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828.JPG

第三章  生活即禪修

當我們看不見念頭時,

便會跟隨念頭,

從而進入念頭,

就像進入了一個黑洞,

這就是苦

真正的平靜是在我們看念頭時

              —— 隆波田

第一節 隆波田內觀第零日法談

1. 首先祝福大家。歡迎大家來參加隆波田內觀禪修課程。在當今繁忙的時代,能抽出七天的時間來參內觀禪修是很不容易的。能在這個混亂的資訊時代,聽聞到佛陀教導的正法,同樣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每一位來參加課程的學員要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充分利用好在這兒的每一分每一秒。

2.隆波田教導的禪修方法屬於毗婆舍那(也就是內觀)的一種。內觀就是往內觀察自己的身心實相。該方法傳自泰國,在練習時借助於規律而重複的肢體動作,培養出強大的覺性,在行、住、坐、臥中,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以及念頭都能歷歷分明,體驗身心的生滅變化,由此滅除內心的執著與煩惱,最後超越生死的束縛,得到真正的自在。

3. 其他的禪修方法有它們的好處,但是請在這個禪修課程內,將它們暫時放下。那些方法您已經學會了,暫時放在一旁,不會一下子就忘記了,因此,不用擔心。課程結束後,您再決定哪一種方法對您較為適合。大家既然來了,就是已下定決心要來好好學會一個新的方法,就應該好好地學習。猶如一個杯子,要先將原先的水倒出去,才能裝入新的東西。因此,您要將舊的方法暫時擺在一邊。如果混在一起,反而學不到新的東西。

所謂把其他的禪修方法放下,是指在禪修期間,不要把這個禪修方法和其他的禪修方法做任何的聯繫和比較,甚至評判。例如,其他方法大都強調持戒,修奢摩它定,為什麼這個方法卻沒有;其他的方法大都強調專注,為什麼這個方法卻強調自然地知道,也就是覺知,等等。

4. 大家既然來參加課程,表示已下定決心,排除萬難,要學會這個方法,將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要堅持完成整個禪修課程。不要給自己的妄念打敗,不要中途離去,要堅持到最後一分鐘,要實現自己所定下的心願。以往上千的學員都完成了他們的心願,你也要同樣達成你的心願。

5. 整個課程都要保持禁語,除了小參時間外,都不要講話。這是為了使您的覺性能夠持續成片。凡是保持禁語的學員,在課程結束時,都會察覺到自己的覺性大大地增強了。

禁語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口頭語言,肢體語言以及眼神交流。學員之間禁止有任何形式上的交流,不管是打手勢、手語、寫便條等等都不被允許。

  1. 整個禪修課程,為了培養覺性,不准寫筆記、打電話、錄音。您來這兒,是放下一切往日的俗事,全心全意地培養覺性,往內觀察自己的身心現象,不要分心到世俗的事務上。禪修中,走路時要低著頭不要東張西望,行動要緩慢。遇到學員或老師要像見到陌生人一樣,不需要打招呼。這是同樣的道理。

    每天下午會安排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向老師請益問題。您以一顆謙虛、空杯的態度來向老師請教,這對於解除禪修過程中的疑惑是非常有幫助的。向老師所請教的問題僅限於禪修方法以及練習技巧方面,不要涉及佛學教理以及哲學問題。如果對老師的回答感到不滿意,不要當場與老師討論、爭辯,可以請事務長安排與老師私下溝通。

    由於學員與學員之間很容易相互誤導,因此在課程開始前和結束後,我們鼓勵學員獨來獨往,完全不鼓勵法工與學員、學員和學員之間利用手機、QQ、微信等聯絡方式進行的社交活動。

    7. 由於是團體的生活,因此要有一些生活上的規範。例如,排隊或用齋取食的時候,出家眾先行,在家眾排後。開門關門、走路等等,所有的動作都要輕柔。每次敲鐘後,大家要迅速地回到禪堂,老師有時候會在每節課程的開始時做一些重要的法談。每天都要在禪修的活動範圍內練習,沒有經過老師的許可,不可外出。

