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C7E19B-CEBA-453C-A5EC-A563F8FFF8E2.jpeg

洞見實相36/第九章 問與答3/3

[岩松]

 

問:練習的時候老是想去找那個‘知道’,但又覺得不太對,那樣似乎是在專注,可是如果不去找的話,又覺得心裡很空,很沒有安全感,然後就很心急,怎麼辦?

答:沒有覺性的人的心,每一天從早到晚都緊緊地握著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不斷地變來變去,握的內容不斷變化,但始終是握著一個東西。來到這裡練習,我們不用心、不用注意力、不用感覺,就把心裡握住的那個東西拿走了,感覺到心是空的,沒有什麼可握的,心裡面會不適應、不習慣,就會找那個‘碰’,找那個‘碰’的感覺,因為已經養成習慣了。但是這時還是不要去找那個‘碰’的感覺,就只是單純的‘碰’著,只是不習慣而已,慢慢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問:覺性和智慧之間有什麼關係?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答: 覺性是開啟智慧的一把鑰匙。比如說,如果這個房間有智慧的話,我們必須進這個房間才能夠得到智慧。房間有鎖,得打開這把鎖,才能進入房間,覺性就是打開鎖的鑰匙。智慧人人本具,並且圓滿。就像一顆寶石,能夠發光一樣。之所以這顆寶石不能發光,因為上邊被泥土蓋著。我們之所以智慧展現不出來,是因為被煩惱蓋住了。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不斷地拔除煩惱。當煩惱一點點地被拔除以後,智慧自然就呈現出來。這種智慧不是從課本上學來的,不是聽老師講的,是從內心裡流淌出來的。當你覺性圓滿的時候,不用看經典,不用聽老師講。有什麼問題,自然的,不用腦筋,就從心裡往外湧。就像念課文一樣,連思考都不用思考。

 

問:‘煩惱即菩提’。對於培養覺性來講,煩惱起到了什麼作用?

答:煩惱是培養覺性的養料、水分。沒有煩惱,覺性培養不起來。比如說,我們在這兒禪修的時候,會有舊的習氣冒上來。當舊的習氣冒上來,這個時候不能偷懶。一有不舒服了,就趴下了,那不行!應該繼續用功。這時候,那個煩惱就變成培養覺性的養料了。如果在練習的過程中平平淡淡地,沒有任何的煩惱生起來,覺性也會‘長’一點兒,但是‘長’得不快。打個比方,在練習的過程中,可能因為別人一點點小事兒,就引起你很大的不滿來,你會生很大的氣。平時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有這種體驗吧?這種事情拿到平時就是小事兒一樁,根本不會造成我們這麼大的煩惱。這就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一點點事兒,把我們的舊習氣就勾上來了。這個時候,不應當被煩惱所轉,應該回到覺性上來。這時候,覺性就‘長得快’。所謂‘長得快’,就是儘量把那個煩惱‘拔出來’一些,‘拔出來’一些,覺性就顯得‘多’一些。就發現覺性那棵樹‘長高了’。

 

問:在練習過程中會冒出來很多關於生活的很多問題,我每次都會把這些問題想清楚,這樣是否正確,還是當念頭飄過來的時候,不管他,依然覺知腳跟地面的碰?

答:把問題想清楚了,實際上是跟隨念頭,隨念頭起舞了,把問題想清楚的過程實際上是打妄想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失去了覺性。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想清楚了,這些問題可能回到家裡可以馬上解決了,但在這裡還是不建議去思考這些問題,如果在這裡思考這些問題的話,可以說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無論什麼念頭生起,我們都不要去跟隨,也不要去打壓,始終要用覺性去練習,跟‘碰’在一起。如果在這七天裡我們不去思考問題,單純的培養覺性,那麼當我們回到家後遇到問題的時候,連思考都不用,答案直接就會出現,這個答案不是靠思考得出的,是靠直覺和智慧得出的問題,靠智慧得出的答案是非常正確的答案,所以在練習過程中對生活和工作上的問題沒有必要思考和釐清,只是單純培養覺性,等覺性高了我們就有智慧,有了智慧,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上遇到問題,就會立即得到答案了。

 

我們之所以翻來覆去的思考家庭、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正是因為我們對這些事情總是在患得患失,明明不屬於我們的,我們還是想貪想要。當我們提高了覺性,我們就能看清哪些是屬於我們的,哪些是不屬於我們的,對於不屬於我們的,連想都不會去想,屬於我們的,別人也無法搶去,深知本來就屬於我們的。於是便不會總糾結於這些問題了。

 

問:那這些妄念什麼時候會消失?

