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56.jpg

第一章 了解佛陀的教導

尊者阿姜 查要求我們簡單而直接的修行;就在我們的身心裡,我們可以觀察和體驗佛陀所說的苦諦和解脫。尊者阿姜 查告訴我們:「我們無法在書本或經典裡找到八正道,但我們可以在自己的感官認知,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和心中找到八正道。」佛陀所開示的內觀之道,是以直接和覺知的方式修行及培養正念。幾世紀以來,佛陀的內觀禪法一直被保留下來和修習著,被致力於修行的僧尼和在家居士們所保留和遵循著。(註︰能緣-具認識作用之主體。例︰眼、耳…)

與我們同時代的尊者阿姜 查向我們說法,他的智慧和善巧並非來自研讀佛經,而是來自長久的修行,來自精進禪修-為了讓心平靜及覺醒。尊者阿姜 查的修行受到數位偉大的森林僧的啟發和指導,尊者阿姜 查邀請我們追隨他們的典範。

你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由身心的生滅過程所形成的。透過觀察和不斷的培養專注力,身心的生滅過程會變得更清楚。就如你觀察的,每一個感官的所緣境的生起是瞬間的無常的。你會發現:我們對這些不斷改變的外境不是執取就是抗拒,此處,尊者阿姜 查教我們學習新的方法,平衡之道-中道。尊者阿姜 查鼓勵我們好好修行,修行不是高遠的理想,而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在這裡,我們培養智慧來克服困難,也培養堅定的心和崇高的意志。尊者阿姜 查說:在每一時刻,我們與生命奮鬥,並找到正見的意義,由於正見而獲得內心的平靜。(註︰所緣境-被認識的客體對象。例︰色、聲…)

簡易之道(註︰毘婆舍那-觀︰慧)

八正道指正見、正語、正定等,真正的八正道是在我們的兩眼、兩耳、兩個鼻孔、舌頭和身體裡,這八個根門是我們全部的道路,而心行走其上,知道這些門徑,觀察他們,所有的法將會顯現出來。心的道路非常簡單,不需要冗長的解釋,去除對愛恨的執著,如實觀察事物的本質,這是我在修行時所做的。不要想成為什麼,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什麼,不要想當禪修者,不要想開悟。當你打坐時,順其自然;行走時,也順其自然,沒有執著,也沒有抗拒。

當然,有數十種培養定力的禪法,和許多種的毘婆舍那然而他們不外是順其自然。在這涼爽沒有戰爭的地方禪修,為什麼不試一試?你願意嗎?

中道

佛陀不希望我們耽溺於兩邊:一邊是慾望,另一邊是恐懼和嗔怒。佛陀教導我們要覺知慾望的生起;嗔怒、畏懼、不滿|非禪修者之道,而是世俗人之道;身心輕安的人行走在中道上,捨離欲望和恐懼、嗔怒。修道者必須沿著中道修行:「我對苦樂不感興趣,我會把苦樂放下。」當然,剛開始很難,我們好像腹背受敵,又像牛鈴或鐘擺般被前後的敲擊。當佛陀初轉法輪時,佛陀談論這兩種極端,因為這是我們所執著的。

渴望愉快從一邊逼迫而來,痛苦和不滿又從另一邊逼迫而來,兩者總是困擾著我們。然而,當你走在中道上時,你會把他們放下。你有沒有發現?若你跟隨這兩個極端,當你忿怒時,你會出手打人,會對吸引你的東西執取不放,毫無忍耐或自制。你會被這種方式困住多久?想想看:若你喜歡某物,你會追求它。當喜好生起時,這是讓你自討苦吃的原因。這顆充滿慾望的心真的很聰明,它會帶你去哪裡呢?

佛陀教我們要放下極端,這是正確的修行之道,引領我們出離生死輪回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既沒有苦樂,也沒有善惡。眾生充滿了慾望,拼命追求感官之娛,無視於中道,錯失了世尊的道路、尋求真諦的道路。一個不修持中道的人,執著「生」及「有」、苦與樂、善與惡,這種人無法成為智者,無法獲得解脫。我們的道路是直的,是平靜和清明的覺知,沒有喜樂與悲傷,若你的心像這樣,你毋須請求他人來指導。

你會發現:當你的心不執著時,此時,你的心處在正常狀態。當你的心因為種種念頭和感覺而動搖時,念頭的生滅過程會取而代之,而癡則從中生起。學習去觀察這個過程,當心已經動搖,偏離正道時,它會使我們偏離正確的修行,而走向放任或嗔恨的極端,因而產生更多的癡,更多的妄想。善惡只在心中生起,若你一直觀察你的心,一輩子都在研究這個主題,我保證你絕不會厭煩。

