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凡夫步入聖者》7/7問答
隆波帕默尊者
居士6:頂禮隆波!我從未向隆波做過禪修報告。兩年前麥琪讓我聽隆波的法談CD,之後我便每天堅持不低於3小時固定形式的練習,已經1年了。從早用功到晚,能夠清楚的看見變化。我想問的是:生起的種種慾望,一旦看見它,它就會滅去。慾望本身就是苦。有時慾望生起,感覺它是有重量的,那個是否就是苦因?
隆波:慾望驅使心跑去抓取所緣,那才是苦因。欲貪心有兩種:第一種欲貪本身即是苦。第二種欲貪,如果非常強烈,就會驅使心跑去抓取所緣,那才是苦因。要去知道苦。
居士6:但還沒有到跳進去抓取所緣的程度,可是會比平時的慾望生起時更覺沈重。平時只要慾望露臉,及時知道,慾望就會立即滅去。但有些時候,某些慾望生起,會感覺更沈重。
隆波:因為情緒非常強烈。當遇到滿意的所緣時,情緒就會強烈。無論它是走是留,就只是知道。無需去做什麼,只要保持中立的知道。
居士6:好的。
隆波:不錯。
隆波:(回頭再指導居士4)
你啊,心沒有回家。心還在外面。呼吸吧,呼吸之後覺知自己(隆波示範深呼吸)。一定同時要有這個(發出長長的嘆氣聲「哈」)。因為當下你是這樣的(隆波演示呼吸急促),心太緊了。
居士7:頂禮隆波!兩年前,我向您做過禪修報告。那時我非常粘著於奢摩他,之後聽您的法談CD,然後在固定形式里訓練,所用的方法是隆波田動中禪。我在日常生活之中,持續的觀身與觀心,就是這樣修行。有一次睡覺時,我看見身體輾轉反側,感覺特別討厭。它不是「我」,我感覺非常厭惡它。
隆波:要及時的知道心沒有保持中立。
居士7:好的!在固定形式訓練之外的在日常生活中,我感覺心與身是緊緊粘在一起的,不知我是否有在緊盯?無論走去哪裡或做什麼,都能夠保持覺知。
隆波:現在可以修給隆波看看嗎?可以出來走嗎?
居士7:現在不敢。
隆波:修行人別怕,走走試試,看看怎麼走是身心粘合的情形?
居士7:(站起來走給隆波看。)
隆波:嗯,請回去坐吧。真的是粘合的,要比那個更輕鬆些。一定要舒服,舒服的看見身體在動。你這樣訓練(隆波示範隆波田手部動作),練習並非為了別的,只是為了覺知自己。因此,今後,比如拿東西的時候,看見色在活動,心是舒服的觀者。而如果這樣(隆波演示隆波田手部動作),就會粘合,這樣是不對的。
居士7:是否太過於緊盯了?
隆波:這樣是太緊盯了,僅僅感覺就行了。它們是不同的,我們要做的只是感覺。如果過於粘著(隆波做示範),就過於寧靜了。心會與正常的狀況不同,會比平時更寧靜。我們要做的就只是感覺而已。隆波田長老稱之為「喚醒覺知」,也就是僅僅覺知自己而非強迫自己。
居士7:嗯,以為如果像這樣多多練習,覺知會滲透進每個動作,對嗎?無論做什麼,即使眨眼睛也都知道,對嗎?
