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77A553-D0B7-4A47-8865-0E183534BB28.jpeg

《內觀要義》

新譯內觀基礎

 

馬哈希大師1959年講於仰光 

陳永威2018年校譯及補註

 

十一、立刻觀照

 

如果你無法觀照當下生起的現象,便不會知道它們無常、苦、無我的真實性,因此,你可能會讓它們再生起,因而讓煩惱存在。這是隨眠 煩惱(anusaya kilesa,潛伏性的煩惱)的情況。因為它們由所緣而生起,我們稱之為「所緣隨眠」(或隨眠於目標,ārammanānusaya) 人們執取於什麼,以及為何執取?人們之所以執取於事物或人,是因 為曾經見過這些人和事。如果你在它們生起時無法觀照,不知不覺間 執取便生起。煩惱潛伏於我們的看、聽、嚐等的一切之中。

 

如果你觀照,你會發現你所見的事物會消失,所聽的聲音會消失。它們一瞬即逝。一旦你如實地看到它們,就無從去愛、去憎,也就沒有 可以執取的東西了。如果沒有可以執取的東西,就不會有繫著或執取 存在。

 

你須立刻觀照。看到的一刻,你就觀照。不能拖延。你可以賒帳買東西,但你無法賒欠觀照。立刻觀照,只有這樣,執取才不會生起。用論典的說法,你在「眼門心路過程」(cakkhudvāra-vīthi)剛結束, 而隨之的「意門心路過程」(manodvāra-vīthi)尚未開始前觀照。

 

i)彼隨起意門心路過程(tadanuvattika-manodvāra-vīthi) 

 

當你看到一個可見的對象,其發生的過程是如此(隨眼門起的意門心路過程)

 

起初,你看到那出現的對象,這是「眼門心路過程」

(cakkhudvāra-vīthi)。接著,你重現之前所見的對象,這是「取過去心路過程」(atītaggahaṇa-vīthi)。接著,你把所見的各部分影像組合起來(samūha) 51,然後見到形狀或物質,這是「取形心路過程」 (atthaggahaṇa-vīthi,又譯意義的抓取)。最後,你知道名稱的概念,這是「取名心路過程」(nāmaggahaṇa-vīthi)

 

對於之前從沒有見過的對象,你不知名稱的,這個「取名心路過程」不會發生。

 

這四個過程中,當第一個「眼門心路」發生時,你見到的是當下生起時的影像──真實法(Paramattha)。當第二個「取過去心路」發生時,你回顧到過去的影像,即所曾見的影像——這也是真實法。52這兩個心路過程均專注於真實法──所見的影像(色法)。到此還沒有形成「概念法」(Paññatti)。不同之處在於現在的真實法與過去的 真實法。

 

到第三個過程,你進入形狀的概念(「取形心路」)。第四個過程進展成名稱的概念(「取名心路」)。接著而來的過程則全是各種概念。 上述的一切,對沒有修習內觀的人是普遍的現象。

 

ii)眼門心路過程(cakkhudvāra-vīthi)

 

(第一個過程)「眼門心路過程」有十四個「心識剎那」(cittakkhaṇa) 在眼識、耳識、意識還沒有生起時,「有分心」(bhavaṅga)持續著,它與「結生心」(paṭisandhicitta)是相同的53。這也是深層睡眠 中持續運作的心識。當一個可見的對象或其他種類的感官對象生起時,「有分心」會被中止,眼識(耳識)等生起。

 

當「有分心」停止時,一個心識剎那(五門轉向心,pañcadvārāvajjanacitta)生起,使心識轉向那呈現於眼門的對象。當這個心識剎那滅去,「眼識」(cakkhuviññāṇa)生起。當眼識也滅 去,(領納對象的)「領受心」(sampaṭicchanacitta)生起。然後生起(考察對象的)「推度心」(santīraṇacitta)。接著出現確定所 見對象是好或不好的「確定心」(voṭṭhabbanacitta)。根據你對事 物的正確或錯誤態度,造作善或惡的「速行心」(javanacitta)強而有力地生起,並持續七個心識剎那。當這七個心識剎那滅去,兩個心識剎那的「彼所緣心」(tadārammaṇa-citta)生起。當這些都滅去, 心就有如入睡般沉入「有分心」。從「轉向心」到「彼所緣」之間共 有十四個心識剎那54。所有這些呈現為一個看的識,這就是「眼門心路過程」(看的過程)如何發生55