斷疑

許多擁有大學文憑和研究所學歷而事業有成的人,他們發現:在他們的生命中仍有所欠缺。雖然他們有深湛的思想,聰明睿智,但他們的心仍然充滿瑣事和疑惑。兀鷹飛得高,而它以什麼為食?佛法是超越世間法的,因為世間的科學是有為法、是因緣和合的、是有限的。當然,世間智可以用在好的方面,而世間智也會引起在宗教和道德方面的墮落。重要的是去培養出世間的智慧,因為出世間的智慧能運用這些技術,而不會有所執著。

教導最基本的戒律和觀察生命的短暫、老化和死亡的事實是必要的,這是我們開始修行的地方。在你開車或騎腳踏車之前,你必須學習走路。之後,你可以搭乘飛機或環遊世界。外在的,經典的研究並不重要。當然,佛經是正確的,但是經典無法讓你正確的了解。看見「嗔恨」這個詞和親自體驗嗔恨是不同的,正如聽到一個人的名字和見到本人是不一樣的,只有親自體驗,才能帶給你真實的信仰。

有兩種信仰:一種是盲目的信仰佛、法、僧,這種信仰經常讓人們開始修行或出家;第二種是不可動搖的智信,這種信仰來自於自知。雖然我們仍有其他的煩惱需要對治,我們必須清楚的觀察身心的一切現象,讓我們能夠斷除疑惑,能夠在修行過程中獲得這種不壞信(智信)。

超越文字|親自觀察

就我個人的修行而言,我所知道的和研讀的經典不多,我接受佛陀簡單的教法,然後開始根據心的本質來讀自己的心。當你修行時,觀察自己,智慧和觀慧會慢慢生起。若你在打坐時,想要這樣或那樣的話,你最好立刻停止,對於修行,不要有所期盼;把你的學問、意見放在一邊。

你必須超越所有的語言文字和你全部的修行計畫,然後你才能觀察自己。若你不自我觀察,你絕不會知道真諦。出家的前幾年,我接受正規的經典研究,而且一有機會,我會去聽不同學者和法師的教導,直到這種學習變成弊多於利。因那時我不知道要向內看,不知道要觀察自己的心,所以我不知道該如何聽他們說法

偉大的禪師們說道:真諦在吾人自己身內。藉著修行,我發現真諦也在吾人心中。過了很久,我發現這些禪師們真的已經看到真諦,若我們追隨他們的足跡,我們也會體驗到他們所說的一切。然後,我們會說:「是的!他們是對的,還有什麼呢?就是這樣。」當我精進修行時,證悟就像他們所說的一樣開展出來。

若你對佛法感興趣,請放下,請放鬆。只想修行而不付諸行動,就像捕風捉影不切實際。你不需要讀很多書,若你依照基本教導修行的話,你會自己看到「法」。除了語言文字外,還必須修行。向自己對話,觀察自己的心。若你的心不起妄念,你會有真實的判斷標準。否則,你的了解將不深入;以這種方法修行,其他的亦復如是。

佛教心理學(註︰阿毗達摩-論學)

有一天,一位著名的佛教形而上學的女講師來拜訪尊者阿姜 查,這位女士定期在曼谷講授阿毗達摩和複雜的佛教心理學在與尊者阿姜 查的交談中,她詳述了解佛教心理學是多麼重要,和她的學生從她的教學中受益多少。她問尊者阿姜 查是否同意這種理解的重要性。「是的!非常重要。」尊者阿姜 查同意。她很高興,又問:「是否尊者阿姜 查讓他的學生學習阿毗達摩?」「噢!有,當然有。」她問:「在那裡?你建議他們從哪裡開始學習,哪幾本書和哪些研究論文比較好?」尊者阿姜 查指著他的心說:「只有這裡。」

研究與實修

讓我們談論研究佛法與實際修行之間的差別。研究佛法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在我們生命中找到一條出路,以及為自己和芸芸眾生獲得快樂和平靜。我們會產生痛苦是有原因的,讓我們來了解痛苦生起的過程。當心平靜時,它是處於正常狀態;當心動時,念頭便產生了。悲、喜是心念的一部分;掉舉,心到處亂跑也是如此,若你不了解這樣的心念,你會跟著念頭跑,並且完全受到念頭的支配。

