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801.JPG

[阿姜念]

7-3 第三篇 成果
聖者脫離了生死輪迴,斷盡了一切貪愛,乾枯的河道中,愛水不再奔流,生死的巨輪不再轉動。這就是苦的止息;涅槃。   
(小部)

7-3-1
一、十六階智
壹、名色分別智
此智是修行者體會到當下的實相。實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此智改變了妄執身心是「我」的邪見。因為妄執身心為「我」的煩惱(邪見)已經存在非常長久的時間了,所以此智(見到身心無我的智慧)對於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難以在當下掌握到的。想要成就此階智的人就必須奉行佛陀在《大念住經》中所提到的四念住正確修法。
想要成就此智的修行者,必須以逐漸增強的思慧常常在當下掌握到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後引發正見。例如,正見生起的時候,修行者會知道當下正在觀照什麼色身、什麼心(坐的色身,心在聽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進一步他會了解到世界萬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無我或靈魂-而修行者現在知道這一點,甚至是由他內心深刻體會的。自我的邪見破除時,修行者會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從出生以來他從未有過這種無「我」的感覺。
由於猛利的實相般若將我的邪見從他的感覺中根除,現在他就能體會到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實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時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樣-用不著別人告訴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長阿含經中,佛說「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體證的」。法是不需要老師向你解釋你成就了那一種智慧-你可以由自己的體驗知道。有時修行者也會認為他已經成就了達到某一種智慧,但並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還不肯定的話,就很可能是他還沒達到那一階智。
這一階智稱為見清淨,因為在體證的那一剎那是沒有煩惱的,但這種正見尚未真正體會到三法印,要見到無常、苦、無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修持。
此智(第一階智)成為修行者的「歸依處」,因為他親自嚐到了實相的滋味,就像吃糖一樣,他體會到第一階智是因為他親自嚐到它的。
從現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等等-而且進一步,他了解到每一個他所見到的有情只是身心而已。從這時候起,名色(身心)就成為他的老師了。

貳、把握因緣智(緣攝受智)
修行者體會到第一階智的時候,如果他持續地在當下觀照身心,他將體會有很多種色身和很多種心,並且觀照的時候,不會將兩者混淆在一起。例如,以前坐的色身痛時,他注意到痛,但他只知道是坐的色身痛,並沒有體會到這個苦是心受。但現在他不但知道坐的色身痛而且體會到心受知色身痛。因此在此智,他體會到身心兩者皆從因緣而生並且身心是互為因緣,因為心要作用需要有意根、其他諸根(器官)和所緣才能起作用。相反地,色身也要依靠心才能動作-走、移動等等。修行者當下體會到身心皆從因緣而生並且互為因緣,他就明白身心不是由上帝或超自然的力量所創(邪見)。
現在的身心,事實上是從過去的無明、愛、取和業而來,身心需要食物賴以維生。修行者以智慧體會到這種因緣關係,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是如此。他體會到此世是由此而生(由因緣而生),因此對於過去也是由此而生,未來也要由此而生是確信無疑了。
在七清淨當中,此智(第二階智)稱為度疑清淨。在此智以後,修行者覺得自在了,因為他確信在他死後一定能往生善趣。能體證到此智的人稱為「小須陀洹果」。

參、遍知智
在前一階智,修行者只體會到身心的因(生起),還沒體會身心的滅-由於身迅速不斷的生滅,對於見到生滅現象,修行者的智慧還很弱。如果修行者繼續保持在當下觀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見到生滅的身心,但這時候的智慧還不足以見到相續的空檔。例如從坐姿變換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見到滅去的舊姿勢(坐姿)。但坐著當下觀照時,因為智慧還不夠強,還無法見到生滅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法印。而這還不是真正的當下,真正的當下要在第四階智才現前。
《清淨道論》稱此智為「審察遍知」。
在七清淨中此智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此智可以導致真實的道路-亦即下一階智。

