給了我許多的信息和建議,我可以在我的禪修實踐中運用它們。我非常感激我的老師給了我這種自己學習的「空間」。

 

每當我在禪修中發現了一些新東西然後去告訴他時,他經常只是問我:「為什麼呢?」我通常都不知道答案,他也從不會立即告訴我。因為我拼命想知道,我只得投入精力努力去尋找答案。僅僅去覺知是不足以去做這種調查的。我確實必須運用我的大腦。這就是理智的調查,擇法。我很想知道,對我來說這總是一個非常建設性的挑戰——更像一個遊戲——所以我用各種辦法試著去尋找答案。我一般會找到一個答案,但並總是不正確的那個。當我的老師看到我沒有找到答案時,他就會解釋給我聽。

 

在七覺支裡,有三種覺支是原因,另外四種是結果。原因是:正念、擇法和精進。你只能「輸入」這三種覺支,你可以主動地去做這些。結果是:喜、輕安、定和捨。我們不能創造它們,我們不能直接使結果發生當談到三種智慧的時候,我說過擇法屬于思慧。七覺支中的捨屬於修慧;這是那種由於真正的理解而產生的捨。

 

對於內觀來說,理智或者智慧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擇法是一種智慧,因此它非常重要。對那些比較明智的,並且知道怎樣獨立思考的人來說,內觀非常起作用。他們比較容易理解;對於那些有很強的內在的智慧,很強的思慧的人,修慧也容易到來。

 

對於那些思慧比較弱,推理能力以及看到因果的能力比較弱的人來說,得到修慧需要很長的時間。那些思慧弱的人需要大量地依靠聞慧。他們需要收集許多信息,並且他們需要聽從別人的建議。他們需要別人告訴他們該做什麼,因為他們自己不能獨自找到答案。

 

      根據經典,擇法會因為七種條件而產生:

 

1重複地詢問關於法的問題,談論一些與法性相關的話題,調查它們,思考它們。

 

2、清潔我們的內財和外財。這會帶來清明的心。清明的心是智慧生起的一個條件。(清潔外財的意思是清潔我們的身體和居住環境——到任何可能的程度——但是更重要的是清潔我們的內財,意思是清掃充滿煩惱的心。)

 

3、學會去平衡五根。(這兒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你需要能夠覺知到這五根,並且你需要知道哪個太多,哪個太少,然後你才能把它們平衡好。)

 

4、遠離那些愚蠢的同伴。 

 

5、與那些有智慧的人們交往。 

 

6、思考深刻的智慧,思考或者反思更深層次的東西。 

 

7、有增長智慧的願望。

 

*** ***** ***

 

禪修者:在擇法和清楚的知識(sati-sampajanna)之間的區別是什麼?你能夠詳細闡述一下四種清楚的知識嗎?

 

禪師:二者都是智慧。在大念住經裡提到,正念必須加上知識,也就是清楚的理解,二者必須同時具足。四種清楚的知識都與智慧相關。非常簡單地說,

 

第一種是關於是否合適(satthaka-sampajanna)的理解,

 

第二種是關於是否有益(sappaya-sampajanna)的理解。

 

這兩種知識屬於聞慧和思慧。它們與我們目前的禪修相關。但是當禪修獲得慣性,並且理解一直在增長的時候,我們會體驗到

 

第三種知識,gocara-sampajanna,這是對只有身和心的過程的理解,並沒有任何人在那兒。

 

最後一種知識是asammoha-samjanna,意思是對無常、苦和無我的理解。

 

後面兩種知識屬於修慧。前面兩種知識,理解什麼是合適的並且什麼是有益的,是原因,後面兩種知識是結果,是產生的內觀的領悟。

 

第一種知識,satthaka-sampajanna,與合適性相關。現在最適合去做的事情是什麼?

 

第二種與有益與否相關。目前運用什麼方法最能受益?什麼東西可能最有效?所有這些都是擇法。

 

在此刻你看到心在工作,並且你能看到整個的圖像:覺知的領域、心是怎樣投入精力的、它是怎樣與對象發生聯繫的,等等。

 

然後心問它自己:「目前我應該做什麼?」只是安靜地注視著對象是不夠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已經開始質疑那種「僅僅是注意到」的說法。那樣的說法,我們到底在說些什麼?

