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738.JPG

二、十二不善心
這一類心在精神上是不健全的,在道德上是應受譴責
的,它們會帶來苦的、不善的果報,稱為不善心(akusalacitta)

不善心可以依照「根」來分類。「根」(måla)是指能使
與它相應的名法穩固地住立的心所,又稱為「因」(hetu)。
這裡所說的因並非原因的因,而是指決定心的品德的六種心
所:無貪(alobha)、無瞋(adosa)、無癡(amoha),貪(lobha)、
瞋(dosa)、癡(moha)。其中,無貪、無瞋和無癡三種為美因,
無貪、無瞋是通一切美心的心所,無癡又稱慧根、智或慧,
這三種是美因的心所。貪、瞋、癡三種為不善根,只要某一
類心有其中的任何一種,這類心就是不善心。我們先講心
所,再講心,就是因為心所是區分心的主要原則,掌握了心
所之後,再來瞭解心就容易得多了。
我們也可以將不善心理解為惡心、不好的心。依其根
(因)可以分為三類:貪根心、瞋根心和癡根心。不善心一
共有十二種:八種貪根心;兩種瞋根心;兩種癡根心。
一、八貪根心
含有「貪」(lobha)心所的心稱為「貪根心」(lobhamålacittàni)
。在這一類心中,貪心所是主要之根。只要某種心擁
有貪心所,整個心的性質就變成不善。為什麼呢?因為貪心
所在這組名法中能起最顯著的作用,就像一杯水中只要滴一
滴墨水下去,這杯水就會變黑。同樣地,在一類名法中,無
論它有多少心所——例如有些貪根名法有二十個心所,許多
心所並沒有好壞之分——但只要有貪心所的存在,整個名法
就變成貪根名法,變成不善心。
貪根心有八種,分別是:
1.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2.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3.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4.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5.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6.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7.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8.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是不是感覺有點複雜呢?不要緊,現在來講如何區別這
些心。這些心不外乎有三種區別方法,一旦掌握它們的區別
方法就很好理解。
三種區別方法是:
1. 「無行」或「有行」,例如「1.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
心」和「2.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心」;
2. 「邪見相應」或「邪見不相應」,例如「1. 悅俱邪
見相應無行心」和「3.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心」;
3. 「悅俱」或「捨俱」,例如前面四種和後面四種只
是換了第一個字。
貪根心由此組合為八種。
貪根心的三項分別:
第一、悅俱或捨俱——歡喜地做還是中捨地做。悅俱
是somanassasahagata,捨俱是upekkhàsahagata。這裡的「悅」
跟「捨」是指受心所。如果是樂受,這種心就稱為悅俱;如
果是捨受,這種心就稱為捨俱。
這裡的「俱」(sahagata)直譯為「一起去」、「俱行」,
意思是「伴隨」。也即是說,心伴隨著快樂的感受,還是伴
隨著中捨的感受。一個人歡喜地生起貪,還是中捨地生起
貪,這就是它們的區別。歡喜地生起貪,此時受是樂受,稱
為悅俱。如果感受平平地生起貪,此時受是捨受,稱為捨俱。
有些人可能會問:只有喜歡才會貪啊,為什麼感受平平
也會貪呢?舉個例子:如果你剛買了一輛新車,你會不會很
喜歡這輛新車呢?此時你對這輛新車的貪愛和執著就伴隨
著樂受。但如果你每天都開著這輛車,還會不會執著這輛車
呢?會!但是已經不再像剛買的時候那樣每天都歡喜地開
著吧!
