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支部03第三集56-60經(7/19)
蕭式球 譯
五十六.大壇場
這時候,一位有大壇場的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一些過往的婆羅門,年老的婆羅門,是老師的老師的婆羅門,他們曾經說過,以前這個世間像無間地獄那樣擠迫,到處都是人,房屋與房屋互相緊連,擠迫得雞隻在屋頂行走,可以由村落走到市鎮,由市鎮走到王城的。喬答摩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現在的人口消失、減少,使村落不像以前的村落,市鎮不像以前的市鎮,都城不像以前的都城,國家不像以前的國家呢?”
“婆羅門,現在人們染著非法的貪欲、受不正直的貪欲所征服、受邪法所困擾,拿起利器互相殺害,導致很多人死亡。婆羅門,就是這原因和條件,使現在的人口消失、減少,使村落不像以前的村落,市鎮不像以前的市鎮,都城不像以前的都城,國家不像以前的國家。
“婆羅門,再者,現在人們染著非法的貪欲、受不正直的貪欲所征服、受邪法所困擾,導致天雨不足、饑荒、失收、農作物枯萎、沒有食物,令很多人死亡。婆羅門,就是這原因和條件,使現在的人口消失、減少,使村落不像以前的村落,市鎮不像以前的市鎮,都城不像以前的都城,國家不像以前的國家。
“婆羅門,再者,現在人們染著非法的貪欲、受不正直的貪欲所征服、受邪法所困擾,導致夜叉釋放兇殘的非人出來,令很多人死亡。婆羅門,就是這原因和條件,使現在的人口消失、減少,使村落不像以前的村落,市鎮不像以前的市鎮,都城不像以前的都城,國家不像以前的國家。”
“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五十七.婆蹉種
這時候,婆蹉種遊方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我曾聽見人們這樣說: ‘喬答摩沙門這樣說: “應該布施給我,不應布施給他人;應該布施給我的弟子,不應布施給其他弟子。布施給我有大果報,布施給他人沒有大果報;布施給我的弟子有大果報,布施給其他弟子沒有大果報。” ’ 喬答摩賢者是不是這樣說的呢?這樣說會不會變成誹謗喬答摩賢者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我不想誹謗喬答摩賢者。”
“婆蹉,我不是這樣說的。這是以不真實的說話來誹謗我。
“婆蹉,阻礙別人布施的人會帶來三種妨害。這三種妨害是什麼呢?
“首先,妨害阻礙別人布施的人自己的善根;第二,妨害布施的人修福;第三,妨害受施的人取得所施之物。婆蹉,阻礙別人布施的人會帶來這三種妨害。
“婆蹉,我是這樣說的,即使將洗鍋或洗杯的水倒進水池或污水池,心想要使水中的眾生得以續命,這也有福德到來,更遑論布施給人了。
“婆蹉,我也這樣說,布施給具戒、捨棄五支、具有五支的人能得大果報,布施給戒行不好的人不能得大果報。
“什麼是捨棄五支呢?
“捨棄貪欲,捨棄瞋恚,捨棄昏睡,捨棄掉悔,捨棄疑惑。這就是捨棄五支了。
“什麼是具有五支呢?
“具有無學的戒蘊,具有無學的定蘊,具有無學的慧蘊,具有無學的解脫蘊,具有無學的解脫知見蘊。這就是具有五支了。
“我說,布施給這些捨棄五支、具有五支的人能得大果報。
“黑牛或白牛,
紅牛或黃牛,
鴿色或雜色,
膚色各不同。
若選牛牽物,
不求於膚色,
但求性溫馴,
雄壯有力量,
能牽拉重物,
能快速行走。
人亦復如是,
剎利婆羅門,
吠舍首陀羅,
及有旃陀羅,
種姓各不同,
若選受施人,
不求於種姓,
但求心調伏,
依法具善戒,
真語具慚愧,
無生梵行立,
卸擔無繫縛,
無漏法究竟,
無取得湼槃。
此離欲福田,
施此得大果。
若施於餘人,
愚癡無明者,
不聞法義者,
則不近寂靜。
若習近寂靜,
習近智慧者,
於佛之敬信,
內心深紮根。
得生於天界,
或大姓人家,
漸向於湼槃,
智者得體證。
五十八.帝緊那婆羅門
這時候,帝緊那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在世尊跟前對那些具有三明的婆羅門作出各種讚美。
“婆羅門,怎樣才稱得上是一位具有三明的婆羅門呢?”
