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之道1(三)
第三章 禪修指南 [隆波頓尊者]
編輯者: Ubasok Niranam
1. 簡介
隆波頓尊者是阿姜曼尊者的最傑出弟子之一。多年的遊化生活後,他定居住在春布裡省的直到圓寂。隆波是一位虔誠而嚴謹的佛教徒。他慈悲慷慨,不知疲倦地教導出家僧人和居士,在他們究竟解脫的道路上獲得諸多成果。實際上,他的教導不是他的,也不是他的師父的,是佛陀的教導,隆波只是從經典中熟練地為他的弟子們挑出適合他們個人的部分。
隆波特別教導觀心,這使得人們誤以為他只教導觀察心念處和法念處,事實上,他的教導是多樣化的。如果一位學生擅長於觀察心,他就教導觀心;如果不擅長於觀心,他就教導觀身念處和受念處,這和他的導師,阿姜曼尊者一樣。事實上,修身念處的人數遠遠多於修心念處的人。
2.修心念處的原因
隆波看到所有的事物都在四聖諦法則中,四聖諦則可以通過觀察心而領悟。這是因為苦生起於貪愛,而貪愛起源於心。一旦貪愛根除了,就可以從苦中解脫了。八正道,縮稱為戒定慧,都是起始於心。戒是不被條件所影響的心的平常狀態;定是指心平穩堅定;慧是指心已獲得智慧。隆波大膽地作出結論:通過理解心能夠學會所有的佛法。這就是為什麼在他的教法中修心念處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3 觀察心
3.1觀察心前的準備
師從於阿姜曼尊者實修派比丘都強調這樣一個觀點:為了修毗婆舍那,我們需要一顆堅定平穩的心,即以定作為基礎,否則心被貪欲所覆蓋而不能如實看到事物。隆波頓教導相同的原則,他常常建議念誦“佛陀”來修定,有時配合正念呼吸或安那般那,吸氣時念“佛”,呼氣時念“陀”。
成功禪修的關鍵是平靜。我們不要想著獲得智慧,以放鬆的方式簡單地練習呼吸及念誦咒語。我們不要“想要”得到平靜,因為自然的心不能被控制。通常越想平靜,心就越焦躁不安。
一旦心處於平靜狀態,它就自然不需要咒語了。這種情況發生時覺知它,直至心最後回歸到平常狀態。
3.2 區分能知的心識與被覺知的目標
當心到達一種平靜狀態時,咒語消失了,我們應該繼續觀察這平靜,把平靜看作被另一個被觀察的目標,心此時作為觀察者。現在學習區分能覺知的心識和被覺知的目標。
如果持咒或其他禪定方法難以區分這點,我們選擇另外的方法:
思惟咒語“佛陀”或類似咒語,觀察頭腦裡的咒語,注意咒語是被觀察的目標,從觀察者分開。我們甚至能覺知我們的念頭在頭腦裡反覆出現,注意這些念頭是被觀察的目標。這樣,觀察者,也就是能知的心識,獨立分離出來了。
另一個方法是持續地覺知身體的運動,或隨生起的感受而覺知,如快樂、不快樂或中性。(總而言之,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身體內任意目標,持續觀察)。我們可以看到:任何正在被觀察的就是被覺知的目標,覺知的心就是觀察者。
阿姜貼,阿姜曼的一位大弟子,教了到一個技巧:屏住呼吸一會兒,覺知寧靜的感受,經常覺知這感受,最後能知的心識和被覺知的目標就區分開了。一旦掌握了這個方法,下一步是進一步培養正念正知。
3.3 培養正念正知
繼續輕鬆地觀察心。我們不要過度專注、尋找、測試能知的心識,只是簡單地覺知。心後來會專注於一個新的目標,我們要能夠清楚地看到這個轉變過程。比如,心不專注了,接著想起某個人,緊跟著愛或恨這個人的情緒生起了,我們要覺知到這情緒,知道這情緒是被覺知的目標,能覺知的心識臨在了,但它是分開的、獨立的。繼續覺知生起的任何目標,同時不被思惟過程所捲走。心不再迷失於任何目標的那一刻,就稱之為覺知,或正知。