又譬如你看見一件時髦的新衣服時,很歡喜地買下,然
後歡喜地穿上,你對這件衣服的貪愛就伴隨著喜悅。但是穿
久了以後就不會再像剛買來的時候那麼歡喜了,雖說還是會
貪著這件衣服。
再舉一個明顯的例子:大家回想在談戀愛的時候,面對
你們的男(女)朋友,那時的感受是怎樣?跟現在已經成為
你們的丈夫(妻子),每天都看到的感受還一樣麼?有沒有
貪愛心?有!這是我的丈夫(妻子)!但是還會不會每天都
喜歡地看著他(她)呢?少吵點架已經算不錯了!所以說,
貪心有時伴隨著樂受,有時伴隨著捨受。這是依感受把貪根
心分為「悅俱」和「捨俱」。
第二、邪見相應或邪見不相應——是否帶著邪見。如
果生起貪心的同時,認為這是「我的」,或者相信這樣東西
是永恆的,是可以獲得快樂的,這時生起的貪心夾雜著邪
見。夾雜著邪見的貪根心所造的不善業會更重。有些時候純
粹只是喜歡,並不一定會想到這是我的,或者認為是永恆
的,這時所生的貪根心就不帶有邪見。
對於凡夫來說,在享受欲樂的時候經常會生起邪見相應
的貪根心。因為對於一般人,特別是沒有修行的人,他們很
難接受「無我」。他們也許會說:「沒有我、沒有人,這是
不可能的!這明明是你,明明是我,為什麼說無我呢?」因
為沒有透視五蘊法,沒有透視無常、苦、無我的真相,所以
堅信有你、我、他,有男人、女人、丈夫、妻子、父親、母
親、兒子、女兒……如果堅信這些都是真實的存在,就是邪
見。
還有一種邪見是不相信業果法則,即在生起貪心時不信
業果法則。例如一個人偷拿別人的東西,認為不拿白不拿,
這時不僅生起貪心,而且認為「不拿白不拿」就是一種邪見。
或者做壞事的時候,認為「不做白不做,誰叫你那麼傻!」
這也是邪見。
有時雖然也知道業果法則,但由於沒辦法控制習氣,貪
心仍然生起,這時也有可能沒有邪見相應。有些佛弟子也知
道做了某些事情不好,但是由於被煩惱所控制,還是做了壞
事,此時生起的貪是邪見不相應。
初果入流聖者和二果一來聖者也還會生起貪心,如果他
們是在家人的話,還會有家庭生活,可能還會喜歡吃某種食
物。不過,他們在生起貪心的時候沒有邪見。為什麼呢?因
為在初道時已經斷除了邪見。
在座各位有沒有受五戒呢?我曾經聽到有些人勸別人
不要受五戒:「你不要受五戒喔!你受五戒之後,若犯了戒
會多一項戒罪喔!」
果真如此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且看《彌林達問》
(Milindapa¤ha)中希臘王彌林達(Milinda)和阿拉漢龍軍尊者
(Nàgasena)的一段問答:
「龍軍尊者,明知而作惡者與無知而作惡者,何者的
罪惡更重呢?」
龍軍尊者回答說:「大王,無知而作惡者,他的罪惡
更重。」
彌林達王不解地說:「龍軍尊者,難道我的王子或王
大臣因無知而作惡,我要給他雙倍的處罰嗎?」
龍軍尊者反問彌林達王:「大王,你認為如何,假如
有塊被燒得熾熱、灼熱、火紅的鐵球,一個有感覺者去拿
與一個無感覺者去拿,哪一個被燒傷得更重?」
「尊者,那個無感覺者去拿,他被燒傷得更重。」
「同樣地,大王,無知而作惡者,他的罪惡更重!」
在這段問答中,燒得火紅的鐵球表示惡行,知道惡行而
做就會有慚愧心,所以不會繼續做下去。但是不知道是惡
行,或者並不認為是惡行,甚至擁有邪見,認為「不做白不
做」,在做時不會有慚愧心,甚至還會繼續做。
在生起不善心時,邪見相應心所造作的惡業比邪見不相
應心更重!因為他並不以惡行為惡行,或者不相信業果,不
做是自己吃虧,做了就是賺到。這是一種邪見。
第三、無行或有行——主動還是被動。這裡的「行」
(saïkhàrika)是鼓勵、慫恿的意思。
在面對所緣時一見到就自動喜歡,一見鍾情,這時生起
的貪心為「無行」,即不用經過其他人慫恿、鼓勵,或者自
己沒有刻意讓它生起的貪心。反之,「有行」即受到他人的
慫恿。
如何區別「無行」和「有行」呢?例如大家去商業中心