    8. 為了避免昏沉、昏睡、愛困的心理,要適量地取用食物,不要吃得太飽。否則眼皮就會沉重起來,覺性就不見了。

    9.從早到晚要時時覺知自己的動作。為了服務大眾,有的學員有時會被分配環保及清潔的工作。在工作時要一直覺知自己的動作,使工作與禪修合一,但仍要保持禁語。

    10. 以上是一些規矩的說明。這些規矩在於幫助你的覺性的培養。現在將隆波田內觀的原理解說一下,使您容易掌握實踐的要領。

    11. 隆波田內觀的原理,是依據佛陀在《大念住經》中所說的:

    “比丘於行時,了知:我在行。

    於住時,了知:我在住。

    於坐時,了知:我在坐。

    於臥時,了知:我在臥。

    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了知之。”

    此段經文的意思是說,禪修者在行、住、坐、臥時要能夠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動作。

    12. 佛陀又說:

    “比丘不論行住歸來,正知而作。

    彼觀前顧後,正知而作;

    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

    彼搭衣持缽,正知而作;

    彼食、飲、咀嚼、嘗味,正知而作;

    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

    彼行、住、坐、臥、醒、語、默,亦正知而作。”

    此段經文的意思是說,禪修者不論是看前看後、屈伸身體、穿衣服、拿東西、吃東西、喝東西、上洗手間等等,從早到晚所有的動作與行為,自己都要清楚明白。

    13. 人是動物,整天都在動。但是一般人在生活中都在胡思亂想,未能覺知當下自己的動作,因而當下就沒有覺性在。隆波田內觀的訓練,便是依據佛陀所說的:要在所有的動作中能夠正念正知,也就是說,要一直覺知自己的動作。能夠持續地覺知自己的動作,覺性就一直增強。強的覺性就能看清自己的念頭、看清自己身心的實相。因此,要以耐心來培養自己的覺性,要使自己從早到晚一直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由於人們整天都在動,隆波田內觀便是利用這一自然現象來培養我們的覺性。可說是借力使力,不費工夫。

    14. 我們都想過著沒有痛苦的日子。一旦生活中有了問題,人們就往外尋找依靠,求神問蔔。但是外在的依靠是變化無常而不能長久的,因而常常不能夠解決問題而受苦。那麼怎麼辦呢?佛陀說:

    “住於自洲,住於自依。”

    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住在自己的洲上、島上,自己要作為自己的歸依處。因此,佛陀要我們堅強起來,使自己能夠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什麼呢?就是依靠自己的覺性。以強的覺性看清一切問題的根源,從而徹底解決痛苦。

    15. 所謂“覺性”,就是眾生覺察身心實相的一種本能,是內在的眼睛。眾生都有覺性。每人都有這個珍寶,但要自己去挖掘它。能夠挖掘到它,就能滅除自己的痛苦。我們要追隨佛陀的足跡,走同樣的一條路。這一條路就是覺性之路。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沒有覺性,痛苦就會產生。如果有覺性,我們就會面對事情而不會將責任推諉給別人。我們將以覺性來處理問題。因此,為了解決我們生活上的問題,為了滅除我們的痛苦,為了培養我們的覺性,我們就要好好地學習隆波田內觀。

    16. 我們如果進一步追究痛苦的來源,就可以發現是來自妄念、雜念。有二種念頭:第一種是不能作主的念頭,稱作妄念、雜念。例如,生氣、貪心、無知、恐懼、忌妒等念頭。這種念頭會使我們受苦。第二種是能作主的念頭,稱作自然的念頭,是在正念正知下的念頭,不會使我們受苦。例如,我們日常打掃、洗衣時,須要正確的思惟,這便是自然的念頭,這種念頭是有益無害的,而且是生活中所必須的。人們常被第一種的妄念所佔據,不斷生起貪心、生氣、無知的心理,不斷地捲入念頭之中而受苦。愈想愈氣,便是一個實際的例子,由於妄念不斷的生起,因而不論吃時、坐時或在任何地方,都不斷地受苦。