正念並不難以理解,即注意生起的任何目標。比如,當我們閱讀一本書時,我們必須專注地閱讀,以便理解書上所寫的內容。或者我們開車時,我們必須積極地集中注意力在開車上。這樣,自然地,無論何時心注意一個目標時我們知道。但正念,僅當與正知同在時才產生。正知指沒有迷失於被觀察的目標上的覺知。
這種覺知是最難理解的。當我們問一個人是否他知道他正在做什麼時,他常常會回答說知道,盡管事實上他的心常常被無明遮蓋著。在正念禪修中的正知是指清楚地了知,不帶有無明愚痴。
比如,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肥皂劇時,眼睛見到色,耳朵聽到聲音,心理解故事情節,那刻,我們在看電視,但我們可能並沒有正知,因為注意力跑到眼根、耳根、意根,我們忘記了身體正坐著,在看電視,這意味著我們沒有正知,沒有覺知自己。
有時,經行時,專注在腳步和身體的運動上,我們可能有覺知,但沒有正知,因為心投入到腳和身體上去了而忘記了自己。那一刻,自己和能知的心識好像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覺知,並且沒有迷失在外在的目標上,我們才稱之為正知。要達到正知的最佳方法是修禪定,如誦“佛陀”,直到心穩定而平靜,接著繼續在這個狀態下覺知,當一個現像在六根出現了要轉移我們的注意力時,我們繼續禪修,不迷失在六境上或忘了我們自己。
3.4 修念處禪我們將獲得什麼?
繼續輕鬆地覺知我們的心,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現象經過我們的心,每一刻心將選擇最明顯的現象來覺知。因而四念處中任意念處都能修習。相反,如果我們不能將能覺知的心和被覺知的目標分開時,那麼修四念處就會困難。定是慧的基礎,是智慧生起的因。錯誤的定會使心受目標(現象)影響;正確的定會使心獲得正知,使心中立,不受目標(現象)影響,從而它可以清楚地看到現象的真相,看到現象怎樣集起與怎樣滅去,詳細陳述如下:
3.4.1 身念處
覺知身體,比如感覺呼吸的進出,或者注意冷空氣接觸皮膚,或天氣熱時感覺身體勞累和汗流浹背,或者經行時觀察身體的移動。那些覺知的心已得到培養了的人會將身體看作一個機器人,是一個可以行走的元素的集合體,沒有任何一個部分可以稱之為“我們”。行禪時腿走痛了,我們看到腿本身是不會抱怨的。身和心明顯地區分開了,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身體的三本質。
3.4.2受念處
有時我們覺知心,有時覺知受;有時覺知身,有時覺知心,這根據當下那刻哪一個更突出明顯些。比如,當我們經行時,我們的腿變得僵硬,如果能覺知的心識臨在,我們就會清楚地看到僵硬的感受不是腿,是隱藏於腿內的某些東西。又或當我們坐在一個炎熱的地方,此時一股清涼的風吹過,我們會感到舒服和放鬆。這種舒服和放鬆的感覺生起於身體內某一地方,但不是身體,身體它本身不會感覺到舒服。或者當我們牙痛時,如果覺知的心臨在時,我們將清楚地看到痛的感覺不是來自於牙齒,也不來自於心,是另外的東西,另一蘊(受蘊)。痛不會持續,痛的程度不斷變化,顯示著受蘊的三本質(三特徵)。
我們可以通過心清楚地觀察感受。比如,疼痛可以通過身體感受到,如牙痛;有時也可以通過心感受到,如感受悲傷、擔憂。有時當我們吃我們喜歡吃的東西時,甚至還沒有吃到口裡,我們就已經感受到快樂。
當覺知感受時,與此同時覺知能知的心,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感受的三本質。
