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E27E41-26C0-4B11-8D5C-CA5FE9DCFCE2.jpeg

《我們真正的歸宿》2/ 8我們真正的歸宿

 

[阿姜查]

 

我們真正的歸宿

 

(對一位即將離開人世的年老在家弟子所做的開示。)

 

此刻,生起堅定心,恭敬的聆聽佛法。在我說話的當兒,注意我所說的話,好像世尊就坐在你的面前一樣,瞌上你的眼,讓自己感覺到舒適,安下你的心,讓心專注在一點上,謙遜地讓三寶的智慧、真理與清淨住在你的心中,這是表示對一位圓滿覺者的敬意。

 

今天,除了佛法——佛陀的教法,我沒有帶任何有形的物品來給你。請仔細地聆聽,你應當瞭解,即使是擁有廣大福德的佛陀,也無法避免肉體的死亡。在他年老的時,他捨棄了身體,也放下了沈重的擔子。現在你也應該學著對你這早已依靠多年的身體感到滿足,你應該感到很夠了。

 

你可以將它比喻成已在家裡用了很久的器皿——你的杯子、碟子、盤子等等。當你剛擁有它們時,它們時乾淨而光亮的,但是現在,經過了很長時間的使用之後,它們變得陳舊。有的早就破了,有的不見,而那些遺留下來的,也在逐漸毀壞當中。它們沒有一成不變的形體,它們本來就是那樣。你的身體也是相同——從你出生的那一天,經由孩童到青年,真至現在的老邁,它始終不停地變化,而你要接受這個事實。佛陀曾經說,一切的因緣條件,不論是心理的、生理或是外在的條件,都是無自性的:它們的本質,就是——變化。好好地思惟這個真理吧!直到你清楚明白地看見它。

 

這具躺著的衰微的肉體是真實法(saccadhamma),是事實。這身體的事實是真實法,這是佛陀永不變的教導。佛陀曾教我們去觀察這個色身,去思惟這個色身,並面對這個事實: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要能夠去安住這個色身。佛陀曾經教導我們,應該知道,被鎖在牢獄的只是這個身體,不要讓心靈也被鎖住了。如今,你的身體已隨著年齡開始退化,這原不需要去違抗的,但卻不要使你的心也隨著腐朽了;要保持心的獨立。佛陀曾經教示,有生就要老、病、死,這是身體自然的現象,再沒有任何其它的了。現在你已親身體驗到這個偉大的真理,就以智慧來觀察這色身並領悟它吧!

 

即使,你的房子已被水淹沒或被火燒毀,無論任何危險的威脅,就讓它只是房子的問題吧!如果有一場洪水,不要讓它泛濫了你的心;如果有一場大火,不要讓它燃燒了你的心。讓它就僅僅是房子吧!洪水或是大火對你而言,不過是外在的災害。現在,該是讓心放下執著的時候了。

 

你活在這世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你的雙眼曾看過形形色色的東西,你的兩耳也曾聽過許許多多的聲音。你有過無數的經驗,而它們就是——經驗而已。你曾吃過好吃的食物,而好吃也只是好吃,沒有更多的了。令人不愉快的滋味也只是不愉快,就是這樣。如果眼睛看到美麗的外貌,也只是美麗的外貌;醜陋也只是醜陋;耳朵聽到吸引人的音聲、美妙的音聲、而這些聲音也只是這樣而已。

 

佛陀說過,無論富有或貧窮,年輕或年老,人類或動物,沒有任何的生命,可以在這世界上永久的將自己保持在一種狀態當中,每一件事都會經歷變化和疏離,這就是生命的真相,而我們沒有任何的對策,但佛陀說,我們能做的是去思維這身和心,去瞭解到它們的無自性,觀察到它們既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它們擁有的只是一個時性的存在。這就好像這間房子,它只在名義上屬於你,你卻無法帶著它跟你到處跑,你的金錢、財產和家庭也是一樣——它們都只在名義上是你的,它們並不是真正屬於你,它們屬於自然。這個真理,不單單適用於你一個人,每一個人也都在同一種情況下:即使是世尊以及他已開悟的弟子們也都一樣。他們會不同於我們,只在於他們接受了事物的本來面目,看到了這些本來就是如此的。

 

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仔細地觀察這個軀體,從腳底到頭頂,然後再回到你的腳底。看看這軀體吧!你看見了什麼?在你的身體裡,有任何東西實質上就是乾淨的嗎?你能找到任何不變的本質嗎?這整個身體都在衰退中,而佛陀要我們去瞭解,它並不屬於我們。身體會這樣,那是自然的,因為一切都隨因緣在變化著,你還要它怎麼樣呢?事實上,身體的這個樣子並沒有什麼不對,導致你受苦的不是身體,而是你錯誤的知見;當你有了錯誤的見解時,你就被混淆了。

