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ui-Yueh100.4.14

 

由於100.4.8負責導讀報告《西藏生死書》第十五章「死亡的過程」,在閱讀時看到其中提及延壽法,讓末學生起欲了解此法門內涵之心。不禁懷疑當真「壽」可「延」乎?若可延可有限制乎? 是否有經、論談及此法門?此法如何修?作者所提的三種延壽法,其層次為何?何者為勝?什麼是延壽法中與佛法相應的正確觀念?如何應用延壽法門的正確觀念到臨床的服務?以下就試著從《俱舍論》及《西藏生死書》中提及的延壽法內容來釐清以上所提的問題。

 

《西藏生死書》作者提及人類的死亡類別有:自然壽命的耗盡(時死)及過早的死亡(非時死),凡夫若是自然壽命的耗盡則無法延壽,過早的死亡則可修延壽法。大修行人則可在自然壽命耗盡時令壽命延長。

 

人類為何會有“非時死”的障礙呢?在《俱舍論》中說,眾生的業報身可分為「唯可自害非他害者」、「唯可他害非自害者」、「俱可害者」、「俱非害者」四種類別。「唯可自害非他害者」如: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諸佛的自般涅槃。「唯可他害非自害者」如:處胎卵諸有情類。「俱可害者」謂如大部分的欲界有情。「俱非害者」如:中有、色、無色界一切有情、最後身菩薩、轉輪聖王。也就是說「若所依身可損害故壽隨損害」,而人類的色身屬「俱可害者」,它是自己或別人都可以對它造成傷害,因此有可能死於非命。

 

   《西藏生死書》中提及由於障礙導致過早的死亡的凡夫,可藉以下的方法延壽:1修行—透過修行的啓發和力量,可以在生理、情緒和精神感覺完整,這就是治療的最大泉源,抗拒疾病的最大保護。2禪定、觀想,吸收四大、宇宙的氣。3拯救即將被殺的動物,將其放生。

 

    三種方法中之第一種為最符合佛法精神的方法;第二種則類同於外道的修身延命法;第三種雖也符合因果道理及慈悲行的展現,但由於現代環保問題的考量,及為免造就另一不如法新興行業的產生(專門販賣各種生物給欲放生的人) 應小心行之。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大修行人如《俱舍論》中說的阿羅漢尊者是如何修延壽法的?論中說「不時解脫得邊際定諸阿羅漢。由彼身中有自在定無煩惱故」「能如是留捨壽行」因此俱解脫的阿羅漢尊者不只能令自己的壽命再延長也能自主地提早離世。若欲多留在世,他會在布施他人如衣缽等物後發願,並隨即入四禪,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如此就能令感富果報的業轉為延壽的果報。再則,或是在定中引取前生仍殘餘的壽的異熟果報為今生受用。

 

    解脫的聖者對於色身的心情大都是「梵行妙成立。聖道已善修。壽盡時歡喜。猶如捨眾病」,那又為何他們要延長自己的壽命呢?論中說「謂為利益安樂他故。或為聖教久住世故。觀知自身壽行將盡。觀他無此二種堪能相反地,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想提早離世呢?答案則是:「彼阿羅漢自觀住世於他利益安樂事少。或為病等苦逼自身

 

    由以上的討論來看,凡夫的延壽動機大都與死亡恐懼有關;聖人則是生死自在,去留的決定皆以能否仍有利他功能存在為考量前提。又,以凡夫的立場來問壽可延乎?答案應是「不可延!」,但為了免於「非時死」的障礙,宜應勤修福慧、勤修戒定慧。而阿羅漢利他動機的延壽,與凡夫的勤修戒定慧的延壽法,也就是與佛法精神相應的正知見。

 

    在臨床常見病人或家屬為延壽而積極地求神問卜、消災祈福、尋求偏方,彌漫著強烈對抗死亡的氣氛,而這實質上是一種死亡恐懼的強烈表現,法師可先同理其不安的心,而後為說上述「延壽法」的正確觀念,以助病人及家屬若在病人病情惡化時,能有在“盡人事之後聽天命”的一種無悔及接受一切造化的心理準備。

-------------------------------------------------------

《俱舍論》-->延壽法門(一)

《西藏生死書》-->西藏生死書 (電子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