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一.天神相應
蕭式球譯
二十一・刀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如遭刀脅迫,
如救頭燃急,
比丘具正念,
斷除於貪欲。”
世尊說:
“如遭刀脅迫,
如救頭燃急,
比丘具正念,
斷除於身見。”
二十二.受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瞋心對善人,
不會無果報,
果報成熟時,
惡業還需受。”
世尊說:
“惡心誣告無罪人,
受檢舉者無過失;
如逆風擲人塵土,
惡業返回愚癡人。”
二十三.結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內結與外結,
人受結所纏,
我問喬答摩,
誰能解此結?”
世尊說:
“住戒有慧人,
修習心與慧,
勤智之比丘,
彼能解此結;
不染貪與瞋,
不染於無明,
漏盡阿羅漢,
彼能解此結;
各種名與色,
還有諸色想,
滅盡無餘者,
彼亦斷此結。”
二十四.阻止意念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各種意念皆阻止,
各種苦惱無由生;
所有意念皆阻止,
所有苦惱得解除。”
世尊說:
“若想內心有節制,
不用阻止所有念,
當惡意念欲生時,
才用阻止此意念。”
二十五.阿羅漢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所作已辦得漏盡,
持最後身阿羅漢,
還會否說 ‘我所說’ ?
還會否說 ‘我聽說’ ?”
世尊說:
“所作已辦得漏盡,
持最後身阿羅漢,
還會講說 ‘我所說’ 。
還會講說 ‘我聽說’ 。
世間言辭彼善知,
僅只用於互表達。”
天神說:
“所作已辦得漏盡,
持最後身阿羅漢,
是否我慢之原因,
而說 ‘我說’ 、 ‘我聽說’ ?”
世尊說:
“斷除我慢無纏繫,
各種結縛皆摧毀,
清除我慢之智者,
會說 ‘我說’ 、 ‘我聽說’ 。
世間言辭彼善知,
僅只用於互表達。”
二十六.光明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光明有幾種,
照亮於世間?
我來問賢者,
從何可得知?”
世尊說:
“世有四種光,
無有第五種:
日光白天照;
月光晚間明;
大火之光明,
日夜俱明亮;
等正覺之光,
最高最優勝。”
二十七.水流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因何水不流?
因何無輪轉?
因何名與色,
無餘得滅盡?”
世尊說:
“地水與火風,
俱無立足時:
於此水不流;
此時無輪轉;
此時名與色,
無餘得滅盡。”
二十八.大富人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即使大富人,
治國剎帝利,
時常相覬覦,
貪欲無厭足,
此眾長渴求,
競逐有流中。
誰能斷貪愛,
於世無渴求?”
世尊說:
“出家捨家庭,
捨財捨妻兒,
及捨貪與瞋,
不染於無明,
漏盡阿羅漢,
於世無渴求。”
二十九.四輪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眾生貪所縛,
具四輪九孔,
我來問大雄,
怎離此沼澤?”
世尊說:
“截斷喜貪縛,
清除惡貪欲,
渴愛連根起,
如是離沼澤。”
三十.纖瘦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纖瘦之龍象,
如獅獨往來,
儉樸飲食少,
不著於欲樂,
我來問大雄,
如何解脫苦?”
世尊說:
“世間五種欲,
意根為第六,
六處俱無欲,
如是解脫苦。”
第三刀品完
三十一.讚揚善法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黎明時分,一些有明亮外表、讚揚善法的天神照亮了整個祇樹給孤獨園,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站在一邊。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習近諸善士,
常與彼交往,
從彼知正法,
善法增無減。”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習近諸善士,
常與彼交往,
從彼知正法,
智慧唯此得。”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習近諸善士,
常與彼交往,
從彼知正法,
苦中無憂苦。”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習近諸善士,
常與彼交往,
從彼知正法,
眾中放光芒。”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習近諸善士,
常與彼交往,
從彼知正法,
此眾得善逝。”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習近諸善士,
常與彼交往,
從彼知正法,
此眾長安樂。”
另一位天神對世尊說: “世尊,我們誰是善說呢?”
