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f85f7f525d28758aeb43c878d51fa6.jpg

所緣的定義

[德加尼亞]

所緣-我們需要知道所緣的定義。所緣的意思-被心知道。心能知道。「被知道的」是所緣。「知道」是心。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在發生。它們做它們的工作。

所緣一直在發生,但是我們的心卻處於覺知不太好、正定不好、正精進不好、智慧也不太好的狀態裡。所以,我們需要培養這些心的品質。這是禪修。所緣已經在那裡了。我們需要思維這個自然法。同時,我們需要正確的資訊。

在禪修裡,聲音、思想和疼痛常常是問題。「哪一個比較好-噪音或寧靜?」「寧靜比較好?」「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每一次噪音出現,你就會不滿。當你認為「它比較好,它是好的」,那麼當相反的情況出現時,就會有抗拒。聲音是一個所緣-它是「被知道」的。寧靜也是一個所緣-它也是「被知道」。你可以經驗寧靜,對嗎?它們是所緣。寧靜是寧靜-不是「好」。噪音是噪音-「不是」壞。它們是所緣-經驗。

「哪一個比較好-比較多思想或比較少思想?」(笑)現在,你變得聰明了。你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有正見。你有正確的理解和正確的知識,所以你能用正確的方式來思考。重要的是你是否在覺知。不要抱怨正在發生的事。經驗來自過往的因緣條件- (經驗是)果。你不能控制或改變它。我們不是在嘗試改變。我們在嘗試去認出。當有思想比較多時,認出思想比較多。當念頭比較少時,認出念頭比較少。重要的是:當所緣在的時候,心沒有在渴望或抗拒所緣。這是正見。當有正見時, 心不會有那麼多抗拒、或執取。正見是智慧。

「哪一個比較好-疼還是不疼?」其實,當一個人明白了疼是一個所緣,沒有疼也是一個所緣,那就對疼不會有抗拒。還有,當疼消失時,心不會太過於開心。這不同於我們很多人- 那些忍耐疼的人-當疼消失時...呼...鬆一口氣!疼消失了,我們很開心,因為我們沒有理解「疼是所緣」。當疼消失時,我們也不理解「沒有疼」也是所緣。你可以經驗「沒有疼」,對嗎?但是你不知道這個經驗也是所緣。

我們只能認出明顯的所緣,比如疼痛或聲音。我們無法認出,沒有疼和寧靜也是所緣。例如,晚上我們只能覺察到蟋蟀的聲音。我們不知道在蟋蟀的聲音以外,那是寧靜。

你需要知道所緣的意義。每一刻,心可以知道「被知道的」是所緣。所緣是經驗-經驗只是經驗。我們不應該評判它,但是心的評判是非常快的。對於初學者來說,當沒有那麼多批判時,心更為寬慰/放鬆的,因此覺知也會更多。對於資深禪修者來說,他們只需要知道有評判-這就夠了。對於初學者來說,他們觀察的心裡不能有太多的煩躁不安,所以他們需要把一切現象視為自然法-所緣。當心放鬆一點時,他們就能覺知。資深禪修者不需要這樣想。因為他們已經明白自然法和所緣,他們只是需要去認出心在評判。

 

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XMJIqIFo3_qXm_PPujU9gA

 


 

所緣的選擇 

[德加尼亞]
禪修的所緣,必須是自然的現象。你可以用任何所緣來開始,聲音、呼吸或腹部起伏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該所緣對你來說是可以自然觀察到的,而且不需要總是只觀察同一個所緣,可以覺知當下身體任何的現象。

剛開始禪修時,以一個主要對象作為所緣是沒有問題的,但有很多禪修者總是只用單一所緣,不知道除了那所緣之外還有其他的,而且觀照時過分用力,所以逐漸地我們需要開放地覺知更多的所緣。

內觀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會接觸、學習到很多東西。要學習身心相互的關係,便要觀察到更多的所緣,而非只是停留在同一個所緣上。當覺察力越來越強時,心自然會覺知到更多不同的所緣,同時間覺知兩個、三個所緣也是可以的。

