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C34606-D1C9-4024-A02A-8965A2C39165.jpeg

增支部.第四集1-10經(1/23)

蕭式球譯

一.覺悟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跋祇的賓達村。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四種法,因此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什麼是四種法呢?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聖者之戒,所以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聖者之定,所以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聖者之慧,所以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聖者之解脫,所以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覺悟、智證聖者之戒,覺悟、智證聖者之定,覺悟、智證聖者之慧,覺悟、智證聖者之解脫,能截斷有愛,盡除各種有,從此不再受後有。”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聖者戒定慧,
     及無上解脫;
     聞名喬答摩,
     覺悟此等法。
     
     佛證此法已,
     教化諸比丘。
     導師得離苦,
     具眼者寂滅。”

二.退墮

  “比丘們,不具有四種法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什麼是四種法呢?
  “比丘們,不具有聖者之戒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不具有聖者之定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不具有聖者之慧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不具有聖者之解脫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不具有這四種法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四種法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什麼是四種法呢?
  “比丘們,具有聖者之戒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聖者之定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聖者之慧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聖者之解脫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這四種法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退者墮生死,
     貪者會再來;
     樂修正道者,
     取證湼槃樂。”

三.傷害之一

  “比丘們,具有四種東西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著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這四種東西是什麼呢?
  “在不知、不明的情形下,對值得譴責的人作出稱讚;在不知、不明的情形下,對值得稱讚的人作出譴責;在不知、不明的情形下,對不應生信之處心生淨信;在不知、不明的情形下,對應要生信之處不生淨信。
  “比丘們,具有這四種東西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著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
  “比丘們,具有四種東西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著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這四種東西是什麼呢?
  “在知道、明白的情形下,對值得譴責的人作出譴責;在知道、明白的情形下,對值得稱讚的人作出稱讚;在知道、明白的情形下,對不應生信之處不生淨信;在知道、明白的情形下,對應要生信之處心生淨信。
  “比丘們,具有這四種東西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著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
  “於受責者作稱讚,
     於受讚者作譴責,
     猶如口擲不祥骰,
     不祥骰中無福樂。
     
     博奕中之不祥骰,
     令人失去諸財物,
     或失所有連性命,
     此等相對還事小;
     若以瞋心對善逝,
     或出惡言心惡意,
     斥責侮辱諸聖者,
     此是更甚不祥骰,
     此人投生於地獄,
     百千次數眾多番。”

四.傷害之二

  “比丘們,不正確看待四種人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著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這四種人是誰呢?
  “父、母、如來、如來的弟子。
  “比丘們,不正確看待這四種人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著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
  “比丘們,正確看待四種人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著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這四種人是誰呢?
  “父、母、如來、如來的弟子。
  “比丘們,正確看待這四種人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著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
  “不正確看待,
     父親與母親,
     如來等正覺,
     及其之弟子,
     如此之人等,
     帶來多罪業。
     看待父母等,
     行事不如法,
     現生受責難,
     死後生惡趣。
     
     能正確看待,
     父親與母親,
     如來等正覺,
     及其之弟子,
     如此之人等,
     帶來多福德。
     看待父母等,
     行事皆如法,
     現生受稱譽,
     來生得生天。”

五.順流

  “比丘們,世上有四種人,是哪四種呢?
  “順流的人、逆流的人、自我確立的人、站穩在彼岸的婆羅門。
  “比丘們,什麼是順流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受用欲樂和做惡業。比丘們,這稱為順流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逆流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受用欲樂和不做惡業,他們即使帶著苦惱,即使淚流滿面,都生活在圓滿、清淨的梵行之中。比丘們,這稱為逆流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自我確立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斷除了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比丘們,這稱為自我確立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站穩在彼岸的婆羅門呢?
  “比丘們,一些人清除了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比丘們,這稱為站穩在彼岸的婆羅門。
  “比丘們,世上有這四種人。
  “於貪欲中無節制,
     受用欲樂不離貪,
     此眾入於生死中,
     隨順渴愛稱順流。
     
     內心堅定具正念,
     即使修行遇艱苦,
     斷除貪欲不作惡,
     此人稱為逆流者。
     
     斷除五種下污染,
     圓滿不退之學人,
     心得自在具定根,
     此稱自我確立者。
     
     深知世間高下法,
     盡毀盡除不復有,
     智者活於梵行中,
     此稱世盡到彼岸。”

六.少聞法義

  “比丘們,世上有四種人,是哪四種呢?
  “少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少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多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多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少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少聽聞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他們對於所學的不知義、不知法、不依法而行。比丘們,這就是少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少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少聽聞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他們對於所學的能知義、知法、依法而行。比丘們,這就是少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多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多聽聞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他們對於所學的不知義、不知法、不依法而行。比丘們,這就是多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多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多聽聞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他們對於所學的能知義、知法、依法而行。比丘們,這就是多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了。
  “比丘們,世上有這四種人。
  “少聞法義者,
     若然無戒行,
     少聞與無戒,
     兩處受譴責。
     
