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80CF9-02D7-48DC-B84D-AC621ACEEC6C.jpeg

洞見實相4/38 第二章 關於覺性 1/2

 

[岩松]

 

自然呈現

 

今年(2010 年)六月中旬在北京舉辦了一期三日課程,大約50 人參加,在報到日當晚的練習過程中,我就發現相當數量的學員不知道什麼叫覺知。經過反複的講解和示範後,還是有十幾個人不知道覺知。

 

第二天一早,我就安排這十幾個人去練習「原地經行」。因為原地經行是體驗覺知的一個很好的方法。經過三天的練習後,絕大多數學員已經入門,知道了什麼是「覺知」。只有兩位學員不知道。在最後一天的公開小參時間,這兩位學員問我:「找不到覺知,怎麼辦?」

 

我就順手拿起身邊的杯子,問他們:「如果杯子裡的水渾濁了,還能映照杯子上面的東西嗎?」他們回答:「不能。」我又問:「怎樣才能讓杯中水變清?」不等他們回答,我就說「等待。」

我繼續說:「當你們回到家後,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練習原地經行,不要去『找』覺知,『找』實際上意味著攪拌杯中水。待水變清以後,就能自然映照外面的東西了。覺知也是如此,用原地經行這個方法不斷地去練習,慢慢地等待,待煩惱減少以後,覺知也就會自然呈現出來了。之所以找不到覺知,是因為覺知

被煩惱遮蔽了。法(真理)也是如此。」

 

手指與舌頭

 

如果你想知道一碗湯的味道,你必須親自喝一口,用舌頭嚐一嚐,才能知道這碗湯的味道。如果把手指頭伸進這碗湯裡,能否知道它的味道呢?顯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修行就是如實覺察當下的身心實相,用什麼去覺察呢?只有用覺性,如同品嚐湯的味道只能用舌根一樣。如果用注意力或是感覺去知道肢體的動和停(肢體的動和停是身心實相之一),就如同把手指頭伸到碗裡去品嚐湯的味道一樣,都是徒勞的、白費力氣。

 

覺知和注意力(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手指和舌頭完全不同一樣。不管你是用百分之多少的注意力去知道(肢體的動和停),都無法達成滅苦這一目標。

 

覺性是眾生察覺身心實相的一種本能

 

覺性是眾生察覺身心實相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人人本具且圓滿。覺性是眾生唯一的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覺性就像一顆埋藏在泥土中的寶石,需要眾生不斷地去發掘,才能發現它。覺性如同一頭沉睡的雄獅,一旦被喚醒,它將無所畏懼,所有的煩惱將被摧毀。 

 

隆波田內觀透過規律的手部動作和經行,不斷地喚醒這覺性,讓覺性逐漸呈現出它本來的面貌。隆波田內觀對肢體的每一次觀照,都是對覺性這頭雄獅的一次搖晃,讓它蘇醒。有人可能需要被搖晃十萬次,也有人或許需要被搖晃一百萬次,還有人或許需要一千萬次方能蘇醒。即使差一次,它也不會蘇醒。 

 

珍惜生命的人應該抓緊時間去喚醒這頭沉睡的雄獅。我們一旦死去,今後可能很難再遇到這絕佳的機會了。

 

覺性

 

覺性是一盞指路明燈,它能帶領我們從黑暗走向光明。

 

覺性是一條安全繩索,它能幫我們穿越生死之河。

 

覺性是一位老師,它能為我們解答所有的疑惑。

 

覺性是一顆寶石,戒、定、慧以及慈、悲、喜、捨等是它的稜面。

 

覺性是一面照妖鏡,一切魔鬼在它面前都會現形。

 

覺性是一座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讓我們努力進取,不斷地挖掘這個寶藏吧!

 

什麼是覺知

 

“覺知”是修行的核心,不知道“覺知”的人可謂不知道修行。“覺性”是眾生察覺身心實相的一種本能。覺性人人本具且圓滿,只是因為被雜染(煩惱)淹沒而無法顯現。如同一顆寶石上面布滿了泥土而無法發光。“看”是眼睛的功能,“聽”是耳朵的功能,而“覺知”是心的功能。當覺性在工作時,五蘊便不再造作(苦滅)。覺知是進入智慧這座殿堂的一把鑰匙。因此只有懂得和掌握了覺知,才能踏上毗婆舍那(vipassana)這條智慧之路。

 

世上有三種人:第一種人天生就知道什麼是覺知;第二種人需要在老師的指點下,才能知道什麼是覺知;第三種人靠一定的訓練才能知道什麼是覺知。以前之所以那麼多的學員把隆波田內觀修成了奢摩它(samatha),其中的原因一是老師從來沒有告訴給學員什麼是覺知,二是很多學員把感知當成了覺知。

 

所謂“感知”就是用感覺去知道。感覺是靠不住的,用感覺所知道的是虛妄的。感知意味著五蘊仍在造作,感知意味著仍在輪迴。覺知就是直接去知道,不是用第三者(感覺)去知道。用覺性看到的才是真實的。用覺性去看方可切斷輪 迴。“覺知”與“感知”一字之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有參加一次隆波田內觀課程,在老師的指導和訓練下,方可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覺知。

 