逛街,看到一件漂亮、時髦的衣服,很高興地把它買下來,
這時生起的貪是無行的,因為你看到了就喜歡。
如果你去逛街,隨便走進一家時裝店,只是想看看裡面
衣服的款式,並沒有購買的意圖。這時售貨員走過來,拿著
一件衣服說:「看,你的身材這麼好,這件衣服就像為你度
身定做的一般。如果你穿上這件衣服一定會更加亮麗動
人!」你被她說得心裡美滋滋、飄飄然的,於是很高興地買
了這件衣服。這時你對這件衣服的貪愛就是有行。因為當初
你也許只是認為這是一件好看的衣服,但受人鼓動後,你也
覺得自己穿這件衣服會變得更漂亮,於是高興地買了這件衣
服,這時的貪心就屬於有行。

IMG_0117.PNG
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例子來說明這八種貪根心:
一、悅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一個人不思業果地享受
食物,吃得很開心。因為高興地享受食物,故為悅俱;因為
不思業果,所以是邪見;沒有人勸說他好吃或不好吃,他自
己主動吃,這是無行。
二、悅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一個人被同伴說服之後,
不思業果地、愉快地觀看電影。很高興地看是悅俱;不思業
果是邪見相應;被人說服,所以是有行。
三、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有個女士很歡喜地穿
上新衣服,但知道執著新衣服會令貪心生起。她很高興地穿
新衣服,所以是悅俱;由於知道執著衣服會生起貪,是邪見
不相應。
四、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有個女孩知道業果法
則,但她在同伴的邀請下,愉快地聽流行歌曲。她高興地欣
賞音樂,這是悅俱;知道業果法則,是邪見不相應;因為受
同伴勸說,所以是有行。
五、捨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有個男孩稍有執著地吃
只是加了鹽的白飯,但是沒感覺到喜悅,也不思業果。吃的
只是加鹽的白飯並不會高興地吃,所以是捨俱;但是他不思
業果,所以是邪見相應;自己主動吃,所以是無行。
六、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有個女孩子有件新衣服,
在母親說那件衣服很漂亮之後,她才懂得欣賞它,但是並沒
有感到喜悅,也沒有對業果有認知。由於她的母親說這件衣
服漂亮,所以是有行;她並沒有感到喜悅,這是捨俱;她沒
有思惟業果法則,這是邪見相應。
七、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在思惟業果法則之後,
有個人感受平平地喝咖啡,但還是去品嚐咖啡的味道。由於
思惟業果法則,所以是邪見不相應;他是自己主動地喝咖
啡,所以是無行;感受平平,這是捨俱。
八、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有位女士知道業果法
則,但是在女推銷員的慫恿之下,不情願地買了一件新衣
服。由於是不情願,所以是捨俱;由於知道業果法則,所以
是邪見不相應;由於這件衣服是在別人的勸說、慫恿下買
的,所以是有行。
區分這八種貪根心的原則是:⑴受是悅俱還是捨俱;⑵
有邪見還是沒有邪見;⑶有沒有被慫恿。
所以,八種貪根心還是由心所決定的:四種悅俱和四種
捨俱決定在「受」心所。邪見相應或邪見不相應決定在「邪
見」心所。有行或無行決定在「睡眠和昏沉」兩個心所。如
果是無行的話,就沒有昏沉及睡眠這兩個心所;如果是有
行,就有昏沉及睡眠這兩個心所。
