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愛欲品
334.若住於放逸,愛增如蔓蘿。此生又彼生,如猿求林果。
335.若於此世界,為惡欲纏縛,憂苦日增長,如毘羅❶得雨。
336.若於此世界,降難降愛欲,憂苦自除落,如水滴蓮葉。
337.我說此善事;汝等集於此,掘愛欲之根,如求毘羅那。掘去其甜根。勿再為魔王,屢屢害汝等,如洪水侵葦。
338.不傷深固根,雖伐樹還生。愛欲不斷根,苦生亦復爾。
339.彼具三十六愛流❷,勢強奔流向欲境,是則彼具邪見人,為欲思惟漂蕩去。
340.欲流處處流,蔓蘿盛發芽。汝見蔓蘿生,以慧斷其根。
341.世喜悅欲滋潤,亦喜馳逐六塵。彼雖向樂求樂,但唯得於生滅。
342.隨逐愛欲人,馳迴如網兔。纏縛於煩惱,再再長受苦。
343.隨逐愛欲人,馳迴如網兔。比丘求無欲,故須自離欲。
344.捨欲·喜林間❸,離欲復向欲,當觀於此人:解縛復向縛。
345.鐵·木·麻作者,智說非堅縛。迷戀妻·子·財,是實為堅縛。
346.能引墮落者,智說為堅縛。彼雖似寬緩,而實難解脫。斷此無著者,捨欲而出家。
347.彼耽於欲隨欲流,投自結網如蜘蛛。斷此縛而無著者,離一切苦而遨遊❹。
348.捨過·現·未來,而渡於彼岸。心解脫一切,不再受生老。
349.惡想所亂者,求樂欲熾然,彼欲倍增長,自作堅牢縛。
350.喜離惡想者,常念於不淨。當除於愛欲,不為魔羅縛。
351.達究竟處無畏,離愛欲·無垢穢,斷除生有之箭,此為彼最後身。
352.離欲·無染者,通達詞無礙,善知義與法,及字聚次第❺,彼為最後身,大智大丈夫。
353.我降伏一切,我了知一切。一切法無染,離棄於一切,滅欲得解脫,自證誰稱師❻?
354.諸施法施勝;諸味法味勝;諸喜法喜勝;除愛勝諸苦。
355.財富毀滅愚人,決非求彼岸者。愚人為財遇害,自害如害他人。
356.雜草害田地,貪欲害世人。施與離貪者,故得大果報。
357.雜草害田地,瞋恚害世人。施與離瞋者,故得大果報。
358.雜草害田地,愚癡害世人。施與離癡者,故得大果報。
359.雜草害田地,欲望害世人。施與離欲者,故得大果報。
註釋:
❶毘羅(那):草名。
❷三十六愛:眼、耳、鼻、舌、身、意,及色、生、香、味、觸、法共十二項,其各個的欲愛、有愛、無有愛(不再生存的愛),合為三十六愛。
❸捨俗家生活之欲,喜愛在林間,過修行生活。
❹離一切苦而遨遊:捨離一切苦。巴利文無「遨遊」之意。
❺通達詞:為「通達詞與他句」,指四無礙解—詞意、義理、法(原理)、辯才。「字聚次第」指辯才。
❻佛陀成道後往鹿野苑除中,遇外道優波迦,他詢問佛陀,佛陀以此句回答。
(本Blog<<南傳法句經>>系列圖文編輯由高菩提法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