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040814015.jpg

十四、三藏之《律藏》

 

因為三藏的住世,所以佛陀的教法才能夠住世。三藏是那三藏?三藏是《律藏》、《經藏》、《論藏》。我們現在來講《律藏》。《律藏》(vinaya)是世尊為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誡跟生活的軌則。在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照緬甸的傳統分為五部份。第一部份pārājika就類似波羅夷,但它只是個名字,它裡面的內容不只是波羅夷;第二部份pācittiya古代翻為波逸提,這兩個部份統稱為經分別(sutta-vibhaªga),重要是解釋比丘、比丘尼的戒本。這二門偏重在佛陀制定不能作的事項,這個不能作,那個不能作,比如不能殺生,不能在非時的時候吃食物,不能在過午的時候吃食物等等這些不能作的。然後是僧殘,這二品是稱為大品與小品,一共有二十二個篇章。篇章古代翻譯為犍度,這是偏重在於應當作的,比如我們的衣服應當怎樣裁剪,怎樣保護,怎樣縫製;我們的缽食那些是允許的食物,那些是不允許的食物;我們的住所應該要怎樣建,那些是允許的,那些是不行的;僧團的聚會要進行誦戒,要怎樣作;如果有人要出家,應該怎樣給他出家。這些應當要怎樣做的,在大品與小品裡面都有記載。還有第三個部份是附隨(parivāra),相當於附錄,一共分為二十九個篇章,二十九品,在補充解釋前面這十四個部份等等。《律藏》是包括一切的比丘、比丘尼都應當要詳細研究,詳細去讀,並認真去遵守、遵行的,這稱為《律藏》。《律藏》是三藏當中第一藏。

 

 

 

十五、 三藏之經典

 

接著是《經藏》,《經藏》是世尊以及聖弟子們的言行集,《經藏》根據上座部一共有五部,也就是《長部》(dghanikāya)、《中部》(majjhamanikāya)、《相應部》(sayuttanikāya)、《增支部》(aªguttara)、《小部》(khuddakanakāya)。

 

1、《長部》(dghanikāya);收錄的是依照篇幅來講的,也就是裡面的那些經文都很長,因為經文的篇幅比較長,所以稱為長部

 

2、《中部》(majjhamanikāya);是篇幅不長不短,適中的,中等的,稱為《中部》。

 

3、《相應部》(sayuttanikāya);這裡的相應的意思就是分門別類的意思,比如把佛陀所說到的六處法編在一起、五蘊編在一起、戒的放在一起、四聖諦的放在一起、講因緣緣起的放在一起,所分門別類的稱為《相應部》,也就是根據它的類別,有關佛陀講的,講的這一部份放在這一部份,講的那一部份放在那一部份,所以一共有五十六個相應。

 

4、《增支部》(aªguttara)》;增(uttara)也就是增添,更上的意思。aªga這裡的意思是部份,這種編輯有點像法數。在北傳佛教所說的法數,凡是佛陀講一法,都有一法,這一法是什麼,把一的全部編在一起。然後二法的又全部編在一起,然後三法的又都編在一起。一共由一法編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一共有十一個部份,稱為十一集,它是依照法數,比如說「二法」(duka ),是止跟觀、名跟色等等。那講到「三法」( tika ),是那三種,受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佛陀講的跟數目有關的這些編在《增支部》。

 

5、《小部》(khuddakanikāya);這裡的小並不是說篇幅小,或者說微不足道。它的本意是它的內容比較雜,也就是前面四種以外的那些經典都編在這裡。比如說《法句經》,如果要編在前四部,會不知道要編到那裡,這個時候就編在《小部》、還有《小誦》(khuddakapaha)也編在這裡、《本生經》也編在《小部》、《經集》、《天空事》、《餓鬼事》、《長老偈》、《長老尼偈》,這些都是當時那些大長老們或者長老尼們的偈誦,這些純偈誦,如果要編在前面四部中,也會不知道要編到那一部份去,所以就都歸到《小部》裡。因此《小部》是《經藏》的五部當中含量是最大的,因為凡是不屬於前面四部的,全部都歸在《小部》裡面。《小部》共有十五部,在緬甸有十八部,它是在加上了《導論》,加上了《藏釋》,加上了《彌蘭陀王問經》。

 

十六、三藏之《論藏》

 