隆波:知道是知道,但如果是以硬硬的、笨笨的心去知道,覺知就太過僵硬。隆波剛才已經告訴這位居士(居士4),知者有兩種:身體移動,有知者存在,如果知者是輕鬆自然的,就是正確的;如果知者過於僵硬,那就不對了。還有另一種,知者完全融入身體——所有的動作全都能夠知道。那就錯了,就變成緊盯專注於身體了。因此,修行是非常微妙的工作。比如,有些人觀照腹部起伏,心和腹部粘合在一起,這是緊盯著腹部,修習的就是奢摩他。還有些人觀照腹部起伏,心僵硬的安住,這樣就太緊。如果心只是觀者,它會是輕鬆、柔軟、靈活、敏捷的。如此舒服自在的心,才適合觀身與觀心,就只是感覺它們。
居士7:這是否說明,我從起步階段就粘著於奢摩他了?因為我修習奢摩他已經好久了。
隆波:你的奢摩他已經減輕了,緊盯專注的狀況也改善很多,沒有以前嚴重了,很好。你體會到了嗎?如果依然粘著於奢摩他,就不會看見三法印,因為心會靜止不動。因此,粘著於奢摩他會阻礙我們開發智慧。
居士7:感恩您!
居士8:頂禮隆波!我上一次向隆波做禪修報告時,隆波說我的蘊已經分離,然而心還未保持中立,會去強迫一切。一旦越來越多的看到強迫,強迫就自行鬆脫了。覺知也變得正常,被壓制的部分也越來越多的釋放出來。
隆波:嗯,看到它比以前更壞了嗎?
居士8:是的,更壞了。
隆波:壞啊!(笑)特別特別壞。
居士8: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
隆波:對,我們持守好五戒,而不用去壓制心。想好的也行,想壞的也行,還有人會在心裡罵隆波。不用自我批判,想好或想壞都行,只要別從身與口上表現出來。持守五戒而不用壓制心,然後,有覺性的及時知道,就會照見它們是自行運作的。感覺到了嗎?它們能夠自行運作。
居士8:是的,覺知內在與覺知外在,比較而言,有時我不太喜歡覺知外在。心跑到外面時,會生起很強烈的不喜歡。
隆波:要及時的知道喜歡與不喜歡。正如隆波所講過的——第一,要知道一切正在呈現的境界。第二,要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居士8:也就是說,無論內在還是外在,都要及時回來知道自己的心。
隆波:及時知道心——心跑到外面,不喜歡,要知道不喜歡;心進入內在,覺得喜歡,要知道喜歡。這樣實踐,最後心會保持中立。心保持中立就是——無論內或外,都可以平等無別的對待。
居士8:非常感恩您!
居士9:頂禮隆波!我覺得自己不太能夠打坐,於是只在日常生活中發展覺性。每天努力修行,有時念誦佛陀,偶爾會走神。一旦能夠覺知自己,就會有知者分離出來。
隆波:有刻意嗎?
居士9:沒有。
隆波:如果沒有刻意,這就很好,做對了。
居士9:但是這樣的狀況並不頻繁。
隆波:繼續用功,以後會越來越頻繁的。
居士9:這還不是開發智慧吧。
隆波:如果心抽身而出成為觀者,就可以開發智慧了。然後就會感到——身體不是「我」,苦、樂、好、壞,也不是「我」,有的只是生起而後滅去,這樣就會開發智慧。別擔心!如果已經能夠分離五蘊,就是開發智慧了。儘管算是在開發智慧,但尚未進入毗鉢捨那。毗鉢捨那就是——鮮活的境界會在眼皮底下展現生生滅滅。
居士9:比如,有時生氣,一旦看見了,生氣就會滅去。
隆波:嗯,那樣才對。
居士9:哦。
隆波:不錯,很好。
居士9:隆波曾經比喻過:修行如同種田,每一年都得從頭開始。但偶爾會忍不住懷疑自己到底是在原地踏步還是真有進步?有時睡覺依然會做夢,這個能夠作為衡量標準嗎?
隆波:這個不能作為衡量標準。但是清醒的時刻可以拿來衡量。若要衡量修行,不要以天為單位,而要以季度為單位。如同國家統計局評估經濟狀況,如果以天來衡量,很容易出錯,且一頭霧水。根本看不出「進步」還是「退步」,完全沒有頭緒。因為即使是同一天之內的狀況也是在變化的。要懂得如何衡量,時間拉長——3個月、6個月、1年,去感覺自己有變化嗎?我們應該那樣衡量,而非以天計算。因為今天進步,明天或許就退步了。
居士9:現在我的修行怎麼樣?
