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799.JPG

【如何在吵鬧中修習?】

[德加尼亞]


我出家以前,有個時期患有嚴重抑鬱,那時候我是用持續的正念戰勝了抑鬱。在患病的那段日子裡,我嘗試過很多方法都沒辦法走出抑鬱,而只有在正念持續時心才開始有力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覺知慢慢地變成了習慣,就算有人不讓我禪修,也是不可能的。

我有一個阿姨知道後,就說:你怎麼時時刻刻都在修行?不用這樣的。
我說:我想停也停不了,覺知已經變成有動力的習慣,看的時候,覺知有在;聽的時候,覺知有在,停也停不了。

我以前是商人,每天有很多客人光顧商店。一般人會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禪修,因為人多或吵雜的地方沒辦法禪修,但是因為要工作,我就在店鋪裡修習,雖然人多、事多,但我刻意地這樣去修習、訓練,後來人多的時候反而更容易保持覺知。

在日常生活裡,有覺知的時候我們知道,覺知低弱的時候我們也知道。然後,再去檢查一下為什麼?什麼時候覺知丟了,為什麼丟了?這樣去練習,反省的話,在日常生活裡面可以保持覺知的。

心有一個操作模式,遇到相應的所緣就有相應的心生起,譬如在人很多,很亂的時候,心也比較容易亂。但這個時候如果有覺知,就可以在這種情況下練習怎樣保持穩定的覺知,一有機會就這樣練習,慢慢地心也會變得善巧,再把熟練變成習慣,當每次有類似的情況出現時,覺知就會生起。

我練習在任何情況都保持覺知,在任何情況下練習。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覺知的話,心會有多麼的不安、多麼的苦、多麼的不穩定,所以我嘗試盡量地去保持覺知,令心不受環境的影響。

在家時,父親總是派我代表家裡出席親戚朋友的婚禮。緬甸華人的婚禮會請很多客人,那時我很想安靜的修習,不想去很吵鬧的地方,但是沒有辦法,還是要去做這些應酬。

我記起師父曾說:修行並不是摒棄一切所緣或經驗,而是摒棄煩惱,所以什麼東西都是可以把它看成所緣來觀察。因此,我想:好,就讓我試試看。

然後,當我去參加婚禮時,便把那裡所有的東西視為所緣去觀察。看見人很多,聲音很吵鬧,覺得心煩意亂,每次當有這種感受的時候,我就觀察自己。久而久之,我發現震耳欲聾的音樂也是最好的所緣,只要觀察自己的心,覺知就在心裡。人多的地方也好,吵的地方也好,心都能夠修習,能夠保持覺知。心既有覺知也穩定。因此,我的信心也開始越來越強,覺得自己在這樣的環境裡也可以禪修。以後每次收到婚禮請柬,誰結婚都不重要,只是看看時間、地點就去了,宴會廳就是我的禪堂。

在什麼情況下比較容易得到心的穩定?在很安靜舒適的禪堂禪修,還是在吵鬧的大街上,交通堵塞,司機互罵的情況?當然是安靜舒適的禪堂。那麼,現在我問大家在哪一個情況更需要心的穩定?如果我們只在安靜舒適的地方修習,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更需要穩定的心和智慧去面對的情況下就應用不上了。在一個吵鬧的地方修習是不容易的,可是我們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心,去觀察,保持覺知,覺知要比以前的更強。

其實,在吵鬧的地方也很容易保持覺知的,因為有這麼多而明顯的所緣,心不用特地去找所緣,如果有正見和正確的態度,修習也會變得比較容易,這都視乎我們的觀念和態度。

如果我們執著固有的想法,認定比較喜歡安靜的地方才好修習,當我們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環境時,瞋心就會生起,這個抗拒的心讓我們不能夠在比較吵雜的環境下修習。

有時候,禪修者習慣觀呼吸和腹部起伏,如果在吵雜的情況下沒辦法觀呼吸或腹部起伏,抗拒的心就會生起,這時候也沒辦法禪修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心很容易就會關注外面的聲音,而沒辦法專注在呼吸上,在得不到自己所修的主要所緣時,就好像沒辦法禪修一樣。舉個例子給大家:在婚禮上,最明顯的所緣是音樂,因為有很多的樂器,有樂隊在現場奏樂,聲音很明顯。於是,像遊戲一樣,我嘗試把音樂中的各個樂器部份分開,讓心專注在節奏上,節奏就會變得很明顯,其他聲音就好像沒有那麼明顯。一會兒我覺得可以了,滿意了!就又換一個目標,換到專注在吉他上,發現吉他就比較明顯,其它的就不明顯。然後,再一個個去換,就這樣以遊戲的方式訓練自己的專注力,這個時候心的穩定性是很好的。

 

(取自<從覺知當下的心出發>梅斯清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