 

—————

註:

51 這裡,有的解說會加入了「取集心路過程」(samūhaggahaṇa-vīthi),意思即是將前一個心 路過程所收集的片段,集成整體,這個取集過程,仍然是真實法。有關這一段落的次序,可以參考已故 Dr. Rewata Dhamma 大師的英文著作《Process of Consciousness and Matter》有關 tadanuvattika-manodvāra-vīthi 的段落。

52 在這裡,Dr. Rewata Dhamma 大師表示,在「取過去」到「集起」的過程中,隨起的意門過程會反覆緣取已逝去的眼門過程的目標,就像知道某個人之前,第一眼看到頭的某個部分,並不 足以讓他認識那是誰,隨起的意門過程只會取到部分視訊(色塵);因此眼門過程和隨起的意門 過程,會繼續掃描對象身體的不同部位,並組成一個「整體視覺目標」(whole visible object) 到組成這個「整體視覺目標」為止,這些過程仍然處於真實法,而非概念,原因是這視覺目標存 有「色法的性質」(material quality,這裡即是指「色塵」),那是取眼門過程的色法目標為目 ;而隨後的「取形」及「取名」過程則不是,它們是以形象(視訊的意義)和名稱概念為目標。 53 《上座部佛教百科》:有分(bhavaṅga):巴利文bhavaṅga的意思是「生命」(bhava,有的「成分」或「因素」(aṅga),即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當 中,從投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流不會中斷。在投生那一刻執行的作用名為結生,因為它把新一 生與前世連接起來。結生心:執行這作用的結生心(paṭisandhicitta)在每一世裡都只出現一次, 即在投生的那一剎那。

54 若前面再加上「過去有分」、「有分波動」及「有分斷」三個心識剎那,則成十七剎那,這 是就「極大」的所緣而論,若對象小或微細,心識剎那會相應減少。

55 讀者可參考《攝阿毗達摩義論》第四章眼門心路過程的相關段落。

—————

 

一個內觀禪法修得好的人,當「有分心」緊接著「眼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那個審視「看」的內觀智會生起,你應嘗試立刻觀照。如你 能夠這樣做,你會覺得它們好像剛生起、剛被看到時,你就加以觀照。 這種觀照在經典稱之為「觀照當下」。

 

「當下生起的諸法,此時此刻觀照。」 

(《中部 131 /賢善一夜者經》

Paccuppannañca yo dhammaṃ, tattha tattha vipassati

 

「隨觀現在生起諸法變壞之慧,是觀生滅智。」56

(《小部‧無礙解道‧大品第一》)

Paccuppannānaṃ dhammānaṃ vipariṇāmānupassane paññā udayabbayānupassane ñāṇaṃ.

~ Mahāvaggo, Paṭisambhidāmaggapāḷi, Khuddakanikāye

 

這些自經藏的摘錄,清楚地顯示我們必需要觀照當前的現象。如你無法觀照當下,(意門)轉向(manodvārāvajjana)生起,截斷有分心流。這過程生起以回顧剛才所見的現象。

 

iii) 意門心路過程(manodvāra-vīthi)

 

這個過程的心識剎那包括:(意門)轉向心 1 個、速行心 7 個和彼所緣心 2 個──總共有 10 個心識剎那。每次你在思惟或沉思,這三種心和十個心識剎那發生。

 

但對於禪修者,它們只顯現為一個心識剎那。這與《無礙解道》和《清淨道論》裡有關「壞滅隨觀智」(bhaṅgānupassanāñāṇa)的說明是一致的。如你能夠在意門轉向之後觀照(或標記),你便可以不進入概念法,而住於真實法──那所見的對象。但這對初學者而言不太容易。

 

如果你連「意門轉向」都無法觀照,你將進入「取形心路過程」和「取名心路過程」,接著各類「執取」產生。如果你在「執取」出現後才 觀照,它們將不會消失。這就是為何我們指導你在「概念法」沒有生 起前立刻觀照。