“喬答摩賢者,一位婆羅門出生於純正的血統,父系母系追溯上七代都沒有跟其他種姓雜配,七代的婆羅門種姓都不受質疑。他具有五種技能:博學,持咒頌,掌握三吠陀,精通字詞與音聲,熟悉傳統的文句與文法。他通曉世間大人相。喬答摩賢者,這樣的婆羅門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具有三明的婆羅門了。”
“婆羅門,婆羅門所宣說的三明是一樣東西,在聖者的律之中,三明是另一樣東西。”
“喬答摩賢者,在聖者的律之中,三明是怎麼樣的呢?如果喬答摩賢者為我說法,講解在聖者的律之中,三明是怎麼樣的就好了。”
“婆羅門,既然這樣,你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帝緊那婆羅門回答世尊: “賢者,是的。”
世尊說: “婆羅門,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他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 ──他進入了三禪。他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
“當他的內心有定、清淨、明晰、沒有斑點、沒有污染、柔軟、受駕馭、安住、不動搖時,把心導向宿命智。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這是他得到的第一種明。由於他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所以驅除了無明,生起了明;驅除了黑暗,生起了光明。
“當他的內心有定、清淨、明晰、沒有斑點、沒有污染、柔軟、受駕馭、安住、不動搖時,把心導向眾生生死智。他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這是他得到的第二種明。由於他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所以驅除了無明,生起了明;驅除了黑暗,生起了光明。
“當他的內心有定、清淨、明晰、沒有斑點、沒有污染、柔軟、受駕馭、安住、不動搖時,把心導向漏盡智。他如實知道什麼是苦,如實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之道;他如實知道什麼是漏,如實知道什麼是漏集,如實知道什麼是漏滅,如實知道什麼是漏滅之道。當他有了以上的知見時,心便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之中解脫出來。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他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這是他得到的第三種明。由於他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所以驅除了無明,生起了明;驅除了黑暗,生起了光明。
“戒行不動搖,
禪定深修持,
內心能自控,
常止於一境;
智者具三明,
除暗捨生死。
具三明之人,
一切皆捨棄,
安住無愚昧,
利益於人天。
瞿曇牟尼佛,
持此最後身,
受眾人禮敬,
具有宿命智,
天眼見各趣,
漏盡得無生。
具此方能稱,
三明婆羅門,
此是我所說,
不是餘空談。
“婆羅門,這就是在聖者的律之中的三明了。”
“喬答摩賢者,婆羅門的三明是一樣東西,在聖者的律之中,三明是另一樣東西。婆羅門的三明,比不上聖者的律之中的三明十六分之一。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五十九.吒奴蘇尼婆羅門
這時候,吒奴蘇尼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人們做祭祀、做喪事或做供養時的布施,應布施給三明婆羅門。”
“婆羅門,怎樣才稱得上是一位具有三明的婆羅門呢?”
“喬答摩賢者,一位婆羅門出生於純正的血統,父系母系追溯上七代都沒有跟其他種姓雜配,七代的婆羅門種姓都不受質疑。他具有五種技能:博學,持咒頌,掌握三吠陀,精通字詞與音聲,熟悉傳統的文句與文法。他通曉世間大人相。喬答摩賢者,這樣的婆羅門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具有三明的婆羅門了。”
“婆羅門,婆羅門所宣說的三明是一樣東西,在聖者的律之中,三明是另一樣東西。”
“喬答摩賢者,在聖者的律之中,三明是怎麼樣的呢?如果喬答摩賢者為我說法,講解在聖者的律之中,三明是怎麼樣的就好了。”
“婆羅門,既然這樣,你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吒奴蘇尼婆羅門回答世尊: “賢者,是的。”
世尊說: “婆羅門,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他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 ──他進入了三禪。他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
“當他的內心有定、清淨、明晰、沒有斑點、沒有污染、柔軟、受駕馭、安住、不動搖時,把心導向宿命智。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這是他得到的第一種明。由於他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所以驅除了無明,生起了明;驅除了黑暗,生起了光明。
“當他的內心有定、清淨、明晰、沒有斑點、沒有污染、柔軟、受駕馭、安住、不動搖時,把心導向眾生生死智。他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這是他得到的第二種明。由於他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所以驅除了無明,生起了明;驅除了黑暗,生起了光明。
