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婆捨那禪修二十八講》3/29
[恰宓]
澳洲 堪培拉 28天密集禪修開示
第二講:四念處的修習
今天是我們禪修的第二天,公元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澳洲。
今天要繼續跟大家介紹基本的實際修行方法,昨晚已經做簡短的介紹。佛陀所教導正念的修行方法可以分做四種:
第一個,觀察身體的一切狀況,叫作身念處(kāyānupassanā-satipaṭṭhāna);
第二個,觀察一切的感受,叫作受念處(vedanānupassanā-satipaṭṭhāna);
第三個,觀察一切心理作用,叫作心念處(cittānupassanā-satipaṭṭhāna);
第四個,觀察心所念想的對象,或者說一切的法,叫作法念處(dhammānupassanā-satipaṭṭhāna)。
這個法念處它的範圍是最廣的,它本身就包含前三項身念處、受念處和心念處,這三項都涵蓋在第四項法念處裡面。
身念處
我們講第一項身念處:觀察我們的身體現象。當我們在靜坐的時候觀察腹部的起伏上下,這是身念處;我們走路的時候觀察腳步「舉起、跨出、落下」,也是身念處;站立的時候觀察垂直的站立姿勢,內心作意念「站、站、站」,這也是身念處;彎屈手臂的時候,內心了知彎曲的動作這個過程,然後做意念說「彎曲、彎曲、彎曲」,這也是身念處;伸出手臂,觀察伸出這個移動過程「伸出、伸出、伸出」,也是身念處;我們要坐下來的時候,要正念觀察坐下來的過程,然後做意念說「坐下、坐下、坐下」,也是身念處;站起來的時候,同樣的也是要慢慢站起來,正念觀察從開始要站起來,然後一直觀到完全站直,內心做意念「站起、站起、站起」,也是身念處;吃飯的時候我們伸手去拿湯匙,觀手伸出去的移動,做意念說「伸出、伸出、伸出」;接觸到湯匙的時候,觀說「接觸、接觸、接觸」;要把它握住的時候,觀「握住、握住、握住」;拿起湯匙來的時候,觀拿起來的過程「拿起、拿起、拿起」;伸出的時候「伸出、伸出、伸出」;舀起時食物的時候觀「舀起、舀起、舀起」;要移向身體的時候,觀「移來、移來、移來」;食物要移到口之前的時候,我們會想要張開口,這個想張開嘴巴的動機很明顯,因此我們要觀這個動機說「動機、動機、動機」;然後張口的時候觀「張開、張開、張開」;將食物送入口中,觀「送入、送入、送入」;然後手要放下的時候,觀「放下、放下、放下」;手放下放好之後想要開始舉腳,這個時候就觀「想要、想要、想要」或者說觀「動機、動機、動機」;然後舉腳的時候,觀「舉腳、舉腳、舉腳」;想要吞下的時候,觀這個想吞的動機,觀「動機、動機、動機」;吞的時候觀「吞、吞、吞」;食物接觸到胃部,觀「觸、觸、觸」。這一切過程都要正念觀照。
這些除了觀動機之外,其他都是觀身體的現象,都是屬於身念處。至於觀察動機,是屬於心念處。這裡講的心包括我們的心意識、意識本身還有附帶意識的其他心理活動(心所cetasika)。(根據阿毗達摩論,究竟法分四種:色、心、心所及涅槃)
意念沒辦法和其他附屬的心理活動(心所)分離,意念必然和它的附屬心理作用同時生起來。這裡講的動機也是一種附屬的心理作用,當我們觀察動機的時候,動機不是單獨生起來的,而是和它所屬的意念同時生起來,因此當我們觀察動機的時候,和動機同時起來的意念我們也觀察到:意念它是主人、它是領導,附屬的心理作用像動機,是隨從是僕從。所以我們觀動機的時候,已經在觀察意念,‘這叫作心念處‘。
然後當我們眨眼睛的時候,眨眼睛的動作我們也要觀察。剛開始修行的人比較難察覺到眼睛在眨動時候的情況,但是當我們修行繼續進步,觀照力深,有時候我們會覺察到眼睛在眨動,這時候我們也要觀眨眼睛。這是屬於身念處,觀察身體。當我們靜坐的時候,有時候心會跑掉,會胡思亂想,沒有在觀我們的腹部上下,當我們的心胡思亂想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執著在觀腹部,我們應該觀這個胡思亂想的心,觀說「妄想、妄想、妄想」或者說「想、想、想」,直到妄想停止才回到觀腹部。
有時候我們內心會浮現影像,當我們內心在看見這些影象的時候,我們要觀「看到、看到、看到」或者說「看、看、看」。因為這一切身心現象都是苦聖諦所收攝,都是我們必須要去了知的,所以一切身心現象發生的時候,都必須要正念分明地去觀察它,不應該遺漏掉,一直觀到這些心理現象消失,才回來觀腹部上下。有時候你會開始分析自己修行的結果、自己所用的修行方法還有自己所學過的佛法,這時候需要正念觀察說「分析、分析、分析」,到這個分析的心理停止,然後才回來觀察腹部。