 

有關耳門、鼻門、舌門、身門的心路過程,亦應作類似的理解。

 

當意門正存在著思惟(想法),如你無法立刻觀照,隨後的心路過程會在那想法後出現。因此你立刻觀照,那麼它們便不會生起。有時候, 在你標記「起、伏、坐、觸」時,其間可能會生起一個想法或主意。 你在它生起的剎那標記。你標記它,它就在那兒滅去。有時候,心將要胡思亂想,你標記它,它就安靜下來。用一些禪修者的話:「它有如一個頑皮的小孩,當被喊『安靜!』時會定下來。」

 

因此,如你在看、聽、觸或知覺的剎那作標記,就不會有隨後的心識生起而造成執取。

 

「在所見中將只有所見;在所聞中將只有所聞;在所覺中將只有所覺;在所知中將只有所知。」57

(《相應部 35 相應 95 /摩羅迦子經》)

diṭṭhe diṭṭhamattaṃ bhavissati, sute sutamattaṃ bhavissati, mute mutamattaṃ bhavissati, viññāte viññātamattaṃ bhavissati

~ SN.35.95/(2). Mālukyaputtasuttaṃ

 

這段《摩羅迦子經》的摘錄顯示,只是見,只是聞,只是覺,只是知存在。記取這些話,那麼只有你已明瞭的真實性才會出現,不會有執取。當禪修者在現象生起時如實觀照其生起,見到每一個現象怎樣生起和滅去,他將越來越清楚知道每一個現象為何是無常、苦、無我。 他自己親身知道──並非因為老師向他講解。這才是真實的智慧。

 

—————

註:

56 在《無礙解道‧大品第一智論‧第六觀生滅智》清楚說明了生滅智,為觀察當下(現在)     : Kathaṃ paccuppannānaṃ dhammānaṃ vipariṇāmānupassane paññā udayabbayānupassane ñāṇaṃ? Jātaṃ rūpaṃ paccuppannaṃ, tassa nibbattilakkhaṇaṃ udayo, vipariṇāmalakkhaṇaṃ vayo, anupassanā ñāṇaṃ. Jātā vedanā...pe... jātā saññā... jātā saṅkhārā... jātaṃ viññāṇaṃ... jātaṃ cakkhu...pe... jāto bhavo paccuppanno, tassa nibbattilakkhaṇaṃ udayo, vipariṇāmalakkhaṇaṃ vayo, anupassanā ñāṇaṃ. 「觀現在諸法之變壞慧是觀生滅智」者如何?現在之色已生,[云:]其成相是生、壞相是滅乃 是觀智。[現在之]受已生[......乃至......現在之]想已生[......乃至......現在之]諸行已生[...... 乃至......現在之]識已生......[乃至......現在之]眼已生......乃至......現在之有已生,[云:] 其成相是生、壞相是滅乃是觀智。

57 莊春江居士對這句巴利文作了附註:「見以見為量(SA.312)」,南傳作「在所見中將只有 所見這麼多」(diṭṭhe diṭṭhamattaṃ bhavissati),菩提比丘英譯為「在所見中將只有所見」(in the seen there will be merely the seen)。按:這句話一般簡為「看只是看」,而「只有...... 麼多」(mattaṃ,另譯為「量、小量的、程度的」),應該就是「見以見為量」中的「為量」, 《顯揚真義》說,在色處中以眼識而在所見中將只有所見這麼多,因為眼識在色上只看見色這麼 多,沒有常等自性(na niccādisabhāvaṃ)......又或,在所見中之看見(diṭṭhe diṭṭhaṃ); 色上色的識知(rūpe rūpavijānananti)名為眼識,......我的心將只有眼識這麼多 (cakkhuviññāṇamattameva me cittaṃ bhavissatīti),這是說,當色進入感官範圍時 (āpāthagatarūpe ),眼識不被染、不憤怒、不變愚癡...... 另外,這段的巴利文所用的四個常見字:diṭṭha, suta, muta, viññā」,古代一般譯為「見、聞、 覺、知」,代表六根的感官,其中「覺」統合了「鼻、舌、身」三門。因此,這段文表示全部六 根門的如實觀。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