3.4.3心念處
實際上,覺知心不是指覺知能知的心,也不是指絕對的心(禪宗中稱之為“一心”“真如心”),而是指覺知生起的心理活動、念頭和情緒,即行蘊,比如觀察生氣、貪欲、疑惑、快樂的集起與滅去。這些心理活動(行蘊)不是心,只是被覺知的目標。覺知行蘊時,與此同時覺知能知的心是可以最清晰地看到三本質的方法。
3.4.4 法念處
如果我們能覺知能知的心識,那麼所生起任何現象都將顯現三本質。比如,當我們有正念時,心想起某一個所愛的人,心就掉進思維裡去了,接著我們將清楚地看到心粘著法塵(所想),把法塵當作“我”,因為它無知地把被覺知的目標當作自己,這樣 “我” 、蘊、沉重感就從最初的空無中生起了。然而,任何時候心抓取某些東西時,苦就生起了,如果我們能覺知到這一點,我們就會回到正念上來,五蘊、沉重、愚鈍、苦最後會消失。這就是四聖諦的實現。我們將看到:當貪愛生起時,就會有要抓取一個目標的驅動力,自我的感覺就會生起,苦就跟著產生了。如果沒有貪愛,苦就不會生起。
覺知自然現象,與此同時覺知能知的心識,這就是看到三本質的最清晰的道路。我們將看到心不受我們控制,它跑出去,自動抓取一個目標。當心認識到抓取會導致苦產生時,它最終會停止下來。沒有任何東西是受我們控制的。
正念禪修的一個例子
1 先生正在洗衣服,突然想起了他的女朋友,他的心起了貪念,眷戀的情感生起(盡管他的女朋友不在眼前)。覺知心念並不意味著先生只覺知手在洗衣服,先生應該看到煩惱在心中生起。他不必討厭煩惱的產生或者想要去除煩惱,相反,他應以平等心觀察一切,這樣煩惱會自動消失。煩惱消失了時,先生也要覺知到這點。
2. 就上面的例子,如果先生想起他女朋友時內心起了貪愛,有時煩惱太強烈,甚至覺知後,它還是不消失,而且,他的心由覺知者轉到迷失在想念她的妄想中去了,這個階段,先生應該知道他的心不再是能知的心(觀察者),而成為了粘著於目標的心。此時,所有他所需要做的事只是簡單地知道。
3.一旦先生有了貪愛,迷失在被覺知的目標中,先生可能會想是不是他應該覺知身體,以便幫助心從這強烈的貪愛中出離。對於修身念處的人這種方法可以用來去除貪愛。但對於那些修心念處的人,我們不應該跳過這思維過程,寧願繼續覺知心。真相是心是一直不斷變化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看到貪愛有時強烈有時虛弱。想起所愛的人的念頭有時出現有時消失。心有時抓取被覺知的目標(色聲香味觸法六境),有時回到有正念的狀態。我們可以在所有一切法中能夠看到三本質。
4.當先生沒有跳過思維過程而繼續覺知時,他,一位習慣於解決問題的有才智的人,可能會想:單單通過覺知可能獲得智慧嗎?如果只是觀察,他會不會變得沉默或健忘?此時,先生應該覺知到懷疑已產生。不需要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只要覺知到懷疑已產生就可以了,最終懷疑會消失,它和所有其他的被覺知的目標一樣會消失滅去。
真相是能以平等心去觀察所有目標的,心能時時看到三本質。它也能看到四聖諦,那是讓從苦中解脫的終極的智慧。先生,或其他像他一樣的知識分子習慣於通過正式的學習思考過程而獲得智慧,這種通過學習思考所得的智慧,即思慧,不能使人們從苦中解脫的。但是通過精神上修持所得的智慧,也就是修慧,通過培養正念正知而得的智慧能讓人們從苦中解脫。這就是兩種智慧的不同點。