肆、生滅隨觀智
此智是體會身心的生滅並且相續的感覺(妄執身心為相續的錯覺),現在看起來事實上是身心生滅的分離現象-在(修慧)當下。在此階智修行者可以見到身心同時生滅,事實上,據佛所說,心的生滅比身的生滅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無法見到這麼快的速度,他可以見到兩者(身心)同時生滅。此智可以清楚地見到身心的三法印,而見三法印可以消除心中潛伏的煩惱,也就是愛、我(「我」的錯覺)、見(邪見)和顛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訴修行者修行正確與否。如果修行正確可以導致涅槃。正確修法生起的智見是觀智(第四至第十二階智),如果修行錯誤就會產生觀的染-有十種觀的染稱為毗婆奢那染。(見此智下一段介紹毗婆奢那染)。
如果毗婆奢那染存在的話,表示修行者的清淨不足以厭離染(煩惱)-因為煩惱深沈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厭離它。這種染是由於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現象會使修行者偏離了觀智,而使他執著於不同的境界,而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誤以為是涅槃。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捨等等。如果修行者以前修過禪定的話,會很容易偏定。他會發覺如果這種定境一再發生的話,對於修毗婆奢那是一種非常大的障礙。信太強或精進過猛也可能會成為障礙。這十種染可能會非常誘人,以致於修行者執著於境界之中,還迷糊地誤認為這就是涅槃,甚至於他老師告訴他並非如此,他也不會相信。如果修行者不離開這些染著,他就無法進步至更上一層的階智了。
行道智見清淨。如果修行正確的話,行道智見清淨是此智(第四階智)所生的觀智,這樣稱呼它是因為它是正確之道,沒有混雜煩惱、貪愛和迷惑。
三法印*都包含在此智之中-因此這個階智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確的話,在此智可將三法印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長,煩惱就越斷除;將身觀照得很清楚的話,修行者就可以自己看到心了。
*見到三法印是用內觀(毗婆奢那),不同我們腦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們是:1.覺了諸法非自作而是由緣的關係而起的,故得明瞭「無我相」、2. 覺了既有而無及前際後際的差別,故得明瞭「無常相」、3.覺了生滅的逼惱,故得明瞭「苦相」。(佛音尊者,清淨道論,第二十品,三三○頁)。


觀的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種觀的染:
1)光明。修行者見到亮光,這時侯他可能會誤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因此滿足於這種境界而起貪愛,但這是邪見,是他的「自我」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了。
2)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會一直思惟佛法,而這種現象會使他偏離當下。
3)喜。因為修行者偏定而感覺喜,而這是染(煩惱)。修毗婆奢那時是不會有喜的感受,因為體會到三法印不會導致喜的感覺。
4)輕安。有時一種非常平靜的狀態會生起:這也是偏定的現象,三法印是不可能以輕安而體證的,這種情況下智慧也不會增長。
5)樂。樂的感覺也是偏定。樂一生起,就無法見到苦了。
6)勝解。這會造成修行者誤以為他已見到涅槃了,而甚至他老師告訴他事實並非如此的時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師的話。這是由於信太強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勵。太過堅忍或精進會令行者感到疲憊,而使他的心變得不太清楚,妄想就會生起。通常進和定要保持平衡,太過精進會導致妄想,太過偏定會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現起。念住太強會導致偏定而使修行者會看到幻像(眼前現起各種圖樣),然後他會迷失身心的所緣-亦即他會偏離當下而無法繼續修行。
9)捨。有時猛利的捨念會生起,而修行者會誤以為他沒有煩惱了-煩惱為涅槃所滅;但他仍有邪見的煩惱(痴),而貪和瞋也只是暫暫時地平息,這種情況下他是無法繼續修行的。
10)欲。修行者會對所有觀的染感到快樂,並且滿足於維持現狀,而因此無法繼續修行。
毗婆奢那染是一種內觀的染著,是由於偏定而產生的,這種情況修行者會產生他已經沒有煩惱或已經達到涅槃的錯覺。他這種認為「我」已經達到涅槃的感覺是不清淨的,因為他是以心中有一個「我」的方式在修行。(這已經不是毗婆奢那四念住禪觀了,因為毗婆奢那不是用一個「我」在修行)。
這些感覺對於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對修毗婆奢那卻是不好的。因為奢摩他(定)會助長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強的定,但毗婆奢那並不需要。


觀的染不會發生在三種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確方法修毗婆奢那的人。這種情況下所生的煩惱不會是觀的染。
2) 修行不太精進的(不太精進,偏定的現象就不會產生)。
3)成就聖道,知道正確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觀的染的時候,他很快就能清楚地見到生滅的身心,在七清淨中,此智(第四階智)至第十一階智稱為─行道智見清淨。