我們知道有出入息念,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出入息念來修習。很多人修習出入息念的時候,不察覺到用了過多的精力來覺知,當呼吸稍為微細時,覺知的心便用更強的專注力嘗試去把微細的呼吸看清楚,有時候會令呼吸緊張和不暢順。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可以很容易覺知到呼吸,但有些人卻不容易,所以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禪修所緣。

剛開始禪修時,我也曾用單一所緣,例如呼吸。當時我的心太亂了,甚至要用哮喘式的強烈呼吸才能觀到呼吸。但我的老師告訴我,有思惟是沒有問題的,不要因為有思惟而生起抗拒。這個正確的觀念很重要,不要打壓身心的自然現象,應該一視同仁,呼吸和思惟都是一樣的,都是心能知道的所緣,要記住這個觀念。

如果以呼吸作為主要所緣,在觀照呼吸的同時嘗試去知道其他的現象。行禪時雖然知道腳部的移動,但也知道其他所緣,這樣的禪修狀態是正確的。對於修觀禪來說,遮蔽、忽視其他的所緣,只知道單一所緣,是不對的,不合適的。

當你覺知到心在分析、在思惟的時候,覺知到就可以了,然後可以回到身體現象或其他感受。在剛開始修習時因為不夠善巧,比較難去觀察思惟的心,很容易掉進思惟內容裡,失去覺知,所以我們先以明顯的所緣培養覺知的心,讓它先強大起來。就這樣,當覺知到有想法的時候,別繼續想,並回到身體的感受;再有想法生起時,再知道了,再回到身體的感受,這樣反覆地練習。


 

所緣及心

[德加尼亞]
在我們經驗裡,什麼是所緣?什麼是心?能知道的就是心,被知道的就是所緣。所緣有時候也被稱為目標,目標或所緣就是心覺知到的對象。聲音是被覺知到的,聲音是所緣;痛是被覺知到的,痛是所緣;心也是能被覺知到的,所以心也是所緣。

我們必須明白心的本質是怎麼樣?所緣的本質是怎麼樣?心的本質就是能夠知道所緣。因此,我們不用強逼著心去知道東西,因為它本來就能知道。我們只需確保覺知有沒有存在,知道的心也本來就在運作著。如果能守住知道的心,所有的所緣其實都會跑到心裡來的,因為心本來就能知道外面的東西。

如果能觀察到心,就會像坐在辦公室裡的總經理一樣,大家把需要知道的資訊都拿過來給總經理看,不用像員工一樣跑去外面找這個所緣、那個所緣。

當我們有觸碰的感覺,這觸碰的感覺就是一個所緣,而知道觸碰的心是另外一個現象。聲音和聽到聲音是同時發生的,而聽到聲音和知道聽見聲音,是不一樣的,聽到並不代表知道自己聽見。聞到、知道聞到,嚐到、知道嚐到,感受到、知道感受到,都是不一樣的,是兩個不同的現象。

注意力是經常改變的,心會自動導向較強的所緣。例如行禪時我們的手在動,或者腳在動,心在注意手、注意腳步,這注意力也是心的功能。

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感受到等等,其實這些現象是同一類的現象。知道看到、聽到、聞到、嚐到、碰觸感覺到,就是心有注意到那些現象。

開始禪修時,我們只知道所緣。慢慢地我們既知道所緣,也能知道觀察所緣的心。這時,覺知的心就能知道這兩個同時發生的現象--所緣及知道所緣的心。

當你有了經驗,能知道覺知的心時,就可以去覺知這個覺知的心,就不需要去看很多不同的所緣,只要知道心在覺知就可以了。


 