內觀這個修行法,德籍比丘向智尊者(ÑānaponikaThera )在他的著作《正念之道》裡面說:就是在身心現象發生的時候,用單純的正念去了知它,我們必須要用的是單純的正念。所以在內觀修行法裡面,沒有讓我們去思維、去推理、去分析、去評論的餘地,也沒有成見的餘地。因為如果你先存有某種成見,你的心就沒辦法單純正念的來了知,所以就沒辦法真正見到身心的真相。我們必須只用很純粹、單純的正念去了知當下發生的現象。同時我們不應該反省:反省自己或反省別人。當我們反省的時候我們要觀察說「反省、反省、反省」,一直到這種反省的現象停止。這些都是正念觀察心理現象,是心念處。然後當我們修行功夫繼續進步到某一個程度,我們心會非常安寧、平靜,會有喜悅、快樂的現象,我們也必須要觀察「喜悅、喜悅、喜悅」或者「快樂、快樂、快樂」。這是在觀察我們的感受,‘是屬於受念處’。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傷心或悲傷,會感慨說為什麼修行一直沒有進步,這時候要提起正念觀察悲傷、悲傷,等到悲傷這種情緒消失再回來觀察腹部,這個也是屬於受念處。
觀察疼痛
當我們靜坐了二十分鐘、三十分鐘以上,身體某一個部位可能會覺得痛或者酸或者麻或者僵硬,這些感受都必須要正念去觀照,然後內心做標記說「痛、痛、痛」,或者「酸、酸、酸」,或者「麻、麻、麻」。我們在內心做這樣標記,能夠幫助我們的心觀察我們所觀的對象能夠觀察得清楚分明,能夠保持我們的心專注在那裡。如果我們內心不做意念,不做標記,心很容易分散,不容易觀察得清楚分明。所以說這個標記對初學的人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們的心能夠專注不分散。當你觀疼痛的時候,把心專注在疼痛的中心那一點或者最痛的那一點,然後內心做標記說「痛、痛、痛」。觀疼痛的最初四十秒鐘或一分鐘,我們可能會覺得更痛,這個疼痛加深,但是事實上這個痛並沒有加深,並沒有增強。我們之所以感覺更痛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心專注來觀察痛,心的觀照的力量銳利,所以更清楚見到疼痛的情況,所以我們的感覺好像它變得更痛,事實上疼痛並沒有加強。這時候我們必須要忍耐,必須要有忍耐的精神,修行才能進步。很有正念地、很有精神地來觀察這個疼痛,一直到疼痛消失為止,才回來觀察腹部。
一坐當中只能換一次姿勢
如果這個疼痛感覺一直還很強烈,我們觀察到我們覺得不能夠再忍受,我們想換姿勢,想換腳,但是我們不應該就馬上換。如果你能靜坐一個小時,在這一個小時內,你只能夠換一次腳,就是換一次姿勢,不能超過一次。然後你要換腳的時候,你有這個換腳的動機,你要先觀察這個動機,觀察說「想換、想換」或者說「動機、動機」。我們任何的行為之前都先有一個動機在那裡,我們如果能夠盡量觀察到這個動機,一切行為之前的動機,我們能夠盡量去觀察到,這樣我們定力就能夠加深。然後你觀察了想換腿的動機之後,開始換,換的每一個動作你都要慢慢的進行:你的手、腳、身體每一個移動,都要很慢,然後都要很有正念的去觀察它。每一個動作都必須依照它真實的本質去觀察它,所以必須要慢慢的做,直到換好姿勢坐穩,繼續觀察腹部的上下。有痛發生的時候,要繼續去觀察痛。
選擇最明顯的現象
有時候在我們靜坐的時候,有兩個以上的目標同時發生,你必須選擇其中一項來觀。有時候你會感覺到迷惘,不知道選擇哪一項才好。事實上要選擇這個所觀的對象並不難,我們的原則是要選擇最明顯的那一個對象或那個目標就可以了。因為我們心的自然現象是,它自然會去注意最明顯的目標。當你觀察最明顯的目標的時候,其他的目標會漸漸的模糊乃至消失。譬如說當你觀察腹部起伏上下的時候,這時候腹部的上下很清楚,但是同時你感覺背部癢,同時腿又感覺到疼痛,同時你又聽到一個很響的聲音,這時候你要選擇哪一項來觀呢?假如說背部的癢比其他三項還更明顯,這時候你應該來觀背部的癢,觀察並標記說「癢、癢、癢」,直到這個癢漸漸消失。萬一這個癢繼續的,並沒有減弱,繼續覺得很癢,你想要去抓它,這是可以,但是你必須保持正念,了知你要觀想抓的動機,觀察並標記為「想要、想要」或者說「動機、動機」,然後手舉起來的時候要慢慢舉起,然後觀「舉起、舉起」;伸出的時候觀「伸出、伸出」;接觸到那附近的皮膚癢的時候觀「接觸、接觸」;抓的時候觀「抓、抓、抓」;等到癢的感覺消失掉,想要把手放下來,要觀這個動機「想放、想放」或者「動機、動機」;然後觀放下來的過程,慢慢地觀「放下、放下」等等,這樣每一項動作都要如實地去觀察。
