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無恥的烏鴉,他輕易的活在傲慢、邪惡、貪欲的汙穢中 ◊◊
【244偈】
生活無慚愧,滷莽如烏鴉,
詆毀於他人,大膽自誇張,
傲慢邪惡者,其人生活易。
【註解】
無恥之徒,如狡猾的烏鴉一般圓滑、貪婪的過著容易的生活,他們不知羞恥,不懂得慚愧,詆毀他人過生活。
◊◊ 智者不計較生活艱難,他無慚愧的生活在清淨當中 ◊◊
【245偈】
生活於慚愧,常求於清淨,
不著欲謙遜,住清淨生活,
富於識見者,其人生活難。
【註解】
謙虛的飽學之士,不斷的追求淨化,無繫縛、知慚愧、不狡猾的過著清苦、純淨的修行生活。
【無恥的過活是最容易的事——小沙裡尊者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一名醫生比丘——小沙裡尊者。
話說一天,小沙裡尊者給人治病後,獲得一些特殊食物的供養。在歸途中他遇見另一名比丘,他把所得到的食物與那比丘分享,並對那比丘說那是看病得來的報酬,別處無法得到,他每次看病都會得到這樣報酬。
有一回,他遇上了一名比丘,那名比丘不接受小沙裡的分享,一句話不說就離開了,回到祇陀園,他向佛陀稟報,佛陀說道:「比丘啊!他就像那無恥又貪得無厭的烏鴉一樣,靠二十一種不恰當的行為快樂的活著,但是那些有羞恥感者,怕犯下罪行,活在困苦中。」
注:出家人的一切所得,必須先上繳僧團,然後再平均分配,於食物上也一樣,化緣後必須先回蘭若,將食物再分配,一切社會服務不能索取回報,有所贈與必須全數上繳,再行分配。文中的醫生——小沙裡尊者的行為屬於犯戒。
【評論】
如烏鴉般的狡猾,是經典常用的譬喻。無恥者比烏鴉還狡猾,他埋伏在一旁等候時機掠奪,這種人生活愜意,但不是比丘應有的態度,比丘是尊貴的三寶中的一寶。
皈依三寶的最後一寶就是比丘,對僧寶應該更為重視,要不斷的加以鍛練。佛陀的教義適合眾人,沒有人會因為性別、種族、或膚色而被拒絕成為佛教徒,無論他保持在家身份或出家成為比丘,都是佛教徒,他們所獲得的利益是相等的。在家人供養袈裟、藥物、食物、住所以維持出家人的生命,出家人則將所學傳授給在家人,因此,在家信徒可以輕易的向寺院的比丘尋求幫助和徵求意見,因此在家、出家相輔相成保持平衡。
無論比丘和在家信徒都有一套戒律,他們都自願遵守,並視它為訓練自己的方法。比丘可隨時放棄出家生活而回到在家生活。在某些國家,在家者也花些時間過著出家生活(滿二十一歲才給剃度),通常是在完成普通教育後,進入社會工作前,出家為期三到四個月,通常是從七月份到十月份或十一月份,這時期,他們住在寺院,所有的比丘也住在寺院,這就是夏安居時期,讓他們專心學習,進行禪定或更高的修行活動,過了雨季,便可自由的到其他寺院或樹林中修行。比丘不應聚財,只能擁有少許生活必需的財物。
比丘應該避免性生活,嚴格的持守操行,持戒是他們的義務,雖然不需要盲目的服從,但是由於尊敬導師,所有的比丘都嚴格的持守戒律,最少五年後,當他們的學問有成和經驗豐富後,他們可以到處尋訪良師或獨自修行。
比丘的戒律中,有四大重戒不可違犯,否則將被逐出僧團。1、不可以殺人或指使他人去殺人。2、不拿不屬於自己的財物或侵占別人的財物。3、不可以有性行為。4、不自稱自己達到任何的修行果位、神通或覺悟的程度,如果他是瘋子那就例外。
比丘擁有的財物極少,他身邊的一切東西應視為向僧團借用。比丘只有八種生活必需品,一件雙層外套、一件上衣袈裟、一件下衣袈裟、一個缽、一些縫補衣服的針線用具、一條腰帶、一把剃刀、和一個濾水器,過濾水中的生物,以免雙方都受到傷害。
比丘的義務簡單,但不易行,他需要一心尋求智慧和實踐那解脫的道路。佛陀說:「他應該實踐教義、持守戒律,集中精神併發展智慧。」這樣他才能覺悟佛陀的教義,最後憑自己的力量,作為後進的典範、弘法或著作等。
皈依僧寶,不應自以為向整個僧團皈依,雖然僧團裡擁有一些尊貴的,具備無上智慧的,棄除污染的偉大比丘,可是大部分都像凡人一般的在學習和鍛練的階段。那些尊貴的、凡俗的比丘一樣都是僧寶,由那些自由並已擺脫世間繫縛者形成。在家眾也一樣可以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這證明佛陀的教義適合他們,當然也要靠他們貫徹和實踐來達到。
僧寶亦如佛陀座下大弟子,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尊者,和大愛道、科瑪、蓮花色等大比丘尼。仁慈寬厚的在家弟子如給孤獨長者和毗舍佉女長者,都因為在佛陀偉大的教義下覺悟,他們的修行和德行使他們至今都成為佛教徒的楷模。
一個人決定皈依尊貴的比丘,但也要為自己找到內心的自我皈依處。這是一套偉大的理論,以信念的力量、勤奮、專注、留意和智慧培養人性,把人引導至平衡處,並使他成為尊貴的比丘。
佛教徒的基本信仰在於三皈依,它擬定佛教徒應該實踐什麼?覺悟什麼?並令他在修行的過程中始終如一的忠實於最初的信仰。
在繁瑣的佛學教義中,歸納起來只有三類,就是戒、定和慧三學。在佛陀所作的詩偈中可見一斑:
不作惡行(戒)
心境一致(定)
淨化心智(慧)
這就是佛陀的教義。在這三學中,慧學是最重要的一環,具有雙重性,是整個修行的過程:凡俗的智慧——戒——定——超凡的智慧。
注:這段文字有些地方存有不正確的觀念,僧團有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組成。比丘是僧團的代表性人物,但布施僧團的全部,因此經常讓人誤解,認為佛教只是為僧團(出家比丘)而設,沒有什麼超越的真理。其實無論在家或出家,佛教適合每一個人。不錯,許多經典是佛陀為比丘宣說的,但不排除其內容也能為在家信徒接受。有些經典的內容只適合於某些人的生活,在某些程度上要靠環境,如家庭、事業等。在家弟子依靠個人對法的強烈興趣和決心,可以達到更高的程度。比丘居住的環境有助於修行,比起在家中少了一層誘惑,多了一份信心。在眾比丘中悟力和興趣也完全不同。「道士」這詞不適合用在修行者身上,最恰當的還是「比丘」。
漢傳佛教比丘不乞食,南傳比丘化緣而食,但不是乞丐。佛教有嚴厲的戒條約束比丘的化緣,例如:不可吵鬧、哭唱或作出一些吸引他人注意力的行為,他必須默默的低著頭向前走,接受任何人的布施。佛陀就曾經接受一名貧窮的孩子的布施,那窮孩子什麼也沒有,憑著他的信念布施了一把砂土給尊者,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布施什麼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布施者的信念。比丘必須對所得的布施感到滿足,那食物和藥品,只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