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影片後的感想分享⋯⋯

 

這樣的討論很好~

 

兩位長者,沒有誰對、誰錯!

 

兩造代表的是兩種修行的脈絡、路徑。

 

各自有相應的根機。

 

阿姜舒淨的是去蕪存菁、直接入真實法;

 

菩提比丘代表的是傳統進階式的。

 

 哪一種對?   哪一種好?

 

都對,對相應的人而言就是好的。

 

但,會發現,只要是修行,兩者都不簡單!

 

—————————————

 

討論者,一個是英文母語、一個是泰語母語,我們還是要討論者雙方的背景,這樣能比較清晰 討論者的角度、文化背景。

 

討論問題1

 

阿姜舒淨提到,一般泰國人在用的sati,用在過馬路時的要「專心」、「小心」、「注意」,這不是佛法在說的「正念覺知」sati的意思。不認同佛教用語sati被如此用了。

 

菩提比丘認為對sati的解讀,因人而異,所以就會有層次性的,由一般世俗、心理學⋯⋯到佛法究竟義。

 

阿姜舒淨認為佛法就是要是「究竟」的層次。正念覺知sati就是要能覺知到真實法,甚至是高標準的具「無我」正見的覺知真實法。

 

阿姜舒淨所提的問題,在華人社會裡沒有這個問題,因為華人在過馬路時用的是「注意」、「小心」、「專心」,不是用「正念覺知」sati,所以沒有她說的這個問題。

 

當泰國人自己真正學佛後,就該好好釐清這不同,要學到佛法究竟義的sati

 

但,也只能說這是佛法融入一般社會裡,無法避免的現象。

 

 

再討論,關於sati⋯⋯

 

阿姜舒淨說的泰國人的狀況,因為他們泰國人是直接用sati(這個巴利語的發音)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關於專心、注意的時候,所以泰國人會有阿姜說的那個問題。

 

而說英文的人,他們可能會是翻成awareness(所以有的翻成mindfulness),這個字就可能被洋人理解為「警覺」、「意識」居多,所以還是要再解釋、再釐清。

 

華人翻成「覺知」的話,則是容易與一般的「知道」混淆,所以還是要再學習真正佛法的指涉含義。

 

其實第一步要能精準理解巴利語,再來進一步精準的翻成當地語言,層層面面都還真還不容易呢!

 

討論問題2

 

菩提比丘提到阿毘達摩裡面怎麼沒有關於「恐懼」的心所?關於「恐懼」不太有描述、討論。

 

其實,假如換別人問他這個問題,我想他也會類似阿姜的回答的。

 

所以,這只是一種討論。

 

 

討論問題3:

 

菩提比丘在說的修行的「意圖」(動力),我們能夠了解他想表達的是促發想修行的動力,這也是修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阿姜說那不屬「八正道」裡⋯⋯,頗有反駁的味道。

 

是的,八正道,是能直接導向涅槃的因素。

 

所以他們的對談,這點感覺不太能對焦。

 

但基本上能了解雙方所表達的。


 

關於菩提比丘的提問,「恐懼」為什麼不是「心所」?為什麼在阿毘達摩裡不太提及?

 

個人認為⋯⋯

 

因為阿毘達摩的「法」,必須是無法再分析、必須是最小單位的法。

 

我們現在接受的教導,大都把「恐懼」歸類在「瞋心」ㄧ類。

 

但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以下供參考⋯⋯

 

其實我們從中文的語詞「恐懼」來看,它有時被用於「瞋」相應的場景,有時被用於「貪」相應的場合。

 

例如看到蟑螂、毛毛蟲⋯⋯(骯髒、外型醜陋到嚇人的程度的所緣),這會是因為我們不喜歡這樣的所緣,所以這是跟「瞋」相應的「恐懼」、害怕、可怕的心理狀態。

 

再來,例如:怕被殺害、涉水怕被淹死、車禍時的驚恐,因老病而即將面臨死亡的恐懼⋯⋯,這類怕死的恐懼屬於與「貪」相應。

 

再者,對於「未知」的恐懼。例如,眼睛沒看到的情況下,不小心突然觸碰到某東西,那種觸感是怪異的、不熟悉的,碰觸的當下內心是疑惑的(因為無法有能定義它的概念出現,概念能幫助我們將世界裡的萬物就序、定位,「我」才有能安身立命的穩定感、安全感),通常這時也容易伴隨「恐懼」,因為擔心是否有危險性,所以這種「恐懼」也是跟「貪」相應。

 

有時恐懼裡也有焦慮、擔心、害怕⋯⋯這些情緒攪和在一起,是一團複雜的心理狀態。

 

因為要分析,所以才在最小時間單位裡只能有一法,但生命實際的狀態是,快速輾轉發生或是反覆發生,所以在恐懼情緒持續的情況下,裡面是多種法在互相增上,因貪而瞋、因瞋而貪乃至有多種法在其中,所以「恐懼」不是最小單位的一法,因此在阿毘達摩裡「恐懼」不被列為「究竟法」。

 

[Hui-Yue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