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第四講 第一觀智:名色分別智(覺知心識和所緣境)
很高興看見你們來這裡學法,看到你們禪修我感到很高興。我們全都想要快樂和滿足,我們一生都在追求滿足。如果你問:「我有發現讓我持續感到滿足的事嗎?」大部分的人會說:「沒有。」我們做事,一件接著一件,而我們只獲得短暫的滿足,或許幾小時,或許幾天,之後,滿足感便消失了。如果你想要快樂、滿足和志得意滿,不再需求,不再缺乏任何東西,這是非常困難的。滿足是空虛的相反,滿足是感到充足、充滿。不要去追求外物,好讓自己感到滿足。為了生存、居住和健康,我們需要很多事物。不要去追求外物,好讓自己感到滿足;外在的事物不會讓你感到滿足,唯一能讓你感到滿足的是深入心靈層次的修行,是擁有非常崇高、美好的德性。
我們人類有兩種不同的天性:低俗的和高尚的天性。如果你研讀阿毗達摩(論典),你會發現人的心理有兩種不同的層面:一是「美好的」,另一個是「不好的」,我們擁有這兩個特質。例如;自私是不好的,而慷慨是非常好的;傷害其他生命是不好的,而自制是非常好的;沒有正念是不好的。如果你深入觀察你的心,你會發現:當你沒有正念時,你的心是浮躁不安的,心到處跑,像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一樣,到處遊蕩,居無定所,做一些無意義的事。當你沒有正念時,你的心就像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一樣,沒有安全感,也不快樂;當你有正念時,你感到如處家中,所以正念是我家。當你有正念時,你如處家中;當你沒有正念時,你彷彿遊蕩在街頭,無所去處。去探索你的心靈層面,去展現美好的一面,要具足正念。我們必需非常清楚我們的所緣境或目標,你真的想要有正念嗎?除非我們的正念越來越強,否則無法使自己愉快或滿足。這個世界是充滿機會的地方,能在這裡也是一種機會,能生而為人也是一種機遇。當我讀到有關菩薩的故事時,我發現菩薩並不想生在一個完美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你沒什麼可學,所有的事都是完美的。因此,菩薩刻意到可以面對困難的地方。當我閱讀佛和他的堂弟的故事,他堂弟提婆達多(Devadatta)給佛陀帶來許多麻煩。我非常感謝提婆達多成就佛陀,這聽起來非常矛盾,為什麼? 因為提婆達多讓我們對佛陀的美德知道得更多,否則我們如何得知?他使佛陀得以顯現出他的完美。這個世界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的地方,因為有許多的困厄和不完美。
這個世界是個充滿機會的地方,我期望有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每個困境都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如果你真的了解它,你絕不會感到你的生命是無意義的,無論發生什麼事,或事情進行得順利與否,抑或事情進展得不順利,你總是能夠學習某些事情,並且不斷成長。事實上,當我們以適當的方法克服某些困難時,我們學習得更多,並且成長更快。當我們以不善的行為面對困難時,那麼,我們將無法學習和成長。困難是我們學習、成長和使我們變成更好的人的機會。如果你將你的一生視為學習的過程,那麼,在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任何事不會是無意義的,每件事都有它的意義,這是我們正在學習的。當看見或聽到許多事情時,我們的心會有所反應,要隨時保持正念。當看到外境時,我們的心若能保持正念,我們便能學習和成長。
去觀想你是在一所大學裡終生學習的學生,你的課程是你與你所居住的世界的種種關係,從你出生到死亡的學習。這不是一所正式的學校,每個實驗都是值得嘗試的,而每次的經驗也是有價值的。因此,無論你身在何處,該處即是你學習的場所。關於你自己和你週遭的事物是你學習的對象,學習有關你自己和你週遭的事物,學習你與這個世界的的關係。這個世界包括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所有事物,這是最高的教育。
