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66CE2A-114A-4AEF-AC1E-3F437ADAA0E3.jpeg

《毗婆捨那禪修二十八講》9/29

     [恰宓]

澳洲 堪培拉 28天密集禪修開示

 

 

第八講:毗婆捨那乘者

 

昨天講到心清淨,跟各位解釋了五根。心清淨是奢摩他修行者和毘婆捨那修行者所共同必經的道路。捨摩他或者說修禪定,毘婆捨那或者說修內觀,這兩種修行方法都必須具備戒清淨,都必須持戒清淨作基礎,然後進而達到相當的定力,心從煩惱和五蓋中清淨出來,就是心清淨。所以這兩種清淨,是這兩種修行法的人都必須具備的。

 

深層次的定可以開發神通

 

奢摩他的修行者他的目的是要得到深的禪定。當修行者他的心專注在目標,非常的穩固,定力漸深,到某一個階段他的心完全吸收在目標上,完全不動搖,他就得到安止定,即初禪以上的禪定。但是在他得到安止定之前,他先達到近行定,就是很接近安止定的一種定力。他在達到近行定或者安止定的時候,他的心是相當清淨。在這兩種定的情況下,他的心從煩惱和五蓋當中清淨出來,這就是達到心清淨的境界。然後借著近行定或者安止定作基礎,他繼續修更深的禪定,乃至於他能夠修得神通,就是超自然的能力。神通,譬如說他能夠在空中飛行,在水面上行走,能夠穿透牆,穿過山壁,或者一個人變成很多人等種種。然而他沒辦法滅除任何煩惱,因為他的目的只得到深的禪定還有神通。

佛陀的教法當中有七種清淨,奢摩他修行者他只得到前兩種,就是戒清淨和心清淨。至於毘婆捨那修行者,他能夠達到七種清淨,最後達到完全的清淨。

 

兩種修毗婆捨那的方式

 

毘婆捨那內觀分作兩類:第一種是先修行奢摩他,然後在禪定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行毘婆捨那,這樣的修行法。第二種是純粹直接修毘婆捨那,不必先修奢摩他。這兩種當中的第一種:先修奢摩他再修毘婆捨那這種方法,它所適合的人是具有充分的時間,能夠運用在修行上這樣的的人。比如說他有七個月的時間可以來修行,或者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因為他能夠修行的時間很充分,所以他先修行奢摩他,得到禪定之後,再轉過來修行毘婆捨那。

 

根據經典,禪定可以分成八個層次,也就是八種定,就是所謂的「四禪八定」這八種定。前面的四種是色界四禪,後面的四種是四無色界定。四種色界定的意思,它是必須要借著色身——這個身體,還有心理現象來得到禪定。因為它還必須依靠色身,所以叫色界定。然後四種無色界定,它是單靠著心理現象來入到禪定,沒有任何身體現象,沒有色身的現象,所以叫作無色界定。但是我們並不需要去瞭解這八種定的分類,因為當我們的心很能夠專注在目標的時候,我們就能夠開始來修內觀。

 

我們講說第一種毘婆捨那修行者,他先修行奢摩他禪定,將他的心專注在單一項目標,如果他的心跑出去,胡思亂想,他必須把心拉回來,繼續專注在單項目標之上。當他的定力越來越深,達到了近行定,再過兩三個瞬間達到了安止定,然後他就以近行定或者安止定作基礎,轉過來修內觀,觀察一切當下發生的身心現象。這種毘婆捨那修行者,叫作先修奢摩他,以禪定的基礎再轉過來修毘婆捨那的情況。他先能夠盡他最大的努力修行奢摩他禪定,要達到近行定或者安止定,可能要花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或者說一年、兩年、三年,或者更久都不一定。也許過了三年的時間,他達到了近行定或者安止定,然後他必須轉過頭來觀照任何當下發生的身心現象,修行內觀。各位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最好能夠先修禪定。比如說至少你有六個月的時間能夠用在修行上,那麼各位可以先用三個月的時間修奢摩他禪定,然後後面三個月的時間來修毘婆捨那內觀。當修行者他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時候,他的心相當清淨,他一來修行內觀,觀察身心現象,他很容易能夠透視到身心的真相,因為他的定力相當深。這是先修奢摩他的好處。

