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C69A5E-5ED0-41A3-93CB-5FFDC455DD93.jpeg

《阿毘達摩講解》18

 

[阿姜舒淨]

 

第十八章 相應法

 

心可以根據不同的相應法(sampayutta dhammas)來分類,這些相應法就是讓心是多樣化的不同心所。心可以依據與特定心所的相應(sampayutta)和不相應(vippayutta)來分類。當以這個方式來分類時,這五個特定的心所指的是:邪見(ditthi)、瞋(dosa)、疑(vicikiccha)、掉舉(uddhacca)和智慧(panna)。其中四個是不善的心所,一個是美的心所。

 

關於不善的心所和心互相相應的分類如下:

  • 邪見相應(ditthigata- sampayutta):心與邪見相應,  錯誤的見解
  • 瞋恚相應(patigha-sampayutta):心與瞋恨相應
  • 疑相應(vicikiccha-sampayutta):心與疑相應,對實相有所懷疑
  • 掉舉相應(uddhacca-sampayutta):心與掉舉相應,不休息

 

關於和美心所相應的心如下:

  • 智相應(nana- sampayutta):心與智慧相應。

 

欲界中十二種類型的不善心可以依相應法和不相應法分為八種類型的貪根心(lobha- mula -citta)。其中有四種類型是與邪見相應的,四種類型是與邪見不相應的。

 

還有兩種類型的瞋根心是與瞋恚、瞋心所相應的。瞋的本質是粗糙的、粗劣的。

 

另外有一種類型的痴根心是與疑相應的以及一種類型是與掉舉相應的。

 

因此,欲界中十二類型的不善心有八種是相應法,有四種是不相應法。

 

與邪見相應的貪根心以及與邪見不相應的貪根心可以根據感受區分。其中與邪見相應的四種貪根心,有兩種是伴隨著愉悅的心裡感受,另外兩種伴隨著中性的感受。與邪見不相應的四種貪根心,也有兩種是伴隨著愉悅的心裡感受,以及兩種伴隨著中性的感受。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區分的因素。貪根心可以是不需慫恿就生起的(無行asankharika)以及需被慫恿才會生起的(有行sasankharika)。因此,貪根心有四種類型是不需慫恿的,四種類型是被慫恿而有的。這八類的貪根心分類如下:

 

  •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愉悅的心裡感受,邪見伴隨,不需慫恿的)
  •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愉悅的心裡感受,邪見伴隨,需被慫恿的)
  •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愉悅的心裡感受,沒有邪見伴隨,不需慫恿的)
  •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愉悅的心裡感受,沒有邪見伴隨,需被慫恿的)
  •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中性的感受,邪見伴隨,不需慫恿的)
  •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中性的感受,邪見伴隨,需被慫恿的)
  •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中性的感受,沒有邪見伴隨,不需慫恿的)
  •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中性的感受,沒有邪見伴隨,需被慫恿的)

 

有兩種類型的瞋根心(dosa-mula- citta)是與瞋恚,也就是瞋心所相應的,因此它們都是瞋恚相應法。 每一次有不愉悅的心裡感受時,就同時會有瞋心所伴隨,瞋心所的特徵是粗糙的、粗劣的,使人煩惱的。不愉悅的心裡感受,愉悅的心裡感受和中性感受的特徵是非常不同的。這兩種類型的瞋根心都是與瞋恚相應,伴隨著不愉悅的心裡感受。其中一種類型是不需慫恿、煽動的。而另一種類型則是需被慫恿的。它們的分類如下:

 

  •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不愉悅的心裡感受和瞋恨伴隨,不需慫恿的)
  •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不愉悅的心裡感受和瞋恨伴隨,需被慫恿的)

 

痴根心(moha-mula- citta)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與疑相應的,有疑心所伴隨著。對佛、法、僧、五蘊、界、過去、現在、未來和其它事都是有所懷疑的。第二種類型則是與掉舉相應的,有不寧靜的心所伴隨著。

 

痴心所(無明moha cetasika) 掩蓋實相的本質。當無明經驗對象時,它掩蓋出現的對象的真實特徵。例如現在,當在看的時候,不會知道經由眼根看到的只是色塵,只是一種實相。對實相也可能存有懷疑。人們可能會懷疑,是否真的沒有人或事物,是否該相信所看到的只是色塵。懷疑並不會一直生起,但每當對佛、法、僧和出現的實相有所懷疑時,那個時刻就會有與疑相應的癡根心。

 

在我們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或經由身體感官經驗到有形物體之後,速行心很快會緊接著生起,當心不是善的時候,往往都是與掉舉相應的痴根心。它通常是當不善心沒有貪心所、瞋心所,和疑心所伴隨時就會生起。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與掉舉相應的痴根心生起時的特徵是會讓我們沒辦法意識到實相,也因此不會知道出現對象的真實特徵。