 

這就好像一條河裡的水,它會很自然地往下流;它絕不會逆流而上,那是它的本性。如果有人站在河邊,看著水急速往下流,心卻異想天開地要水逆流而上,他因此而痛苦。無論他如何努力,他錯誤的思想,將不會讓他得到心靈的平靜。他將因他錯誤的知見+想要逆流而上的想法,而不快樂。要是他有正確的知見,一定上會知道水必然是往下流的;他如果無法覺悟和接受這個事實,就會感到煩擾不安。

 

河水必須往下流的道理,就如同你的身體;一度年輕的身體變老了,而今,它正趨向死亡。別去期望還會有別的方式出現,那並不是你擁有什麼力量可以輓回的,佛陀告訴我們,要看清楚事物的真相,而後放下我們對那些事物的執著。以這種「放下」的感覺做為你的依歸吧!縱使你感到疲勞和倦累,也要繼續禪坐;讓你的心於呼吸同住,做幾下深呼吸,再利用咒語「哺——(Buddho)」,將心專注在呼吸上,使這樣的修習成為一種習慣。愈是疲倦,你感到愈須要細微且專注你的注意力;那樣的話,你便可以對抗痛覺的升起了。當你開始感到疲倦時,將你所有的思緒停止,讓心自然會集,然後再轉回來注意呼吸。就只是不斷地在心中持念「哺——哆、哺——哆」。放下外在的一切,別對你小孩和親戚念念不忘,別抓取任何的事物,完全的放下。讓心系在一個單一的點上,讓那安靜心住於呼吸;讓呼吸成為唯一的認知對象、集中注意,直到這顆心變得愈來愈細微,直到感覺已無關緊要了,而心卻是一片的清涼和覺明,直到感覺已無關要緊,而心境卻是一片清明和覺醒。那麼,當痛覺升起時,它就會自然而然地逐漸停止,最後你看待這呼吸就好像一位親戚來拜訪你一樣——當一個親戚要離開時,我們會隨他出來,看他離去;我們會注視著,直到他走或駛離視線,我們這才返回家門。我們也可以同樣的方法來觀照呼吸:如果呼吸粗大,我們知道它是粗的;如果它是細微,我們知道它是細的。當它愈是細微,我們愈要跟進,同時使心覺醒,最後,呼吸會全然地消失,而所存留的,只是清明覺醒的感受,這便叫做「見佛」。我們所擁有的那種清楚的覺知稱做「哺哆」,是正知者、覺醒者、光明者,那是與佛陀,與清明、覺知相遇而同住的。因為入滅的,只是歷史上血肉之軀的佛陀,真正的佛陀——就是清澄、明覺的,今天我們仍能經驗及達到,而如果我們達到它,便是與佛陀的心相應了。

 

因此,放下吧!除了這覺知,放下所有的一切。禪坐時,不要被你心中升起的幻想或聲音愚弄了。把它們全都放下,完全不要抓住任何事物。只要住於這「不二」的覺知,別煩惱過去或未來;只須靜靜地,你將到達那不前、不後、不住的境地。在那兒,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抓住或執著的。為什麼呢?因為無我,沒有「我」或是「我的」,一切都沒有。佛陀教導我們,要用這個方法去空掉一切,不要讓任何事物繫縛了我們;要去瞭解這個道理,瞭解之後,就是放下!

 

去領悟佛法——這從生死輪迴中得到解脫的「道」,是我們必須獨自完成的工作。因此,繼續試著去放下,並瞭解佛陀的教導,真正地在觀想上下功夫吧!別擔心你的家人,目前他們仍保有著他們的樣子,未來他們也將跟你一樣;在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能逃避這個命運。佛陀告訴我們,去放下一切不實而無意義的事物;如果你放下,你將見到真理,如果不能,你便見不到真理。就是這樣,它對世上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相同的。因此不要去煩惱,也不要去執著任何事物。

 

縱使你發覺你在想,那也無所謂,只要你不是一味愚痴地想,而使用智慧想。如果你想你的孩子,用智慧,不要用愚痴。無論心想到了什麼,都要以智慧去想、去瞭解,覺知到它的本然;如果你以智慧瞭解事物,那麼你就能放下事物而不會有痛苦。這顆心是明亮的、快樂的,處於平靜中的,而且從散亂中轉向,它是專注的。此刻,你所能尋求幫忙和支持的,就是你的呼吸。

 