真正知道什麼是“覺知”的人,他的修行如同把一塊石頭滾下山(隆波甘恬語),毫不費力。不知道什麼是“覺知”(把感知當成覺知)的人,他的修行如同把一塊石頭推上山(隆波甘恬語),非常地吃力。因此掌握正確的“覺知”對於修行者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兩種‘知道’

 

禪修課程上,我問學生,‘翻動手掌,你知道嗎?’學生回答:‘知道’。我繼續問:‘有沒有人不知道?’學生回答:‘都知道。’

 

其實,‘知道’分兩種。一種是‘直接知道’,這種知道是用內心的眼睛去知道的,也就是用覺性去知道的。用覺性去知道(肢體的動和停)是在修毗婆舍那(vipassana)。覺知是一種本能,輕鬆而自然(覺知就像眼睛的‘看’,朵的‘聽’一樣)。另一種是‘間接知道’,這種知道是用注意力去知道的,或者說用感知去知道的。如果用注意力(專注)去知道(肢體的動和停)是在修奢摩它(samatha)。專注是一種造作,費力而緊繃。

 

那麼‘用注意力去知道’的實質是什麼呢?‘用注意力去知道’實際上就是五蘊中的‘想蘊’在工作,‘想蘊’的作用就是辨識。學員如果一直用注意力去知道肢體的動和停,本質上是他的‘想蘊’一直在工作。

 

試想一下,在‘想蘊’中能觀察到身心變化的實相嗎?——不能。這如同一個一直被關在‘五蘊’這個房子裡的人不可能瞭解房子的外觀是相同的。只有走出‘五蘊’這座房子,才能看清‘五蘊’。要想從‘五蘊’中走出來,必須借助一個工具,這個工具就是覺性,也就是我們內心的眼睛。

 

覺性在哪裡?覺性就在根塵接觸的地方。覺性如同一面鏡子,根塵接觸產生的‘觸’,如同鏡子面前物品。‘觸’消失後,對‘觸’的覺知也消失了。肢體的動和停,是身根和觸塵的‘接觸’。覺性可以直接知道(根塵接觸),立即知道(根塵接觸),不需要經過第三者。

 

在課程上,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哪兒動,就在哪兒知道。手動,手知道;腳動,腳知道。’今年夏天的一期課程上,第一天有位學員就疑惑:‘手和腳怎麼可能知道呢?手和腳又沒有長腦子,無論如何都應該是大腦來知道啊!’(相信絕大多數學員都有這樣的疑惑)。這位學員練習了幾天原地經行以後,發現手和腳真的能知道。

 

覺性與念頭

 

人如同一座城池,外有眼耳鼻舌身五城門,內有意門。六識如同六路客人不斷的進入六門。

 

通常人們把念頭(意識)當作主人,而忽略這座城池的真正主人——覺性。一旦把念頭這個客人當作主人,這個客人便導演個不停。它叫我們悲傷,我們就悲傷。它叫我們高興,我們就高興。它叫我們去自殺,我們就去自殺。人們因此被念頭所束縛,而成為念頭的奴隸。而此時這座城池的真正主人——覺性卻躺在房

間裡睡大覺。

 

隆波田內觀規律而重複的手部動作和經行,就是為了喚醒覺性,還原其本來面目,讓覺性來當家作主。當這個主人一旦醒來,念頭便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不再表演。

 

人生的基石

 

沒有智慧的人,他們的人生基石是建立在沙灘上(名譽、金錢、事業等)。即使他們把大廈建的再高,總有一天也會倒塌的。

 

有智慧的人,他們的人生基石是建立在穩固的岩石上。無論遇到何種險情,這座大廈都不會倒塌。這穩固的岩石是什麼呢?——是覺性。

 

‘覺性如鏈’與‘覺知成片’

 

‘覺性如鏈’是指不放逸。隆波田在《覺知指南》一書中說:‘覺性如鏈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要覺知每一個動作。例如洗衣、掃地、清理房舍、洗碗、寫字或做生意。覺性將點點滴滴地累積,就像雨水落在完好的容器裡而裝滿它。’

 

‘覺知成片’是指從每一個動作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一直保持覺知,像一根串線一樣連續地覺知下去,如同緊緊地抓住某件東西不放手一般。

 

由於種種原因,部分學員將‘覺性如鏈’理解成為‘覺知成片’。——這是錯誤的。如果在練習過程中保持‘覺知成片’,那是一種專注。那是在修‘奢摩它(samatha)’,而不是修‘毗婆舍那(vipassana)’

 

於‘vipassana )’是‘

samatha)’修法。修習毗婆舍那(vipassana)就好比一個人穿越炎熱的沙漠到達一片清涼的綠洲。修習奢摩它(samatha)就好比一個人在沙漠裡建造一座有空調卻暗無天日的房子並住了進去。有人把‘奢摩它(samatha)’的寧靜當作覺性,並不斷地去保任它。‘奢摩它(samatha)’的寧靜是無常的,你能保

得住嗎?甚至有人把這種寧靜誤認為涅槃,並安住在其中。

 

隆波田內觀正確的練習方法是:肢體動時,知道動(而非覺知肢體上的感覺);停時,知道停。動一次,覺知一次。一次一次的覺知。而不是像練習柔力球(一種健身運動,將注意力始終粘著在那個球上)那樣,將覺知連續的、不間斷的粘著在肢體上。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如果把隆波田內觀修成了奢摩它(samatha),則狀似西行卻向東,將無法開啟智慧,只能得到暫時的平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