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禪指導手冊5/7
[恰宓尊者]
明 慧 (Ma Visitthanani ) 譯
第五章 清淨的七個層次
為了證悟,我們必須經歷七個層次的清淨:
戒清淨
第一是戒清淨:指道德行為的清淨。禪修者如果不能持守八戒,至少必須持守五戒,這樣他們就能得到戒清淨。
我們應注意五戒中的第三條戒和八戒中的第三條戒是不同的。五戒中的第三條戒是禁止邪淫,而八戒中的第三條戒是禁止性行為。如果禪修者不戒除性行為,他的心會被貪欲蓋染污。只有當心從五蓋中清淨出來時,禪修者才能透視身心過程的真實本質。
如果禪修者能持守八戒當然更好。如果不能持守八戒,他們會對味道、食物、可視物、聲音、氣味和可觸的東西產生慾望—在心中生起五種貪欲。通過持守八戒,可以淨化言行。這就是戒清淨。當戒清淨時,心在某種程度上也得到淨化。
當心清淨時,心變得平靜、寧靜、輕安、快樂,能專注在禪修目標上。於是,禪修者獲得了心清淨,這是第二層次的清淨。
當佛陀的弟子鄔地亞臥病在床時,佛陀去看他,並詢問他的健康狀況,鄔地亞告訴佛陀有關他的病情:
「世尊,我的病沒有減輕,反而加重。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活過今天或明天。因此我想要禪修,去除所有的煩惱,在死前證得第四層的覺悟—阿羅漢果。請給我簡短的指示,讓我能進行禪修,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說:「鄔地亞,你應該清潔起點。如果起點清淨,你就沒問題,即能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問:「什麼是起點?」佛陀自己回答:「這裡,起點指戒清淨和正見。正見指接受和相信因果法則或業的法則(果指行動和反應)。」 佛陀繼續說:
「鄔地亞,你應道清潔你的戒律和正見。然後,在戒清淨的基礎上,修行四念處。這樣修行,你將證得苦的止息。」
佛陀強調戒清淨,因為戒清淨是定力和觀智進步的基本要求。當戒清淨時,心變得清晰、平靜、寧靜和快樂。如果禪修者基於戒清淨培育正念,他能容易專注在任何身心過程的目標上。因此,戒清淨是禪修者取得進步的前提條件。
心清淨
第二個清淨是心清淨。如果我們想要獲得觀智,心必須從所有的煩惱中清淨出來。當心很好地專注在任何身心現象時,就遠離五蓋。這就是心清淨。
見清淨
第三個清淨是見清淨。當禪修者的心已清淨,遠離五蓋時,就能洞察身心過程的真實本質。首先,禪修者通過親身經驗,區分心理過程和身體過程(名和色)。這叫做身心辨析智。當定力變得更深時,禪修者認識到被觀察的身心現象的自性。於是,她就不會將任何身心過程當作是人或眾生、靈魂或我。她現在已清淨了她的見解,證得了見清淨。
度疑清淨
第四個清淨是度疑清淨。當禪修者已經證得第二觀智—因果辨別智時,她不再懷疑在過去、現在和來世沒有一個所謂的永恆的靈魂或自我。通過她親身經驗,她開始辨別身心現象的因緣。於是,她判斷在她的過去、現在和來世中,只有緣於因果的身心現象的過程。因此,她克服了對三世—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懷疑。這就是度疑清淨。
為了證得這種觀智,她必須觀察每一個動作或移動之前的每個動機、意願或想要。所有的動作之前都有動機、意願或想要。這就是為什麼她要觀察每個動作或移動之前的動機。當她有動機要提腳時,她應觀它是「動機」,然後觀「提、提」。當她有動機要彎曲胳膊時,她應觀 「動機」,然後觀「彎、彎」。在吃飯時,當她有動機要張開嘴吃食物時,她應先觀「動機」,然後觀「張開、張開」。在張嘴時,動機是因,嘴巴的張開是果。
如果沒有意願或想要來這裡,你們會來這裡嗎?那麼,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動機是因,來這裡是果。然後,為什麼你坐在椅子上?是的,是動機使你坐在椅子上。 有坐的人嗎?如果你認為有人坐在椅子上,那麼我們應從醫院的太平間拉一具屍體過來,讓它坐在椅子上。屍體沒法坐在椅子上,因為它沒有動機。是動機,即心理過程,造成動作或移動。坐姿是男人、女人,還是沙彌或比庫?什麼都不是。在坐姿中,只有風大,包括體內風和體外風支撐的物理過程。坐是一個物理過程,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如果我們想要坐,我們必須先觀「動機」,然後觀「坐、坐」。在觀動機之後,必須觀察所有坐的動作。當我們彎曲手臂,必須先觀動機,然後觀彎曲的動作。當我們伸展手臂時,必須先觀動機,然後觀伸的動作為「伸、伸」。通過銳利地覺知動機及其之後的動作,我們的定力就變得相當深,於是,我們認識到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諸法因緣生。
因此,所謂的人、男人或女人只是因果的過程。沒有行為者,沒有人做任何事情。如果我們相信有人在坐,這叫做薩迦耶見或我見(有行為者的邪見)。如果我們充分認識因果關係,
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因果的自然過程。於是,就沒有「人」、「眾生」、「我」或「靈魂」。那麼,在過去存在的是什麼呢?在過去存在的只是因果過程。於是,我們就對我們的過去世、現在和來世就沒有懷疑。這就叫度疑清淨。