 

純觀行者(毗婆捨那乘者)

 

然後講到第二種,也就是純粹修毘婆捨那內觀,他一下手就直接修毘婆捨那,也正是現在各位在修的方法。因為各位並沒有先修捨摩他禪定,直接一開始就來修內觀,觀察身心的現象,所以是純粹的毘婆捨那修行法。為什麼各位必須來修這種純粹的內觀法呢?因為大家沒有足夠的時間能用在修行上。大家有多少時間呢?有的人只有三天、五天,有的人只有一星期、兩星期乃至五個星期。所以,大家只能夠靠這種純粹內觀法,才能夠在修行期間得到相當的成就。

 

當一個修行者他的心,能夠專注不分散的觀察在修行目標上大約一兩個小時,這時候你可以說這位修行者已經達到近行定。但是純粹直接修毘婆捨那的人,他不是靠這種近行定,他所靠的定力是什麼呢?就是瞬間的定力(剎那定):當修行者專注觀察腹部起伏上下的瞬間,他專注觀察目標,就具有這種瞬間的定力。但是腹部的上升下降並不能持續很久,上升下降它的時間大概是持續多久呢?因為根據醫學,我們人一分鐘呼吸的次數大概是十四到十六次。所以說算起來腹部上升的時間大約是兩秒鐘,下降的時間也是大約兩秒鐘。有少數的人他的呼吸特別短,也許他只有半秒鐘,所以這樣的人他比較難觀察到腹部的起伏上下,比較容易累,比較辛苦。但是也有些人他的呼吸特別長,他腹部的上升或者下降也許可以持續到三秒鐘、四秒鐘,他能夠觀察「上、上、上」五六次之多。不過大多數普通的人,腹部上升的時間大約是兩秒鐘,下降的時間大約是兩秒鐘。當他們來觀察腹部的起伏上下:「上下、上下」。這樣子一直觀的時候,一分鐘內大約能夠觀三十次,但是各位不要去算它,因為這樣會讓定力分散掉。

 

所以當你觀察腹部上升的時候,你的瞬間定力大概持續了兩秒鐘,接著就改換觀腹部下降,又持續了兩秒鐘。然而雖然是瞬間的定力,如果你能夠一個接一個繼續觀察每一個生起的目標,不間斷,這樣子你的定力就會越來越加深。比如說你能夠專注的觀腹部起伏持續五分鐘或者十分鐘,這時候你的心變得非常的平靜、安寧。乃至你這種平靜安寧的情況能夠持續到三十分鐘、四十分鐘,這就表示你的心相當的專注,很少往外跑。也許在這三十分鐘之內,心跑出去三到四次而已。而且當你的心往外跑的時候,你能夠馬上覺察到,你馬上觀察這個往外跑的心,心就立刻回到腹部的起伏。心能夠持續專注觀察目標三十分鐘,你的心就是達到心清淨三十分鐘。這時候,與專注的心和定一起生起來的內觀,就非常的銳利,能夠洞察、透視到身心的真相,於是你能夠達到某一階段的內觀智慧。

 

所以我們說奢摩他修行者他是借著近行定或者安止定來達到心清淨,而純粹內觀的修行者他是借著瞬間的定力(剎那定),來達到心清淨。近行定和安止定,都有能力能夠超越煩惱、五蓋。而註解上講到,瞬間定力(剎那定)能夠達到和近行定相同的深度,也就是說瞬間的定力具有能夠同樣超越煩惱和五蓋的能力。

 

依靠四大來培養剎那定

 

有一些巴利文的學者堅持說,因為奢摩他修行者才能達到近行定和安止定,所以只有奢摩他修行者才算達到心清淨。因為這些學者不瞭解瞬間定力(剎那定)能夠達到和近行定一樣的深度,因此他們堅持說純粹的毘婆捨那修行者不能夠達到心清淨,因為純粹毘婆捨那修行者不能達到近行定和安止定。你覺得怎麼樣呢?他們講得正確嗎?

