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h & Jon 討論佛法 (2)
Q:剛剛我們討論的實相有“眼識”、”耳識”、“思考”對嗎?
A:心透過六個根門來經驗。當眼識經驗色塵,心門思考後,關於這個色塵,在我們心中就會出現形狀、想法。同樣的當耳識經驗聲音時,很快就會進入心門思考剛剛那個聲音的意思。因為心的生滅太快了,透過六個根門的經驗一直在變化。是眼識在經驗顏色,不是我在看。但在覺知到之前都會認為是我在看,因為太快了,以致於有“我”的錯覺。
我們所討論的眼識、耳識、聲音、思考等等總稱為“究竟實相”。至於杯子、桌子、麥克風等等,稱為“表面實相”,只是想像出來的概念。我們真正要瞭解的是究竟實相。
我們討論這一刻生起的實相,但是我們不能期待可以立刻瞭解這一刻出現的實相是什麼。但我們肯定有累積一定的智慧,所以才會對瞭解真相是什麼有興趣。但真相太深奧,不是我們現在就能穿透的。所以必須建立於不斷的思慧的基礎上。聞慧後思慧必須是很自然的累積。思慧前一定要聞慧,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我們都有慣性,想要加速智慧的增長,但重點不是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而是瞭解現在這一刻出現的實相。能夠建立正確的開始,就不會被影響要刻意去作什麼改變 來培養智慧了。
Q:五蘊指的就是包括在佛法裡的實相嗎?
A:是的,當我們講到五蘊時,五蘊就是實相,是立刻生滅的實相。我們所討論的實相可以分為兩大類:
1、能經驗所緣的,叫作名法。
2、只能被經驗、什麼都不知道的,叫作色法。
剛剛提到的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色,指的就是色法,其他的就是名法。
“識” 就是”心”, 心有不同的功能;
“受”就是感受;
“想”就是記憶;
貪愛、憎恨就是”行”。
所以我們剛剛所討論的身心所有生滅的現象都是這五蘊之一。能經驗所緣的叫作名法,名法又可以分為二類,“心”是主要的能經驗者,就是五蘊中的“識”, 其他記憶、喜愛、憎恨⋯⋯叫作“心所”。心所的功能是協助心經驗所緣,這就是名色法的生滅。
Q:請問呼吸是五蘊中的哪一蘊?
A:可以被直接經驗的叫作實相。呼吸本身是一個想法,一個標記而已,是對這一刻的現象給的名字,它不是可以被直接經驗的。現在有很多事(故事)正在發生,但並不是實相,並不能直接被經驗的。所以我們會一直討論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及他們被它們經驗的對象,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Q:為什麼呼吸不是實相,是概念呢?沒有了呼吸,就沒辦法經驗所有的現象。
A:那麼呼吸是如何被經驗的呢?
Q:必須要活著,沒有呼吸就不能去經驗。
A:拿大腦來說,沒有大腦就沒辦法活,和沒有呼吸是一樣的。但大腦本身是實相嗎?大部份的時間我們不會注意到呼吸,在注意到呼吸時,那一刻的實相是什麼呢?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還是身識呢?呼吸如果代表的是生命,那就一定是心、心所或色法。
當下次妳再注意到呼吸時,可以去思考一下,現在在想著呼吸的這個念頭,有什麼被身體感官根門經驗,比如冷或熱。同樣的道理, Sujin 老師會提醒我們,當餓的時候,什麼是真的,那個時候的實相是什麼呢?事實上,那個時候的實相必須是心、心所或色法。那如果是色法,是透過哪個根門被經驗的?比如說餓的時候,其實是帶著不愉快的感受。所以我們逐漸瞭解那時候是什麼實相的生滅。
在練習禪定時,呼吸本身可以是練習禪定的一個對象、所緣,但其實是非常細微的,跟我們一般想的呼吸是不同的。呼吸只是個概念。我們認為的身體其實是某些實相,因為這些實相以致於我們有這些概念。但我們都落入那個概念裡了,所謂的呼吸並不是透過六個根門經驗,是透過身體這個根門來經驗。但身體這個根門永遠只能經驗四大元素。當你想到呼吸,呼吸到的是輕柔的,那其實已經是在心門思考了。除了涅槃,其他的實相都是因不同的因緣條件而生起的。那麼呼吸是什麼因緣條件呢?他的因緣條件是心,所以憤怒跟平靜的呼吸狀態是不同的。如果心停止了,就不會有呼吸的因緣條件,就沒有所謂的呼吸和生命了。事實上沒有心生起時,就沒有生命了。
身體的色法有四個因緣條件來源:過去的業、心、食物、溫度。一般來說,我們平常是不會特別注意到呼吸,除非呼吸特別的強烈。有些禪修者把呼吸拿來作為一個練習的所緣,久了就會產生習慣性。以為透過這個方式可以瞭解到八正道,那是條錯誤的道路。
Q:但釋迦牟尼佛一開始練習就是從出入息開始的,他是透過禪定生起慧的。
A:在佛陀時期之前就有人可以透過觀息法來建立非常高層次的奢摩它。所以針對這些人,佛陀會教導他們如何透過呼吸來成為建立智慧的路徑。但他教導的對象是已經有那個習慣的人了,但他並不會建議其他人這麼作。真正重要的是這一刻的實相是什麼,而不是刻意將呼吸成為一個修學的所緣。
Q:那麼有建議的方法,要作什麼嗎?
A:瞭解實相並不需要刻意作什麼。瞭解是實相,貪愛也是實相,都有不同的因緣條件生起。想要作什麼,想是實相,作什麼是概念。但在執行這個概念時又有很多的實相在那裡。所以這就是剛提到的表面實相和究竟實相其實是同時存在的。當我們聽到佛法時,不是每個人都會想、會思考佛法的內涵,這也是很自然的。想是實相,是不受控制的。所以聽聞佛法愈多,思考佛法愈頻繁,就愈容易真正體會真相。
Sarah總結:只有透過佛法的討論,才有機會建立更深的瞭解,所以聽、思考、討論關於實相的佛法,是很重要的因緣條件。我的經驗是透過討論中的問與答,才會發現自己不清楚的地方。佛陀也是很鼓勵佛法的討論的。有時自己閱讀經典時,會以為自己讀懂了,但其實經典是沒有那麼容易讀懂的,因為“我” 的概念會很容易跑進來,就會誤解是我應該去作什麼、不去作什麼,反而無法正確的解讀佛陀的話。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同,有人喜歡自己讀、有人喜歡討論、有人喜歡作筆記,不管是什麼方式都是為了智慧的培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