隆波:當下的心有歸位嗎?
居士9:此刻在想怎麼問隆波,心沒有歸位。
隆波:心沒有歸位,要及時的知道心沒有歸位。這樣才不錯。
居士9:好的。
隆波:居士們有兩大問題:第一是,禪定不夠,心沒有真正歸位。第二是,修行不能持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果解決好這兩個問題,在基礎階段,居士的進展不比出家人慢。在後續階段,出家人則更佔優勢。因為出家人有整天的時間與自己相處,而居士很少。但在基礎階段:須陀洹、斯陀含,居士不會比出家人慢。解決好兩個問題:一,禪定不夠,心不太安住。心容易迷失,一直晃晃悠悠,四處散亂,沒有歸位。第二,修行無法持之以恆。常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居士9:如果那樣,就需要在固定形式中修行。
隆波:固定形式的訓練有很大的幫助。即便在固定形式中無法修習深度禪定也沒關係。可以試著念經,不會念很多篇也沒關係,可以反復念同一篇,持續的念。如果只會「南無達莎帕嘎瓦多」,那就只念這一篇,念上15分鐘或半小時。
念誦不是為了獲得快樂和寧靜,而是為了及時知道自己的心。念誦之後,心散亂了,要及時知道。繼續念誦下去,心寧靜了,要及時知道。繼續念誦下去,心有快樂了,要及時知道。今天念誦時,心情煩躁,也要及時知道。念誦之後,持續的知道心,禪定就會慢慢好起來。
心要有臨時的家,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與念誦在一起。即便無法進入深度的禪定,也沒關係。佛陀時代絕大部分的阿羅漢也不是透過修習禪定而證悟的。佛陀講述過阿羅漢的類型——在500位阿羅漢中,證得三明的有60位。也就是擁有宿命通,知道死後投生何處且能夠清除煩惱者。證得三明的阿羅漢是需要修習禪定的。另有60位證得六通——天耳通,他心通,等等的。證得四無礙解智的阿羅漢,則需具備無色定,也有60位。總之,在500位阿羅漢中,先前修習過禪定的有180位,其餘大部分是進入不了禪定的,與我們屬於同類。而如果成為聖者,就能夠自動進入禪定,至少能證得初禪。
居士9:感恩您!
隆波:去念誦吧,念誦以後,及時的知道心。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持續的念誦,然後及時的知道心的變化,但不要強迫它。
居士10:頂禮隆波!我一直按照隆波的教導來修行,覺得隆波的教導非常完善與圓滿。現在我碰到的問題是——在需要用到思維的工作或發生緊急狀況時,不知該如何用心。
隆波:我們的覺性和禪定都要用於工作,智慧要去思維工作,那並不是修行時間。如果工作的時候感到緊繃和鬱悶,要及時知道。或是工作的時候,希望早些結束,也要知道「想要」。工作需要用到思維的時候,是無法修行的。
居士10:鬱悶的時候,知道鬱悶,而且知道無法控制。
隆波:對。
居士10:只是有時工作特別久,甚至一個月,覺得自己始終處於不善法中。
隆波:其實我們並沒有一個月都在工作,還有吃飯、上廁所、洗澡、坐車的時候。所以並不是24小時不停地工作。那些沒有在工作的時間,要來及時的覺知身與心。如果工作是屬於密集且需要深度思維的,可以觀身。因為觀不了心,就觀身——看見身體呼吸,身體行、住、坐、臥,如此觀下去,一旦心有了力量,就能夠再來觀心。
居士10:再請教一個問題!我聽隆波開示說,關於臨終時,我們也要觀心。於是我常常模擬臨終狀況。有一天我夢見自己快死了,想到隆波曾經開示說:如果快死了,要去觀心。夢見自己翻車沈入水中,想到當下不能呼吸,因為不適合吸氣,就努力觀心。想知道自己臨終時會發生什麼?會痛嗎?到最後,想到自己差不多快要死了,就生起了恐懼感。不確定該如何做?
