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30.JPG

六、心的分類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講完了心的分類,現在簡單地做
一次總結。根據阿毗達摩,心有兩種分類法:
第一、八十九心
1.欲界心54 = 不善心12 + 欲界美心24 (善心8 + 果
報心8 + 唯作心8) + 無因心18。
2.色界心15 = 善心5 + 果報心5 + 唯作心5。
3.無色界心12 = 善心4 + 果報心4 + 唯作心4。
這81 種是世間心(54+15+12=81),再加上出世間心8,
共為89 心。

IMG_0138.PNG
第二、一百二十一心
89 心為什麼會變成121 心呢?因為禪修者在證得初道
的時候,是依照不同的心證得的。雖然證得聖道在修行方法
上是一樣的,都必須通過修觀,觀照名法、色法的無常、苦、
無我,但是每一位禪修者在修觀的所緣和根本定上有所不
同,當他們證得聖道聖果時,道心和果心也有所不同。
擁有色界、無色界禪那的禪修者在修習高級觀智——行
捨智時,他可以一時觀欲界色法,一時觀欲界名法(前面講
到的欲界心——善心和不善心),還必須觀照色、無色禪那
心。為什麼呢?因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行法
都應觀照。對於極微妙、殊勝的禪那心都成為他觀照的對
象,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才能超越對色界和無色界
的貪著。
對於沒有禪那的禪修者,在修觀時只能觀照欲界名色法
的無常、苦、無我,對於色界和無色界心卻超越了他們的能
力範圍。
如果禪修者在觀照欲界名色法時證得初道,此時的道心
為尋、伺、喜、樂、一境性俱的初禪入流道心。再者,如果
他在修觀前先進入初禪,再以初禪的定力轉修觀,當他證得
初道的時候,其心即與尋、伺、喜、樂、一境性俱的初禪心
相應。另外,如果他以初禪心作為觀照的所緣,在觀照初禪
心的無常、苦、無我時證得初道,其心也是尋、伺、喜、樂、
一境性俱的初禪入流道心。
對於伺、喜、樂、一境性俱的第二禪入流道心,喜、樂、
一境性俱的第三禪入流道心,樂、一境性俱的第四禪入流道
心,捨、一境性俱的第五禪入流道心也是如此。所以,入流
道心可以依五種禪那分為五種。
這種根據五禪那來分別道心的方法,既可以從禪修者修
觀所依的根本定來分,也可以從他所觀照的所緣來分,這兩
種分法並沒有矛盾。因為禪修者在修到高級觀智時通常會先
入定,例如:白遍第四禪,從第四禪出定之後,再觀照白遍
第四禪禪心的無常、苦、無我,若他的觀智成熟而證得初道,
此時的道心就屬於第五禪,因為他觀照的是第五禪(論教法
的第五禪等於經教法的第四禪)。在此,白遍第四禪既是他
修觀所依的根本定,也是他觀照的所緣。
阿毗達摩的原則是盡可能把一切心都包羅進去。因此,
入流道心依五種禪那分為五種。如果禪修者在觀照無色定心
時證得聖道聖果,也屬於第五禪心。在聖典中,佛陀定義「正
定」通常只提及四種禪那,而沒有提及無色定,那是因為四
無色定在禪支上和色界第五禪是一樣的,都是捨和一境性。
因此,依禪支分別,第五禪也包括四種無色定。
這121 心中對出世間心的分類法,也是依禪支分別的。
如果禪修者在觀照無色定心時證得聖道聖果,其道心即屬於
第五禪入流道心。對於一來道心、不來道心、阿拉漢道心,
入流果心、一來果心、不來果心和阿拉漢果心也是這樣,各
別可分為五種。

IMG_0141.jpg

八種出世間心的每一種心都可以分為五種,如此,出世
間心一共有40 種(8×5=40)。40 出世間心 + 81 世間心 =
121。所以,不要看到一大堆數字就感到害怕,其實它們都
是有規律的。
這是121 心的分類法。心的分類法就講到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