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73263C-8632-4DE4-94E2-1A65C4C72383.jpeg

增支部02第二集21-40經(2/6)

蕭式球 譯

二十一.愚人

  “比丘們,有兩種愚人。什麼是兩種愚人呢?
  “犯錯後不見自己犯錯,不如法接受犯錯人的發露懺悔。
  “比丘們,有這兩種愚人。
  “比丘們,有兩種智者。什麼是兩種智者呢?
  “犯錯後見自己犯錯,如法接受犯錯人的發露懺悔。
  “比丘們,有這兩種智者。”

二十二.惡心

  “比丘們,有兩種誹謗如來的人。什麼是兩種誹謗如來的人呢?
  “或是以惡心和瞋心對如來的人,或是有敬信但受持錯誤的人。
  “比丘們,有這兩種誹謗如來的人。”

二十三.說之一

  “比丘們,有兩種誹謗如來的人。什麼是兩種誹謗如來的人呢?
  “一種人將如來不講、不說的說為如來所講、所說的,一種人將如來所講、所說的說為如來不講、不說的。
  “比丘們,有這兩種誹謗如來的人。”

二十四.說之二

  “比丘們,有兩種不誹謗如來的人。什麼是兩種不誹謗如來的人呢?
  “一種人將如來不講、不說的說為如來不講、不說的,一種人將如來所講、所說的說為如來所講、所說的。
  “比丘們,有這兩種不誹謗如來的人。”

二十五.不了義之一

  “比丘們,有兩種誹謗如來的人。什麼是兩種誹謗如來的人呢?
  “一種人將不了義經說為了義經,一種人將了義經說為不了義經。2
  “比丘們,有這兩種誹謗如來的人。”

二十六.不了義之二

  “比丘們,有兩種不誹謗如來的人。什麼是兩種不誹謗如來的人呢?
  “一種人將不了義經說為不了義經,一種人將了義經說為了義經。
  “比丘們,有這兩種不誹謗如來的人。”

二十七.惡業

  “比丘們,做惡業的人會在兩趣之一投生:地獄或畜生。
  “比丘們,不做惡業的人會在兩趣之一投生:天或人。”

二十八.見與戒

  “比丘們,邪見的人會在兩趣之一投生:地獄或畜生。
  “比丘們,正見的人會在兩趣之一投生:天或人。
  “比丘們,戒行不好的人有兩種回報:地獄或畜生。
  “比丘們,具戒的人有兩種回報:天或人。”

二十九.原因

  “比丘們,我基於兩種原因而以森林、園林、樹林作為住處。這兩種原因是什麼呢?
  “當下親身安住在樂之中和悲憫後來的人。
  “比丘們,我基於這兩種原因而以森林、園林、樹林作為住處。”

三十.明

  “比丘們,明由兩種東西組成。這兩種東西是什麼呢?
  “止和觀。
  “比丘們,修止帶來什麼得益呢?心得到修習。修心帶來什麼得益呢?貪欲得到斷除。
  “比丘們,修觀帶來什麼得益呢?慧得到修習。修慧帶來什麼得益呢?無明得到斷除。
  “比丘們,受貪欲污染,心便不能解脫;受無明污染,慧便不能成長。比丘們,清除貪欲的人得心解脫,清除無明的人得慧解脫。”
  
  第三愚人品完

三十一.地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不善人之地和善人之地。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不善人之地呢?
  “比丘們,不善的人不會知恩圖報。
  “比丘們,人們視不知恩圖報是不好的,不知恩圖報完全是不善人之地。
  “比丘們,什麼是善人之地呢?
  “比丘們,善人會知恩圖報。
  “比丘們,人們視知恩圖報是好的,知恩圖報完全是善人之地。”

三十二.難報

  “比丘們,我說,有兩種恩難以報答。這兩種恩是什麼呢?
  “父恩、母恩。
  “比丘們,即使一個百年壽命的人在百年中一個肩膀抬著母親、一個肩膀抬著父親,常為他們塗香膏、塗香油、沐香水浴、按摩,常為他們清理大小二便,也不足以報答父母恩。比丘們,即使為父母征服大地、取得七寶,確立最高的王權,也不足以報答父母恩。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父母為照顧子女、養育子女、教導子女付出很多。
  “比丘們,若令沒有敬信的父母成就、獲得、住於、確立敬信,令戒行不好的父母成就、獲得、住於、確立戒行,令吝嗇的父母成就、獲得、住於、確立布施,令劣慧的父母成就、獲得、住於、確立智慧,這就足以報答父母恩了。”

