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227.JPG

二、依煩惱的分析法
現在,我們來探討煩惱。之前我們依心所討論了煩惱。
在52 心所中,有14 不善心所:無明、無慚、無愧、掉舉、貪、邪見、慢、瞋、嫉妒、慳吝、追悔、昏沉、睡眠、疑,這是從阿毗達摩的角度來分析煩惱的。

但是佛陀在經藏裡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煩惱。我們先分析經教法提及的各種煩惱,之後再和阿毗達摩聯繫起來,這樣就不會覺得經藏所講的和阿毗達摩所講的不同。


四漏
漏,巴利語àsava。諸義註從詞源學的角度來解釋「漏」。
1. 以流動之義為漏,即從眼流向於色,從耳流向於聲,從鼻流向於香,從舌流向於味,從身流向於觸,從意流向於法。
2. 從法來說,一直流到更改種姓智;或從空間來說,一直流到有頂(bhvagga)——最高的生存地。
3. 古印度人把經久存放的穀酒稱為漏(àsava),故又以久存之義為漏。
4. 又或以流向、引生漫長的輪迴之苦為漏。


所有這些解釋都包含有煩惱的意思。


有四種漏:
1. 欲漏;
2. 有漏;
3. 見漏;
4. 無明漏。


「欲漏」是對五欲的貪愛,屬於貪心所(lobha)。
「有漏」是對色、無色界的業有和生有的煩惱,或者說是對生命的貪著。
這裡的「有」(bhava)是指生命。凡夫的輪迴之苦是看不到盡頭的。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有墮落地獄、畜生、餓鬼的危險。初果聖者已經斷盡邪見、戒禁取和疑,他的生命最多不會超過七次,他的輪迴之苦已經可以看到盡頭。入流聖者所剩下的最多不超過七次的結生,和凡夫超過七世、七十世、七百世、七千世、七萬世、七大劫、七十大劫等等的輪迴相比,所剩下的苦幾乎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佛陀說初果聖者所滅盡的苦與所剩下的苦相比,就好像手指尖的塵土與大地的塵土相比一樣。從許多修到緣攝受智的禪修者(還不是入流聖者)之經驗來看,還剩下兩到三個未來世的占多數,之後他們就般涅槃、完全地滅盡一切苦。
即使如此,佛陀也不讚歎有。佛陀曾說:「諸比庫,猶如即使是極少量的糞便也是臭的。同樣地,諸比庫,我不讚歎即使是極少量的有, 乃至只是彈指之量! 」(A.1.320)當手不小心碰到糞便會感到厭惡,不會因為它只是一丁點兒就不理會它。對於初果聖者來說,即使只剩下極有限的輪迴,也好像手指頭上的糞便一樣,所以佛陀不讚歎輪迴。
「見漏」又稱「邪見漏」。邪見包括有身見、常見、斷見等。
「無明漏」是指錯知世間為常、樂、我、淨,或不能如實了知苦、苦之集、苦之滅以及導至苦滅之道,即對四聖諦的無智、無知。


再依阿毗達摩來分析:欲漏、有漏屬於貪心所(欲漏是對五欲之貪,有漏是對生命之貪);見漏屬於邪見心所;無明漏屬於癡心所。
邪見漏在入流道被斷除;欲漏在第三道被斷除;有漏和無明漏在第四道被斷除。
我們每天迴向功德時念誦「導向諸漏盡」,就是希望把每天所累積的善業功德,乃至生起一剎那的善心,都導向煩惱的最終斷盡。


四暴流
有時可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四漏——四暴流(cattàrooghà)或四瀑流,它們分別是:

1. 欲暴流;
2. 有暴流;
3. 邪見暴流;
4. 無明暴流。


因為這些煩惱能把有情拖進生死大海故,又以極難越渡故,稱為「暴流」。(Vm.829)


四軛
這四種煩惱又可稱為「四軛」(cattàro yoga)。軛是架或套在牛、馬脖子上的器具。四軛是:
1. 欲軛;
2. 有軛;
3. 邪見軛;
4. 無明軛。