因此,佛陀教我們如何觀察自己的心念,看著變動不居的心念,我們會看到心的基本特性︰苦、空和無常。你應該知道並且觀察這種心理現象,以這種方法,你也可以了解緣起的過程。佛陀指出無明是所有世間法和諸行生起的原因。「行」緣「識」,而「識」緣「名色」,這是十二緣起的過程。當我們開始研究佛教時,這些傳統的教義也許對我們有意義,但是當生滅過程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時,只研讀佛經的人將無法跟上身心生滅的速度。像一顆水果從樹上掉下來一樣,由於水果掉落如此快速,以致於人們無法得知它經過哪些樹枝。同樣的,當「樂受」生起時,人們興奮不已,而無法知道它是如何產生的。(註︰行-遷流變化、造作)當然,在佛書裡有關緣起過程的敘述是正確的,但是實際的經驗是超越語言文字的,研讀佛經無法知悉「這是無明生起的經驗」,「這是『行』如何感受這是一種特別的意識,這是身心不同的感受。」當你從樹上掉下來時,你不會知道你掉落了幾呎和幾英寸,你只知道你跌下來,感到疼痛,沒有書會敘述這種狀況。

正式的研究佛法是有系統和深入的,但是真諦是超越語言文字的,因此,我們必須以親修實證、以我們最深湛的智慧來證明緣起法。當我們的智慧了知心的本質時,很明顯的,我們的心並不是我們自己,不屬於我們,不是我,不是我的。佛陀不要我們去執著「我們所學過的有關心識的名相」,佛陀只要我們觀察它們都是無常、苦和無我的,他教我們放下,當念頭生起時,覺知它們,知道它們的生起,只有能覺知的心,才是被嚴格訓練過的心。當心受干擾時,各種心識、念頭和反應隨之生起,並且不斷的造作。請把這些念頭放下,無論何種念頭,佛陀說:「放下它們。」對我們而言,去研究自己的心及知道如何放下是必要的。

若我們觀察心的運作模式,我們發現心是隨順自然的,心是如此,識的生滅亦復如是。我們可以在修行中觀察到,當我們有正見和正念時,那麼正思惟、正語、正業和正命將自動生起。覺知者能夠知道不同念頭的生起,覺知者像一盞燈。若知見是正確的,思惟和其它的正道也會是正確的,像燈發出亮光一樣。當我們以正念觀察時,正見隨之生起。當我們觀察我們的心時,我們只看到心的綜合體,而非自我。那麼我們何以立足?身心合成的五蘊像在風中移動的葉子,我們可以透過禪修發現這種現象。禪修就像一根木頭,內觀和觀察是木頭的一端,平靜與定是另一端。

若你抬起整根木材,兩端同時被抬起,哪個是定?哪個是內觀?是我們的這顆心。你無法將定(內心的平靜)與觀慧分開,他們就像是一顆起初青澀,後來變黃變甜的芒果,而不是兩種不同的水果。前者長成後者,沒有前者,我們不會有後者,這種譬喻只是為了教導的方便,我們不應該執著在語言上。智慧的唯一來源是去觀察自己的心,只有這種學問才有終點,而且是真正有價值的學問。

在剛開始禪修時,平靜的心是從「住心一境」中生起的;當心不再平靜時,我們會受苦,因為我們有所執著。根據佛說,心的平靜並不是最終目的,因為痛苦仍然存在。除了這種定,這種平靜以外,佛陀更進一步去觀察,他發現事物的本質,而不再執著於平靜上。平靜、輕安只是許多心識狀態之一,只是修行道上的一個階段,若你執著它,你依舊陷溺在以輕安為樂的「生」與「有」中。當心不再平靜、輕安時,心再度散亂,你甚至會有更多的執著。

為了觀察「有」和「生」從何生起,佛陀繼續觀察身心的生滅現象,當佛陀仍未了知事物的本質時,他用心的觀察,進一步觀察所有生起的念頭。觀察他的心是否平靜,他繼續內觀,更深入觀察,直到最後,他了解所有他所觀察的身心的五蘊,看起來像一個火熱的鐵球。當它通體火熱時,你可以在哪裡找到涼爽的接觸點?五蘊亦復如是,執著任何一蘊都會引起痛苦。因此,你甚至不該對輕安和定產生執著,你也不要認為你擁有平靜和輕安,因為如此一來,只會產生自我的假象,只會增長執著和愚癡,製造另一個熾熱的鐵球。

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產生執著,把修行的經驗視為我和我的。若你認為:「我的心很平靜,我焦慮,我好或壞,我愉快或不愉快。」這種執著會導致「有」和「生」。當快樂結束時,痛苦生起;當痛苦結束時,快樂生起。你會發現你在天堂和地獄之間不斷的遊走。佛陀知道他的心的狀態如此,他也知道:因為「生」和「有」,他的解脫仍未完成,因此,佛陀放下這些經驗,去觀察他們的本質。因為執取,所以有「生」和死。變得高興是「生」,沮喪是「死」。死後,我們又生;出生後,我們又死,生死輪回從一剎那到下一剎那,彷彿永無休止的紡紗之輪。