三十三.說

  這時候,有一位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是說什麼、講解什麼的呢?”
  “婆羅門,我說,要做一些事情和不做一些事情。”
  “什麼是喬答摩賢者說要做的事情和不做的事情呢?”
  “婆羅門,我說,不做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我說,不做各種惡不善法。
  “婆羅門,我說,要做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我說,要做各種善法。
  “婆羅門,這就是我說要做的事情和不做的事情了。”
  “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三十四.供養

  這時候,給孤獨長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在世間上什麼人應受供養,什麼人應受布施呢?”
  “居士,在世間上有兩種人:學人和無學。居士,在世間上這兩種人應受供養,應受布施。”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學人無學在世間,
     深值世人之供養,
     彼身口心俱正直,
     施此福田得大果。”

三十五.結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住在舍衛城的東園鹿母講堂。在那裏,舍利弗尊者對比丘說: “比丘賢友們。”
  比丘回答舍利弗尊者: “賢友。”
  舍利弗尊者說: “賢友們,我要說有內結的人和有外結的人。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舍利弗尊者: “賢友,是的。”
  舍利弗尊者說: “賢友們,什麼是一個有內結的人呢? 
  “賢友們,一位具戒的比丘在戒的學處之中修學:修習波羅提木叉律儀,在戒律儀這片牧養德行的牧地而行,即使細小的過錯也不會忽視。他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六欲天之中。他在欲界這裏死後返還欲界,是一個 ‘返還’ 的人。
  “賢友們,這人返還欲界,因此稱為一個有內結的人。
  “賢友們,什麼是一個有外結的人呢? 
  “賢友們,一位具戒的比丘在戒的學處之中修學:修習波羅提木叉律儀,在戒律儀這片牧養德行的牧地而行,即使細小的過錯也不會忽視。他時常進入某種寂靜的心解脫,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淨居天之中。他在欲界這裏死後不再返還欲界,是一個 ‘不還’ 的人。
  “賢友們,這人不再返還欲界,因此稱為一個有外結的人。
  “賢友們,再者,一位具戒的比丘在戒的學處之中修學:修習波羅提木叉律儀,在戒律儀這片牧養德行的牧地而行,即使細小的過錯也不會忽視。他進入了對欲樂厭離、無欲、息滅的道路,進入了對有厭離、無欲、息滅的道路,進入了盡除渴愛的道路,進入了盡除貪欲的道路,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淨居天之中。他在欲界這裏死後不再返還欲界,是一個 ‘不還’ 的人。
  “賢友們,這人不再返還欲界,因此稱為一個有外結的人。”
  這時候,一些同等心天神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站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舍利弗尊者在東園鹿母講堂對比丘說有內結的人和有外結的人。大眾都感到歡欣。大德,願世尊悲憫,前往舍利弗尊者那裏就好了。”
  世尊保持沉默以表示接受那些天神的建議。於是,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世尊在祇樹給孤獨園隱沒,在東園鹿母講堂舍利弗尊者跟前出現。世尊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舍利弗尊者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把同等心天神請他見舍利弗尊者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舍利弗尊者,更對他說: “舍利弗,這些同等心天神即使十位、二十位以至六十位一起站在錐尖那樣小的地方,都不會互相阻礙。
  “舍利弗,可能你會這樣想: ‘這些同等心天神是在天界那裏修心,因此即使十位、二十位以至六十位一起站在錐尖那樣小的地方,都不會互相阻礙。’ 舍利弗,不要持這種見。這些同等心天神是在人間這裏修心,投生天界後即使十位、二十位以至六十位一起站在錐尖那樣小的地方,都不會互相阻礙。
  “舍利弗,因此,你應這樣修學:要修習根門寂靜、意寂靜。舍利弗,若你修習根門寂靜、意寂靜,便會以寂靜的身業、口業、意業來看待同修。舍利弗,你應這樣修學。
  “舍利弗,外道遊方者是沒有得著的,他們沒有聽過這些法義。”