大家對於心所有一定瞭解之後,再來理解心就很容易。
接著再講依心所組合的三類貪根心:
1. 貪心——邪見不相應心。這類貪心也可以叫做純貪
心,因為它沒有夾雜著邪見。
2. 傲慢——邪見不相應心。傲慢也屬於一種貪心,這
種心和邪見不相應。傲慢和邪見不會同時出現在一個心路
裡。
3. 邪見——邪見相應心。
在八種貪根心裡,有四種邪見相應心,即這類貪心伴隨
著邪見。四種邪見不相應心又可以分為兩類:⑴純粹只是貪
愛;⑵不僅有貪,還有傲慢。傲慢是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很
了不起,這也屬於貪根心。
二、二瞋根心
第二類不善心是瞋根心(dosamålacittàni)。由於這一類不
善心裡擁有瞋心所(dosa),所以稱為瞋根心。
瞋根心只有兩種:
1.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一心;
2.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一心。
這兩種心的差別只在於無行或有行(主動或被動),即
主動地排斥所緣,或被動地排斥所緣。舉個例子:如果一個
人和你鬧矛盾,你一見到他就討厭、厭惡他,這時生起的瞋
心就是無行。如果有人經常在你耳邊說某某人不好,使你也
開始討厭那個人,這就是有行。
瞋根心與貪根心的不同之處在於:瞋根心不會和邪見一
起生起,雖然邪見可以鼓動一個人生起瞋恨,但是根據阿毗
達摩,邪見並不會和瞋恚在同一個心裡生起,它們只能在不
同的時候生起。舉例說:某人憎恨他的愛人對他不忠。認為
實有他的愛人存在,這是邪見,屬於捨俱貪根心。憎恨屬於
憂俱瞋恚心,它們並不會發生在同一心路中。因此,邪見心
所不會出現在瞋根心裡。
同時,所有的瞋根心只伴隨著一種感受——憂受,故稱
為憂俱(domanassasahagata),它們不像貪根心有兩種受——
樂受與捨受。憂受,巴利語domanassa。do 源自du,是壞
的、不好的意思;manas 是心意。不好的心意為domanassa,
勉強譯為「憂」。
瞋根心雖然根據無行和有行只分為兩種,但實際上瞋根
心所包含的範圍很廣,而非只有生氣、發怒的心才叫做瞋根
心。瞋恚相應,巴利語pañighasampayutta,pañigha 是對抗、
厭惡、排斥,sampayutta 是相應。凡對抗、排斥所緣的不善
心皆屬於瞋根心。瞋根心既包括極強程度的暴怒、生氣,也
包括微細程度的害怕、煩躁、憂愁、焦慮、緊張、不耐煩、
擔心等。
對於瞋根心,憂俱與瞋恚的關係是:
1. 它們必定一起生起,只要是瞋心,其受必定是憂受。
同樣地,只要感受是憂受,生起的必定是瞋根心。
2. 它們之間的區別是:憂受在五蘊裡屬於受蘊,而瞋
恚在五蘊裡屬於行蘊。帶有破壞性的心所是瞋恚,而作為憂
受,它只是對所緣的不悅體驗而已。

IMG_0118.PNG
依照心所的組合,瞋根心又可以分為四類:
1. 瞋恚;
2. 妒嫉;
3. 慳吝;
4. 追悔。
這四類心都屬於瞋根心。這種分類是由其相應的心所決
定的。在學習五十二種心所的時候,稱為「瞋因」的心所就
有這四個。
生氣、煩躁、擔憂、緊張、害怕,這屬於瞋恚心。妒嫉
是看到別人有成就,自己的心酸溜溜的;或者看到別人對待
他人很好,心裡感到酸溜溜的;或者自己喜歡的人和其他人
要好,例如看到自己的丈夫和別的女人打電話或者說笑,感
到酸溜溜的,這些都屬於妒嫉。這時你的心是喜歡還是不喜
歡?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所以妒嫉也是瞋根心。看到有人想
分享你的東西,對此感到討厭,不喜歡自己的東西與他人分
享,這是慳吝。追悔,也即是懊惱、後悔,後悔必定是不好