 

這兩種類型的痴根心分類如下:

 

  • 捨俱疑相應(中性的感受伴隨著疑)
  • 捨俱掉舉相應(中性的感受伴隨著掉舉)

 

正如我們一開始所提,在十二種不善心中,有八種是相應的、四種是不相應的。

 

關於美(sobhana)的心,如果有慧心所伴隨,稱為智相應(nana-sampayutta)

 

心可以被區分為不需慫恿的(asankharika)或需被慫恿的(sasankharika)”(sankhara)一詞在三藏經典中有多種含義。它被用在以下的名詞:行法(sankhara dhammas)、行蘊(sankhara khandha)、業行(abhisankhara)以及不需慫恿的無行”(asankharika),需被慫恿的有行”(sasankharika)。在每一種情况下,有不同的含義。

 

行法是因其適當的因緣條件而生起的法。當它們生起後立即滅去了。諸行無常。究竟法有四種:心、心所、色法和涅槃。其中心、心所和色法是行法;它們生起是因為適當的因緣條件,它們只會存在極短暫的時間,然後立即滅去。涅槃是不需要任何因緣條件的法,它是不生不滅的法。涅槃是離行法(visankhara dhamma)

 

行法中的心、心所和色法可以分類為五蘊:

  • 色蘊(Rupakkhandha):所有色法
  • 受蘊(Vedanakkhadha):感受或受心所
  • 想蘊(Sannakkhandha):記憶或想心所
  • 行蘊(Sankharakkhandha):除了感受和記憶以外的其它50個心所
  • 識蘊(Vinnanakkhandha):所有的心(citta)

 

行蘊包括,除了感受和記憶以外的,其它50個心所。行法則是包括了89種心、52個心所和28種色法。

 

行法包含的實相比行蘊多。所有的心、心所和色法都是行法,而只有50個心所是行蘊。

 

在行蘊的50個心所中,意圖(或思心所)是最主要的,因為它是業緣法。它是指上等的、殊勝的、卓越的行法;“abhi”一詞指的是優越。在緣起法(the Paticcasamuppada)中,「無明緣行」以及「行緣識」。緣起法的指的是思心所,也是殊勝的行法,它是最主要的業緣條件。

 

事實上,這是善業或不善業形成果報心和果報心所的業緣條件(緣起法中的「行緣識」)。確實,其它的心所也是心生起的因緣條件。例如觸心所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緣條件。如果沒有觸心所接觸到對象,就不會有看、聽、聞、嚐、碰觸或想。然而,觸心所並不是殊勝的行法。它的功能只是接觸對象,然後就滅去了。

 

因此,在行蘊的50個心所中,只有思心所是殊勝的行法。善業或不善業的思心所是一個最重要的業緣條件;它是果報心生起的業緣條件。

 

緣起法中「無明緣行」,共有三種:

 

  • 功德行(punnabhisankhara)
  • 非功德行(apunnabhisankhara)
  • 不動行(anenjabhisankhara)

 

功德行是思心所與欲界善心、色界善心一起生起的。非功德行是思心所與不善心一起生起的。不動行是思心所與無色界善心一起生起的,無色界善心是堅定不可動搖的。

 

欲界善心只會出現極短暫的時間,而這種善不是不可動搖的。在一個速行心過程中只會出現七次。只會偶爾有佈施、守戒或其他種類的善。如果不是在善的情況下,不善心就會在心路過程中出現。色界善心是與智相應的善心(有慧心所伴隨),這是平靜已經達到了安止定或禪定的階段。色界心是廣大善心,是已經達到卓越、殊勝的善心。然而,因為它仍需以色法為修行的對象,所以它仍然是接近欲界的善心。

 

不動行是思心所與無色界禪定心一起生起的。這個心和第五階級的色界禪定心是同一類型的心,但它沒有以色法為對象,與色法無關,因此它是更加細緻的,它是不可動搖的。它會產生豐足的結果,是無色界禪定果報心在無色界梵天中產生的業緣條件。在這些界的壽命是非常長的,這與無色界善心的力量是一致的。在天界出生是快樂的再出生,因為在天界並不像在人間和其他惡趣一樣會有疾病、痛苦、身體其他的不適。然而,在天界的壽命並不像在色界的壽命那麼長,在色界的壽命也不像在無色界上的壽命那麼長。在無色界的出生是思心所與無色界禪定善心一起生起的結果。這種類型的思心所(或意圖)是殊勝的行法,是不可改變的或不可動搖的。

 

總結”(sankhara)在不同組合詞中的含義如下:

 

  • 行法(sankhara dhammas): 心、心所、色法
  • 行蘊(sankharakkhandha):除了受心所和想心所以外的其他50個心所
  • 殊勝的行法(abhisankhara):指的是行蘊中50個心所裡的思心所