因為這些煩惱緊緊地套住眾生,使之不能與所緣分離,也不能與苦分離,故稱為「軛」。(Vm.829)


四繫
四繫(cattàro ganthà),又稱四縛。它們是:
1. 貪身繫;
2. 瞋身繫;
3. 戒禁取身繫;
4. 執持這是真理的身繫。


稱為身繫是因為這些煩惱能把心繫縛於身,或者把今生之身繫縛在來世之身上。(Vm.829)
在這四繫當中,「貪」是貪婪,是能夠把眾生牽扯向欲樂目標的渴愛或貪。
「瞋」是瞋恚、憤怒,表現為厭惡目標。
「戒禁取」的戒是指苦行。有些修行者認為苦行可以導向解脫,於是採取種種折磨身體的方法,例如:摧殘自己、拔頭髮、禁食、在烈日下曝曬、泡在水中等。禁(vata)是指遵行祭祀等儀式,例如:拜祭天神、火供等。有些修行者認為遵循一定的儀式,通過持誦咒語、讚頌神的功德、敬奉供品,能夠取悅諸神,從而實現各種願望,甚至可以升天或解脫。例如:婆羅門教徒相信通過這些儀式,可以導向升天、導向清淨、導向解脫,稱為「戒禁取」。
「執持這是真理」是武斷地認為只有自己所相信的才是真理,其他一切信仰、宗教及見解都是錯的。幾乎每一種宗教都會吹噓自己是最好的,每種宗教中的各宗派又會吹噓自己是最好的。例如:許多人認為自己所接受的宗見是「最究竟、最了義、最圓滿、無上乘」,就屬於「執持這是真理的身繫」。
可以說,任何傳統的宗教都有一定的長處和優點,它們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在發揚世間善行方面都有其可取之處。不過,從斷除煩惱、解脫生死的角度來看,只是通過相信神佛、祈禱、祭祀、誦經、唸咒等並不能夠導向解脫,真
正想要解脫必須依靠戒定慧。
在這四種身繫中,貪身繫屬於貪心所,瞋身繫屬於瞋心所,戒禁取身繫和執持這是真理的身繫屬於邪見心所。


四取
四取的「取」是執取、執著的
意思。它們是:
1. 欲取;
2. 見取;
3. 戒禁取;
4. 我語取。


對欲樂的強烈執著稱為「欲取」,即執取五種欲樂的目標——色、聲、香、味、觸,或者錢財、異性、權力、名譽等。
「見取」是指執取任何在道德上屬於邪惡的見解,例如:認為造善造惡沒有果報的「無作用見」,人的貧富貴賤沒有業因的「無因見」,人死後什麼都沒有的「虛無見」等,或是執取任何有關「世界是永恆的,有靈魂、大我」等臆測
之見。邪見本身也可以成為被執取的對象。
「戒禁取」是執著遵行儀式或修苦行等可以導向清淨、導向解脫。
「我語取」是執取「有身見」(sakkàya-diññhi),認為五蘊的任何一蘊是我或我的。經典中講到有二十種身見,分別以四種方式執取五蘊的每一蘊,例如:認為色蘊是我、我擁有色蘊、色蘊在我裡面,或我在色蘊裡面。對於受、想、行、識,也是這樣。
從心所來看,欲取是貪心所,邪見取、戒禁取及我語取都是邪見心所。


