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 和 老師
1.無論你做什麼,總要想到你的老師。如果你忘記你的老師,你是在截斷你自己的根。
2.一個經 常換 老師的人,事實上他全然沒有 任何一位 老師。
3.有時人們會贈送護身符給阿姜放,而他會分發給他的學生——但很少給特別親近他的那些學生。有一天,一位與他住了好幾年的比丘,禁不住抱怨:“為何每次你得到好的護身符,從來就沒有給我任何一個而總是給其他的每一個人呢?”
阿姜放回答:”我早已給了你許多比那更好的東西,為什麼你不接受它們呢?”
4.住離他們老師很近但卻不瞭解他的禪修者們,就像咖哩壺裡的一隻匙:它將永不知道這咖哩有多甜、多酸、多鹹、多豐富或多熱。
5.對於在處理甚至日常生活的小問題上都經常需要請求他們的老師給予忠告的學生們,阿姜放比喻道:“他們就好像小狗狗,一排便就必須跑到他們母親那兒去要求舔舐乾淨;他們將永遠不會自己成長。”
6.粘著 于他們 老師的學生就像蚊子,不管你如何去驅趕他們,他們不斷地回來而讓你不得安寧。
7.如果你想學習,你必須像一個小偷的想法一樣,知道如何去偷取學問。這意思是,你不能只等待老師為你解釋每一件事;你必須自己留意,他做什麼,以及為什麼——因為他所做的每件事自有它的理由。
住於世間
1.阿姜滿曾說:“人們都相同,但並不完全相同,然而最終分析起來都是相同的。”在你能瞭解他意何所指之前,你必須好好地想上一陣子。
2.如果你想判斷別人,就由他們的動機來判斷吧!
3.當你想教導別人變好時,你必須看看他們的良善能到得了甚麼程度。如果你試著要使他們做得比他們所能做到的更好,那麼你就是傻瓜。
4.專注別人的錯無益處,你更該做的是看好自己的過錯。
5.他人是好是壞,那是他們自個兒的事,還是專注在你自己的事上吧!
6.有位阿姜放的學生向他報怨她在工作上所面對的一切問題。她想辭職,自己安靜地生活;然而環境不許可,因為她必須供養母親。阿姜放告訴她:“如果你必須與這些事物同處,那麼就找尋出如何以一種超越它們的方法來生活;那是你能仍然存活的唯一方法。”
7.對一位因工作壓力而沮喪的學生的忠告:“當你做(處置)一件工作時,別讓這工作做(處置)了你。”
8.阿姜放的一位學生有著家庭和工作上的嚴重問題,因此他要她振奮起精神來:”任何一位有真實生命的人必須在生活上與真實生命的問題相面對。當你遇到障礙時,你必須起而對抗;假若你輕易地放棄,結果終你一生你都將會放棄。告訴你自己,你是由心木所造,不是由朽木而成。”
9.阿姜放的學生——一位年輕的護士——必須忍受工作上許多閒言閒語的衝擊。起先,她試著不理會它,但是當它發生得越來越頻繁時,她開始失去耐性。
有一天,當這閒話令她引發起強烈的感受時,她前去與阿姜放打坐。打坐的當兒,她看到她自己的影像不斷地後退、後退,無盡無邊地後退,仿佛她被拘在兩面相同的鏡子間。這想法使她想到,在她許多的前生裡,她可能已經忍受過無數多相同的閒話;而這使她對她的情況更加難以忍受。因此,當她離座時,她告訴阿姜放,她是多麼厭倦於承受閒言閒語。他試著去安慰她,說道:“你知道吧!這種事情是這世間主要的部份;有讚美處,也會有批評和閒話。當你瞭解了這一點,為什麼還要讓自己捲入其中呢?”
然而她的情緒是那麼地激動,便辯解道:“師父!我並沒有捲入它們,是它們前來捲我進去!”他回答:”那麼,為什麼不問問你自己——是誰叫你一開始時介入且出生在這兒的呢?”
10.如果他們說你不好,提醒你自己,他們的話就僅及於他們的唇上,他們一點也不曾伸出來碰觸到你。別人批評我們,而後便完全忘了,但我們卻執持它且不斷想到它;那猶如他們吐出一些食物,而我們卻拾起來吃一樣。若是那樣,誰是傻瓜呢?假裝你有兩塊石頭壓住你的耳朵,好使你不致被你所聽到的事事物物吹走吧!
11.有天,仿佛完全出於不意地,阿姜放問:”如果你的衣服掉落到一個污水坑,你會將它拾回來嗎?”
