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83605-F267-4227-9752-B80BB37D0195.jpeg

心法概要(10)

 

[阿姜舒淨]

 

心路由眼、耳、鼻、舌、身等五個門戶識知色、聲、香、味、觸等所緣。一組心路的生起到滅去的一連串過程,有著一定的規律,稱為“心的定法”。

 

當色、聲、香、味、觸等所緣撞擊到眼、耳、鼻、舌、身等五個根門時,所生起的一組心路,根據所緣撞擊的強弱度,出現了四種心路過程,稱為四種心路時分,它們是:

無效時分mogha-vara),

確定時分votthapana-vara),

速行時分javana-vara),

彼所緣時分tadarampana-vara)。

 

“時分”的意思是指在一個根門(門戶)生起的一組心路過程。有的心路有七個過程,有的心路有六個過程,有的心路有五個過程。有的心路,因為所撞擊的所緣是極微細的所緣,在心路生起之前,等於十七個心剎那生滅的所緣已經滅去,心路並沒有生起,故此稱為“無效時分”

 

所緣撞擊根門,如果所緣是極微細的所緣,只有幾個有分心的波動,而不能支持到心路過程的生起,稱為“無效時分”。而該所緣即名為“極微細所緣”。舉例:在熟睡狀態中,即使受到搖動還是醒不過來的心態,其時只有有分心的波動,沒有識知所緣的心路過程生起,所以稱為“無效時分”。

 

所緣撞擊根門,數個有分心過去後,五門轉向心生起滅去,五門識心之一個心生起滅去,領受心生起滅去,推度心生起滅去,到確定心生起時,色法的壽命已達到等於十七個剎那心的生滅。因為色在確定心的過程滅盡,接下去的速行心不能夠生起,這種在確定心過程結束的心路稱為“確定時分”。確定時分的心路只有五個過程,該所緣也名為“微細所緣”。

 

所緣撞擊根門,過去有分心生起滅去、有分心波動,有分斷心生起滅去後,開始一組心路的生起,即生起了五門轉向心、識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一直到七個速行心生起滅去時,所緣也一起滅去,這種在七個速行心後滅去的心路稱為“速行時分”。速行時分的心路有六個過程,該所緣名為“大所緣”。大所緣足夠使善心或惡心,或阿羅漢的唯作心生起。

 

所緣的生起,從過去有分心開始,經過有分波動心、有分斷心、接著開始心路的五門轉向心、識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七個速行心、到第二個彼所緣心時滅盡,這種心路過程進行了整整十七個心識剎那,稱為“彼所緣時分”彼所緣時分的所緣為“極大所緣”。心路經過五門轉向心、識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七個速行心、二個彼所緣心後滅盡,共有七個過程,是感覺最強烈的所緣。

 

所以,所緣(目標)呈現於五根門時的諸心活動,並不是一定是有七個過程,而是依所緣撞擊根門的強烈度分為四種,即極大、大、微細、極微細。

 

在此所用的“大”,及“微細”,並不是指所緣的體積,而是指它給予心的撞擊力,如該所緣即能給予清楚的印象,就是屬於大或極大所緣。

 

因此「大所緣」和「微細所緣」等並不是指所緣的體積,而是指從所緣呈現於根門的那一刻起,直至停止呈現期間,有多少個心路過程心生起。

 

所緣在意門有清晰與不清晰兩個層次。對於呈現於意門心路過程的清晰及不清晰,所緣的分別亦依據相同的原則。即意門心路中,速行時分的心路過程,其所緣的清晰度,不及在彼所緣時分後滅盡的所緣。彼所緣時分的所緣是最清晰的所緣。所以,意念有清晰的意念,與不清晰的意念。

 

C48B97E3-C13A-4549-BC2B-89640E7BE340.jpeg

 

858824A0-2C30-4797-B559-94B685C5135A.jpeg

 

PS.上圖因為在部落格後台貼圖時無法微調,由於小圖字看不清楚,大圖卻無法完整入篇幅內,所以貼上兩圖方便大家對照著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