由於先生洗衣服洗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的手和手臂開始疼痛,他將體驗一種不愉快的身體感受,或者說是苦受。進一步觀察後,我們會看到,事實上,不是先生的身體在痛,痛覺是隱藏於身體內的一種東西。能知的心是另一種東西,即使身體疼痛的時候,它平靜而知足。這就是看見五蘊的實相,五蘊被拆開成單獨的部分,當我們單獨地看每一部分時,我們可以看到沒有一個部分可以稱之為先生。修習念處禪,看到分開的五蘊並不難。
3.5 正念可能在禪定與內觀中擺動
當我們觀察心或身時,能知的心識可能會在禪定和內觀之間來來回回地轉換。
許多經典中,禪定和內觀根據禪修的主旨不同而區分開來。比如,如果我們練習40次禪修,其中只有10次回憶念住,那麼我們就是在修禪定;如果我們修四念處,覺知身、受、心、法,那麼我們就是在修內觀。如果覺知的目標是習俗的或相對現實的,那麼我們就是修禪定,但如果目標是究竟實相的,那麼我們就是在修內觀。
實際上,有更進一步的細分,那就是區分禪定和內觀是基於心的活動類型。比如,無論什麼時候,心持續地念住於一個目標上,那麼這就是禪定。繼續念住,直到心毫不費力地靜止在那個目標上,心與目標合一,寧靜喜樂,這種禪修狀態是修禪定的直接結果。
然而,我們對自然生起的任何目標保持正念,同時有清晰正知,這就是覺知的心。換句話說,當能知的心和被覺知的目標清楚地區分開來時,我們就看到究竟實相(真實法)的生滅,這就是內觀。修行達到某個點時,一旦心不需要持特別的注意力去覺知目標或維持覺知時,它將自動地發展正念正知。當這一切自動發生時,真正的內觀就開始了。
修禪定的人就好像一個人跳進河裡游泳,不能清楚地看事物。一個修內觀的人就如同一個人坐在岸邊看流水,能夠從一個更清楚地角度看到河面上漂流的一切事物,有些乾淨美麗,有些肮髒不顯眼。
這就是為什麼在觀察身和心之前,區分能知的心和被覺知的目標是基本能力。
舉一個例子,觀想人體的骨骼:專注於人體的骨骼的特徵,如長度或形狀;專注骨骼的顏色白色,心專注直到獲得平靜,這種專注於骨骼的形狀或顏色的方法就是修禪定。另一個例子,專注於四大之一- 這個例子中骨骼是地大,甚至觀想骨骼是元素、或蘊集、或腐爛的屍體的一部分,我們仍在修禪定,因為整個過程是一個思維的過程。
但是如果我們以穩定的獨立的心覺知骨骼,觀察骨骼的三本質,這就是開始修內觀。通過覺知身體修內觀時,有時心會固著於身體的特定的某一部分,短暫地進入禪定,然後又回到覺知身體。有時心過分地專注在覺知上,反而使心力分散,焦躁不安。當這種情形發生時,我們必須後退一步,修禪定,直到心再次獲得力量,能夠將自己從被覺知的目標中分離開來,然後再修內觀禪。
正念可用於修定(止禪)和修內觀。如果我們有目的性的專注於空或心的任何特定部分,這是修禪定。然而,如果我們以清晰的旁觀者的心去覺知究竟實相(真實法),覺知所有現象的生起及滅去,這就是修觀。事實上,當我們覺知心在修觀時,心會偶爾專注於某一個目標上而自動轉向修禪定。
我們應該能夠區分心是在修觀還是在修定。否則,當我們實際是在修定時我們卻錯誤地認為我們在修觀。如果指導老師對學生當下的心的狀態缺乏直覺的了解,學生就容易迷失了都不知道。比如,經行時,如果我們專注在抬腳、移動、放腳上,心鎖定在腳步上,或者迷失在思考抬腳、移動、放腳上,這就是純粹修定,沒有正念正知。
不能區分修定和修觀的差別,它可能會導致美化煩惱,稱之為觀障,是修行另一個危險的障礙。
修觀時這種情形可能會發生,心轉回去修定了,經驗了某些境界,因而誤以為已經開悟了。有一些例子,覺知目標時,心是僵硬的、不善的,不是柔軟的、輕盈的、調和的、有助於內觀禪修的。以這種心去覺知現象,可能會產生錯誤的理解而不能區分世俗諦和究竟諦的差別。或者可能有一錯誤的觀念,就是不信佛陀、父母,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虛空的,這是否認世俗諦的存在,陷入到空無的境界裡去了。關於世俗世界,這些觀念確實存在,不可否認。