佛陀發現:無論何種心念,都是無常的,是因緣和合的,它的本質是空的。當他了解時,他放下,因而到了苦的盡頭。你們也必須如實的了解這些事情。當你如實知道事物的本質時,你會發現:任何心念都是一種假象。佛陀說:這顆心一無所有,心本無生,也不會隨著人死去,它是解脫的,光明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佔有它。心之所以會被佔有,是因為心誤解了,而且被因緣和合的現象所矇蔽。因此,佛陀要我們觀察自己的心。剛開始,心中有什麼?真的,什麼也沒有。空寂的心不會隨著外境生滅,當我們的心接觸好的東西,我們的心不會變好;當接觸不好的東西,我們的心不會變壞。清淨的心知道這些物體,知道他們沒有實體。

當禪修者的心如此安住時,此時,心中沒有疑惑。有來世嗎?有生嗎?我們無須問任何人。觀察心的本質後,佛陀放下所有的念頭,只做一個覺知的人。他只是靜靜的觀察,佛陀已經「不受後有」,不再有來世。以佛陀圓滿的智慧,佛陀稱之為無常、苦、無我。因此,佛陀確實是個覺知者。覺知者根據真相如實觀察,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改變而變得愉快或悲傷,這是真正的止息,沒有生、老、病、死,不受後有,超越了苦樂、善惡,超越了語言文字,不再輪回。

因此,要培養定力,平靜和觀慧,讓他們在你心中生起,並善加利用他們。否則,你只是聽聞佛法和擁有最好的動機,你只能經常訴說事物的本質。你或許很聰明,當事情發生了,你的心會跟著外境轉嗎?當你碰到你喜歡的東西時,你會立刻產生執著嗎?你放得下嗎?當不喜歡的外境生起時,覺知者會心生執著,抑或把它放下?若你看到你不喜歡的東西,你依然執著或責備他們的話,你應該反省:「這是不對的,是不究竟的。」

若你以這種方法觀察你的心,你會是個真正的覺知者,自覺者。

我並沒有根據書上的名相來修行,我只是觀察這個覺知者,若他恨某人,問他:為什麼恨某人;若他愛某人,問他:為什麼愛某人。探討所有事物生起的緣由,你便能解決執著和憎惡的問題,並且把它們放下。覺知者覺知一切外境的生滅,並不斷的修行,這是關鍵所在。

雞或蛋?

在尊者阿姜 查第一次訪問英國期間,尊者阿姜 查曾對許多佛教團體演講。有一天晚上,演講後,有一位高貴的英國女士問尊者阿姜 查一個問題,這位女士花了許多年研究阿毗達摩,她根據論書中八十九種心法來研究複雜的心識論。

尊者阿姜 查會向她解釋心識論中較困難的方面,讓她能繼續做研究嗎?佛法教我們放下,剛開始,我們會堅持佛法的原則,有智慧的人會將這些原則應用在日常生活上,並且能認清生命的本質。尊者阿姜 查發現:她是如此的執著於理性的概念,而無法從自心的修持中獲益。

尊者阿姜 查很坦白的回答她:「夫人!你像一個在院子裡養母雞的人,你到處撿的是雞糞而不是蛋。」

心中之賊

禪修的目的是去觀察身心的生滅現象及了解他們的本質。例如:我們把身體視為美好、美麗的,而佛陀告訴我們身體是不淨、無常和苦的。哪一種觀點與事實一致?

我們就好像去國外的參觀者,不會他們的語言,我們無法玩得愉快。一旦我們學會他們的語言,我們便能和他們一起談天說地了。我們又如同小孩般,必須長大後,才能理解那些成年人所說的話。

一般的看法是:我們的生命,從身體開始,是穩固的。一個在玩氣球的孩子,當汽球被樹枝夾住,或被有刺的植物刺破時,這孩子會哭泣;另一個孩子比較聰明,知道汽球容易破掉,當汽球破了時,他不會因此苦惱。

通常人們盲目的過活,他們對死亡的忽視,就像美食者盡情享用佳餚一樣,從未想到他們必須排泄,當想上廁所時,卻沒有事先準備,他們不知道要去哪裡。世間是充滿危險的,有來自生命四大不調的危險,有來自盜賊的危險。在寺院裡也有極相似的危險,佛陀教我們去觀察這些危險,並為出家的男眾命名為比丘。比丘有兩種意思:乞士和觀察生死輪回和執著的危險的人,眾生體驗貪、嗔、癡,屈服於這些煩惱,他們自食其果,並增長惡習,造了更多的業,又再度屈服於煩惱。