“當他的內心有定、清淨、明晰、沒有斑點、沒有污染、柔軟、受駕馭、安住、不動搖時,把心導向漏盡智。他如實知道什麼是苦,如實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之道;他如實知道什麼是漏,如實知道什麼是漏集,如實知道什麼是漏滅,如實知道什麼是漏滅之道。當他有了以上的知見時,心便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之中解脫出來。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他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這是他得到的第三種明。由於他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所以驅除了無明,生起了明;驅除了黑暗,生起了光明。
“具有善戒行,
勤奮得禪定,
內心能自控,
常止於一境。
牟尼已淨化,
具有宿命智,
天眼見各趣,
漏盡得無生。
具此方能稱,
三明婆羅門,
此是我所說,
不是餘空談。
“婆羅門,這就是在聖者的律之中的三明了。”
“喬答摩賢者,婆羅門的三明是一樣東西,在聖者的律之中,三明是另一樣東西。婆羅門的三明,比不上聖者的律之中的三明十六分之一。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六十.僧伽羅婆婆羅門
這時候,僧伽羅婆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我們婆羅門自己做祭祀和叫別人做祭祀,能使自己和別人所有人都因祭祀而得到福德,而那些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的人,獨自調伏、獨自止息、獨自入滅,只有自己一人因出家而得到福德。”
“婆羅門,既然這樣,我反問你,就隨你自己的意思來答吧。婆羅門,如來出現於世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對人說: ‘你們要進入八正道,你們要行踐這條道路。我修習這個無上的梵行,因此而宣稱親身證得無比智。來吧,你們也修習這個無上的梵行,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吧!’ 導師這樣對他人說法,使無數百、無數千、無數百千人進入修行的道路。婆羅門,你認為怎樣,究竟這是只有自己一人還是有無數人因出家而得到福德呢?”
“喬答摩賢者,有無數人因出家而得到福德。”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阿難尊者對僧伽羅婆婆羅門說: “婆羅門,在這兩種修習之中,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少耗費、少傷害、大果報、大利益呢?”
阿難尊者說了這番話後,僧伽羅婆婆羅門對他說: “阿難賢者,兩種修習我都尊重與讚揚,就正如喬答摩賢者和阿難賢者兩人我都尊重與讚揚那樣。”
阿難尊者第二次對僧伽羅婆婆羅門說: “婆羅門,我不是問你尊重與讚揚什麼。我是問,婆羅門,在這兩種修習之中,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少耗費、少傷害、大果報、大利益呢?”
僧伽羅婆婆羅門第二次對他說: “阿難賢者,兩種修習我都尊重與讚揚,就正如喬答摩賢者和阿難賢者兩人我都尊重與讚揚那樣。”
阿難尊者第三次對僧伽羅婆婆羅門說: “婆羅門,我不是問你尊重與讚揚什麼。我是問,婆羅門,在這兩種修習之中,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少耗費、少傷害、大果報、大利益呢?”
僧伽羅婆婆羅門第三次對他說: “阿難賢者,兩種修習我都尊重與讚揚,就正如喬答摩賢者和阿難賢者兩人我都尊重與讚揚那樣。”
這時候世尊心想: “僧伽羅婆婆羅門被阿難如法地問了三次都避而不答,讓我替他解困吧。”
於是世尊對僧伽羅婆婆羅門說: “婆羅門,今天王宮內的大眾一起談論些什麼呢?”
“喬答摩賢者,今天王宮內的大眾一起談論到,以前比丘少但多人得到過人之法的神足示現;現在比丘多但少人得到過人之法的神足示現。喬答摩賢者,這就是今天王宮內的大眾一起談論的事情了。”
“婆羅門,有三種示現。什麼是三種示現呢?神足示現、讀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婆羅門,什麼是神足示現呢?一些人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沉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婆羅門,這就是稱為神足示現了。
“婆羅門,什麼是讀他心示現呢?一些人憑藉別人的外相,便能讀出他們的思想與內心,即使讀很多都不會出錯。一些人不憑藉別人的外相,而憑藉人、非人或天的聲音,便能讀出他們的思想與內心,即使讀很多都不會出錯。一些人不憑藉別人的外相,也不憑藉人、非人或天的聲音,而憑藉別人散發出來的覺,便能讀出他們的思想與內心,即使讀很多都不會出錯。一些人不憑藉別人的外相,不憑藉人、非人或天的聲音,也不憑藉別人散發出來的覺,而能清楚讀出別人內心進入了無覺無觀的定境,那人的內心傾向什麼樣的意行,那人的內心將會出現什麼樣的覺,即使讀很多都不會出錯。婆羅門,這就是稱為讀他心示現了。
“婆羅門,什麼是教誡示現呢?一些人向人作出教誡: ‘應要生起這種覺,不要生起那種覺;應要這樣作意,不要那樣作意;應要捨棄這些東西,應要取得那些東西。’ 婆羅門,這就是稱為教誡示現了。
“婆羅門,這就是三種示現了。
“婆羅門,在這三種示現之中,你認為哪一種比較細妙、比較高尚呢?”
