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從何來;如何離苦》2/6
隆波帕默尊者
所有的人類與眾生都不知道實相:此身是苦,此心是苦。
以凡夫為例,我們會覺得這個身體是時苦時樂的,無法看到事實是:此身是苦;我們會感到心是時苦時樂的,無法看到實相:此心是苦。
倘若感覺此身此心既有苦又有樂,就還會生起慾望:想讓身心離苦;想讓身心得樂。因此,無論何時,只要還不知道此身心的實相,慾望就會再次生起。
如果真正徹見身心的實相——此身是苦,此心是苦,稱為徹底「知苦」。若是體證真理,洞見了實相:此身是苦,此心是苦。慾望就再也不會生起。比如我們被火灼傷過,知道火是熱的,就會變聰明,不會希望火是冷的。因為火的自然特性就是熱,想要讓火不熱,這是痴心妄想。
事實上,這個身體是苦,一般的無知者會想讓它快樂,讓它不苦。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會明白:這個身體是苦。想要讓身不苦,是痴心妄想;想要讓身只有快樂,是不懂事。這個愚痴,就是慾望的真正根源。
所有人都無法照見實相:此心是苦。因此才會想要讓心快樂,讓心不苦。經由修行而明白了實相,即會知道:此心是苦。
「想要讓心不苦」的慾望就不會生起,「想要讓心快樂」的慾望也不會生起。一旦心沒有慾望,就沒有掙扎、沒有造作,就會抵達另一種快樂——「寂靜」之樂。
認識寂靜嗎?我們的心從未寂靜過,始終紛爭不斷。在善與惡之間無休止的糾紛,感覺到了嗎?絕大部分情況是善輸給了惡。
如果訓練心而讓心足夠聰明,就會品嘗到寂靜,並非是愚痴的寧靜,也不是呆滯的平靜,而是在心中生起「祥和與平安」。抵達「寂靜」的心,擁有快樂、寧靜、舒適。
何為「寂靜」?「寂靜」即涅槃。涅槃擁有「寂靜」的特性。接觸到涅槃,就抵達了內心真正的「寂靜」。
現在問題只剩下: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洞見「身心是苦」的實相?
現在要講到方法了。如何做才能徹見身心的實相:此身是苦,此心是苦。
現在我們依然不知道真相。我們感到身體時苦時樂,心時苦時樂。也不乏有人批判「佛陀教導名色(身心)是苦」,因而認為佛教很消極,自己很積極。他們認為如實看待世間,屬於消極行為。寧願讓自己沈浸在白日夢里——想要讓身體不苦,一聽說「此身是苦」,根本無法接受;他們想要讓心有快樂,接受不了「此心是苦」的實相。
佛教並不是消極地看待世間,佛教是如實地看待世間。所謂世間,即是色法與名法。簡單以泰文來講,名與色即是心與身。但這與巴利文並不完全一致,是為了方便大家聽懂而做的近似表達。
如果佛陀只是開示到「此名色是苦」就結束,也許可以說佛陀是消極看待世間,因為並沒有為我們指明出路。但事實上,佛陀教導了讓心變得聰明的方法,讓我們可以親自洞悉實相——此身是苦,此心是苦。
佛教並不消極,而是邀請我們親自驗證。讓我們試著走走佛陀教導的這條路,看一看是否獲得和佛陀的教導相一致的結果?如果一致,即會看到「此身是苦,此心是苦」,抵達真正的寂靜之樂。
是真是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陀並非在憑空創造。有些人以為涅槃僅僅是理想,是「烏托邦」,讓人可以做做美夢並誘導其去行善。事實上,涅槃不是夢,涅槃是真實存在的境界。涅槃有僅僅屬於自己的特性,即寂靜。
唯有止息慾望的心,能夠真正抵達涅槃。慾望徹底的止息之後,便能接觸涅槃。而想要止息慾望,就必須消滅愚痴,即清除無明。
無明,就是不知苦諦。這是第一個——不知苦諦。而不知苦諦、不知集諦、不知滅諦、不知道諦,它們全是相互關聯的。
如果僅僅只是知苦,在同一個心識生滅的剎那就能斷苦因,照見滅諦,即涅槃,生起聖道。
如果偏離了要點:不知苦,則不知苦因,未照見滅諦,也無法生起聖道。何時能夠知苦,何時則斷除苦因,何時清楚照見滅諦,何時聖道則生起。所以,「知苦」是極為重要的。
現在眼看要下雨了,電也停了,有點麻煩。觀察到心的變化了嗎?隆波一說到要停電、下雨,心就開始發愁,感覺到了嗎?有的人沒有發愁,而是怕不能繼續聽法,或是怕一會排隊吃飯會很困難,這些人眼光長遠。因此,每個人的擔心有所不同,取決於每個人各自不同的造作。
「知苦」是以什麼去知道呢?是憑借智慧去知道,而不是依靠眼、耳、鼻、舌、身、心。我們需要憑借智慧去知苦,但憑借眼、耳、鼻、舌、身、心去知道各種境界。
我們學習之後發展覺性和禪定,提升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夠洞見到實相:身心即苦。若沒有智慧,則不會看見。
智慧有幾個等級:有的智慧並非來自修行的實踐,比如源於閱讀與聽聞的智慧,多多閱讀佛法典籍,多多聽聞開示,因而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便以為擁有智慧。事實上,這並不是自己的智慧,而是佛陀的智慧,是祖師大德們的智慧。我們真正透過聽聞所得的其實是記憶,僅僅只是記得別人的智慧而已。
還有一種智慧源于思維,是從因果的角度進行推理和分析,可能錯,也可能對,因此,源于思維的智慧依然不可信。
聞慧與思慧都還無法讓我們看到苦,真正可以讓我們徹見苦的智慧,稱之為「修慧」,提升覺性與智慧之後就會看見實相。
(未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