這是你的工作,不是其他人的。讓別人去做他們自己的工作吧!你有你自己的工作,不是其他人的。讓別人去做他們自己的工作吧!你有你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你不須去背負你家人的;不要執取任何什麼,完全地放下,放下將會使你的心平靜,目前你唯一的責任就是專注你的心,讓它得到平靜。把其他一切的事物都留給其他的人,色、聲、香、味⋯⋯。那些都留給其他的人去照料。把所有的事情都拋諸腦後,去做你自己的工作,履行你自己的責任吧!無論任何念頭在你心中升起,不管是對痛苦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或是對其他種種的憂慮,對它們說:「別來煩擾我,你們再也與我無關了!」當你面對「諸法」的升起時,只要不斷地這樣告訴自己。

 

「法」(dhamma)這個字,到底指的是什麼?一切事物都是法,沒有一件事物不屬於法。而「世間」又是什麼呢?世間就是你此刻正在波動的心境:「這個人將怎麼辦?那個人將怎麼辦?當我死後,誰會去照顧他們?他們又會如何去處理?」這些全都是「世間」,甚至只是恐懼死亡或痛苦的一個念頭之生起也是「世間」。捨棄這世間吧!世間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假如你允許「世間」在你的心中生起,並支配你的意識,那麼心便會變得曚昧不清而不能見到它自己的本來的面目了。因此,無論什麼在心中顯現,只須說:「這不關我的事,它是無常、苦、無我的。」

 

心想著你要繼續活的長久,這樣的想法,將會使你痛苦。但是想著要立刻死或快點死,也是不正確的;那不也是苦嗎?因緣條件不屬於我們,它們隨著它們自己的自然法則。對身體的這種現象,你絲毫沒有辦法。你可以使這身體變得漂亮一些,短時間內看起來動人而且乾淨,就像年輕的少女,塗上口紅,讓指甲留長;然而當年紀到時,每一個人都是相同的命運。這就是身體的自然現象,你沒有其他任何的辦法了。但你所能提升和美化的,是這一顆心。

 

任何人都可以建一棟磚瓦木造的房子,但佛陀卻說那種房子不是我們真正的家,他只是名義上歸屬於我們。它是世俗的家,會隨著世俗的方式改變,而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外在有形的家也許是美好的,但並不十分平靜,有時擔心了這,又但心那,愁慮滿懷,所以我們說那不是我們真正的家。對於我們,它只是外在的,遲早,我們必得放棄它。這不是一個我們能長久居住的地方,因為它並不是真正屬於我們,它只是這世間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我們認為那是「自我」,是「我」,但事實上卻不全然如此,它只不過是另外一個世俗的家而已。從出生到現在,你的身體隨著自然的過程,它老了,病了,你卻無法從中阻止;就是那樣。如果希望它會有任何的不同,就會愚蠢得像要一隻鴨變得、像一隻雞一樣。當你知道那是不可能——一隻鴨就是一隻鴨,一隻雞就是一隻雞,而身體會逐漸老化、死亡時——你就會找到力量和精力。無論你多想讓這身體延續下去,並持續長久,那終究是不可能的。

 

佛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行」(sankhara)這個字,指的是身和心。「諸行」(sankhara)是無常和變異的,出現了之後,它們就消失,生起了之後,他們便消逝;然而每一個人卻希望它們都能永恆不變,這是非常愚痴的。注意這呼吸吧!一旦進來,它會離開;那就是它的自然,它便是那樣。呼與吸必須要交替,必要要變化。「諸行」的存在來自於無常變異,你無法阻止。只要想想:「你能只呼而不吸嗎?這樣的感覺好嗎?或者你可以只吸而不呼嗎?我們希望一切事物都能夠永恆不變,但那卻是不可能的,這呼吸一旦進,就必須出,當它呼出時就會再次的吸進,這是很自然的,不是嗎? 我們有了出生,就有老、病、乃至死亡,而那是完全自然且正常的。因為諸行履行了它們的工作,因為入息和出息以這種的方式交替,因此今天人類種族仍然存在這兒。

 

很快的,我們生、我們死。我們的出生和死亡恰是一樁事。就好像一棵樹,當它有根時,就一定有小枝,當它有小枝時,也必然有根;你不可能有這個沒有那個。有點好笑的是,看到人們在面對死亡時,是那麼地傷心悲痛,而在出生時卻是多麼的歡欣與快樂啊!這就是無明,然而卻沒有人能夠明白地看清楚這一點。我想,如果你真的要哭,最好為出生而哭吧!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根就是枝,枝就是根。如果你要哭,就為根而哭,為生而哭吧!仔細地想一想:如果沒有生就不會有死,你可以瞭解這個嗎?