     少聞法義者,
     若然有善戒,
     彼戒受稱譽,
     亦能得所學。
     
     多聞法義者,
     若然無戒行,
     無戒受譴責,
     不能得所學。
     
     多聞法義者,
     若然有善戒,
     多聞與善戒,
     兩處受稱譽。
     
     多聞持法義,
     有慧佛弟子,
     猶如純真金,
     無能說其過,
     天神讚此人,
     梵天亦讚嘆。”

 

七.光芒

  “比丘們,有四種人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是哪四種人呢?
  “比丘們,比丘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比丘們,比丘尼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比丘們,優婆塞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比丘們,優婆夷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比丘們,這四種人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聰慧以至隨法行,
     此等善法耀僧團;
     具有戒行之比丘,
     多聞法義比丘尼,
     具有敬信優婆塞,
     及具敬信優婆夷,
     此是僧團之光耀,
     能使僧團放光芒。”

八.四無畏

     “比丘們,如來有四無畏。如來具有這四種無畏,宣稱是一位領導者,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轉梵輪。這四種無畏是什麼呢?
  “比丘們,如來沒有一處地方可給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或世間上任何人根據法義來這樣責難: ‘你宣稱是等正覺,但還有一些東西沒有覺悟!’ 比丘們,我不見有可給人責難的地方,所以得到安穩,得到無懼,得到無畏。
  “比丘們,如來沒有一處地方可給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或世間上任何人根據法義來這樣責難: ‘你宣稱清除各種漏,但還有一些漏沒有徹底清除!’ 比丘們,我不見有可給人責難的地方,所以得到安穩,得到無懼,得到無畏。
  “比丘們,如來沒有一處地方可給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或世間上任何人根據法義來這樣責難: ‘你說有一些事情會障礙修行,但人們做那些事情卻沒有障礙修行!’ 比丘們,我不見有可給人責難的地方,所以得到安穩,得到無懼,得到無畏。
  “比丘們,如來沒有一處地方可給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或世間上任何人根據法義來這樣責難: ‘你說的法義不能使行踐的人將苦徹底盡除!’ 比丘們,我不見有可給人責難的地方,所以得到安穩,得到無懼,得到無畏。
  “比丘們,如來具有這四種無畏,宣稱是一位領導者,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沙門梵志所依止,
     各種凡愚之教說,
     皆不能及四無畏,
     如來所述之教說。
     
     如來降服一切惡,
     悲憫眾生轉法輪,
     天人之中最優勝,
     度彼岸者受人敬。”

九.渴愛

  “比丘們,有四種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是哪四種原因呢?
  “比丘們,以衣服的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以食物的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以住處的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以有或無有的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
  “比丘們,有這四種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
  “渴愛乃伴侶,
     使人長輪迴,
     不能越生死,
     一直受後有。
     
     渴愛帶來苦,
     比丘知其患,
     遊方具正念,
     除愛無執取。”

十.軛

  “比丘們,有四軛,什麼是四軛呢?
  “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
  “比丘們,什麼是欲軛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能如實知貪欲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貪欲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便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欲軛。以上的就是欲軛了。
  “比丘們,什麼是有軛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能如實知有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有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便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有軛。以上的就是欲軛、有軛了。
  “比丘們,什麼是見軛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能如實知見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見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便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見軛。以上的就是欲軛、有軛、見軛了。
  “比丘們,什麼是無明軛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能如實知六觸入處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六觸入處的無明性向、無知性向便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無明軛。以上的就是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了。
  “比丘們,一個受四軛束縛的人會被各種惡不善法、污染、後有、恐懼、苦報、將來的生和老死所束縛,因此稱為一個不安穩的人。
  “比丘們,這就是四軛了。
  “比丘們,有四軛的解除,什麼是四軛的解除呢?
  “欲軛的解除、有軛的解除、見軛的解除、無明軛的解除。
  “比丘們,什麼是欲軛的解除呢?
  “比丘們,一些人能如實知貪欲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貪欲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都不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欲軛的解除。以上的就是欲軛的解除了。
  “比丘們,什麼是有軛的解除呢?
  “比丘們,一些人能如實知有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有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都不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有軛的解除。以上的就是欲軛的解除、有軛的解除了。
  “比丘們,什麼是見軛的解除呢?
  “比丘們,一些人能如實知見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見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都不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見軛的解除。以上的就是欲軛的解除、有軛的解除、見軛的解除了。
  “比丘們,什麼是無明軛的解除呢?
  “比丘們,一些人能如實知六觸入處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六觸入處的無明性向、無知性向都不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無明軛的解除。以上的就是欲軛的解除、有軛的解除、見軛的解除、無明軛的解除了。
  “比丘們,一個解除四軛束縛的人會解除各種惡不善法、污染、後有、恐懼、苦報、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束縛,因此稱為一個安穩的人。
  “比丘們,這就是四軛的解除了。
  “欲軛與有軛,
     見軛為結縛,
     無明為先導,
     驅使諸眾生,
     行走輪迴中,
     徘徊於生死。
     
     欲軛與有軛,
     皆能得遍知,
     見軛得斷除,
     不染無明軛,
     四軛皆解除,
     此人得安穩。”
     
     第一賓達村品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