伍、壞隨觀智
此智是只見到滅去的身心所產生的智慧,此智修行者會見到內(心)、外(所緣)崩壞的五蘊。例如坐的色身為所知,是滅去的;而能知坐的色身之心,本身也是滅去的。
修行者從未見過這種現象,會產生畏懼和害怕的心理。具足精進、正念、正知-此智是強到足以拔除邪見的。滅去的感覺太強了,以致於修行者只專注於這種滅去的現象上,而無法注意到生起的現象。見到身心這種崩壞現象所生起的智慧對修行者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他體會到天地萬物都是不實的、生滅的。
此智成就時,可以破除顛倒妄想-稱為「常」顛倒想,一種妄執身心是常的邪見。此智成就時,修行者就會感覺到這是正確的修法,而再也不想嘗試錯誤的修法了。
此智是拔除煩惱的第一步,而從此智開始一直到最後一階智(道智)都持續在斷除煩惱。煩惱開始漸漸地斷除了,而這些煩惱正是每個人無始以來生死輪迴沈浸之處。


證得此智有八種功德利益:
1)體會到未來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形態),是沒有任何樂趣可言的。
2) 因為體會到此生是苦,而感覺到此生是沒有任何樂趣可言的。
3)對於滅苦產生強烈的樂欲。
4) 如果是比丘,會產生僅需要簡單的生活必需品的欲求(少欲知足)。
5) 也讓比丘生起嚴格持戒的強烈欲求。
6)使證得此智的人不會犯戒。
7) 修行者變得樂於盡責、忍辱、同情他人的煩惱、也不容易受噪音等干擾的影響。
8) 超脫樂與不樂的覺受。

陸、怖畏現起智
此智中,體會到身心是有害的智慧生起了,因為第五階智見到身心崩壞的現象,身心不實的感覺生起-體會到身心一直是迅速生滅的-這令修行者畏懼和恐怖。
修行者對於身心的感受再也沒有樂趣可言了,甚至將來要出生於任何形式的生命(有),都會令他感到畏懼的-對過去的出生也是如此的感受。此智可以降伏貪愛,但還無法完全拔除。智慧是貪愛之敵,但就像在皮癬的患處抹藥一樣,藥效退了之後皮膚又開始癢了。

柒、過患隨觀智
第六階智證得時(怖畏),就會導致此智。此智將身心視為危險、威脅之源。從第一階智到此智,每一階智都引發至下一階智的生起,而每一階智的感受都逐漸增強。修行者認知身心是過患的,而覺得如果沒有身心是最好的。
此智體會到身心的五種過患:
1)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身心都好像是困在火坑一樣。
2)體會到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好像被十一把火困住一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火。修行者感覺身心是過患的、危害的;是苦的根源。
3)體會到無明是身心的因,而且因無明而有生老病死,所以無明是過患的。
4) 體會到身心每一刻都在衰變和崩壞,而因此是過患的。
5)體會到再繼續生死輪迴是過患的、危害的-因為任何形式的有(生命)的身心都是苦的根源,只會再引發苦果。


體會到五種過患的同時,也會生起五種功德:
1)不再出生是快樂的,一個沒有身心之處是最安穩的。
2) 如果不再出生於任何「有」是最快樂的,而這即是通往涅槃之道。
3)如果斷除了造成身心的因,就可以不再受苦的束縛。
4) 沒有身心在任何「有」中衰變,會是一個寂靜安穩之處。
5)不在輪迴中出生是有益的,而且是快樂的泉源。
在此智中,修行者體會到身心或五蘊是實相(非男、非女),但這種實相卻是一種過患。此智也有很強的智慧可以防止貪愛在心中產生顛倒妄想。此智是貪愛之敵,而使貪愛難以產生作用,因為五蘊被視為過患、危險而沒有樂趣可言,所以貪愛無法在感受中暫留。
在此智中,修行者不再將正念視為好的,而視之為具足三法印(無常、苦、無我)的法-但正念仍然發揮作用。甚至對於智慧也是如此看待-無喜歡或不喜歡。這是因為沒有愛或見(邪見)讓修行者對正念和智慧產生貪愛。
即將成就涅槃的心,必須修到對貪愛產生敵對的感覺,然後心才可以脫離輪迴而達到涅槃之道。
換句話說,如果修行者還妄執身心為常、樂、我、淨的話,那麼心就無法脫離輪迴,通達涅槃而滅苦。心必須體會到苦,而體會苦的智慧將引導修行者成就涅槃。涅槃不能由禪定證得,因為禪定會產生樂顛倒想(妄執五蘊是快樂的),而不能體會身心是過患的真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