三十六.迦旃延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大迦旃延尊者住在婆羅那的迦達摩湖邊。
  這時候,阿羅檀多婆羅門前往大迦旃延尊者那裏,和大迦旃延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大迦旃延尊者說: “迦旃延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導致剎帝利跟剎帝利互相爭執,婆羅門跟婆羅門互相爭執,居士跟居士互相爭執呢?”
  “貪著欲樂、住於欲樂、受欲樂束縛、對欲樂有希求、對欲樂有愛著,這些原因導致剎帝利跟剎帝利互相爭執,婆羅門跟婆羅門互相爭執,居士跟居士互相爭執。”
  “迦旃延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導致沙門跟沙門互相爭執呢?”
  “貪著見、住於見、受見束縛、對見有希求、對見有愛著,這些原因導致沙門跟沙門互相爭執。”
  “迦旃延賢者,世間上有沒有人能超越欲樂,有沒有人能超越見呢?”
  “婆羅門,世間上有人能超越欲樂,有人能超越見。”
  “迦旃延賢者,世間上誰能超越欲樂,誰能超越見呢?”
  “婆羅門,在東方有一個地方名叫舍衛城,現在世尊.阿羅漢.等正覺在那裏。婆羅門,世尊能超越欲樂,世尊能超越見。”
  大迦旃延尊者說了這番話後,阿羅檀多婆羅門起座,把大衣覆蓋一邊肩膊,右膝跪地,向著世尊的方向合掌,然後有感而發,說出感興語: “南無世尊.阿羅漢.等正覺。南無世尊.阿羅漢.等正覺。南無世尊.阿羅漢.等正覺。世尊能超越欲樂,世尊能超越見。
  “迦旃延賢者,妙極了!迦旃延賢者,妙極了!迦旃延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迦旃延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三十七.迦旃延之二

  有一次,大迦旃延尊者住在摩偷羅的緊陀園。
  這時候,緊達羅延婆羅門前往大迦旃延尊者那裏,和大迦旃延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大迦旃延尊者說: “迦旃延賢者,我聽說,迦旃延沙門對年長、耆老、年紀大的婆羅門不作禮、不起立、不讓座。迦旃延賢者,不應這樣的。迦旃延沙門對年長、耆老、年紀大的婆羅門不作禮、不起立、不讓座,這是不對的。”
  “婆羅門,世尊.阿羅漢.等正覺有知有見,他解說什麼是耆老之地,什麼是少年之地。
  “婆羅門,如果一個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的耆老受用欲樂、住於欲樂之中、被欲樂的熱惱燃燒、被貪欲覺吞噬、不斷渴求欲樂,他可算作一個愚人的長老。
  “婆羅門,如果一個年輕、髮黑、壯健、在人生早期的少年不受用欲樂、不住於欲樂之中、不被欲樂的熱惱燃燒、不被貪欲覺吞噬、不渴求欲樂,他可算作一位智者的長老。”
  大迦旃延尊者說了這番話後,緊達羅延婆羅門起座,把大衣覆蓋一邊肩膊,然後頂禮年青的大迦旃延比丘雙足,說: “賢者站在耆老之地,我站在少年之地。
  “迦旃延賢者,妙極了!迦旃延賢者,妙極了!迦旃延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迦旃延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三十八.盜賊

  “比丘們,當盜賊具有力量的時候,國王便會沒有力量。這時候國王出入便不容易,探訪他國便不容易;婆羅門居士出入便不容易,外出工作便不容易。
  “比丘們,同樣地,當惡比丘具有力量的時候,好戒行的比丘便會沒有力量。這時候好戒行的比丘在僧團中沒有影響力而只好保持沉默,或是走到他國去。比丘們,這能為許多眾生帶來不利,能為許多眾生帶來不快,能為許多天和人帶來傷害、不利、苦惱。
  “比丘們,當國王具有力量的時候,盜賊便會沒有力量。這時候國王出入便容易,探訪他國便容易;婆羅門居士出入便容易,外出工作便容易。
  “比丘們,同樣地,當好戒行的比丘具有力量的時候,惡比丘便會沒有力量。這時候惡比丘在僧團中沒有影響力而只好保持沉默,或是離去。比丘們,這能為許多眾生帶來利益,能為許多眾生帶來快樂,能為許多天和人帶來福祉、利益、快樂。”

三十九.路

  “比丘們,我不稱讚兩種邪路:在家的邪路或出家的邪路。
  “比丘們,無論在家人或出家人進入邪路、行踐邪路,都會因此而不能完滿善道。
  “比丘們,我稱讚兩種正路:在家的正路或出家的正路。
  “比丘們,無論在家人或出家人進入正路、行踐正路,都會因此而完滿善道。”

四十.言辭

  “比丘們,若比丘不掌握經文,不掌握當中的言辭,背離義理和法義,能為許多眾生帶來不利,能為許多眾生帶來不快,能為許多天和人帶來傷害、不利、苦惱。比丘們,這些比丘作出很多罪業,還會導致正法消失。
  “比丘們,若比丘善掌握經文,善掌握當中的言辭,隨順義理和法義,能為許多眾生帶來利益,能為許多眾生帶來快樂,能為許多天和人帶來福祉、利益、快樂。比丘們,這些比丘作出很多福德,還會令正法持續。”
  
第四同等心品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