世尊說: “你們每一位都是善說。你們也聽我所說的:
“習近諸善士,
常與彼交往,
從彼知正法,
解脫所有苦。”
三十二.吝嗇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黎明時分,一些有明亮外表、讚揚善法的天神照亮了整個祇樹給孤獨園,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站在一邊。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吝嗇放逸故,
使人不布施。
祈求福德者,
當知要行施。”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應懼於吝嗇,
應懼於不施;
吝嗇之愚人,
此世與他世,
俱受苦果報,
常於飢渴中。
故應除慳垢,
布施無吝嗇;
眾生具福德,
他世有護持。”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世上施者少,
此是古常法,
彼等受讚揚,
毀中無損毀。
世上施者少,
不願贈予多;
敬心行布施,
善果千倍還。”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善人作布施,
難行能實行;
惡人不行善,
難隨善法行。
善人與惡人,
趣向各不同,
惡人往地獄,
善人生天界。”
另一位天神對世尊說: “世尊,我們誰是善說呢?”
世尊說: “你們每一位都是善說。你們也聽我所說的:
“片刻修習十善法,
及作小施供妻室,
縱使百千禽畜祭,
所得功德不能比。”
另一位天神對世尊誦出這首偈頌:
“為何禽畜大祭祀,
不被視為最上施?
為何舉行百千場,
功德不及小布施?”
世尊說:
“宰殺獻供有悲傷,
帶有淚水有棒杖,
以不正行作布施,
不被視為最上施,
如是舉行百千場,
功德不及小布施。”
三十三.善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黎明時分,一些有明亮外表、讚揚善法的天神照亮了整個祇樹給孤獨園,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站在一邊。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有感而發,說出感興語:
“仁者,布施善!
吝嗇放逸故,
使人不布施。
祈求福德者,
當知要行施。”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有感而發,說出感興語:
“仁者,布施善!
小施亦美善!
世上施者少,
不願贈予多;
敬心行布施,
善果千倍還。”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有感而發,說出感興語:
“仁者,布施善!
小施亦美善!
有信之施善!
人說布施如戰鬥,
以少精兵勝多人,
具敬信者作小施,
能夠贏得他世樂。”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有感而發,說出感興語:
“仁者,布施善!
小施亦美善!
有信之施善!
得法之施善!
得見聖法精進人,
如法得物來布施,
能越閻王地獄河,
死後生於天界中。”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有感而發,說出感興語:
“仁者,布施善!
小施亦美善!
有信之施善!
得法之施善!
施予賢聖善!
善逝稱頌之賢聖,
世人施彼供養彼,
能於此施得大果,
猶如種子下良田。”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有感而發,說出感興語:
“仁者,布施善!
小施亦美善!
有信之施善!
得法之施善!
施予賢聖善!
自制憫眾善!
於諸眾生不加害,
因畏惡故不作惡,
眾人寧讚畏惡者,
不讚強悍之武夫。”
另一位天神對世尊說: “世尊,我們誰是善說呢?”
世尊說: “你們每一位都是善說。你們也聽我所說的:
“布施實受多種頌,
然而法義更優勝,
久遠以來諸眾生,
唯有智者得湼槃。”
三十四.無恆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黎明時分,一些有明亮外表、讚揚善法的天神照亮了整個祇樹給孤獨園,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站在一邊。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五欲於人無恆久,
只見貪欲為束縛,
於出離道心放逸,
死神領域不能離。”
另一位天神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貪欲生不幸,
貪欲生苦惱,
貪除不幸除,
不幸除苦除。”
世尊說:
“世間悅事非貪欲,
心中欲思是貪欲,
世間常有愉悅事,
智者除此貪欲思;
捨棄忿怒斷我慢,
各種結縛皆超越,
更於名色無貪染,
各種苦惱何由生!
捨棄計量無我慢,
截斷名色之渴愛,
斷結離欲不動搖,
若欲尋找此眾生,
或天或人或他世,
所有住處找不著。”
目伽王尊者對世尊說:
“或天或人或他世,
入滅之後均不見,
如此究極行義者,
應受禮敬受稱頌。”
世尊對目伽王尊者說:
“此等比丘受稱頌,
此入滅者受禮敬;
知法斷疑正直行,
此等比丘亦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