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7日隆波帕默尊者的法談
佛法的三門功課-戒學
佛法的第二門功課是:心學。
心學——就是在開發智慧之前,把心准備好的一門功課。人們的口頭禪是:戒、定、慧。其實,戒是果,定是果,慧也是果,它們的因則是戒學、心學和慧學。我們一定要在因地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果地上面做文章。
我們的職責並不是讓戒產生,而是在因地下功夫,讓覺性來呵護心,令戒生起。並不是我們去制造禪定,而是在因地下功夫,以心學讓定生起。我們並不是去制造智慧,而是在因地下功夫,讓智慧生起。
我們無法讓智慧產生,因為智慧是無我的。我們只能在因地上用功。智慧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安住的心,也就是正定。
學習心學,是為了產生正定,讓心為開啟智慧作好準備。
定有幾種,分為兩類:一類是邪定,一類是正定。
邪定不帶有覺性,伴隨著貪、嗔、痴等不善心。禪定與覺性和智慧不一樣,禪定並不總是好的。覺性和智慧僅僅升起於善心,但是禪定不同,它可能生起於任何一種心。善心和不善心都能夠產生禪定,甚至射殺他人時,一樣可以產生定。做什麼都可以有定。
禪定有兩大類:
第一類是邪定,是沒有覺性的禪定,伴隨有不善心;
第二類是正定,伴有覺性。這樣的定還可以再細分成兩種:
第一種,是能知和所知粘在一起的禪定,只能用於修習奢摩他。
第二種,具備覺性,心是安住的,是觀眾、看客,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心觀看名法和色法的表演與運作,只是觀眾,穩坐岸邊而未跳入河流之中,能知與所知是分離的。它既可以用於修習奢摩他,也可以用於修習毗婆舍那。當道、果產生的時候,心會自然進入這種禪定。一位聖者以涅槃為所緣修習禪定時,也屬於這種定。
第二種禪定的禪修所緣,範圍極其寬廣,不同於能所合一的禪定。
在能所合一的禪定中,比如念誦佛陀時,心和佛名在一起,不跑去別處;或是觀呼吸時,心和呼吸在一起,不跑去別處;或是觀腹部起伏,心和腹部在一起,不跑去別處;或是經行時,抬腳、移腳,心在腳上,不跑去別處……心一直是在某個所緣那裡。心是一個,所緣也只能是一個,這是修習奢摩他,是用於休息的。
在能所分離的禪定中,心是一個,所緣卻可以是十萬個、百萬個。所緣隨著眼、耳、鼻、舌、身的自然運作而運動和變化,心退而成為觀者、看客。所有的所緣(一切名法與色法)就像一幕幕戲在舞台上演,而心是真正的觀者,沒有陷入進去干擾。心不是導演、不是作者、不是演員、不是評論家,心只是觀眾,老老實實地看。有什麼就看什麼——愛、恨、情、仇,心只是觀眾。
能所合一的禪定可以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定、六定、七定、八定。能所分離的禪定可以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定、六定、七定、八定,以及滅盡定,明顯優於前者。
一般人並不認識佛陀開示的這種能所分離的禪定,這是極大的失誤!雖然它是極其重要的一種禪定。
兩天以來,隆波苦口婆心的引導大家去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禪修方法,訓練去及時的知道心跑掉了。如果沒有及時知道,心會跑到一個極端——隨順著煩惱而去(欲樂行);如果控制著不讓心跑,它又會跑到另一極端——苦行。操控著不讓心跑、壓制著不讓心動彈,這都是苦行。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及時知道心跑掉了,而非嚴禁心去游蕩。
比如說現在打坐,每個人都開始擺姿勢:先控制身、再打壓心,這其實是進入苦行的一端。我們需要訓練讓心走上中道,才能夠修習毗婆舍那。中道就是既不跑掉,也不緊盯與專注,只是如其本來的知道。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不控制它。就是這樣持續的訓練直至嫻熟。
讓心達到安住狀態的方法有很多:
第一種是修習禪定達到二禪,心自然會安住,只是很少人能夠達成。隆波通常不教人修習禪定,只指導少數適合學習禪定的人。二禪以上所得的那個覺者(觀者/知者)非常有力量,持續時間也長,有時幾天,最長可以七天,然後會消退,需要再次修習。只是一般人很難真正進入禪定。有些人自認為可以,其實全都是能所合一的禪定,並不產生覺者,只產生迷失者而已。曾有某位著名的師父坐著跟居士們互動時,極強的厭倦感生起了,他覺得居士們所講的話毫無意義,就因厭離而直接坐化了。可是他的心已經明顯游走和移動,沒有歸位,這樣是會再次出生的。
我們需要訓練的是第二種——及時知道心的游走與移動。要常常知道,不要控制和打壓!每一天,選擇修習任何一個禪法作為參照點,來觀察心的游走和移動。心的游走和移動只有兩種形式:一是跑到念想裡去造作與演繹;另一種是緊盯和專注。緊盯和專注同樣是游走與移動,比如心跑到了呼吸上,那也是緊盯和專注。及時知道心跑了,心就會非刻意的自然安住。這種心是自在、輕鬆、快樂、柔軟的。如果覺者是硬硬的、沉重的、緊的、遲鈍的、昏昏沉沉的,那是仿冒品。
覺者有兩種:一是正品,一是贗品。正品的覺者是輕松、自在、柔軟、敏捷的。贗品的覺者則是記得了覺者的面貌之後,出於貪心,自己營造出一個仿冒品,這樣的心是硬的、遲鈍的。就像這位居士(隆波指向某位居士),雖然在覺知自己,卻是以假冒的覺者在覺知。這兩種覺者的區別一定要仔細體會!
心學——是為了產生正確的覺者。正確的覺者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沒有走神、沒有緊盯與專注,並非刻意產生。刻意產生的覺者是仿冒品。
有了正確的覺者,就會進入最後一門功課的學習——慧學。
如果通過這個階段,就會依次體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以及四果阿羅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