事實上,正念禪修時,心自然地在禪定和內觀之間來回轉換,使得有些禪修者自動入了定而根本沒有修內觀。
3.6 從對普通的現象的覺知到向純淨的空境發展
一旦當我們能熟練覺知了,我們看到心中所生起的任何現象都終歸消失,像飛蛾撲進火裡。開始時,我們只發現普通的情緒,比如生氣。隨著更進一步修行,我們會清楚地注意到最微細的瞋心或滿意感的生起。比如,在熱天,當一股涼風輕輕地拂過皮膚時,心就感覺到愉悅、喜歡生起。或者當我們需要上廁所,剛開始釋放時,心就已經感到高興了。或者當我們感到飢餓時,當我們看到食物送上來時,心就已經滿意了。這樣的例子無數。
一旦微細的現象都能夠被覺知到,那麼粗重的煩惱就無從生起。這是因為粗重的煩惱起於微細的煩惱。
觀察心時要強調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簡單地去覺知。我們不應該試圖去除任何被覺知的目標,因為那樣會把我們轉向錯誤的方向。所有被覺知的目標都是五蘊,是苦,因而,我們應該只是覺知,不要想去除它們。
否則這將與聖諦相抵觸,佛陀教導的是“覺知苦,根除導致苦的因。”我們越想去除任何東西,我們就迷失在錯誤的知見裡越深。比如,生氣產生了時,佛陀教我們去簡單地覺知。然而有時我們試圖尋找一種方法去除生氣,它剛好消失了,此時我們會誤以為我們能夠去除煩惱,認為煩惱或心是“我”,它可以被控制,事實上,煩惱消失了,是因為導致它生起的因消失了。另一個例子,我們受到責備的時候,如果我們思考為什麼受責備時,隨著思考,生氣會生起,而且越思考生氣的強度就越增大。接著如果我們想辦法要去除這生氣,那麼生氣的因 – 對受責備的嚴厲的話語的思考– 不在了。一旦因不在了,生氣就自動退到次要的位置了,我們再次會錯誤地認為我們能去除生氣。當我們再次遇到新的煩惱時,我們試圖去除它,這樣就給心創造了一個不必要的負擔。
一旦我們能夠更頻繁更清晰地覺知目標時,相應地,這些目標就會變得越來越純淨。我們必須理解心、目標、正念、正知,甚至定力的發展,這些都從屬於三本質,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因而,當心到達一個純淨的階段後,它將不可避免地再次轉回粗糙的階段,我們不必為此驚訝,這是自然的。繼續練習,沒關係,心會繼續進步。
一旦被覺知的目標到達最純淨的程度時,心會進入一個空的狀態。到了這個點後,我們可能會錯誤地認為煩惱已完全斷盡了,事實上,空只是另一個被覺知的目標,盡管它處在最純淨的狀態裡。
當前,許多人就宣稱他們入了空門,心已空了。然而他們不知道真正空心的意思是什麼,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空心不是真正的皈依處,因為它仍然從屬於三本質,是無常、苦、無我的。更重要的是,那些奮力到達空心境界的人是遠離了真正空心這一境界的人,因為他們甚至不能理解最普通的目標。
3.7 從空的境界走出,到達究竟法
一旦心到達最純淨的階段後,接著保持同樣狀態,繼續覺知。我們不需要懷疑或分析,不必去尋找辦法離開這一境界。因為這些思考只會讓禪修者心掉舉散亂。所有需要做的就是簡單地去覺知。
