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禪修者相應
目前分類:巴利佛典 -相應部 (102)
- Sep 14 Thu 2017 16:54
34 禪修者相應
- Sep 02 Sat 2017 15:58
22 蘊相應 7/7
“對於各種識,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細微的、低等的、高等的、遠處的、近處的識,都應以正慧如實視之為沒有 ‘我擁有識’ 、 ‘我是識’ 、 ‘識是一個實我’ 這回事。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受厭離、對想厭離、對行厭離、對識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 Sep 02 Sat 2017 15:49
22 蘊相應 6/7
“阿說示,同樣地,一位比丘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 Sep 02 Sat 2017 15:44
22 蘊相應 5/7
蕭式球譯
- Sep 02 Sat 2017 15:33
22 蘊相應 4/7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受厭離、對想厭離、對行厭離、對識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五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五比丘在這段解說中內心沒有執取,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 Sep 02 Sat 2017 15:27
22 蘊相應 3/7
四十三.自己島嶼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你們要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當一個人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的時候,他應如理審視:什麼東西令憂、悲、苦、惱、哀生起?什麼東西帶來憂、悲、苦、惱、哀呢?
“比丘們,什麼東西令憂、悲、苦、惱、哀生起?什麼東西帶來憂、悲、苦、惱、哀呢?
“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不去看聖者,不知聖法,不學聖法;不去看善人,不知善人法,不學善人法。他視色為: ‘色在實我之外’ 、 ‘實我具有色’ 、 ‘色在實我之中’ 或 ‘實我在色之中’ 。色是會變壞、會改變的,當色變壞、改變時,他便會生起憂、悲、苦、惱、哀。
“他視受……
“他視想……
“他視行……
“他視識為: ‘識在實我之外’ 、 ‘實我具有識’ 、 ‘識在實我之中’ 或 ‘實我在識之中’ 。識是會變壞、會改變的,當識變壞、改變時,他便會生起憂、悲、苦、惱、哀。
“比丘們,一位比丘知道色的無常、色的變壞、色的無欲、色的息滅,然後以正慧如實觀察過去、現在所有色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變壞法,便能斷除各種憂、悲、苦、惱、哀。當斷除各種憂、悲、苦、惱、哀的時候便沒有掛慮,沒有掛慮便安住在樂之中,安住在樂之中的比丘稱為一位寂滅的比丘。
“一位比丘知道受……
“一位比丘知道想……
“一位比丘知道行……
“一位比丘知道識的無常、識的變壞、識的無欲、識的息滅,然後以正慧如實觀察過去、現在所有識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變壞法,便能斷除各種憂、悲、苦、惱、哀。當斷除各種憂、悲、苦、惱、哀的時候便沒有掛慮,沒有掛慮便安住在樂之中,安住在樂之中的比丘稱為一位寂滅的比丘。”
- Sep 02 Sat 2017 15:22
22 蘊相應 2/7
十二.無常
- Sep 02 Sat 2017 15:17
22 蘊相應 1/7
二十二.蘊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