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CE5098-9377-46F5-A432-0F818A462B3A.jpeg

僅僅覺知是不夠的20/35 觀察感受和情緒

 

[德加尼亞]

 

37.觀察感受和情緒

 

禪修者:我怎樣才能夠辨別出哪些是我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哪些是因為別人引起的?

 

師:如果你始終保持觀察你的心,它將非常明顯。當你與別人交流時,你如果能覺知到你的想法和感受,你將看到它們是怎樣互相影響的。

 

禪修者:那麼我就能看到哪種感受是因為別人的影響而產生的嗎?

 

師:是的,你將看到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是怎樣影響你的想法和感受,你的想法和感受又是怎樣影響你與他們的交流方式。你將看到你的感受是怎樣被他們說話的內容以及方式所影響。不管你經驗到什麼,始終去覺知你對它的反應非常重要。

*** ***** ***

 

禪修者:我繼續觀察在上次小參中我告訴你的沮喪的感受。它有點消退了,但是它還是在那裡。然後,今天上午,我突然認識到我之所以變得沮喪,是因為我一直很孤獨。一旦我看到了這點,沮喪就沒有了。

 

師:當我們密切注視著感受時,它們就不能生長,它們不會變得更強烈。當你觀察一個感受時,你同樣將發現它來自哪裡,它從哪裡開始。因為你以前一直沒有覺知到孤獨,它發展為別的感受,發展為沮喪,對沮喪的持續的觀察讓你又回到孤獨,它使你看到所有的沮喪是從哪裡開始的。

 

禪修者:我以前一直認為情緒改變得非常快,並且它不會停留在身體裡。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不是這樣,我肯定能在身體感受到它,它變化得一點也不快。

 

師:看到心的本性,比如看到不停的迅速的變化,只有當心非常清楚、平靜和強大時,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心既不在身體之內,也不在身體之外,但是心總是與身體相聯繫。它總是與身體互相作用。所以我們會體驗到某些情緒能夠影響我們身體的某些部分。我們以為情緒會停留在身體裡,但是實際上只有這種相互作用在發生。

*** ***** ***

 

禪修者:我想問關於引入某些東西到坐禪中的問題。我也許有感受、心情、等等,當我在行禪時,我的心還不是足夠的平靜去調查它們。但是當我坐禪時,我可以鼓勵這些東西出現,然後去調查它們,把它們作為激發理解的方便。這種方式我是在引入某些東西,而不是觀察到發生了什麼。我不是在用一種純理性的方式來處理它,而是用一種調查的方式。

 

師:是的,你可以那麼做,當心已經準備好時,你可以那麼做。當心非常穩定,當你有很好的覺知和足夠的定力時,你可以回想起這些情緒,從而去調查它們。

 

一位禪修者,每次回想起他與某人一次特別難以忍受的遭遇時,都感到非常強烈的嗔恨。我告訴他每次當這個記憶自動浮現時,觀察他的情緒,並且我建議他當感到這種情緒變得太強烈時,轉到一個中性的所緣,只有在他的心變得更穩定以後,才再去觀察它。

 

同時我也建議他,當他的心變得真正堅定、穩定並且平靜時,回想起這段記憶,並且看看自己能從中學到些什麼。他這樣做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點一點地,他開始理解了,然後,在某一個時刻,當那段記憶或者那個人的圖像浮現時,他不再感到任何的嗔恨。他能夠原諒他,因為他真正理解了那個情境。

*** ***** ***

 

禪修者:對於受,我有點不理解。僅僅知道有愉快的、不愉快的、和中性的感受足夠嗎?

 

師:受是心的一種活動。這種感受活動和我們認為它是愉快的、不愉快的和中性的是不同的。受的意思是感受,或者去感覺某些東西,是對它們的一種體驗,而愉快的、不愉快的和中性的只是我們對這種感受的詮釋。

 

禪修者:那麼,我們是需要對這種感受過程保持正念,還是需要覺知到愉快、不愉快和中性的性質?

 

師:兩者我們都需要知道,同時,理解它們代表了心的不同的功能也非常重要,一個是受蘊,一個是想蘊。想的功能是去解釋受為愉快、不愉快或者中性的。受的功能只是去感覺。

 

禪修者:那意味著我們需要覺知到受的活動,並把它們和想區別開?

 

師:對,就是這樣。在感受之間你還可以作進一步的區分。當心解釋一個具體的知覺為身體上的舒服感覺時,通常它會立即產生一個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當身體上的知覺被解釋為不舒服時,通常它會產生一個精神上的不愉快的感受。心對身體上的中性知覺的反應是平淡的。

 

禪修者:受和想總是會一起運作嗎?

 

師:是的,受的特點是去碰觸一切事物,它和意識以及其他心所一起去碰觸。通過這種受的活動,你才能體驗這個世界。

 

禪修者:是不是非常難覺知到受?它是非常微細的嗎?

 

師:是的,它非常微細。與愉快的或者不愉快的感受比較起來,中性的感受已經非常微細了。受的過程甚至比它還要微細。想覺知到受不是容易的事。覺知到心在運作需要大量的練習;它不是一般的知道,它是非常微細的理解過程。

*** ***** ***

 

禪修者:當我躺下禪修的時候,我有這種感覺:知道一種感受是不愉快的,但是並不感到它不愉快。稍後一種不同的感覺生起,心知道「快樂」,這個時候知道這個感覺是愉快的,但是並不感到它愉快。

 

師:你在覺知到感受,但是覺知到感受的心對感受到的東西沒有貪心和嗔心。所以沒有愉快或者不愉快的心理反應。心只是在標記所緣為不愉快的或者愉快的。它沒有對它作出反應,也就是它沒有參與到那種感受裡去。

 

禪修者:是的,我的經驗就是這樣的。

*** ***** ***

 

禪修者:你提到感受不需要分成愉快的、不愉快的、或者中性的。但是有時我發覺,這種分類可以幫助我覺知到它們。當我覺知到某事是非常愉快的時候,它幫助我看到我對它變得多麼執著,當它消失的時候,我又是怎樣的痛苦。你能解釋一下這個問題嗎?

 

師:我們不能避免經驗到愉快的、不愉快的或者中性的感受。它們只是自然地發生而已。我建議禪修者不要去太注意愉快或者不愉快,因為這樣做我們實際上是在延續那種特定的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感受。

 

我希望禪修者更多地去注意受的過程,而不是它的愉快、不愉快或者中性的性質。覺知到受比覺知到它的性質更微細;這意味著更多地把它作為一種心的活動去覺知它。

 

禪修者:有時候本應該讓人愉快的感受並不讓人覺得愉快,有時候本應該讓人不愉快的感受反而讓人覺得愉快。

 

師:是的,某事被感覺到愉快還是不愉快,取決於心抱有貪心還是嗔心。當心充滿貪心時,通常它會發覺事情比較愉快,但是當心懷有嗔心時,它往往發覺事情不是那麼令人愉快。當我們感覺到寒冷時,我們發現熱非常令人愉快,但是當我們的身體變熱以後,我們會發覺熱不是那麼令人愉快。

 

實際上心的活動只是去感覺,我希望禪修者學會覺知到這種現實。我們需要學會看到是心在感受,是心在做這種感受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