 

別擔心太多事,只要想「這就是事情的本來樣子」,這是你的工作,你的職責。當下,沒有任何人能幫得了你,你的家人和你的財產都幫不上忙;此刻所能幫助你的,是清明的覺知。

 

因此,別再猶豫了,放下吧!把一切全都拋開。

 

即使你不願放下,每件事物也終歸會漸漸地離去。你能看到嗎?你整個身體的各個部分器官是如何地在悄然中消逝。 拿你的頭髮做例子吧!當你年輕的時候,是多麼地烏黑濃密啊!而今卻脫落了。你的雙眸過去是完好而明亮的,現在卻已衰弱,視線變得不清了。當你的器官用到極限的時候,它們離去,這並不是它們的家。當你還是小孩時,你的牙齒健康且堅固,而今它們卻是動搖的,也或者你早已有了假牙。你的眼、耳、鼻、捨⋯⋯,每件事物正逐漸地離去,因為這不是它們的家。在「行」當中,你不可能有一個永恆的家:你可以停留一段時間而後你便必須離開;這就好像一個房客,以那衰弱的眼睛照顧著他那小小的房子一般。他的牙齒不再那麼地堅固,他的耳朵不再那麼地靈敏,他的身體不再那麼地健康:每件事物都在離開當中。

 

因此,你不需要擔擾一切,因為這不是你真正的家,它只是個暫時的庇蔭處。來到了這個世間,你就應該思惟它的自然現象:每件事物,都在準備著消失,看看你的身體吧!有哪個部位仍然保有它原來的形態呢?你的皮膚仍然和以前一樣嗎?你的頭髮呢?不再一樣了,不是嗎?一切事物都到了哪兒呢?這就是自然,是事物的本來面目。當它們的時間一到,就會隨著因緣各行其事了。這世界沒有一樣東西可以依靠——世界是一個不安與煩擾、快樂與痛苦,永無止盡的輪迴,是沒有寧靜的。

 

當我們沒有真正的家時,就好像一個沒有目標的流浪漢,四處飄蕩,來這裡一會兒,到那邊一下子,停停又坐坐,無論如何都感到不舒服,一直要到我們回到真正的家。這就如同一個離開家鄉的族人,只有當他回到家時,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輕鬆與寧靜。

 

在這世上,無法找到一個真正平靜的地方。窮人沒有,富人也沒有平靜;大人沒有平靜,小孩也沒有平靜;受低等教育的人得不到平靜,受高等教育的人也一樣。任何地方都沒有平靜,這就是時間的真理。

 

少財產的人受苦,多財產的人同樣受苦,小孩子、大人們、老年人,每個人都在受苦。老年有老年的苦,年青有年青的苦;富有有富有的苦,貧窮人貧窮的苦——除了苦,什麼都沒有。

 

當你以這種方式觀照事事物物之後,你將體會到無常(aniccam)和苦(dukkham)。為什麼每件事物都是無常和苦的呢?那是因為它們都是無我(anatta)

 

躺在這兒又病又痛的身體,以及覺知這病痛的心,叫做「法」。那些無形狀的思想、感覺和知覺成為「心法」(mamadhamma),而承受痛苦的是「色法」(rupadhamma)。物質是法,非物質是「法」,因此我們與「諸法」同住,我們住在「法」當中,我們就是「法」。事實上沒有一個「我」能在任何地方被找到,有的只是諸法的不斷升起和消滅,一如它們的本然。每一個剎那,我們都在經歷生與死,這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當我們憶念起偉大的佛陀,他說的話是那麼地真實,我們感受到他是多麼地值得尊敬啊!每當我們看到事物的真相時,就是看到了他的教導;縱然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地去實踐法。但即使我們擁有了教法的知識,並且有所學習和實踐,只要我們仍然沒有看到真理的話,我們依舊是沒有家。

 

也因此,瞭解到這一點: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都正準備離開。當眾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必然會去走他們的路。富有、貧窮、年輕、年老,都會經歷到這種變遷。

 

當你領悟到這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時,你將感覺到那是個令人厭煩的地方。當你瞭解到,在這世間,沒有一樣穩固堅實的東西足以讓你依靠時,你會感到厭倦而了無興趣。不感興趣,並表示嫌惡,而是心的清清楚楚;它瞭解道事情的狀況是沒有什麼可以去輓回的,世間本來就是如此的,依著這種方法去明瞭,你會放下執著,以一種既不是快樂也不是悲哀的心放下;透過智慧瞭解到它們變遷的本然性而只與諸行和平地相處。諸行無常(aniccavata sankhara)——一切諸行都是無常的。

 

簡單地說,「無常」便是「佛」。如果我們真正地見到無常的現象,我們將會看到,無常是常的。這裡的「常」,意思是說,必然會變遷的現象是不變的。這是眾生所擁有的常性,從孩童經年少到老年,都不斷地轉變,而那種極為無常,那種自然的改變,是恆常而固定的。如果你能這樣地去觀照,那麼你的心就會感到自在。這,並不只有你一個人會經歷到,而是每一個人!