現在,我們知道禪修的目標是勝義諦(paramattha),亦即身心現象的自然特質。例如:「看」,每個人都有視力,每個人都可以「看」,但是禪修者看事物是非常不同的。當你禪修時,你在做什麼?覺知你在「看」,你看某件事物,你看著它,沒有任何念頭生起。沒有任何念頭生起是非常重要的,有「想」不是毗婆舍那(vipassana,觀禪),可能是奢摩他(samatha,止禪),務必把這兩件事弄清楚。有人說:「當你禪修時,你可以想事情。」是的,這也是一種禪修,這是奢摩他,像慈心禪即是。修慈心禪時,你想著某些人,你對他們散發慈心。當你修「佛隨念」時亦然,你想著佛陀和他的美德,當你全神貫注在憶念佛陀的特質時,你的心自然而然會有那些特質,或多或少有那些美德,在某種程度上有佛陀的特質。當你習慣於修習慈心,有時即使你沒有想任何人,或有任何念頭,你仍然可以感受到你的心是仁慈的。你可以獲得這種境界,事實上,這是「慈」的更高境界, 你不再想它,但是你可以感受到,你感到非常溫馨、仁慈、柔和和慷慨。
因此,有一種你可以「想」的禪法,也有另一種你不能「想」的禪法,而毗婆舍那禪是「無想」的。但是由於我們習慣於「想」,以致於即使當我們修毗婆舍那禪時,我們的念頭會不斷的生起,去想有關毗婆舍那或其他的事情,我們會去評斷我們的禪修經驗。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有發表意見的慾望,就如當你收看新聞或看電影時,有人在評論或解釋正在發生的事件,我們的心也像那樣。我們的心總是喜歡論斷事物:「就是這樣」、「這是好的」、「這是不好的」,我們的內心總是評論不休。你正在禪修,而事情進行得很順利,這時念頭生起了:「噢,現在真好,禪修是如此的順利。」當禪修時,我們必需知道「我們不要去想」,念頭會生起,但是不要去想,不管想的內容多麼美好。當我是一個初學禪修的人,一些美好的念頭會出現,而且一個接著一個,有著非常美好、有趣的銜接。我是如此的執著這些有關法(Dhamma)的念頭,以致於無法放下他們,我喜歡這些念頭,我想要記住這些念頭,但是這變成一大障礙。當我與我的朋友一起禪修時, 他們並非全部都很理智,並且沒有讀很多書,他們讀過一些佛書,但是,關於其他範圍的書,他們讀得不多,他們不會想太多。當我年輕時,我想要寫文章,寫感人的文章,寫好的佛教的文章,由於這種抱負,當我禪修時,有關佛法的念頭便會生起,而且我無法放下這些念頭。我想要把這些寫下來,因為這個緣故,我花了比我的朋友更長的時間,他們沒有受良好的教育,他們不是知識分子。然而他們卻能培養更深的定,而且能夠窺見實相和培養甚深的禪定功夫。
有時我感到非常慚愧:「這些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在禪修上,修得比我更好。」,比較的念頭開始出現了,「他修得很好,我沒有他修得那麼好。」當我們去看我們的老師時,老師會問我:「你禪修得如何?」,我說:「沒什麼特別的, 但是我感到愉快。」我無話可說,除了感到愉快些。某次,我的心非常清楚的覺知,覺知我總是害怕某些事物,我的心變得非常平靜、平和,之後,我記得我一生中從未感到如此平靜。這不是深的觀智,也不是任何種類的知識,事實上,這正是平靜、平和、具足正念,以及非常的自在。我不去想任何事,不想過去或未來,而是在當下,心非常平靜、平和。當我從那個境界出來時,我知道我以前從未感到如此平靜,我的一生中總是害怕某些事情。我害怕無法成為成功的人,害怕缺乏愛,不被愛,有許多事讓我害怕,有時它模糊不清,你甚至無法談論它,但是你可以感受到,你心懷畏懼。無論如何,當我們禪修時,不要去想;當念頭生起時,我們只要覺知即可,並且讓念頭自然消失。稍後,當你修另一種毗婆舍那──心念處時,你可以深入觀察,但是,對於初學者,不要跟著念頭,因為如果你跟著念頭,你會一直想個不停。
例如,當我們看見某物時,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只看到顏色,而這種顏色是我們的視網膜的反應。科學上的解釋是:這是我們的視網膜的反應,並由大腦理解為顏色。是什麼東西進入視網膜?是色法。當我們看時,某物在我們眼中出現,也出現在我們的大腦和心裡。他們像光子有不同的能量、不同的頻率,我們的神經系統有所反應,並且產生不同強度的脈衝(impulses),因而形成顏色。雖然你讓色盲看不同的顏色,但是他們不能看見全部顏色,他們只能看見少數幾種顏色。顏色在那裡,但是他們無法分辨。我們所謂的顏色是什麼意思?我們所謂的看是什麼意思?它是我們的經驗,試著去理解這種觀念。我們所看到的只是我們的經驗,我們並沒有如實觀察外在的事物。外在的事物是我們所體驗的事物,但是,事實上,我們並不了解他們的實相。我們看見落在我們的視網膜上的東西,並且有所反應,視網膜產生一些脈衝,神經系統把那脈衝帶進大腦。由於大腦與心有關,要說明這些是非常困難的。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這是我們的心而不是我們的眼睛的認知作用,眼睛不知道顏色以外的任何事情。佛陀教導我們如何禪修:「當看到時,只是看到。」只有看到,沒有說明(解釋)。