“喬答摩賢者,作出神足示現的人,只是自己體驗這些示現,像是魔術那樣;作出讀他心示現的人,也只是自己體驗這些示現,像是魔術那樣;作出教誡示現的人,我認為是三種示現之中最細妙、最高尚的。
“喬答摩賢者,真是罕見,真是少有!喬答摩賢者能善說法義!我持這種見解,喬答摩賢者是具有這三種示現的。
“喬答摩賢者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沉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喬答摩賢者憑藉別人的外相,便能讀出他們的思想與內心;憑藉人、非人或天的聲音,便能讀出他們的思想與內心;憑藉別人散發出來的覺,便能讀出他們的思想與內心;能清楚讀出別人內心進入了無覺無觀的定境,那人的內心傾向什麼樣的意行,那人的內心將會出現什麼樣的覺。即使讀很多都不會出錯。
“喬答摩賢者能向人作出教誡: ‘應要生起這種覺,不要生起那種覺;應要這樣作意,不要那樣作意;應要捨棄這些東西,應要取得那些東西。’ ”
“婆羅門,你對我作了一個正確的描述,然而,我也為你解說一遍以作出肯定。我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沉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我憑藉別人的外相,便能讀出他們的思想與內心;憑藉人、非人或天的聲音,便能讀出他們的思想與內心;憑藉別人散發出來的覺,便能讀出他們的思想與內心;能清楚讀出別人內心進入了無覺無觀的定境,那人的內心傾向什麼樣的意行,那人的內心將會出現什麼樣的覺。即使讀很多都不會出錯。
“我能向人作出教誡: ‘應要生起這種覺,不要生起那種覺;應要這樣作意,不要那樣作意;應要捨棄這些東西,應要取得那些東西。’ ”
“喬答摩賢者,除了喬答摩賢者之外,有沒有另一位比丘具有這三種示現的呢?”
“婆羅門,不單止一百,不單止二百,不單止五百,還有更多比丘具有這三種示現。”
“喬答摩賢者,現在這些比丘住在哪裏呢?”
“婆羅門,就在這個僧團之中。”
“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第六婆羅門品完
-------------------------------------------
1 蘆葦屋或草屋容易起火,比喻為愚人容易生起苦惱,更使周遭的人(鄰近一些內外以灰泥塗平、閂上窗戶的尖頂屋)也生起苦惱。
2 阿含(āgama)有 “教典” 的意思。漢譯本的原始佛教經典就是稱為《阿含經》或《阿笈摩》的。
3 身證(kāyasakkhī)、得正見(diṭṭhippatta)、信解脫(saddhāvimutta)三種人同是進入了八正道的聖者,在 “可得阿羅漢” 這一點上大家都是沒有分別的。三者不同的地方就如經中所說,身證的人定根較高,得正見的人慧根較高,信解脫的人信根較高。
4 遍淨天(subhakiṇṇa)屬三禪天之中最高的一種眾生,特點是充滿樂受。
5 《彼岸道品.富那迦問》收錄在《小部》第五冊《經集》之中。這首偈頌的編號是第一零四八偈。
6 《彼岸道品.優陀耶問》收錄在《小部》第五冊《經集》之中。這兩首偈頌的編號是第一一零六及一一零七偈。
7 由貪欲、瞋恚、愚癡所集起的業屬惡業。
8 由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所集起的業屬善業。
9 除去貪欲、瞋恚、愚癡便能止息生死,當入滅後便不會招感各種善業與惡業。
10 這即是說,有戒行的出家人會教導當地的人修習身、口、意三善行,而當地人受教後,他們自己的身、口、意三善行就是三個生起很多福報之處。
11 “行” (saṅkhata)有 “被造作出來的” 、 “造作” 、 “由因緣條件所生的事物” 等意思,亦即是指 “世間法” 。相對來說, “非行” (asaṅkhata)有 “不是被造作出來的” 、 “不造作” 、 “因緣條件息滅的後果” 等意思,這即是指 “出世間法” 或 “湼槃” 。 “行相” (saṅkhata-lakkhaṇa)就是指世間法的本質,當中有生、住、異、滅的情況發生; “非行相” (asaṅkhata-lakkhaṇa)就是指出世間法或湼槃的本質,當中沒有生、住、異、滅的情況發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