有些禪修者感覺要觀每個動作之前的動機很難,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他們必須耐心地放慢動作和移動,這樣才能看到動作和移動之前的動機。如果動作和移動太快,很難準確地觀察它們。
當我們觀提腳前的動機時,我們將認識到動機是如何和腳的提起相關聯的。然後,當我們觀推腳前的動機時,我們將認識到動機是如何和腳的推的動作相關聯的。也認識到動機是如何和腳落下的動作相關聯的。這樣,我們認識到是動機造成腳的動作的產生。動機是因,動作是果。因此,我們認識到身心過程的因果,並判斷沒有一個永恆的諸如我、靈魂、人或眾生的實體。於是,我們克服了對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中眾生沒有靈魂或我的懷疑。這也是基於因果智的度疑清淨。
當我們繼續密集禪修,我們逐漸瞭解身心過程的三共性:無常、苦和無我。我們體驗到劇烈的痛,我們覺知到痛的開始、中間和結束,非常清楚地看到痛在消散。如此,我們正確瞭解了身心的自性和共性。我們客觀地認識到痛和其他身心現象的無常、苦和無我性。最終,痛消失了。這就是領會智。
道非道智見清淨
第五個清淨是道非道智見清淨。在此清淨的階段,不再有痛。因此,禪修者修行非常平穩、順利。正念銳利、定力很深,精進不緊也不鬆,但充沛、穩定,並與定力保持平衡。禪修者感到自在、快樂、幸福、安詳。由於觀智,生起輕安和喜。身體很輕柔,有時候被托起來了。禪修者看到一些與觀智有關的光,有時候他們看到的光像燈光,有時候是非常亮的光,等等。觀智敏銳、銳利、有穿透力,在觀察時,清楚地看到身心現象的生滅。對三寶生起強而堅定的信心。他們有很強的慾望想讓他們的親朋好友來體驗威巴薩那禪修。
擁有這些好的體驗之後,有些禪修者會想:「這肯定是涅槃,太棒了!我從來沒有過這種體驗,現在我證得了涅槃。」他們感到很高興,並執著這些好的體驗。因此,他們不想再繼續修行,對這些好體驗很滿意,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在去往涅槃的中途體驗到這些好體驗。因此,這些體驗被稱為觀智的十種沾染。如果禪修者在密集禪修營中,並精進修行,在四周之內會體驗到這些沾染。
通過老師或他人的指導,禪修者認識到這些好體驗是觀智的沾染。當她認識到沈浸在快樂當中不是正確的道路,只有觀察這個快樂才是正確的道路,這時她才能繼續進行密集禪修。只有在那時,她才克服觀智的沾染,繼續向目標邁進。這就是道非道智見清淨。
行道智見清淨
第六個清淨是行道智見清淨。 這個清淨一直持續到隨順智。
在禪修者經過道非道智見清淨之後,當她觀察身心過程時,能夠非常清楚地覺察身心過程的生滅。隨著定力的加深,她看到身心過程非常迅速地生滅。之後,她覺察到諸行的消失, 但覺察不到諸行的生起。觀察的心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諸行的最後階段,但看不到諸行的初始和中間階段。在大多數時間,她感覺不到頭、手、腿和身體其他肢體的形狀。她看到在六根門生起的諸行不斷地消失。
當她的壞滅智變得更加敏銳、清晰,她開始覺知到怖畏。她感到所有的行都是可怕的,因為它們不斷地破碎、滅去和消失。
於是她感到彷彿她很沮喪、可憐、憂鬱,厭惡一直在消失的身心現象。因此,她想拋棄所有的行,生起強烈的慾望想擺脫它們。結果,她不能在一種姿勢保持很長時間。她經常從一種姿勢換到另一種姿勢。她感到彷彿沒有一個地方能逃離這些行。
為了擺脫所有的行,她在修行中付出更多的精進。付出越多的精進,觀智就越有穿透力,她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身心過程的無常、苦和無我性。
過一段時間之後,心更加專注、穩定、輕安,觀智也更加清晰、透明。觀智輕鬆地看到諸行的生滅。她對諸行既不感到快樂,也不感到不快樂。心中生起了捨。
在此禪修體驗的階段,不需要付出精進來認識諸行的生滅。諸行非常快速地生滅,觀智也非常清晰地覺知它們。這就是行道智見清淨。
當禪修者繼續禪修,身心過程之流非常迅速,觀智清楚地在每個當下看到這些身心過程。於是,她在瞬間到達了邊界線,這裡,邊界線指俗人和聖人之間的分界線。 當她經過邊界線(種姓智)之後,體驗到混合現象的寂滅,即所有因緣生的身心(名色)的寂滅。然後,她的心在此禪修狀態停留一個心識剎那。這就是道智。道智充分領悟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
第一道智—須陀洹道智是第一個出世間的智慧,它完全斷除薩迦耶見,即關於有人、我或靈魂的邪見,並斷除了對三寶的疑。
智見清淨
當第一道智(須陀洹道智)領悟四聖諦時,智見得到淨化。因此,這叫智見清淨。在第一道智之後,立即生起第一果智(須陀洹果智),然後生起省察智。
這樣,禪修者證得了所有七個階段的清淨,成為一名須陀洹,須陀洹的意思是入流者。當她證得第一道智時,她進入了八聖道的流,因此她被稱為入流者(須陀洹),一果聖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