答:事實上,當我們內心升起妄念並不會給我們帶來苦,不會給我們帶來煩惱,主要的問題出在我們跟隨了妄念,也就是被妄念捲走了,隨著妄念起舞而帶來了貪、嗔、癡。所以我們不要試圖把念頭掐死,苦的原因不是念頭的問題,而是我們跟隨念頭起舞而帶來了苦。修行的最終目的不是沒有念頭,而是不跟隨念頭。隨著不斷地修行,妄念會越來越少。佛陀覺悟以後也有念頭,他覺悟後第一個想教的就是他的兩個婆羅門老師,想把法傳授給兩個老師,他用天眼觀到兩個老師已不在人間,於是就想到把法傳授給五比丘,於是去找五比丘。佛陀在想這些事情的時候,內心還是有念頭的。

 

問:在練習過程中妄念非常的多,但又不敢去注意和關注腳和地面碰,怕這樣就成了專注力了,現在就不知該如何把握?

答:練習過程中妄念多是一件好事。隆波田說過,練習中妄念越多覺知的機會就越多,覺性把心拉回到當下的機會就越多,覺性加分就加的越多,覺性就提高的越快,所以當妄念多的時候不要想辦法去解決它。妄念多就多,少就少,要順其自然。很多人都認為妄念多不好,會擾亂心,讓我們的心沒有寧靜。但問題的本質並不是念頭不好,而是因為我們跟隨念頭,而產生了貪、嗔、癡三種煩惱,如果單純只是念頭生起,而沒有跟隨念頭的話,是不會產生煩惱和問題的。當念頭生起時,腳和地面產生‘碰’,並知道,這個念頭馬上就消失了。

 

在練習過程中,當妄念來了,心會不由自主地去跟隨,跟著念頭去編故事,這是我們控制不了的。當這個故事編得沒有樂趣時,我們自然就回到當下了。不要去控制我們的心去跟隨念頭或不跟隨念頭,這是無法控制的,只有順其自然,只有按部就班地把動作做標準就可以了。我們的心跟隨念頭跑了就跑了,隨它去;心回來就回來了。一切都要順其自然。

 

問:如果要在生活中察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是不是很自私,還會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

答:實際情況恰恰是相反的,當我們培養出強大的覺性之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對別人的言行舉止和別人心的狀態,會更加的敏銳(而非敏感),察覺的更加的深入,能夠對別人理解的更好,更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他的問題,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他的問題,人緣不但不會變差,而且會更好,如果修得好的話,人緣是非常好的。原來一些看不慣的領導、同事、家人,慢慢會越來越順眼,朋友會越來越多,不喜歡的人會越來越少,原來的仇人也會變成朋友,不但你喜歡他,他也會喜歡你。所以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問:像隆波田這樣的覺悟者,還有隆波甘恬這些成就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和我們‘普通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答:隆波田也好,隆波甘恬也好,他們達到了什麼樣的境界,其實和我們一點兒關係也沒有。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討論這個,我們只是去實踐他們教給我們的方法。如果我們實踐了這個方法,發現他們沒說錯,我們受益了,就繼續跟著走;反之,如果我們沒受益,發現他們講的不是真理,那麼就離開。這就夠了,其它都是多餘的了。

 

越是有智慧的人,他的生活越和我們普通人一樣。只是在講法的時候,才表現得與眾不同。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看不出來。要是能看出來,就不叫有智慧的人,那叫有棱有角的人,叫有執著,有貪、嗔、癡的人。有智慧的人實際上是個普普通通的人。‘藏’在人堆裡根本就看不出(與眾不同)來的一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