 

前面兩種知識是真正的常識性的智慧。它們是那種在你禪修時起作用的智慧,是那種告訴你怎樣做某事的智慧。這是做某事的合適的方式嗎?如果用這種方式去做的話有益處嗎?比方說,它們是那種對怎樣使用精力去影響你的禪修的理解。

 

同樣,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常識性的智慧也在起作用,不管你打算做什麼樣的活動,它們能幫助你做出一個明智的決定,幫助你清楚地看到它是否合適並且有益。

 

禪修者:我仍舊不是很清楚知識與擇法之間的區別。

 

師:它們是重疊的,但是只有前面兩種知識是擇法。這就是我對它們的理解。

 

我想給gocara-sampajanna 增加一些補充說明。換種方式說,當心越來越多地注意到事物的法性而不是概念時,gocara-sampajanna 就開始活動了。當禪修獲得慣性的時候,這種情況會發生。心變得幾乎是自然地去觀察情況的真實性,而不是去注意概念。法性已經變成智慧的牧場(gocara 的直接翻譯)。如果這種覺知能夠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苦、無常和無我的本性將不再被誤解。

 

人們往往花費太多的時間去思考苦、無常和無我,而不是去真正地理解它們。在禪修中,他們往往在沒有任何真正的、經驗的、直覺的理解的情況下,花很多的時間去思維它們。這就是為什麼我講法時甚至不使用這些術語的原因。我更喜歡人們談論他們真實的經驗,談論他們已經觀察到或者經歷到的,而不是告訴我他們看到無常或者無我——這沒有任何意義。

 

*** ***** ***

 

師:只是平靜,只是努力保持覺知還不夠,你應該檢查五根(indriyas)是否都存在。你可以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對我正在做的事情有信心嗎?我真的知道我在做什麼嗎?」隨著經驗的增長,你將始終能夠看到五根是否在工作,並且它們是否平衡。

 

禪修者:七覺支怎麼樣呢?那bojjhangas,我們也需要檢查它們嗎?

 

師:是的。七覺支可以分成原因和結果。你僅僅需要檢查原因:正念(sati)、精進(viriya)和擇法(dhamma-vicaya)或者智慧(panna)。你必須特別地注意精進;在這三個中,這個是比較難的。正念和智慧沒有任何問題,它們總是健康的(也就是說沒有煩惱),但是精進是非常成問題的。伴隨著一個煩惱發生的精進,是錯誤的精進。

 

許多禪修者帶著某種欲望去精進,所以他們運用的精進伴隨著煩惱。欲望可以分成兩種:貪欲(lobha)是不善的欲望,善法欲(chanda)是善的欲望。你需要非常清楚你是在伴隨著貪欲精進,還是伴隨著善法欲精進。

 

當你伴隨著貪欲精進時,你會變得緊張,並且你將遭受痛苦。當你成功時,你會感到非常快樂,當沒有成功時,你會變得心煩,也許甚至消沈。但是如果你伴隨著善法欲精進時(是一種明智的欲望,那種希望心靈成長的欲望),你不會遭受痛苦,並且心會變得更強大。當你成功時,你不會感到興高采烈,當你沒有成功時,你不會感到心煩意亂。這就是正精進的結果。因為正精進,你從不會放棄,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去嘗試,去努力。所以保持檢查你的心,看看是否有正確的動機是非常重要的。

 

詢問和探討問題對擇法是有幫助的。根據大念住經的注釋書,對每一個覺支,一個禪修者都應該去調查四個問題。比方是:一個禪修者必須知道  正念覺支什麼時候存在、什麼時候不存在、為什麼存在,最後,為什麼它會發展。

 

這些問題中的每一個都反映了一個不同的理解水平;去覺知到某事是否存在還並不是這麼難,但是後兩個問題會產生許多可能的答案。在這種水平上的任何理解都可能不容易。問你自己這樣的問題,努力自己去把事情弄清楚,並且和別人討論,這樣將會幫助智慧增長。這種探討也被當作擇法生起的原因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