的,因為會恨自己:「哎!我剛才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
要這樣說?我剛才為什麼不這樣做?為什麼不那樣說?」追
悔有兩類:一類是對應該做而沒有做感到後悔,另一類是對
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感到後悔,這時生起的心會排斥所緣。
這是依照心所來區分的。這四種心所都屬於瞋因心所。
一種心擁有瞋恚心所,這種心必定是瞋根心;如果擁有妒嫉
心所,它也是瞋根心;對於慳吝、追悔也是如此。
在瞋根心中,如果有瞋恚心所,其他三種心所不一定會
生起。但是,妒嫉的時候必定會有瞋恚心所,慳吝的時候也
會有瞋恚心所,追悔的時候也會有瞋恚心所。不過,在妒嫉
的時候,慳吝和追悔不會生起;在慳吝的時候,妒嫉和追悔
不會生起;在追悔的時候,妒嫉和慳吝不會生起。只要妒嫉、
慳吝、追悔這三種心所的任何一種生起的時候,必然會伴隨
著瞋恚心所一起生起。所以,只要一種心擁有瞋恚心所,它
就屬於瞋根心。
瞋根心與貪根心最大的區別在於:貪根心是心趨向所
緣,想要黏著所緣、獲得所緣;而瞋根心則是心背向所緣、
排斥所緣。也就是對所緣的反應,想要擁有、佔有所緣是
「貪」;心排斥、抗拒、厭惡所緣是「瞋」。
三、二癡根心
第三類不善心是兩種癡根心(mohamålacittàni)。在遍一
切不善心心所中,有一種叫「癡」,癡心所在十二種不善心
裡都有。也即是說,貪根心和瞋根心裡都有癡心所。但是,
在癡根心裡並沒有貪心所和瞋心所。雖然愚癡會導致貪和瞋
生起,但是在貪根心和瞋根心中,是貪或瞋心所在起主導作
用,癡心所的作用是次要的。
有兩種癡根心:
1. 捨俱疑相應一心;
2. 捨俱掉舉相應一心。
由於這兩種不善心只有癡心所作為唯一的根,因此稱為
癡根心。
癡根心必定是捨受,即不會有樂受,也不會有憂受。即
使面對可愛所緣(好的對象),如果生起的是癡根心,也無
法體驗所緣為可愛。同樣地,癡根心也不會體驗不可愛所緣
為可厭,因此憂受也不會生起。
在這兩種癡根心裡,第一種是疑相應心。疑,巴利語
vicikicchà,有兩種意思:
(1) Vicinanto etàya kicchati.——思慮由此困惑;
(2) Na sakkoti sanniññhànaü kàtunti.——無法作出決定。
這兩種解釋都顯示了「疑」是指由於顯著的愚癡而導致
困惑、疑惑或猶豫不決。這裡的疑是特別針對宗教而言的,
對於佛、法、僧,對於業果法則方面的懷疑,而不是對日常
生活中所碰到事情時所產生的疑問。例如:「這棵是什麼樹?
這個村莊叫什麼名字?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多大了?」等
等,或者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請教老師:「老師,這個問題是
什麼意思呢?」問這些問題並不是癡根心。這裡的疑是指對
於佛陀、禪修、因果等的懷疑、猶豫不決或不相信。
第二種癡根心是掉舉相應心。掉舉(uddhacca)是指心的
散亂、不平靜。掉舉心所屬於遍一切不善心心所,所以在貪
根心和瞋根心裡都有掉舉心所。然而在這一種心裡,由於並
沒有貪心所和瞋心所,只有掉舉心所,因此稱為捨俱掉舉相
應心。發呆、胡思亂想時生起的就是這種心。例如:現在大
家坐在這裡,雖然眼睛盯著螢幕或者盯著我,但心卻沒辦法
集中,跑去想其他東西,這時生起的是掉舉相應心。
對於修行而言,掉舉也是五蓋之一。不過,掉舉與貪心
和瞋心又有區別。例如一個人坐在禪座上,心裡卻想著:「我
肚子餓了,等會兒起座後要去賣東西吃。」這時生起的是貪
心,不是掉舉心。或者想:「那兩個傢伙老是在外頭說話,
吵死了,真討厭!」這是瞋心。如果坐在那裡發呆,做白日
夢,妄想紛飛,沒辦法集中精神,則是掉舉。