六蓋
六蓋分別是:
1. 欲貪蓋;
2. 瞋恚蓋;
3. 昏沉睡眠蓋;
4. 掉舉追悔蓋;
5. 疑蓋;
6. 無明蓋。


其中前面五種是禪修時經常提到的五蓋,加上無明蓋成為六蓋。
為什麼稱為「蓋」呢?蓋是障礙、障蓋的意思。由於這些煩惱能障礙通往天界及涅槃之道,所以稱為「蓋」。根據義註,諸蓋是指阻止未生起的善法生起,以及使已生起的善法不能持久的心所。前面五蓋是證得禪那的主要障礙,第六蓋則是生起智慧的主要障礙。
在培育定力的過程中,如果禪修者心中出現五蓋中的任何一蓋的話,就很難證得禪那。佛陀在談到禪那的時候,首先講到「離諸欲、離諸不善法」。這裡的「諸欲、諸不善法」就是指五蓋。如果一個人的五蓋很強,就不能證得禪那。


「欲」(kàma)是指欲樂目標;「貪」(chanda)是追求、想要得到;欲貪(kàmacchanda)即是追求欲樂目標。一個人追求欲樂、貪求欲樂,就會障礙禪修。追求欲樂能使心向下,而培育禪那能提升心,心是向上的。要證得禪那,心必須平靜、清淨、專注。如果人心被欲貪、貪愛所覆蓋,他的心就很難平靜下來。


「瞋恚」(vyàpàda)是生氣,心如同被燒開的水,怎麼能平靜呢?如果一個人生氣、憤怒、憎恨他人,怎麼能平靜下來禪修呢?

「昏沉睡眠」(thãnamiddha)是指心所和心的軟弱無力、懈怠。在禪坐的時候東倒西歪,心像泥漿一樣不堪任禪修。


「掉舉追悔」(uddhaccakukkucca):掉舉是心的散亂不安、不平靜;追悔是想著應該做的事沒有做,或做了不應做的事,心沒辦法平靜,這樣也不能證得禪那。


「疑」(vicikicchà):懷疑現在這個時代還能不能證得禪那?我是不是修行的料子?如果你有很多懷疑,又怎麼能踏踏實實地修行呢?

佛陀特別舉出這五種煩惱是修定的障礙,如果禪修者心中的這些煩惱很明顯,就難以培育定力。如果大家有機會去禪修營參加禪修,好不容易把定力培育起來,可是一回到家中,每天面對著各種欲樂目標,又開始追求感官享受,或忙
碌於緊張的工作,這樣定力就很容易掉。五蓋是禪定的剋星,五蓋強,定力就弱。


「無明」是指愚癡,它能障礙善法和修行。通過培育觀智慧鎮伏無明蓋。


這六蓋包括八種心所:欲貪蓋屬於貪心所,瞋恚蓋屬於瞋心所,昏沉睡眠蓋分別屬於昏沉和睡眠兩種心所,掉舉追悔蓋分別屬於掉舉和追悔兩種心所,疑蓋屬於疑心所,無明蓋屬於癡心所。它們都是不善心所。


七隨眠
七隨眠即七種潛伏性煩惱。這些煩惱潛伏在名相續流(心流)中,每當具足因緣時就會浮現出來。如《無礙解道》註中解釋:
「隨眠者,以何義為隨眠?以潛伏之義。誰是這些潛伏著的名法?它實是以未斷除之義而潛伏在彼彼相續流中的名法,所以稱為隨眠。」(Ps.A.113)


煩惱有三種表現方式:
1. 違犯性煩惱:已經強烈到表現在身體行為、語言上的煩惱;
2. 困擾性煩惱:出現於意門的煩惱;
3. 潛伏性煩惱:還沒有表現於身語意三門,只處於潛伏階段的煩惱。


雖然一切煩惱都可以稱為隨眠,但是在這裡特指七種最顯著的煩惱。七隨眠分別是:
1. 欲貪隨眠;
2. 有貪隨眠;
3. 瞋恚隨眠;
4. 慢隨眠;
5. 見隨眠;
6. 疑隨眠;
7. 無明隨眠。


欲貪隨眠是指對欲樂的貪愛及其未斷除性的隨眠,屬於貪心所;有貪隨眠是指對生命的貪愛及其未斷除性的隨眠,也屬於貪心所;瞋恚隨眠屬於瞋心所;慢隨眠屬於慢心所;見隨眠是指錯誤的見解,屬於邪見心所;疑隨眠屬於疑心
所;無明隨眠屬於癡心所。因此,這七隨眠一共有六種心所,欲貪和有貪都是貪心所,其餘五種屬於各別的心所。