 

當你這樣地去思考事物時,你將看待它們就像是很厭煩的樣子,而厭離心就會生起,你在這世間感官享樂的欣喜將會消失。你將瞭解,如果你擁有得少,你放棄的也會少。富有只是富有,長壽也只是長壽,他們沒有什麼特別。

 

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遵循佛陀的教導,築起我們真正的家;依照我解釋過的方法去建立起它。築起你自己的家,放下、放下吧!從不進中解脫出來,從不退中解脫出來,從不止中解脫出來,直到心達到平靜。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快樂和痛苦都逐漸減退而終致消失無蹤!

 

偉大的導師——佛陀,看到「諸行」是無常的,於是教導我們去放下我們對「諸行」的執著。當我們的生命達到盡頭時,我們將毫無選擇的餘地:我們不能給自己帶走什麼。因此,在這之前,你把它放下不是更好嗎?諸行只是一個帶著四處走的沈重的擔子,為什麼不立刻就放下呢?為什麼還要拖著它們到處跑呢?放下,放輕鬆!就讓你的家人來照料你吧!

 

那些照顧病人的人是在增長美德和功德。病人給予他人這種機會,就不應該再給他人更多的負擔,如果有痛苦或其他的問題,就讓你的家人知道,而讓你的心保持在有益的狀況中。照顧父母親的人(他或她的),心裡應該充滿著慈悲與關懷,不要有厭惡心,這是一個可以還報父母恩情的機會。從出生經孩童,在成長當中,你們一直都依靠著父母。今天我們會在這裡,都是因為我們的父母和父親一直以來多方面的幫助和協助,我們虧欠他們的實在太多了!

 

而今,所有的孩子與親戚都聚集在這兒,看到你們的父母是如何地轉變成你們的小孩。以往你們是他們的孩子,今天他們卻成了你們的了。他們變得愈來愈老,直到他們又變成了小孩。他們的記憶差了、視力弱了、耳朵也不靈了,有時更對他們所用的字語混淆不清,不要讓這些擾亂了你們,照顧病人的人,都必須知道如何去放下。不要執著事物,只要放下並讓他們依著自己的意思。當一個年青孩子違逆父母時,有時父母會為了求得一份平靜和為了使他高興,便讓他照著自己的方式去做;現在你的父母也像那個孩子一樣。他們的記憶和知覺都混亂了,有時他們不知不覺地叫錯你的名字,或者當你請他們遞個杯子時,他們卻拿了個盤子來;這種情形是很平常的,可別為了這個而起煩惱。

 

讓病人記住那些觀照者的慈悲,並耐心地忍受病痛。善用你自己的心力,別讓這顆心變得散亂和混亂了,別使照顧你的事情變得難處理。讓看顧病人的那些人,在內心生起慈悲與德行;不要憎惡那些令人厭惡的工作,譬如清理唾液或大小便等等。盡你們所能,在家中的每一個人都應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們是你僅有的父母,賜給你生命,是你的師長、護士以及醫生,他們給你一切所需,他們將你帶大、教育你並與你分享他們的財富,讓你能成為他們的繼承人,這是父母最大的恩惠。那就是為什麼佛陀要教導katannu  katavedi兩種美德——「感恩」及「回報」了;這兩種法是相互配合的。如果我們的雙親正需要幫忙,處於病危或在困境中,我們就必須盡全力地去幫助他們,這就是感恩回報,是維持這世間的一種美德。它預防家庭的破碎,並使它們能夠堅固及和睦。

 

今天,我帶去了法的禮物獻給病中的你!我沒有任何物質的東西提供給你,這屋子裡看起來已經夠充裕了,因此我給你佛法——這是永恆之寶,一份用之不說的法寶,從我這兒接受了之後,你可以隨自己的喜歡傳播給許許多多的人,它是永遠用不盡的;那是真理的本然性。很高興能夠帶給你這一份法的禮物,也希望它能給你一股力量去解除痛苦。

 

  去好好瞭解心和其他感官是非常重要的

  知道它們如何地來和去

  如何地生起合如何地消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