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126.JPG

捌、厭離隨觀智
在每一階智中,智慧是越來越強,此智對身心(五蘊)厭離的感覺生起了,這是由於上一階智觀察身心過患的結果,但這種厭離不是瞋心而是智慧。這種情形導致不想再出生於任何「有」之中,即使是最高的地位-國王,或億萬富翁。這就像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暗路是再繼續生死輪迴,另一條明路是安全保險的涅槃。由於對身心的厭離,對於這條暗路不感樂趣了,而通往涅槃的明路卻似乎是非常動人的。這種從放下貪愛所得的智慧稱為厭離隨觀智。如果完全放下貪愛便稱為離染(無執),這導致解放或解脫,再由解脫導致涅槃。
成就此智至少可以體證三法印其中的一相:無常、苦、無我。如果厭離的感覺含有瞋心的話,就不是厭離隨觀智了,而這種含有瞋心的厭離是無法見到三法印的。
想由修毗婆奢那而脫離生死輪迴的人,如果成就了此智,所有的煩惱,即使是從前很強的煩惱,也會變鬆變弱了。從此智起,由道心*而引導致涅槃之道。
*導致涅槃的道心(或道識)是:厭離、離染和彼分涅槃(以反面取代的方式暫滅煩惱)彼分涅槃的例子是在第一階智時,我見被正見所取代了。
此智厭離的覺受可以摘要成法句經的偈頌:
諸行皆無常,
智者了知此,
直道厭離苦,
此解脫真道。

玖、欲解脫智
從第七階智體會身心的危險和過患,而從第八階智生起了厭離,現在修行者對於身心已經充滿了一種求解脫的樂欲;就像被關在監牢裏的人,無時無刻不想逃跑一樣。
第六、七、八階智是相關聯的,而每一階智的覺受是越來越強,怖畏現起智引發過患隨觀智,而再由過患隨觀智引發厭離隨觀智-然後產生欲解脫智。然後由此智(第九)導致涅槃;因為欲解脫可以導致對修行更精進而求證涅槃。

拾、審察隨觀智
在前幾個階智中,由起怖畏知過患而生厭離,再導致欲從身心解脫出來。此智,由於欲求身心解脫的結果,激發修行者*想找出一條解脫的路-但還不知道怎麼做,只是體會到身心中的三法印,而生起一種強烈欲求脫離身心的感覺。
*這裡所用的「修行者」是方便講,但事實上只有般若在作用——非男、非女、無人。
這種想解脫的欲求起源於第七、第八、第九階智,這三個階智加在一起引發一種非常清楚而猛利的般若智慧和想要斷除煩惱的欲求並設法尋求一條解脫之道:一條可以脫離生死輪迴而伸展到未來的道路。此智,修行者比前幾階智更常見三法印,因為見到身心的無常、苦、無我,就引發想要滅苦的強烈欲求。
(佛說只有三法印能引導人出離苦痛。一個修行者從未見過三法印,就無法脫離生死輪迴。導致涅槃唯一的道路,就是將身心視為無常、苦、無我。)

拾壹、行捨智
此智引發對身心(身心的行)的冷漠,再也不會對身心產生執著和貪戀-身心是長久以來我們妄執為「我」「我所有」「我自己」的東西。但這種冷漠夾雜著厭離的心態。
此智由前一階智發展而來,能夠強烈而清楚地照見五蘊(行)的不堅實性:非男、非女、非人、非上帝等等-而且生命一天天地消失了,可能很快就會死-對於身心實在是毫無樂趣可言。
以智慧體會到身心是空的、非男、非女的時候,不會再對身心產生興趣了。同樣地,覺得世界也是空的。因此捨心-對身心無愛憎之念,但這是與厭離相應的捨。現在,心想要證得涅槃而再也不想管身心了,也不想再生於三界之中了(三界見第七階智註腳)。
此智是世間範圍內最高的觀智,此智可以啟發修行者的道心(道識)和果心(成果),而使修行者成為一個聖者。這是一種很猛利的智慧,並且能斷除大部分的煩惱,因為此智可以很清楚地見到三法印,所以引發了實證涅槃的強烈意願。
第九階智(欲求解脫)、第十階智(想找出路)、第十一階智(諸行的捨)都是相關聯的-但第十一階的智慧較強。
與三法印任何一相相應的捨心皆可稱為解脫心。