十結
有兩種十結的分類法:經教法和論教
法。經教法的十結分別是:
1. 欲貪結;
2. 色貪結;
3. 無色貪結;
4. 瞋恚結;
5. 慢結;
6. 見結;
7. 戒禁取結;
8. 疑結;
9. 掉舉結;
10. 無明結。


結 是捆綁、結縛、連結的意思,即以諸蘊連結諸蘊,以果連結業,以苦連結有情,故稱為「結」。 (Vm.829)
欲貪是指對欲樂及欲界生命的貪著,色貪是對色界生命的貪著,無色貪是對無色界生命的貪著,瞋恚、慢、邪見、戒禁取、疑、掉舉和無明已如前所說。
這十種結可以分為兩類:五下分結和五上分結。

五下分結是指能夠把有情拉到欲界、下界的煩惱,它們是:欲貪結、瞋恚結、邪見結、戒禁取結和疑結。

五上分結是指導致投生到色界、無色界的結,它們是:色貪結、無色貪結、慢結、掉舉結和無明結。


這十種結分別被諸聖道所斷除:初道入流道斷除最粗的三結:見結、戒禁取結和疑結。這三結能使眾生墮落到惡趣,如果斷了這三結,就不會再墮落惡趣了。
第三道能斷兩種結:欲貪結和瞋恚結。欲貪結和瞋恚結能使有情投生到欲界,不來聖者已經斷除,所以不會再投生到欲界。在經典中提到「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不再從那世間回來」,就是指不來聖者。
剩下的五結唯有阿拉漢道才能斷除。


在這十結中,無明是生死輪迴的元兇,一旦斷除無明,就不會再輪迴。


這十結包括七種心所:欲貪、色貪、無色貪三結都屬於貪心所,瞋恚結屬於瞋心所,慢結屬於慢心所,見結和戒禁取結都屬於邪見心所,疑結屬於疑心所,掉舉結屬於掉舉心所,無明結屬於癡心所。


論教法的十結與經教法相似,只是側
重點稍有不同。它們分別是:
1. 欲貪;
2. 有貪結;
3. 瞋恚結;
4. 慢結;
5. 見結;
6. 戒禁取結;
7. 疑結;
8. 嫉妒結;
9. 慳吝結;
10. 無明結。


欲貪結和有貪結都屬於貪心所,欲貪結是指對五欲的貪著,有貪結是指對生命的貪著。瞋恚結屬於瞋心所,慢結屬於慢心所,見結和戒禁取結都屬於邪見心所,疑結屬於疑心所,嫉妒結屬於嫉心所,慳吝結屬於慳心所,無明結屬於癡
心所。因此,這十結包含八個不善心所。


十煩惱
十種煩惱分別是:
1. 貪(lobha);
2. 瞋(dosa);
3. 癡(moha);
4. 慢(màna);
5. 邪見;
6. 疑(vicikicchà);
7. 昏沉;
8. 掉舉(uddhacca);
9. 無慚(ahirika);
10. 無愧(anottappa)。


煩惱(kilesa)源於動詞「污染」(kilissati)。因為它們自己即是污染故,或者能污染相應法故,稱為「煩惱」。(Vm.829)
這十種煩惱分別是十種不善心所:貪、瞋、癡、慢、邪見、疑、昏沉、掉舉、無慚、無愧。


這些煩惱是佛陀從不同角度來分析的。我們學習阿毗達摩,學習了十四不善心所,再來分析歸納這些煩惱就很清楚。雖然佛陀從不同的角度討論煩惱,但都離不開這十四不善心所。換言之,十四不善心所包括一切煩惱,一切不良的、
負面的心理因素。對於這些煩惱和十四不善心所的關係,請見下表:

IMG_0165.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