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覺知是不夠的5/35 禪修中的快樂.對禪修無興趣
[德加尼亞]
6.禪修中的快樂
禪修者:我有一個關於禪修中的快樂的問題。我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聽到這樣一個說法:如果你喜歡某些東西,它是一種貪欲。比如某一個清晨,我去看日出的時候,我能夠注意到一點一點地生起的快樂。我覺得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像喜歡看日出這樣的事情,真的是一種貪欲嗎?
禪師:讓它自然地發生。在內觀的修行中,我們不會說你不能去感受事物。你需要做的只是去覺知它的發生。當你覺知到某件事情正在發生的時候,那就意味著你的心已經收集到一些信息。當你持續地覺知,並且反復地觀察到相似的事件的時候,你就會明了某些心理狀態會產生這樣的後果。你會知道在此時此刻發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我既沒有告訴你出去享受看日出的快樂,也沒有叫你不要去享受看日出的樂趣。如果快樂的感覺在當時自然地產生了,去覺知它的發生。但是不要迷戀它,不要沉醉其中,同時也不要去壓抑它。覺知到它的發生,並且洞察它。為了使自己快樂,試圖得到更多是一個極端,壓抑它是另一個極端。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中道。用正確的態度去覺知到快樂。感受只是感受,快樂只是快樂。
7.對禪修無興趣
禪修者:為了使禪修活潑起來,為了激起興趣,你鼓勵我們對自己問問題。但這個方法似乎對我不起作用。我的心似乎不感興趣。像這種情況我能做些什麼呢?
禪師:問心為什麼不感興趣!(笑聲)當你問問題的時候,你需要問那種你真正感興趣的問題。只有當你真正想知道時,心才會變得感興趣。如果你只是因為別人叫你問問題而問問題,像履行公務一樣的,這樣的問題是不會起作用的。
禪修者:好,我會試著去找心真正感興趣的問題。但我是應該一次問一個問題,還是同時問許多問題呢?
禪師:通常最好是一次問一個問題。在禪修的開始階段,想出一個問題來問自己是必需的。當禪修進展以後,覺知變得更持續穩定,並且智慧也開始工作。心就會發展出一種好奇心,一種自然的想調查的意向。好奇心是智慧的一種表現方式。現在,問題將會自然地出現在心上,並且將給心指引一種繼續觀察的方向。一旦你發現心可以自然地問問題時,就再也沒有必要刻意地去想出問題了。只要使用那些自然產生的問題就可以了。
禪修者:這是否意味著,在禪修時你只鼓勵思考有關禪修的問題,而不鼓勵一般意義上的概念上的思考呢?
禪師:為了搞清楚你需要做什麼,有時你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問題。思考是心的一種基本的活動。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當心不要卷入其中,不要迷失在思考或者計劃的心裡。
禪修者:對我來說,當我遭受痛苦的時候,非常容易找到修行的動力。但是當沒有明顯的痛苦的時候,我發覺非常難對禪修保持興趣。我沒有那種強烈的好奇心。
禪師:當我最初開始熱衷禪修的時候,也是因為我在遭受痛苦。我想知道為什麼心會遭受痛苦。當我已經解決那個特定的痛苦的時候,心認識到之所以現在沒有那麼多的痛苦,是因為先前所獲得的理解和智慧在起作用。心就開始變得對學習的過程感興趣,而且想知道得更多。
禪修者:如果心既沒有理解,也沒有開發出對禪修的真正的興趣,這時我們該怎麼做呢?
禪師:那樣的話我們只能連續不斷地、一點一滴地前進,直到我們真正理解我們在做什麼。我們必須意識到覺知本身的重要價值。我們需要重視覺知所起的實際作用。我們需要理解這種活動能夠產生結果。當我們開始覺知到的時候,我們用覺察代替不覺察。只有當我們覺察出的時候,我們才能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並且開發出一種興趣。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將會給心靈帶來平和。一旦你理解了這個過程的珍貴價值,你就會感到歡喜,並且總是有興趣觀察得更深入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