如果心由觀無常而趣向涅槃解脫的,稱為無相解脫門。
如果心由觀苦而趣向涅槃解脫的,稱為無願解脫門。
如果心由觀無我而趣向於涅槃解脫的,稱為空解脫門。

拾貳、隨順智
因為此智是一個完整的智慧,所以可以幫助修行者體證四聖諦。此智是由前面幾個階智引發而生起的,而此階的猛利智慧比前幾智更具足信心、更加精進、更有念住、更具慧解-因為它體證了苦諦和集諦。以三十七道品而論,此智已經到達七菩提分(七覺支)的程度了,因為它可以幫助體證四聖諦。
佛法中有三個層次的智慧
第一和第二階智:知遍知
第三和第四階智:審察遍知
第五至第十四階智:斷遍知
毗婆奢那的作用是從第一階智開始,逐漸斷惑至第十二階智為止。但此智仍屬於世間-是世間智的作用。隨順智以三法印為所緣,體證了前二個聖諦(苦諦和集諦),自此以後就不再以身心為所緣,也是最後一個觀智。
隨順智是由觀三法印的任何一相而引發道剎那(主宰道識的心),(見第十一階智的最後三段)這整個過程僅在生起三個速行心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隨順智源於行捨智(第十一階智)並且是種姓智(第十三階智)生起的資助或助緣。
從隨順智(第十二階智)發展至種姓智(第十三階智)的過程如下:
就像懸吊在繩子上過河一樣,抓住繩子的是遍作(隨順智的第一個速行心:準備心),遍作心為道心作準備,下一個階段懸吊的繩子將人帶到河流中間的是近行(隨順智的第二個速行心)而隨順智再將人帶到對岸上。當人落在對岸的時候,此心稱為種姓智,此心是以涅槃為所緣。
隨順智是世間範圍的最後一智-世間範圍亦即以身心為所緣。從現在起涅槃成為心的所緣。
上述的方式(過程),從世間心到出世間心稱為法決定(模範的次第)。

拾參、種姓智(行道智見清淨)
此智在是在通往道智(第十四階智)的道剎那生起時所引發的智慧,而智不同於前面其他階智的地方是此智以涅槃為所緣(出世間),但心仍屬於世間。雖然不再以身心為所緣,但此智尚未完全達到出世間,而前一階智的心和所緣都還屬於世間。
在此階智中,心的智慧使修行者從凡夫轉變成聖人,這是在生死輪迴中,心第一次以涅槃為所緣,雖然是以涅槃為所緣,但此智還無法完全斷惑。
阿姜念說此智就好像剛開始從事一件工作的工人,對他的工作尚未完全熟悉一樣-這即是為什麼此智還無法完全斷惑的原因。

拾肆、道智(智見清淨)
此智生於道心之中,而道心是以種姓智(第十三階智)為助緣,如同第十三階智一樣,此智也是以涅槃為所緣,但此智已完全斷惑並且心和所緣都是出世間。
此智在以四個道心的力量完全斷惑的過程中,是第一個生起的道心。當這個道心生起時,即證得須陀洹果(入流果)。(後面三個道心導致更高的果證:斯陀洹、阿那含、阿羅漢。)雖然這個道心生起僅一剎那,但卻使生命減少到最多僅剩七番生死便可脫離輪迴了(須陀洹)。
此智稱為八聖道中的正見:對四聖諦的正見。此階的智慧像是雷雨中的閃電一般,因為它是非常強,非常明亮而突然的。
道心第一次生起時稱為須陀洹道。在更高的道果上,又生起了三次。修行者第一次成為聖者,他不會再墮於四惡趣中了。
此智是樂的-出世間樂。共有四個出世間智:
1)須陀洹道(屬於入流識)
2) 斯陀含道(屬於一來識)
3) 阿那含道(屬於不還識)
4) 阿羅漢道(屬於阿羅漢識)