 

哦,你希望他們講的是錯的。不是這樣,你應該是親身體驗到他們是錯誤的。因為你是內觀的修行者,你已經多少能夠體會到心清淨的滋味。也許再過兩三個星期,你的定力更深的時候,你更能夠達到更深程度的心清淨。在《阿毘達摩論》第一部份的註解裡面,很詳細的解釋瞬間定力(剎那定)。而且在《清淨道論》當中也講到,專注觀察「四大」的修行者,他們能夠借著瞬間定力(剎那定)而達到心清淨。

 

四大的特性

 

這「四大」是修行者所熟知的,「四大」是什麼呢?就是構成身體的四項物質組成。第一是地大(paṭhavi-dhātu),第二是水大(āpo-dhātu),第三是火大(tejo-dhātu),第四是風大(vāyo-dhātu)。雖然把它翻譯作地水火風,但是它們不是真正的地或者水或者火或者風,因為它們的特性很接近這些字,所以如此翻譯而已。

 

地大是構成身體固體的部分,水大是液體的部分,火大是溫度,風大是具有推動性的一切現象。地大的特性是堅硬和柔軟,不久大家也能感覺到身體的堅硬性質或者柔軟性質。當你在走路修行,在行禪當中,你能夠很專注的觀察腳步的移動,開始你能夠感覺到很輕,走路的時候很輕,漸漸的你發現你不必用力腳它自動在走。然後你也不必用心去觀照,心自然而然跟著腳步一直觀察下去,這時候你感覺非常平靜非常快樂,你心裡面非常滿意,甚至你不想停止,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直走下來一點也不感覺到累。因為你心非常專注、定力夠深的時候,你感覺到輕,感覺到你不必用力,腳自動在走路。好像是一個機器人在那邊走,你看見的是,好像是一個機器人在走。

 

這代表什麼呢?「好像是一個機器人在走」代表說你不再把走路的這種動作認為是一個「人」,或者說認為是「我」、「我在走路」。然後漸漸的你會感覺到好像走在一堆棉花上,因為這時候你的腳變柔軟,地板也變得柔軟。當你走路的感覺很柔軟,你不再覺得說是走在任何固體的物質上面。然後你漸漸感覺說好像走在空中一樣,腳好像沒接觸到地板。有時候你感覺好像你離開地面兩尺的高度在走路一樣。當你感受到腳步柔軟,那就是感受到地大的特性。這時候你發覺只有腳步柔軟的感覺,還有觀察柔軟的心,只有這兩樣存在。你不再感覺到自己腳的形狀,或者自己身體的形狀,這就表示說透視地大柔軟特性的內觀已經破壞掉「人、我、眾生」的錯誤見解,也就是破壞掉「我見」。

 

然後漸漸的,當你在觀察腳步「舉起、提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舉起、提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不斷觀察的時候,有時候你感覺到你的動作有反彈性:當你舉起腳的時候,腳突然彈起來,這時候你很驚訝,因為你沒有預料到腳它會自己彈上來。當你跨出腳的時候,腳它突然向前跨出去,你自己無法控制,你會很驚訝是誰把我的腳往前推。當腳落下去的時候,腳是一下子向下掉,你本來是想把腳慢慢慢慢落下,但是它一下子就掉下去,這就代表你了知風大它吸力的作用。有時候當你的腳落下去之後,立刻又反彈上來,這是風大把腳彈上來,因為在你的腳和地板之間有風大的存在。當你把腳向下壓的時候,風大就把你的腳反彈回來。有時候腳並沒有真的反彈,但是你感覺到有反彈的感覺在你的腳和地板之間,這就表示你內在的智慧透視到風大的特性,然後能夠破壞「人、我、眾生」的執著。有「人、我、眾生」的執著,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種子,如果你把這個種子去掉,把「人、我、眾生」的執著去掉,你就能夠滅除一切的煩惱。最後願大家都能夠去除「人、我、眾生」的執著,達到滅苦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