覺知,而沒有思考,這就是內觀禪修最純淨的方式。請注意一旦它直接地知道了真相時,解脫的心就會自動前進。思惟是基於記憶和回想的,通過它,我們只能獲得世俗知識。對於究竟真理,心必須自己學習。我們只需準備一個支持的環境,讓心自動前進。不要干預心,有正念正知。去覺知,不思考,也不要尋找任何東西。最後,心將會意識到空心不重要。只要我們認為心是“我”,心屬於我們,心需要解脫,那麼,貪愛,這個苦之因,就會一再反覆創造出一個空心的境界。
因而,到了這個階段,我們要清楚一點:心將自動內觀,不再是禪修者內觀了,因此我們可以說沒有人覺悟或涅槃,沒有人能刻意地進入覺悟或涅槃,因為所有一切是心它自動在進行。
3.8 到達解脫的第一個階段,須陀洹果,沿著這條聖道到達阿羅漢果
當心完全地覺知、不帶任何思考時,到了某個程度後,當某個現象生起時,心將不賦予它任何意義,只是單純地覺知現象的集起與滅去。這就是內觀最純淨的階段。到了這個點後,心會經歷一個大的改變,細節不在這裡說了,以避免讀者可能會根據這些信息,頭腦裡杜撰出這麼一個境界。
為了進入覺悟之路,心必須一直保持覺知,沒有任何思考,對生起的純淨的心理現象不加賦予任何的意義。有些老師錯誤地認為,當一個人覺悟了,心就完全失去了意識。這是對佛陀的教導“究竟法是空”的誤解,這種特別錯誤的空見是斷滅見。覺悟不是這樣的。失去意識是另一種存有,稱之為無意識,與無意識的眾生居住於無想天,泰語稱為 “-”。
實現覺悟的第一個階段後,初果聖者立即深刻地洞見佛法的道路 – 所有集起的都將滅去。一個實體繼續存在,但不再是“我”,甚至不是一個殘留物。看到身和心不是“我” 的實相是初果階段所獲得的知識。然而,對自我的粘著仍然存在,因為要釋放所有的粘著需要到達更高的層次才能做到。到達初果後,禪修者應該繼續和以前一樣禪修。能覺知的心將越來越明顯,到了不還果(阿那含果)時心完全突顯,因為它從所有感官貪欲中出離。心顯現出深度禪定的狀態,此時它只覺知它自己。此時,來自於感官欲貪的主要蓋障完全根除,如果禪修者此時死了,他或她只會再生於色界或無色界,不再降生於人界。
許多禪修者,由於沒有禪修老師指導,當他達到這個階段後,他會認為覺知的心沒有任何雜染了,不再需要修了。相反,隆波頓進一步指導說,一旦發現了知道者,摧毀知道者;一旦發現心,摧毀心。
這不是口頭上的言說。這個教導的真正含義是我們需要再次去除對心的粘著。這個階段如此純淨,以至於如果覺知力不夠純淨,我們將不知道怎樣進一步往前走。知道者或覺知的心同樣是從屬於三本質,有時也會有一些輕微的雜染,這足夠以顯露三本質。在老師的指導下的禪修者將不帶反應地看到這個雜染。心保持覺知,不陷入思考,不尋找答案。它完全安靜,直到完全去除對它自己的粘著。只有那時,心才完全解脫,無邊無際;它從所有的被覺知的目標(現象)中解脫出來,中止了輪的因。
4.隆波頓尊者的教導的總結
4.1 究竟法是可以被心理解。
4.2反覆念誦咒語是為了專注於一個感官目標,然後觀察誰在念,或在念什麼,如“佛陀”。
4.3 理解思維過程,觀察煩惱生起。
4.4 不要讓心抓住外在的目標。不要讓心一直迷失於思維中或外在的目標上。
當六根對境時,接收到各種目標時,觀察心對境的反應。
4.5 如同眼觀察色一樣,通過觀察心,獲得洞察力。覺知心的活動。
4.6 通過不思考,而獲得覺知。停止思考,只觀察,因為思考不會導向智慧。但我們仍得依賴思考,因此也不能刻意地中止思考。
4.7從物質中分離,消除心理造作,到達空境。從空境中分離,到達空定。
4.8四聖諦的總結
心跑出去了,是苦之因(因而,不要讓心跑出去)
心跑出去的結果,是苦。
心清晰地看到心,是滅苦之道。
清楚地看到心的結果,是苦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