當我們禪修時,這是我們要試著去做的,我們試著去覺知我們在「看」。剛開始,念頭會不斷的生起。過了一會兒,你看著這些念頭生起,念頭慢慢生起,然後念頭不再生起。當你停止「想」時,剛開始,你覺得你好像沒有經歷任何事情,你的體驗變得非常含糊,沒有任何念頭。當我們修毗婆舍那時,我們試著去體驗某些事物,這種體驗是超越一般的經驗,它不是世俗諦。我們創造意義,我們解釋它,我們了解我們自己的解釋。當我們了解某事時,它是我們自己的解釋。你以某種方式解釋某些事情,而我以某種方式解釋某些事情,我們達成協議,並認為:「是的,就是這樣。」,事實上,這只是彼此認同的解釋。其實,我們不知道它的實相,我們只是同意它的解釋。當禪修時,我們的心變得極為單純。「想」是非常複雜的,禪修時,不要去想,感官的經驗變得非常簡單,我們要有這種單純的心思,我們只是看著所緣境,而不去想它。如果我看著這塊地毯,沒有「想」,那麼,當念頭不再生起時,我能夠覺知到我在「看」,我在看某種顏色和圖案的地毯,甚至這圖案也是拼湊的,我不再去想這地毯。然後,再也沒有有關地毯的念頭,只有我所看到的東西,只有不同的顏色,不再有地毯。當你達到這種層次時,你已接近勝義諦,對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是不容易的。因此,當我們看到某些事物時,我們能夠覺知所緣境,所緣境出現在你的眼中,當你的念頭不再生起時,你的覺知變得越來越清楚,你知道你在「覺知」──覺知所緣境。
當有東西在身邊時,你知道某物在那裡。你能知道自己在「覺知」,這非常重要,只有到這時候,禪修的過程才完成。當所緣境現前時,一.你能覺知所緣境,二.你知道你對所緣境了了分明,這兩件事一直持續著,這是我們要試著去做的。對一個初學者來說,當你看到某物時,你的心立刻開始「解說」它,「喔,這是好的,我喜歡它,這好美。」它可能是一幅畫或一個蘋果,可能是一輛車,一個男生或女生,或任何事物。你立刻發現:你已經在「解說」,此時,你不會不安。當這種念頭生起時,你能覺知。如果我們不喜歡某物,當「我不喜歡這東西,這是令人討厭的」的念頭生起時,你立刻覺知這些念頭,沒有任何喜好、厭惡、失望。如此持續著,而且持續很久,你有所解說,有反應;但是,一旦你停止解說,你將不再有任何反應。
如此持續一段時間,直到你停止回應和做任何解說。你將發現:只剩下「所緣境」和一顆「覺知的心」。過了一會兒,你會發現:因為有所緣境,所以才會有「覺知的心」。當你閉上眼睛,你仍可以覺知其它的事物,你發現:在你眼中出現某種模糊不清的影像,但是你不知道是否它就在身邊,雖然你的記憶告訴你:有許多人坐在那裡,大約60人坐在那裡,但是,這只是你的記憶而已,當你閉上眼睛時,你不再知道那個物體。當你睜開眼睛時,覺知突然生起。覺知取決於所緣境。當你環顧周遭時,你可以發現:因為有「覺知的心」,所以能「覺知所緣境」;如果沒有「覺知的心」,你不可能「覺知」所緣境。你從兩方面來看,有時,你觀察所緣境,你發現:有觀察的目標和覺知的心。由於有所緣境,所以有覺知的心;由於有覺知的心,所以你能覺知「觀察的目標」,你也能夠知道你在「覺知」所緣境。所緣境如何影響你的心?當你看到漂亮的東西時,它吸引你的注意力,它吸引你的意識,你想看得更清楚,你不想走開,你想要跟這漂亮的物體在一起。你知道:這些事物吸引你的意識,因此,你把你的注意力轉向這物體,這是心理因素,在阿毗達摩稱之為「作意」---轉變你的心,給你一個方向。因此,你知道:由於有所緣境,所以心轉向所緣境。當你無法清楚看到某物時,你試著去看,那裡有某件東西。是什麼東西讓你的注意力轉移?是某種物體的吸引力,你的心識被它所吸引,你知道這個物體有吸引力,它吸引你的心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