 

除此之外,無行(不需被慫恿的)和有行(需被慫恿的)是用來區別心的不同。善心、不善心、果報心和唯作心可以是不需被慫恿的或需被慫恿的。

 

我們在註釋書(Book I, Part IV,Ch.V,S156)中讀到有行(需被慫恿的)的意思是有努力或煽動。煽動可以是來自於自己,也可以是來自於他人。有些人可能會鼓動或命令他人去做某件事。不管心是不需被慫恿的或是需被慫恿的性質,這個性質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起。

 

不管心是善的還是不善的,有時候會主動生起,是因為過去的累積,因此有強大的條件生起,並不需受任何的煽動。這樣的心的本質是無行,是不需慫恿的。有時候善心或不善心是弱的,它只能在自己或別人的鼓勵或煽動時生起,那麼這心是有行,是需被慫恿的。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善心和不善心是有不同的力量的,是需被慫恿的或不需被慫恿的。

 

有時候不善心的力量很強大,在經驗對象的那一刻,累積的喜歡或不喜歡會馬上生起。有時候並非如此;例如,有個人可能根本不想去電影院或去劇院。然而,當他的家人或朋友慫恿他去的時候,他才會去。在這樣的時刻是真的想要去嗎?也許他並沒有特別想去或不想去,但如果有人鼓動他去,他就會去。但如果他是獨自一人的時候就不會想去。

 

有時候人們可能會認為某部電影值得一看,但因為他不是很有精神,並沒有感到立即的急迫性,也就不會去。這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發生的。

 

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善的或是不善的,心都可以是有力量的或是虛弱的。有些人可能一聽到有供僧衣節”(雨季過後向僧侶們供養袈裟)慶典時,就想馬上去參加,他們也會敦促其他人參加。但有些人聽到這個人或那個人不去,即使被勸進,還是決定不去了。因此,善心和不善心有不同程度的力量,這取決於它們生起的因緣條件。

 

佛陀解釋有些特定的心可以是,無行不需被慫恿的,或是有行需被慫恿的,這都表示了心是多麼的複雜。心的生起可能會伴隨著同類型的心所,但又會因為它們是無行不需慫恿的,或是有行需被慫恿的而又有所不同,這都取決於伴隨的心所的力量。佛陀詳細地教導佛法,這顯示了他的無上慈悲。

 

我們在註釋書(Book I,Part IV,Ch.VIII,S 160-161;1976年版)中讀到了關於四個無限,也就是空間、世界系統、有情眾生和佛陀的知識:

 

(1)事實上,空間是無限的,無法推算幾百、幾千或成百上千的由旬(一由旬為16公里)在東方、西方、北方或南方。如果把一個像須彌山那麼大的鐵峰往下扔,把地球一分為二,它就會繼續往下掉,但不會掉到最底部。因為空間是無限的。

 

(2)世界系統是無限的,無法推算幾百、幾千個由旬。如果四大梵天出生在色究竟天(色界最高的天),被賦予了速度,並且能夠在一個强力的弓箭手射出的輕箭穿越棕櫚樹影子的時間,就能穿越十萬個世界系統,以這樣的速度奔跑是為了看到世界系統的極限,他們就會在還沒有達到目的的情况下死去了,因為世界系統是無限的。

 

(3)在如此多的世界系統中,有情眾生是無限的,包括了陸地的和水裡的生物。因此有情眾生是無限的。

 

(4)比以上更加無限的是佛陀的知識。

 

空間是無限的。沒人能測量的出有幾百、幾千或幾十萬由旬的空間,也沒辦法算得出世界系統有多少個。如果有人要數星星和世界系統,那麼永遠都不能夠完成,因為世界系統是無限的。我們無法確定我們生活的世界系統中的生物數量:人類、天神、梵天、生活在陸地或水中的動物、所有在惡趣出生的眾生。佛陀的智慧被稱為是無限的,更是超出上述的三個無限。

 

當我們想到生活在無數世界系統中的所有生物時,所有這些生物多樣化的心一定是無窮無盡的。就一個人而言,心有很多種,即使只是一種類型的心,例如欲界善心就有很多種。每個心都只會生起一次,它是獨一無二的。同樣類型的心會再次出現,但它已經不是同一個心了。當我們思考無數有情眾生的心時,我們是無法想像的,既使只是一種類型的心,也會因為在不同的界而有多樣的變化。

 

註釋書在同一段裡也描述了愉悅的心裡感受伴隨著欲界善心、與智相應、不需被慫恿的,也就是强大的,它被歸類為八種欲界善心類型中的一種。這僅僅是被歸類的一種欲界善心的類型,但對一個欲界有情已經有著無盡的多樣性,對於無數的其他有情來說更是如此。

 

接著我們也在註釋書中讀到了關於八種欲界善心類型的分類:

 

現在,所有這些類型的欲界善心,在無數的世界系統中的無數有情生起。至高無上的佛陀,就好像在一個巨大的天秤上衡量它們,或者是把它們放在一個尺度上衡量它們,用他無所不知的能力來分類它們,把它們分為八種相似的類型。

 

根據真相把欲界大善心分為八類:它們可以是愉悅的心裡感受伴隨(somanassa vedana)或中性的感受伴隨(upekkha vedana);有智慧相應或是沒有智慧相應;不需被慫恿的或需被慫恿的。總結如下:

 

  • 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愉悅的心裡感受,與智相應,不需慫恿的)
  • 悅俱智相應有行一心(愉悅的心裡感受,與智相應,需被慫恿的)
  •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愉悅的心裡感受,與智不相應,不需慫恿的)
  •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愉悅的心裡感受,與智不相應,需被慫恿的)
  • 捨俱智相應無行一心(中性的感受,與智相應,不需慫恿的)
  • 捨俱智相應有行一心(中性的感受,與智相應,需被慫恿的)
  •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中性的感受,與智不相應,不需慫恿的)
  •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中性的感受,與智不相應,需被慫恿的)

 

我們是否有時感到疲倦和無聊,沒有精神?有時候心想到要行善,但力量太弱,然後疲倦和無聊就生起。在這樣的時刻,念能覺知到虛弱、沒有能量去行善的心的特徵嗎?如果沒有覺知,就會掉入是懶得去行善的概念裡。疲倦、虛弱、無聊、沮喪、情緒低落、沒有精神,所有這些時刻都是真實的。如果念不能覺知到這些自然而然出現的實相的特徵,就不能夠瞭解到它們不是靈魂、不是人、不是我。它們只是不同實相的特徵,因為適當因緣條件而生起,然後就馬上滅去。

 

佛陀從許多不同面向解釋了心。其中一個面向是將心分類為不需被慫恿的和需被慫恿的。貪根心可以是不需被慫恿的或需被慫恿的。瞋根心和善心也可以是不需被慫恿的和需被慫恿的。當念能夠覺知到這些實相的特徵時,就可以辨別出名法和色法是不同的。情緒低落、沮喪或沒精神行善不是色法,而是心需被慫恿的特質,在這樣的時刻,心是虛弱的。

 

只有欲界的心可以區分為不需被慫恿的和需被慫恿的。欲界心是最低階的心。這些心通常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比如當人們看到、聽到、聞到、嚐到、經驗有形物體或思考時。因為感官對象而生起的善心或不善心有時有力量,不需被慫恿自發地生起;有時是虛弱的,需要在被煽動慫恿下生起。這都取決於不同的因緣條件。

 

比較高層級的心也就是色界心、無色界心和出世間心並沒有按不需被慫恿的和需被慫恿的方式來分類。所有這些高層級的心都是需被慫恿的。因為它們需要依賴適當的發展(善知識的引導)作為它們生起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需被慫恿的並不表示它們是像需要被慫恿的欲界心一樣是虛弱的。在色界心、無色界心和出世間心生起之前,一定會有智慧伴隨著欲界善心。這是導致或促使它們生起的必要條件。因此,比較高層級的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和出世間心)每一次的生起都會是需被慫恿(培養發展)與智相應的。

 

我們可以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心是無需被慫恿的或是需被慫恿的。比如說,當我們聆聽佛法時,我們需要被鼓勵嗎?也許一開始我們可能不會自發聆聽、需要被勸告。不過,後來可能是我們自己願意聆聽佛法,不需要別人敦促。在各種情況下,心的本質都是不同的,也許是不需被慫恿的,也許是需被慫恿的。比如,當一個人在被鼓動後可能會去看電影,因此,那時候心的強度是比較弱的。然而,之後當他很舒服地坐著看電影時,他很享受而被逗樂大笑,這個時候的心就不是虛弱的了,因為並不需要任何煽動而笑或覺得有趣。當一個人盡情享受和歡笑的時候,愉悅的感受是很強烈的伴隨著心,它們是不需被慫恿的。這說明了心是無我的,它的生起是因為適當的因緣條件。現在這時刻生起的心可能是這樣,但下一刻又是不同的了,這都是取決於不同的因緣條件。

 

問題

  • 有多少類型的心會有邪見(ditthi)一起生起?
  • 什麼類型的感受和邪見心所一起生起?
  • 什麼類型的感受和瞋心所一起生起?
  • 什麼類型的不善心和愉悅的心裡感受(somanassa vedana)一起生起?
  • 什麼類型的不善心和中性的感受(upekkha vedana)一起生起?
  • 行法行蘊殊勝的行法無行“ 有行的含義是什麼?
  • 八種貪根心和八種大善心相似的之處和不同之處是什麼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