被他所問的這位婦女並不知他意指什麼,但知如果沒有小心地回答他的問題,結果會使她顯得像個笨人;因此,她閃避她的答案:“看情況而定!如果它是我僅有的一套衣服,我必然將它檢起;但如果還有一套,我可能就隨它去了。師父,你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喜歡聽有關別人的壞事情,那麼縱使你在他們行為的惡業中沒有份,你仍然拾起了一些的惡臭。”他說。
12.如果他的學生有任何人對某些事物有所懷恨,他會告新他們:“縱使像這麼小的一些東西你也無法奉獻嗎?就當它是一份禮物來看吧!想想佛陀在毗輪安咀羅王子那生時,奉獻了多少有價值的東西,而後問問你自己:‘我的這個憤怒全然沒有價值,我為什麼不也奉獻出去呢?’”
13.在你行動之前先想想。別當那種先行動而後才在事後想的那種人!
14.小心“落井之仁”:這情形是你想去幫助別人,結果,不但你沒有將他們拉上來,反而被他們拉了下去。
15.當人們說某個事物是好的時候,那是他們的意見、看法,但對你來說,那東西真的始終都是好的嗎?
16.如果人們恨你,那就是你能脫離困境之時。你可以來去自如,不用去擔心在你離開時,他們會想念你或變沮喪;而且,在你回來時,你也不必帶任何禮物給他們。你可以自由的去做你喜歡做的事。
17.想要勝過別人,除了帶來怨恨和惡業之外別無什麼。最好是勝過自己。
18.無論你失去什麼,就讓它失去;但千萬別失去了心。
19.如果他們拿走了你的東西,告訴自己,就當那是一件禮物吧!否則,仇恨將無止息。
20.他們拿走你的東西,好過你拿走他們的東西。
21.如果它真的是你的,不管怎樣,它必然會隨你留著;如果它真的不是你的,為什麼還要拼命去獲得它呢?
22.外在貧窮沒有什麼錯,但要確定你並非內在貧窮。使你自己在心靈的珍寶——心量、道德和禪坐上豐富起來吧!
23.有位學生對阿姜放抱怨:“我看別人,他們似乎擁有非常舒適的生活;我的生活卻為什麼那麼艱辛呢?”他回答:“你的‘艱辛生活’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十、二十倍的‘舒適生活’為什麼不看看比你更困苦的人們呢?”
24.常常,當有任何一位學生在生活上面臨困境時,阿姜放會教導他們提醒自己:“我能責備誰呢?不曾有人雇請我來出生,我是經由自願來出生的。”
25.每件事物的出現都有它的壽命,它不會持續到永遠;當它的壽命終了,將會自己離開。
26.在生命中擁有另一半是受苦。擁有一個好的另一半真的是受苦——由於全然地執著。
27.感官娛樂就像是麻醉藥:人們一嘗就會上癮。他們說,食用海洛英的習性很難破除。但這更為糟糕,它會深陷,直入骨內,那就是使我們出生的首要原因,使我們在生死中,世世代代不斷地輪回。除了佛陀的教導這個藥,無藥能用來打破這個習性,清洗你的身體。
28.有次,阿姜放的一位學生正遭到來自父母的壓力,要她去找一位丈夫使她能安定下來並擁有孩子。她問他:“他們說的是真的嗎?一個女人擁有一個孩子會得到很多的功德,因為她給了某人出生的機會。”
“如果那是真的,”他回答:”那麼狗會得到很多的功德,因為它們一次生一整窩的小狗。”
他也告訴她:“結婚是無法逃避痛苦的。事實上,你所做的只是為你自己堆積更多的痛苦。佛陀教導,“五蘊”是一個沉重的負荷,但如果你結婚,突然地,你有十個煩惱,而後十五,而後二十:……。”
29.你必須當你自己的依止。如果你是必需以他人為依止的那類人,你將必須和他們一樣地看待事物;那也就是說,你必得和他們一樣地笨。因此,將你自己從這情況中脫離,並好好地看著你自己,直到事物在你心中清清楚楚。
30.你可能想:“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但真的是你的嗎?身體也不真的是你的啊!
31.阿姜放的一位學生,當她正遭受嚴重肝疾之苦時,夢見自己死了,並且進入了天國;由於這樣,她認為是個惡兆,便前往馬庫特寺告訴阿姜放這個夢。他試著去安慰她,說那實際上是假託的一個好預兆。如果她在病後仍然生存,她可能在工作上得到一個晉升;如果無法存活,她會轉生在善道中。然而,當他一說到這兒時,她立刻便變得非常煩亂:“但我還不打算死啊!”
“看吧!”他告訴她:“當離開的時刻到時,你便必得欣然離去。生命並不是一條可以隨你伸長或縮小的橡皮筋啊!”
32.如果有什麼感官娛樂你非常地渴望,那表示在以前過去世中你曾享受過它們,那就是為什麼在這輩子中你那麼思念它們的緣故。如果你對這思考得夠久的話,那必然足以使你厭倦和厭離的。