拾伍、果智
在七清淨中,此智稱為智見清淨,道心(道識)在前一階智(第十四階智)生起時,是以涅槃為其所緣並且完全斷惑-然後在此智中,果心生起的感覺是非常深刻而寂靜的。這種順序稱為法決定,是次第的模式-亦即果心總是跟著道心而來。果心生起時,有時是三個剎那,有時是兩個剎那。根器較利的修行者跳過遍作而從近作開始,然後隨順、種姓、道、然後果心(成果)是三次而非兩次。
果心是從道心而生的出世間果,果心一生起,就滅去-它是沒有作用的。果心滅去之後,涅槃不再是心的所緣了。在果智時修行者第二次成為聖者(第一次在道智-第十四階智)。他現在稱為須陀洹果的聖者,並可確定最多再七番生死就可以圓覺了。
對於三個智階而言,此智完全在證智之中。

拾陸、思惟反射智
在此智中修行者思惟前幾智所體證的五件事:
1) 道智(第十四階智)(由此道而來)
2)果智(第十五階智)(曾獲如此功德)
3) 涅槃(以此法為緣而通達)
4) 已斷的煩惱(曾捨斷此等煩惱)
5)殘餘的煩惱(此等是我的殘餘煩惱)
此智源於果智(第十五階智),而且又再回到世間的程度。因為我們回復到世間心,涅槃也不再是心的所緣了。
體證此智而達到任何前三個階段的成就者(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稱為「有學的聖者」。在此智(第十六階智)阿羅漢只思考前面四項-因為阿羅漢已經沒有煩惱,所以不用再思惟殘存的煩惱了。不是所有達到此智的聖者都思惟以上所有的問題,某些根器利的修行者,只思惟前三項-而完全不思惟煩惱。
此階的智慧不同第十四、十五階智-它們在當下以涅槃為所緣。而此智,修行者只是反應,而不在當下。前一階智好比嚐鹽巴,而此智就像思惟鹽巴的滋味。因此,此智不是出世間心,而是世間心,即使這是世間智,七清淨也將它列為智見清淨,而把出世間智(第十四、十五階智)列在其下。這是因為此智源於第十四,十五階智。
 
7-3-2
二、討論
1)在第一個成就的階位,第十三階智稱為種姓智,因為修行者由凡夫種姓變成了聖人種姓;但接下來的成就(斯陀含等等)此智稱為灌頂智,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成就者早已經是聖人了。但成就每一個道果的剎那心都是一樣的。
2)第一階智至第十二階智都還屬於世間,第十三階智是過度的:一半世間一半出世間,第十四、十五階智是真正的出世間,而第十六智又回到世間了。
3)有十種障礙將人束縛於輪迴之中:
 它們是:1. 「我」的邪見、2. 懷疑佛陀的教法、3. 執著於儀式和典禮(戒禁取見)、4. 欲貪、5. 瞋恨、6.色貪、7.無色貪、8. 慢、9. 掉舉、10.無明。
 1.入流者(須陀洹):破除了前三種束縛,入流者是入於能導致涅槃之流,他最多再七番生死便可以解脫了。他已經確定不會再生於惡道:地獄、畜生、餓鬼、修羅。
 2.一來者(斯陀含):第四、第五個束縛減弱了,他再返回欲界一次便可解脫生死(欲界是指人、天)。
 3.不還者(阿那含):第四、第五個束縛破除了,他不再生於欲界。
 4.圓覺者(阿羅漢):最後五個束縛破除了,他不會再生於任何世界。
4)七清淨:第一階智是七清淨中的見清淨。第二階智在七清淨中是度疑清淨。第三、四階智是道非道智見清淨。第四至第十三階智是行道智見清淨。第十四至十六階智是智見清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