眾多所緣

[德加尼亞]
當心自然知道很多不同的所緣時,如果你想跟緊每一個所緣,就會覺得累,所以不要跟著所緣,不要太專注,只要知道就可以。

覺知可以同時觀察到心理和身體的現象,可以看到它們之間相互的關係。

我們所用的這種禪修方法不需要很深入地了解單一所緣,而是去培育覺知的心,所以多關注覺知的心是否存在,重點是知道覺知的心。

如果同時能看到很多所緣,那就順其自然地觀察,不需要把ㄧ個個所緣分開來觀察。

剛開始不熟悉的時候,有些禪修者感覺心覺察兩個所緣會很吃力,如果是這樣,那就一個一個地觀,熟練了,心的能力大了,自然可以兩個或數個一起觀,不費力。

去覺知所緣,開始時肯定觀察不清楚,這是自然的,要重複再重複地觀察,不要著急。一個所緣或者是很多個所緣,對禪修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正見和持續地覺知。這兩項會令心穩定。

禪修練習就是要培育善巧的覺知,覺知所有看到、聽到、聞到、嚐到、觸受到和心的認知活動,也就是所有在六根門發生的現象。

若能平穩地觀察到多個所緣,在覺知很持續的時候,檢視自己有沒有覺知到能知的心本身。如果你能覺知到覺知的心,那麼覺知什麼所緣其實都沒關係,所緣並不重要。覺知時,所緣可以是任何的色、受、想、行、識,我們只要守住覺知的心。覺知在心裡,而不在外面。

要培養覺知,ㄧ開始當然是要知道所緣。心觀察到所緣時,會觀察它、了解它,想要去調查它,過程中有很多的心識在產生。但如果禪修時只專注在所緣上,我們並不知道禪修的另一半,也就是觀照、覺知的心,這樣了解便沒法生起。但如果保持持續地觀照,覺知有了一定慣性動力時,便會更容易看到觀照的心,覺知的心。必須讓覺知的心變成慣性,有了動力,才能在觀察到所緣的同時去觀察、了解覺知的心;繼而把覺知的心作為主要所緣,持續地練習,當覺知能穩住在像總經理宏觀的位置時,禪修就會變得很輕鬆,因為所緣都自動過來了。

覺知加探索、興趣,就是啟發智慧的關鍵。


 

微細的所緣

[德加尼亞]
當禪修者持續地保持覺知,覺知變得越來越強時,自然而然地就能更深入地觀察所緣及更微細的現象。

一般來說,心很自然地會去觀察明顯的感受。當覺知力強時,禪修者可以選擇觀察比較微細的所緣,例如呼吸。觀察呼吸時,呼吸會逐漸變得微細,那時就繼續觀察微細的呼吸。有時禪修者會發現所緣竟然消失了,其實所緣並沒有消失,只是變得更微細,而覺知力和精進力沒有相應的提高,因此以為它們不見了,那時就更要提升心的精進和覺知。又以觀察疼痛為例,我們用1、2、3、4、5依次上升代表逐級提高的疼痛程度。當疼痛的覺受減弱,譬如從5降到3,很多時候我們就以為沒有覺受了,其實並非如此,只是覺知力不足以觀察到微細的痛而已。如果真的降到了「0」,那才是真的消失了。

最微細的所緣不是色法,也未必是覺受,而是心。心沒有形相,不是物質,不能依靠專注力來觀察,要依靠智慧,要先明白心是什麼,才能觀察到。有時我們集中專注力觀察細微的所緣,因為有所期待,心會製造很多影像,譬如有人說心像黑洞或明鏡之類的境界,其實都是概念,不是心。

觀察微細所緣的訣竅是要有耐心,持續地去覺知,不要隨順希望看清楚的貪心。如果隨順了貪心,往往就會過度用力,過分專注,反而觀察不清楚。就好比我們到眼鏡店配眼鏡,一般都會試戴不同度數的眼鏡,如果度數過高或過低便會看不清楚,只有剛剛好才可以。同樣地,所緣和覺知的心應該是相應的,過份用力和專注,反而看不清。

一秒鐘之內有數以萬計的心識在生滅,覺知越強,看到的細節也就越豐富。就好像一個餐廳裡面有人在吃飯、有人在燒飯、有人在算帳、有人在點菜,他們在同時間運作著;而心的運作也是一樣的,透過持續練習,覺知能夠更加警覺地觀察到身心的現象,甚至更微細的現象。

 

(取自<從覺知當下的心出發>梅斯清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