隆波:也是可行的。任何境界生起能夠及時知道,都可以。在做夢的時候可以自我檢測。如果夢見恐怖之境,覺性能夠生起——害怕生起,知道害怕;在夢中生起煩惱也能夠覺知到,就不用擔心會掉入地獄或惡道。因為臨終會生起的幻境其實就是夢。有時我們看見習慣性的行為,有時看見將要投生的地方。如果經過嫻熟的訓練,一旦呈現不好的幻境,覺性立刻運作,幻境的連貫性就被切斷。因此地獄留不住我們,惡道也關不了我們。當善心生起,就會去善道。因此,如果訓練至即便做噩夢時,覺性也能工作,就不用怕惡道,就有一定程度的保險了。隆波用的是「一定程度」,還不到百分之百。因為我們還不是初果須陀洹。
居士10:感恩隆波!我會盡量不疏忽大意的。
居士11:頂禮隆波!我曾經向隆波做過幾次禪修報告,此刻依然與從前一樣緊張。
隆波:很正常,誰跟隆波說話都會緊張。
居士11:感覺離話筒越近,緊張就越厲害。
隆波:隆波很同情那些來做禪修報告的人,尤其是最後一位做報告的,應該是整個禪堂最苦的人。(笑)
居士11:剛才一邊聽隆波講法,一邊觀心。感覺好像常常走神,走神了就回來,很快又走神,然後立刻又再回來。另外,我感覺自己靜坐的時候很容易迷糊,就盡量活動身體。
隆波:可以的,不停的活動身體。如果覺性不夠,無法觀心,就可以觀身。可以用身體幫忙,但一定要正確地觀,如果緊盯著身體,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
居士11:剛才隆波講到打壓自己的時候,令我想到自己對修煉氣脈很有興趣,不知這是否屬於打壓身心?
隆波:如果知道自己做什麼是為了什麼,就沒問題。如果認為體證道、果、涅槃,就得改造身、打壓心,那才是問題。我們修煉氣脈如果是為了讓身體健康,這是可以的,並沒有說不行。
居士11:最後一個問題——假設未來我再也沒有機會當面向隆波請教,隆波還有什麼要交待的嗎?
隆波:去聽CD,每個問題都有答案。(笑)
居士11:感恩隆波!
隆波:大家感覺到了嗎?大多數的人心裡有快樂。誰感到心裡有快樂了?(居士舉手)好,把手放下。我們來觀快樂,快樂是常還是無常的?看見了嗎?快樂已經開始退失。就是這樣去觀它們的運作。如果以輕鬆的方式去觀——心快樂,知道。就會照見快樂生起然後滅去。心痛苦,也知道。如果心真的保持中立,痛苦同樣會滅去。我們要持續的覺知——心快樂,知道;心痛苦,知道;心不苦不樂,也知道。如果訓練到常常地「知道」,道、果、涅槃還能躲藏在何處呢?
主持人:現在,讓我們恭請隆波做總結。
隆波:哦,還要發贈品。(笑)
我們要讓生命活在當下,別放任心不斷地走神!我們最愛的是自己,但始終在拋棄的也是自己——持續地忘記自己的身和心。所以,我們要努力讓生命活在當下,要有覺性——身體移動,覺知;心移動,覺知。有覺性的與自己的生命在一起,這樣生命才有意義。
佛陀曾經開示道:縱使人活百年,若無覺性,生命便毫無意義。一個人若有覺性,能夠覺知身、覺知心,即便只有一個晚上的生命,也值得贊嘆。如果想要得到佛陀的贊嘆,就要盡量保持覺性才會獲得佛陀的嘉許。如果持續放任自己去隨順煩惱,佛陀是不會贊嘆的。獲得佛陀的贊嘆,就是送給自己最大的吉祥與祝福。
(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