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3BA98C-C0F3-43B5-8C79-57F3F9E6FF1D.jpeg

理解所緣和心的本質

 

禪修者:當沒有瞋的時候,心會尋找一個更明顯的所緣,像是大海的聲音;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當所緣沒有意思時,而這就變得沈悶。

 

德師:觀察一個中性所緣時,你需要回到覺知。你需要知道當心在觀察中性所緣時,因為它平衡,所以沒有痛苦。當你維持這平常心,有些理解可能會生起。智慧永遠不會在心激動不安時出現。

 

心習慣喜歡刺激,因為所緣會更明顯,而這是為什麼心會尋找更刺激的所緣。

 

當所緣沒有意思(沒有意義、沒有感覺)的時候,心在中性的狀態。只有在心賦予所緣意義時,它才能有感受。

 

你需要明白所緣和覺知的心的本性。然後所緣和覺知的心兩者都會變得明顯。


 

【為何沈迷在思想中】

 

禪修者:心一旦安定下來,沒有事情做,它就會掉入思想裡。

 

德師:當你沒有事情做,當你沈悶的時候,你就開始思想,因為你透過思想、透過享受你的想像來娛樂自己。

 

這是強烈的習性。這是為什麼心想去思想。

 

很多禪修者的娛樂是從思想而來,因為他們不能以身體的根門來自己享受。他們只能透過想像 — 沒人知道、也沒人打擾他們。

 

[德加尼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