在十二種不善心(八種貪根心、兩種瞋根心、兩種疑根
心)當中,假如前面十一種不善心所造的不善業在臨終時成
熟,它可以使我們下一世投生到惡趣。但是,唯有掉舉相應
心所造的不善業是最輕的,輕到不足以在臨終時成熟而導致
墮落到惡趣。雖然很多人都經常發呆或是胡思亂想,但由於
這種心所造的業是相對輕微的,因此不會帶來結生,不能成
為令生業,但還是有可能在生命期間成熟,從而帶給我們某
些不善的果報、苦報。
另外,這兩種癡根心也沒有無行和有行的區別。因為這
兩種心本身缺乏足夠的敏銳力,所以不能分為有行或無行。
即使有些人刻意慫恿,也不能說這些心是有行心。

IMG_0119.PNG
十二種不善心都屬於欲界心,或者說只要是不善心,必
定屬於欲界。這些心是下劣的,因為它們在精神上是不健全
的,在道德上是應受譴責的,且其造下的業力可以在未來招
感苦報,所以稱為不善心(akusalacitta)。
我們所說的煩惱,都離不開這些不善心,而這些心的生
起也必定伴隨著不善心所一起生起。依心可以把不善心分為
十二種,依心所則有十四種。也即是說,這些心包含了使其
變得下劣、低劣、不善的心所,並依這些心所的不同組合,
構成不同種類的不善心。因此,我們學習阿毗達摩,就是把
這些看似複雜多樣的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系統地整理出
來,使之更容易理解。
學習阿毗達摩也要學以致用,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這十
二種不善心是我們的老朋友,在生活中經常發生,對有些人
來說甚至形影不離。
當你喜歡某種人、事、物時,若感受愉悅,這是悅俱;
如果感受平平,這是捨俱。如果你執著對象,認為它是我的,
這是邪見相應;反之則是邪見不相應。
當你生氣、發怒的時候,要覺知此時生起了瞋心,這瞋
心是自己主動地生起,還是受別人慫恿的,你就可以分辨出
生起的是哪一種心。
對於癡根心也是如此,懷疑到底有沒有過去世、未來
世,這是疑相應。如果在發呆、胡思亂想,這是掉舉心。
這十二種不善心在座都有體驗吧,是不是感覺很親切
呢?因此,阿毗達摩並非玄乎其玄,它是很實在的,能幫助
我們瞭解自己的身心,認識這個世間,並最終導向解脫、斷
除煩惱。
對於身心現象,阿毗達摩稱為名色法。名法是心理現
象、精神現象或意識現象。色法是物質現象。名法又分為心
和心所,認知對象的過程稱為心,輔助心認知對象的心理活
動稱為心所,心所是伴隨著心一起運作的。心依其本性分為
四種:不善心、善心、果報心、唯作心。
不善心是指在道德上不健全、會帶來不善果報的心。善
心是指在道德上健全、能夠帶來樂報的心。果報心是指體驗
由成熟之業所帶來的果報的心。唯作心純粹只是做,即不會
產生業的種子,也不能體驗果報的心。唯作心又可以分為兩
種,一種是一切眾生都有的轉向心,另一種是唯有阿拉漢聖
者才會生起的唯作心。
不善心依三種不善根分為三類。在五十二心所當中,有
六種心所稱為根:三種美因(無貪、無瞋、無癡)和三種不
善因(貪、瞋、癡)。 無論我們的煩惱如何千變萬化,都
離不開這三類不善心——貪根心、瞋根心、癡根心。
貪根心有八種,依三項原則分別:一、感受是快樂還是
感受平平;二、是否有邪見;三、是主動還是被動。
瞋根心的表現形式很多:煩躁、擔心、憂愁、憂鬱、害
怕、緊張、生氣、憤怒、仇恨等等,區別只在於強度的不同。
瞋根心必定和憂受相應。瞋心又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依心
所上來分,又有瞋恚、嫉妒、慳吝和追悔四種。
癡根心只有兩種:一種是疑相應,另一種是掉舉相應。
因為不善心都是低劣的,所以只屬於欲界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