你為何無法去除貪、嗔、癡呢?若你的想法是錯誤的,你會受苦。若你有正見,你便能去除痛苦,你知道業和因果的運作,也知道執著感官之娛會帶來痛苦。例如:若你貪婪的享用美食,隨之而來的是腸胃的不適;又如你喜歡你所偷的東西,稍後,警察會來逮捕你。當你觀察時,你會知道應該如何行為,你會學習斷除貪婪和悲傷。佛陀看到這些危險,想要逃離這危險的世間,這也是我們必須克服的。外在的危險不如我們的內在險惡,令人害怕。什麼是我們內在的危險因素呢?一、風:感官接觸外境,造成貪、嗔、癡的生起,破壞我們良好的內心。通常,我們只看到風把葉子吹得到處都是,卻看不到我們的感官之風,這不受人注意的感官之風會造成慾望的風暴。二、火:我們的寺院可能永遠不會有火災,但是貪、嗔、癡之火卻不斷的在我們內心燃燒。貪和嗔會讓我們說錯話和做錯事。癡會讓我們善惡不分,視善為惡,視惡為善,視醜為美,視沒有價值之物為有價值,不禪修的人看不到貪嗔痴三毒之火,而被三毒之火所毀滅。三、水:水的危險,於此指的是我們心中的煩惱之流,煩惱之流淹沒了我們的本性。(註︰色-一切物質現象,包括我人的身體)四、賊:真正的賊不是外在的賊。這二十年來,我們的寺院只看到一次小偷,然而我們內在的五種執著(五蘊)卻不斷的洗劫、打擊和摧毀我們

這五蘊是什麼?一、:色身為病苦所折磨,當色身違反我們的願望時,我們便會悲痛和悲傷。若不了解身體的自然老化和衰壞,我們會受苦。我們會被別人的身體所吸引,或嫌惡他人,因而失去了內心的平靜。二、:當痛苦和快樂生起時,我們忘記他們是無常、苦、無我的。我們認同我們的情緒,因此,被我們錯誤的見解所折磨。三、:我們認同已知的和記得的事物只會引起貪、嗔、癡,讓錯誤的見解成為一種習氣,儲存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註︰行-造作)四、:若不了解心的本質,我們會有所反應,而念頭、感受、好惡、悲欣便會產生,我們忘了它們是無常、苦、無我的,所以對它們產生執著。(註︰想-概念識-了別、分別)五、識:我們執著這個能知道其他四種蘊的識。我們認為:「我知道!我是!我覺得!」因而被這自我的幻想所束縛。

這些心中之賊,這種錯誤的見解導致錯誤的行為。佛陀發現在五蘊中無法找到真正的快樂,因此,佛陀為那些觀察到這種危險,並且尋找解脫之道的人命名為比丘。

佛陀教導他的弟子五蘊的本質,和教他們放下五蘊,不要執著他們為我或我的。當我們了解五蘊的本質時,我們會發現五蘊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傷害,但是它們不會消失,它們只是不再被執著為我們自己的。在佛陀覺悟後,佛陀仍然有身體的病痛,有苦受和樂受,有記憶、念頭和意識,但是佛陀不會執著五蘊為自我,為我或我的。佛陀如實知道它們的本質,而覺知者也知道五蘊非我,沒有實體。要將五蘊從煩惱和執著中分離,就好像在森林中清理樹叢而不會摧毀樹木。煩惱只是不斷的生滅,無法生根,我們只是隨著五蘊生滅,五蘊的本質是不斷的生滅。

若有人咒罵我們,而我們不執著自我,這個事件以所說的話結束,我們不會受到傷害。若苦受生起,我們應該放下,要了解這種感受並不是我們。比丘不會這樣想:「他恨我,他找我麻煩,他是我的敵人。」比丘也不會感到驕傲,或自認為高人一等。若我們不站在槍火的發射範圍內,我們不會被擊中;若沒有收信人,信會被退回。優雅的走過世間,不執取每件事的好壞成敗,比丘會變得寧靜,這是涅槃、空和解脫之道。觀察你的五蘊,創造一個乾淨的森林,你會是個不同的人。那些了解空義,並且能照著修行的人非常少,然而他們知道什麼是畢竟大樂,為什麼不試試看?你可以去除心中之賊,並且所做所為一切如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