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比丘品
360.善哉制於眼,善哉制於耳,善哉制於鼻,善哉制於舌,
361.善哉制於身,善哉制於語,善哉制於意,善哉制一切,制一切比丘,解脫一切苦。
362.調御手足及言語,調御最高之頭首,心喜於禪住於定,獨居知足名比丘。
363.比丘調於語,善巧而寂靜,顯示法與義,所說甚和婉。
364.住法之樂園,喜法與隨法,思惟憶念法,比丘不復退。
365.莫輕自所得,莫羨他所得。比丘羨他得,不證三摩地。
366.比丘所得雖少,而不輕嫌所得,生活清靜不怠,實為諸天稱讚。
367.若於名與色,不著我·我所,非有故無憂,彼實稱比丘。
368.住於慈悲比丘,喜悅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369.比丘汲此舟水❶,水去則舟輕快。斷除貪欲·瞋恚,則得證於涅槃。
370.五斷及五棄,而五種勤修,越五著❷比丘—名渡瀑流者。
371.修定莫放逸,心莫惑於欲!莫待吞鐵丸,燒然乃苦號!
372.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兼具定與慧,彼實近涅槃。
373.比丘入屏處❸,彼之心寂靜,審觀於正法,得受超人樂。
374.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
375.若智慧比丘,於世先作是:攝根及知足,護持別解脫❹。
376.態度須誠懇,行為須端正;是故彼多樂,得滅盡諸苦。
377.如跋悉迦花❺,枯萎而凋謝,汝等諸比丘,棄貪瞋亦爾。
378.身靜及語靜,心寂住三昧,捨俗樂比丘,是名寂靜者。
379.汝當自警策,汝應自反省!自護與正念,比丘住安樂。
380.自為自保護。自為自依怙。汝應自調御,如商調良馬❻。
381.比丘具歡喜心,誠信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382.比丘雖年少,勤行佛陀教,彼輝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註釋:
❶舟:喻身體。水:喻念頭。
❷五斷,即五下分結:身見、疑、戒禁取見(邪因以為正因,邪道以為正道的見解)、欲欲(五官的欲望)、瞋恚。五棄,即五上分結:色界貪欲、無色界貪欲、慢、掉舉(不安)、無明。五種勤修,即五根:信、精進、念、定與慧。五著,即五種執著:貪、瞋、癡、慢、邪見。
❸屏處:空閒處或靜處。
❹別解脫:波羅提木叉,即比丘戒。受持一一戒條,即得解脫一一煩惱。
❺跋悉迦花:據說此花之香勝過諸花香。
❻如商調良馬:像馬商(販)調護良馬。
(本Blog<<南傳法句經>>系列圖文編輯由高菩提法師提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