然後是《論藏》,《論藏》(abhidhammapiaka)是對世尊教法、要義精確的,系統的分類以及詮釋。《律藏》古代翻譯為毗尼(vinaya),它的意思是調伏,所以《律藏》有時候也稱為《調伏藏》,意思就是為了調伏煩惱,使生活當中有個軌範,稱為《調伏藏》。第二個是《經藏》(suttapiaka)古代梵文稱為(supta),所以古代翻譯為修多羅。《論藏》(abhidhammapiaka)翻譯為《阿毗達摩》,或翻譯為《阿毗壇》,因此我們現在講的《阿毗達摩》是其實是屬於論的部份。《阿毗達摩》是什麼意思呢?阿毗(abhi)意思是上等的、殊勝的、卓越的。dhamma的意思是法,法有很多種,有些時候我們稱為一切諸法。比如諸法因緣起,這裡的法是指有為法。有時我們又稱法所緣、法界、法處、善法、佛陀的教法。因此,法在不同的場合,表達不同的意思,但是,在這裡它的意思是指究竟真實的教法,這裡的教法特別是指佛陀的教法,也就是佛陀所教導的那些法義。

 

十七、上座部七論

 

根據上座部佛教,我們三藏中的《論藏》一共有七部,稱為上座七論或者南傳七論,

 

它們分別是《法集論》(dhmmasangan)、《分別論》(vidhaªga)、《界論》(dhātukathā)、《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論事》(kathāvatthu)、《雙論》(yamaka)、《發趣論》(paṭṭhāna

 

1. 《法聚論》或者稱為《法集論》(dhmmasangan),dhmm)是法,sangan是聚集在一起,集合在一起或者把它們包容在一起,把它們統合在一起的意思。

 

2. 《分別論》(vidhaªga),vidhaªga的意思是分別,分別的意思就是分析,在這部論裡面把那些法義分為經分別(suttanta-bhājaniya)跟論分別(abhidhamma-bhājaniya)。經分別有的是在藏經裡面有的,把它列出來,然後論分別再進行解識、分析,所以分別就是分析的意思。

 

3. 《界論》(dhātukathā

 

4.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puggala是人,paññatti就是概念的意思,它這裡最主要的意思,主要是討論不同種類的人。有一種人,這種人是什麼。比如有一種人稱為時解脫,那一種人稱為時解脫呢?有些人他們短暫、短暫的、一時、一時的去鎮伏他的諸煩惱,這個稱為時解脫。那一種人稱為非時解脫?就是他用他的道智跟果智澈底的斷除煩惱,在裡面主要是討論不同的人。

 

5. 《論事》(kathāvatthu),這一部《論事》是在第三次結集的時候,那時由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utta tissa)他所造的。這一部論主要還是在批駁當時流傳於阿育王那個時期的那些邪見。我們剛才講當時有很多外道,他們假裝為僧人,混進僧團裡面來。所以當時的目犍連子帝須長老(Elder Moggaliputta Tissa),他在結集的時候,他就造了這部論,在這部論中破斥當時流行的各種各樣的邪見。

 

6. 《雙論》(yamaka),《雙論》的目的,是為了解除種種術語名相,含糊不清的地方,然後再解釋它正確的用法,因為這部論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以一對一對的方式來提問。比如是否一切善法都具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的都是屬於善法。就是以這種方式來提的,所以稱為《雙論》,就是一對對的意思。

 

7. 《發趣論》(paṭṭhāna),此論在所有《論藏》裡面,是最重要的一部論。在傳統上稱它為《大論》(Mahāpakaraa),因為此論跟前面的六部論,稍微有點不同。前面的六部論,它們測重在分析,分析諸法的名相,然後這一部論再用二十四緣的方法貫串。緣的意思就是關係,把前面所講的全部諸法都貫串在一起,就好像說前面這幾部論,是有很多的珠寶,而這部《發趣論》就是用二十四緣這一條經線,把全部珠寶串在一起,所以它的價值,它的意義,就可貴在這裡。同時上座部佛教的正統傳承把這部論視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證明。因為這部論非常複雜,它必須通透前面那些論,他才能夠通達這部論。因為它是屬於組織法,它是把前面那些論裡面所講到的這些名相,這些諸法等等,整理統合起來的。我們底下再講《阿毗達摩》的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