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99.jpg

二十六、婆羅門

383.勇敢斷除於欲流,汝當棄欲婆羅門!若知於諸行滅盡,汝便知無作涅槃。

384.若常住於二法,婆羅門達彼岸;所有一切繫縛,從彼智者而滅。

385.無彼岸·此岸,兩岸悉皆無,離苦無繫縛,是謂婆羅門。

386.彼人入禪定,安住離塵垢,所作皆已辦,無諸煩惱漏,證最高境界,是謂婆羅門。

387.日照晝兮月明夜,剎帝利武裝輝耀,婆羅門禪定光明,佛陀光普照晝夜。

388.棄除惡業者,是名婆羅門。行為清淨者,則稱為沙門,自除垢穢者,是名出家人。

389.莫打婆羅門!婆羅門莫瞋,打彼者可恥,忿發恥更甚!

390.婆羅門此非小益—若自喜樂制其心。隨時斷除於害心,是唯得止於苦痛。

391.不以身·語·意,行作諸惡業,制此三處者,是謂婆羅門。

392.正等覺者所說法,不論從何而得聞,於彼說者應敬禮,如婆羅門敬聖火

393.不因髻髮與種族,亦非生為婆羅門。誰知真實及達摩,彼為幸福婆羅門。

394.愚者結髮髻,衣羊皮何益?內心具欲林,形儀徒嚴飾!

395.諸著糞掃衣,消瘦露經脈,林中獨入定,是謂婆羅門。

396.所謂婆羅門,非從母胎生。如執諸煩惱,但名說「菩」者。若無一切執,是謂婆羅門。

397.斷除一切結,彼實無恐怖,無著離繫縛,是謂婆羅門。

398.除皮帶與韁,及斷繩·所屬,捨障礙覺者,是謂婆羅門。

399.能忍罵與打,而無有瞋恨,具忍力強軍,是謂婆羅門。

400.無有瞋怒具德行,持戒不為諸欲潤,調御得達最後身—我稱彼為婆羅門。

401.猶如水落於蓮葉,如置芥子於針鋒,不染著於愛欲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02.若人於此世界中,覺悟消滅其自苦,放棄重負得解脫—我稱彼為婆羅門。

403.有甚深智慧,善辨道非道,證無上境界,是謂婆羅門。

404.不與俗人混,不與僧相雜,無家無欲者,是謂婆羅門。

405.一切強弱有情中,彼人盡棄於刀杖,不自殺·不教他殺我稱彼為婆羅門。

406.於仇敵中友宜者,執杖人中溫和者,執著人中無著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07.貪欲·瞋恚並慢心,以及虛偽皆脫落,猶如芥子落針鋒我稱彼為婆羅門。

408.不言粗惡語,說益語·實語,不觸怒於人,是謂婆羅門。

409.於此善或惡,修短與粗細,不與而不取,是謂婆羅門。

410.對此世·他世,均無有欲望,無欲而解脫,是謂婆羅門。

411.無有貪欲者,了悟無疑惑,證得無生地,是謂婆羅門。

412.若於此世間,不著善與惡,無憂而清淨,是謂婆羅門。

413.如月淨無瑕,澄靜而清明,滅於再生欲,是謂婆羅門。

414.超越泥濘崎嶇道,並踰愚癡輪迴海,得度彼岸住禪定,無欲而又無疑惑,無著證涅槃·寂靜我稱彼為婆羅門。

415.棄捨欲樂於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欲樂生起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16.棄捨愛欲於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愛欲生起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17.遠離人間縛,超越天上縛,除一切縛者,是謂婆羅門。

418.棄捨喜·不喜,清涼·無煩惱,勇者勝世間,是謂婆羅門。

419.若遍知一切—有情死與生,無執·善逝·佛,是謂婆羅門。

420.諸天·乾闥婆及人,俱不知彼之所趣,煩惱漏盡阿羅漢—我稱彼為婆羅門。

421.前·後與中間,彼無有一物,不著一物者,是謂婆羅門。

422.牛王最尊勇猛者,大仙無欲勝利者,浴己無垢及覺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23.牟尼能知於前生,並見天界及惡趣,獲得除滅於再生,業已完成無上智,一切圓滿成就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註釋

婆羅門:在此指聖者。

二法,即止禪(四禪八定)、觀禪(觀名色的實相—無常、苦、無我)。

彼岸: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此岸:外六入(色、生、香、味、觸、法)。不著彼岸、此岸,故說無彼岸此岸。

苦:巴利文原字亦作「怖畏」。

婆羅門:在此指一般的祭祀婆羅門。

真實:四聖諦。達摩:九出世間法。

幸福:斯里蘭卡版作「清淨」。

羊皮:是羊皮或羚羊皮。原作「鹿皮」,作更正。

糞掃衣:捨撿人家丟棄衣、布,洗淨、聯綴起來做僧袍。

「菩」者:菩即「喂!」,是對平輩或下輩的稱呼。

皮帶(鞭):欲瞋恚。 韁(繫馬繩索):喻愛欲。 繩:喻邪見。 所屬(附屬物):潛伏煩惱(隨眠)。 障礙:喻無明。

世間:指貪欲等。

前、後與中間:即過去、未來、現在。

牛王:牡牛,在此指超強無畏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