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凡夫步入聖者》4/7
隆波帕默尊者
(七)
起步階段先練習任何一種禪法:念誦佛號也行;觀呼吸也可以,一般人都能夠觀呼吸;如果淫欲心重,可以練習不淨觀;如果貪心炙盛,就思維「生無常而死必然」,練習「死隨念」;嗔心重的人,可以修習慈悲觀,將他人視為朋友,心便慢慢清涼與寧靜,不至於太散亂,而能慢慢回來覺知自己。
若想走捷徑,希望更快地覺知自己,就需要及時地知道心的迷失與走神。可以選擇念誦佛陀或觀呼吸,觀呼吸是最基礎的修行,誰都能夠實踐,並無難度,因為每個人生來就有呼吸,只是一直未曾理會它。如今要做的只是:呼吸了,覺知自己——呼,覺知自己;吸,覺知自己。
持續覺知自己之後,常常看到身在呼吸,心是觀者。呼吸、呼吸,一旦走神去想別的事,就立即知道。或者配合念誦——吸氣,念「佛」;呼氣,念「陀」。然而上述訓練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心寧靜。
吸氣,念「佛」;呼氣,念「陀」之後,心跑去想其它事,要及時的知道;因為跑去想其它事情時,我們便忘了「佛陀」也忘了呼吸。就是這樣觀照下去:心跑去想了,及時的知道。
擅長觀腹部起伏的人,就去觀照腹部起伏,但不是為了獲得寧靜。觀照腹部起伏之後,心跑去想了,知道;心跑到腹部了,也知道。觀呼吸的時候,心跑去想了,知道;心跑到呼吸了,也知道。要及時地知道心在跑來跑去。
現在,每個人來試試:覺知自己的頭髮,帶領心來到頭髮。然後,感覺自己的大拇指,左手也行,右手也行。再然後,感覺自己的大腳指。最後,感覺自己的右耳。大家感覺到了嗎?心是會跑動的。比如去感覺頭髮,對嗎?心好像就跑到了頭髮上。心還可以跑到手、腳、耳朵、胳膊、腿等地方。心是可以跑動的!
此處大多數人都可以看見心的跑動,然而少數人一無所見,因為他們不斷地在思維——隆波在教導的是什麼啊?要怎麼做才對呢?想得太多了,直接感覺就行了。想得太多,學起來就難,需要花很多時間。
我們的心始終在跑動。比如看見佛像的時候。感覺到了嗎?看佛像的時候,心會跑到佛像上。除此之外,心還會跑去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可能跑到心。心跑到心,就是心跑去想了。心整天在想,這是最頻繁的情形。
因此,我們練習念誦佛號或者觀呼吸之後,心跑去想了,要及時知道。心跑動的情形,如同剛才試驗的心跑到頭髮、手、腳的情形。
常常訓練,並非要迫使心不跑,而是——跑了,及時知道;跑了,及時知道。跑去想了,及時知道;跑去想了,及時知道。試著訓練看看。訓練大約一個月,就會獲得新生。
我們會開始覺知自己的生命,仿若重新出生。我們會知道,一直以來自己都活在夢裡,從未活在覺知自己的世界里。因此,如果及時知道心跑去想了,心會毫無強迫地回來與自己在一起。
有強迫,心就會緊繃。如果緊繃,就修錯了。善心是輕鬆、柔軟、溫和、靈敏的,心若沈重、緊繃、僵硬、昏沈、遲鈍,那就不對了,那屬於不善心。
我們要逐步訓練。每天觀呼吸,及時知道心跑去想了。如果不喜歡觀呼吸,念經也行,念「南無達薩帕嘎瓦多」,念著念著,跑去想其它事情了,要及時知道。如此持續訓練下去,就會得到「禪定」。
「禪定」就是「安住的心」。沒有禪定的心,會東奔西跑,不停的抓取不同所緣。有禪定的心,即安住的心,能夠覺知自己。一旦得到禪定,就是心跟自己在一起了,就會有身覺知到身,有心覺知到心——苦、樂、貪、嗔、痴,全都生起於心。我們會覺知到苦、樂、貪、嗔、痴等生起於心的一切。因此,頭號大敵是——心迷失走神,忘記自己。一定要訓練讓心跟自己在一起。以上就是禪定的訓練,讓心跟自己在一起。
「禪定」意即「安住」。大家喜歡將「禪定」譯成「寧靜」,不妨去查查字典,「禪定」並不是「寧靜」之義,「禪定」的意思是——「安住」。
「安住」,意即心未迷失,未走神。心安住,就是心跟自己在一起。惟有心跟自己在一起,才能看見身心的實相。走神了,就會有身忘記身,有心忘記心。如果連身體都忘了,怎麼可能照見身體的實相呢?如果連心都忘了,怎麼可能看見心的實相呢?所以需要覺知自己。
(八)
阻礙修行的敵人有兩個:第一個,迷失。對治的方法是及時知道。修行任何禪法之後,心迷失去想別的,要及時知道。及時知道「心迷失了」,心就會跟自己在一起。第二個敵人是強迫自己——打壓身,改造心。讓身受難、讓心受苦;強迫身不動、心靜止。
我們一想到修行會怎麼做?假設現在要打坐,會怎麼做?一定先調整身體,對吧?擺好坐姿,這就已經改造完畢了。接下來再改造心——一定要一本正經的。另一些人則讓心迷迷糊糊,以為這樣會得到禪定,實則南轅北轍。這是屬於嚴重缺乏覺性的狀況。
如果我們改造身體、強迫身體——必須這樣走、那樣坐,身體就會不舒服;如果我們強迫心,心就會憋悶。何時覺得憋悶、不舒服,就說明太緊了。何時走神忘了自己,就說明太鬆了。
「中道」——不緊也不松,也就是——不緊盯,也不走神。不強迫身、不打壓心,要做的只是覺知——覺知身,覺知心。不用緊盯於身,不必專注於心。有些人喝水是極為緊盯專注的,緊盯到心臟病都出來了。還沒喝到水,就先脫水了。過度的緊盯與專注是讓自己受苦。此非中道。
「中道」——不走神,也不緊盯與打壓。只是如其本來的知道。只是醒過來覺知自己而已。只是讓心跟自己在一起,繼而看身運作,看心工作。
身體始終運轉不息:時而呼氣、時而吸氣、時而站、時而走、時而坐、時而臥,持續觀下去,看著身體呼吸,心是觀者,我們會立即感到——此身非「我」。看見身體行、住、坐、臥,心是觀者,就像看著別人,即刻便感覺這個身體不是「我」,心會生起「此身非我」的感覺。
有苦樂生起的時候,心安住成為觀者,就會看見:苦樂時而生起在身,時而生起在心。在身體生起的苦樂,不是身也不是心,心只是觀者。在心裡生起的苦、樂、不苦不樂,也不是「我」。它們只是臨時混進來的,來了就走,來了就走。
若要學習最簡單的禪法,最有趣也最基礎的是——及時知道心裡的感覺。無需很多,只要覺知以下三樣:心快樂,及時知道;心痛苦,及時知道;心不苦不樂,也及時知道。有快樂生起,要知道有快樂,有痛苦生起,要知道有痛苦,心不苦不樂,要知道不苦不樂。這樣訓練就足夠了。
若能如此練習,初果須陀洹並非是不可得的。
(未完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