    17. 只有當我們培養起強的覺性時,才能看清念頭,才不會有第一種的妄念、雜念。覺性猶如貓,妄念猶如大老鼠。開始練習隆波田內觀的人,最初覺性很小,猶如小貓。經過一天天不斷地覺知自己的肢體動作後,覺性不斷地增加,猶如貓不斷地長大。覺性圓滿時,猶如大貓,從此妄念這只大老鼠就逃得無影無蹤了。因此,修行的重點,是要不斷地培養自己的覺性,不斷地喂貓,而不用去管大老鼠。時候到了,大貓自然會去處理大老鼠。因此,禪修時,不壓抑妄念,也不跟隨妄念。只是單純地覺知肢體的動作,就是不停地喂貓。覺性強了以後,念頭一生起,就能立刻看見。漸漸地,我們內心的品質就會開始轉變,正道也從這兒開始了。

    18. 培養覺性的要點,就是要不斷地移動肢體。如果身體靜止不動,一方面妄念容易生起,而且容易捲入其中,會不斷胡思亂想,另一方面容易昏沉、睡著。因此,我們一直要不停地移動身體的一部分,用以培養覺性,這便是隆波田內觀的一個特色。隆波田禪師說:“念頭如溪水般恒常的流動,當念頭來時,要同時知道身體的動作,這是滅苦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我可以向你保證。”

        19. 隆波田內觀剛剛從泰國傳入中國大陸時,只有兩種主要的練習方式,即規律的手部動作和兩點間的往返經行。岩松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又發現了一種新的培養覺性的方式——原地經行。

        原地經行是利用腳底和地面的接觸來培養覺性,這和手部動作及往返經行一樣,都屬於四念住範疇。

        20. 隨著當代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也越來越快,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身心變得緊張疲憊,以至於很多中青年人患上了失眠、焦慮等心理問題,相當數量的人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這些問題都是修行路上的大障礙。原地經行就是克服這些障礙的一個有力武器。

    如果想把一顆參天大樹砍倒,必須用諸如大斧頭之類的利器。當代人的煩惱習氣根深蒂固,如果想將其連根拔除,必須選擇一個適合的練習方法。

        21. 這種新的練習方式不但可以幫助初學者較為容易地體驗到什麼是覺知,防止走入“專注”的誤區,而且還非常有效地將的疲勞、疼痛、煩躁、妄念多以及昏沉等粗重的煩惱習氣拔除掉,從而幫助初學者較為容易地走上毗婆舍那這條道路。因此,在以新生為主的七天課程上,練習方式以原地經行為主。

    22. 原地經行的發現並不是為了代替原有的手部動作和往返經行。當疲勞、疼痛、煩躁、妄念多以及昏沉等粗重的煩惱習氣被拔除掉,覺性增強到一定程度後,這三種主要的練習方式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就可以交替進行練習了。

    23. 隆波田所教導的內觀方法是一個簡單的、直接的、圓滿的通向涅槃的大道。隆波田說老實且用功的人不出三年就能證得苦滅。這裏所說的“老實”就是要求禪修者在練習的過程中不要添加任何內容,也不要把這個方法中某些內容去掉。

    24. 在南傳的巴利經文中,佛陀說:

    “正法是現世的、不待時節的、來看的、導向的、自證的。”

    這意思是說,佛陀所教導的方法,是現世就能證得的,是隨時都可以修習的,是大家都可以來看的,是導引走向滅苦的,是每個人都可親自體證的。

    25. 隆波田內觀方法便是完全合乎上述所說的:現世的、不待時節的、來看的、導向的以及自證的一個方法,適用於所有人,與年齡、性別、職業、教育、國籍、宗教信仰無關,沒有任何的典禮、儀式。任何人都可以練習,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