個別的性質與共同的性質
針對觀察身體的動作、身體種種舉動,佛陀在《大念住經》裡面特別有一節開示。這一節叫威儀正知章(kāyānupassanā-sampajānapabba)佛陀專門開示觀察身體動作的方法:清楚了知身體狀況。這是佛陀教導我們觀察日常生活中任何舉動,我們都要保持正念,要了知身體的真實本質,都要很正念地去觀察。在註解上面講到說,當一個修行人他定力夠深的時候,他漸漸的能夠如實了知一切身心現象的兩項性質,或者他先了知其中一項。其中第一項性質是指身體或者心理它的特殊性質(sabhāva lakkhaṇa),第二項是身體或是心理種種現象的共同性質(sāmañña lakkhaṇa)。修行者會先瞭解身心的特殊性質第一項,然後等到他修行的功力更深的時候,他進一步能夠了知第二項共同的性質。我們如果要能夠了知這兩項性質,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很有正念的觀察身體的每一個動作,吃飯也好,洗身也好,行住坐臥一切時候,一切動作都必須正念觀察,而且必須把動作放得很慢,越慢越好,越慢我們能夠觀察得越清楚。
四大的特性
大家知道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類的物質所構成,就是所謂「四大」,就是地(paṭhavi-dhātu)、水(āpo-dhātu)、火(tejo-dhātu)、風(vāyo-dhātu)。這四類物質當中,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特別會注意到風大,因為風大是一種動轉性的作用。風大它的特殊性質是它具有動作、移動、震動、支持這些作用。當我們移動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觀察我們在移動,這是風大的作用。當我們感覺到震動的時候,我們也必須要觀察,因為這是風大的作用。我們走路的時候舉起腳,其實這是一系列小動作,小的舉起動作連續不斷一個接一個,一個滅了接另一個生起來,是一系列小動作接續起來的。但是因為我們的觀力還不強,我們沒辦法瞭解。事實上我們舉腳的動作並不是單一項動作而已,而是一系列風大的作用。我們如果想要清楚分明的來觀察、了知,就必須把動作放慢,否則我們沒辦法專注來觀察、見到風大的特性。
行禪
我們走路的時候如果觀一個記號,就是觀「左腳、右腳,左腳、右腳」;如果觀兩個記號就是「舉起、落下,舉起、落下」;如果觀三個記號就是「舉起、跨出、落下,舉起、跨出、落下」。我們所觀的記號越多,我們必須走得越慢。我們每一個動作事實上都是一系列分開的、個別的小動作,一個接一個,生滅、生滅、生滅,這樣子連起來的。但是必須要我們定力夠深才能夠見到,所以必須要放慢。
比如說我們看電風扇在轉動的時候,當風扇轉得很快的時候,我們只看到一個圓盤。事實上這個圓盤不是風扇它的真相,因為它轉動很快所以我們只看到它是一個圓盤。當它轉慢下來的時候,我們開始看到它不是一個圓盤。原來它是有三片的扇葉,一片接著一片轉動。當它轉得慢的時候,我們開始看到它的真相:事實上是三片的、不是圓盤。因此我們任何動作都必須要慢,這樣子我們才能漸漸的觀察深入,能夠見到它的真相。
大家可能會問說,我們了知了身心它的真實本質之後,有什麼利益呢?在這邊可以跟大家講的是說,如果我們不了知身心的真相,比如說我們在走路的時候,我們會認為說是「我在走路,這是我的腳,我在舉起,我在舉腳」,這裡面都有一個「我的執著」。但是當我們了知了風大的特殊性質、這個舉腳的真相的時候,我們發現它是一系列小動作,一系列小小的舉起動作一個接一個、不斷生滅,發現這樣子一個自然現象的時候,我們就不再執著這是一個完整的人、或者是不變的我、或者是一個真實的眾生。因為它是一系列生滅的現象,生了又滅,生了又滅,生了又滅。這時候我們就去掉人我、眾生的執著,然後我們就能夠滅除我們的煩惱,止息我們的痛苦。同樣的,如果我們動作都放慢的話,漸漸的我們也能夠了知其他三大的作用,不只是風大而已。時間到了,最後祝各位能夠精勤努力修行,達到解脫自在的涅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